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我国控制水资源的具体措施,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近年来,随着清洁能源利用的的不断推广,水利工程项目也随之不断地增多。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所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当下水利工程建设的现况,详细分析水利工程当中移民补偿存在的相关问题,以期网为同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关的借鉴。
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利用技术也随之不断加强。我国作为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国家,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却一直不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改革开发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技术落后,难以支撑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改革开发之后,我国的水利工程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类似与三峡大坝的大型水利工程不断出现,奠定了我国水利技术的基础。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工程移民的补偿问题一直都没有比较妥善的解决方式,这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展具有严重的拖延作用,因此,根据当下的水利工程建设环境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移民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普适性的解决出路,是当下水利建设工程人员急需落实的重要工作内容。
1水利工程概述与工程移民问题的起因
水利工程在我国泛指对水文地理相关的一切工程,其中包括电站、水库、港口、水坝、水渠、水头流失控制、水资源利用、湿地改造等等工程类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与建筑建设过程类似,水利工程建设的角色分配也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预算单位等等。其中建设单位作为工程的整体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出去对河流蓄洪的功能设计,往往需要在蓄洪其对河流的上游部分进行河流拦截。由此引发的河床大幅度缩减,是造成工程移民的主要原因。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项目工程的资金与建设过程都有建设单位具体负责,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移民的补偿问题,应当由水利工程的主要建设单位负责处理。
2工程移民问题的具体分析
移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它涉及一系列有关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如公平、发展、地区差距、利益冲突、社会稳定、生态问题、三农问题等等。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论证研究非常重视,从技术研究到最终决策历时很长,充分体现了“慎重研究、科学决策”。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引起的移民问题的研究相对显得简单,思想上不够重视,技术上不够规范,实施上不够细致,其结果就是部分移民生计得不到保障。发展与稳定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两大主题,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失地农民问题、拆迁中的矛盾和利益冲突,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若不能妥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国的社会稳定,因为移民行为往往是群体行为。
国内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争论焦点主要也在移民问题,移民问题成为制约或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正如潘家铮、陆佑楣在联合国水电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指出的“开发水电需付出淹地和移民的代价,这是许多人反对修水电的主要理由之一。与淹地伴生且更难处理的问题是移民,移民工作十分复杂困难。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是水电、水利项目成败的关键”。
1949 年以来,特别是 1978 年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迅猛发展,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水利水电开发程度仍然偏低。为实现 21 世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发西部水电宝藏,实现“西电东送”,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实现我国能源优化配置的关键。为此,我国将开工建设一大批水利水电工程,形成南、中、北 3 条“西电东送”大通道。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水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势必引起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我国长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将与发展长期共存。为此,移民问题研究是关注社会问题的专家学者应该予以考虑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下文中,笔者将对工程移民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并分析:
2.1移民与发展
移民与发展是共生的,将长期伴随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以三峡、小浪底工程为代表的移民问题,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本着“脱贫、发展为目标”,在移民的规划和实施中,给予许多政策优惠和生存发展的保障。如小浪底工程的部分移民安置去河南温县、孟州两地区,广大移民从心底感谢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帮助。但也有一些项目却使一些原本较富裕的农民成为移民后陷入了贫困。这就违背了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原则”,究竟是移民本身造成了这种现象,还是由于缺乏相应的利益补偿或利益均衡机制扭曲了这种发展? 现在我国的几千万贫困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移民,库区存在“守着水库没水吃,靠着电站没电用的现象”。移民在亲历以项目为载体的社会发展的同时,承受着移民引致的贫困风险:丧失土地等生产资料,生产无手段,生活无出路,失去享有公共财产和服务的权利以及原有社会关系解体。移民在搬迁前的生存状态是一种均衡,即使是一种低度均衡,但它是在“自由和自然”情况下的缓慢发展,而搬迁打破了这种平衡,使得他们失去了低成本的生活方式、低成本的发展方式。如何处理好移民、贫困与发展的关系,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2.2区域发展与移民发展
这个问题集中表现在库区所在县或乡镇的区域内。由于移民资金的特殊性(移民资金与移民人数紧密相连),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能留住移民资金,会无视本区域内的移民环境容量,忽视移民安置的复杂性。由于缺乏认真负责的精神,对移民安置草草了事,,导致遗留问题多。这些都是地方政府不当的政绩观所致。对于此类问题,在解决的时候应当从移民的主体意向出发,充分考虑户主的需求,在进行移民工作。
2.3库区短期投资膨胀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库区短期投资膨胀现象突出,移民搬迁期,大量资金在库区流转,带动了经济短期膨胀,移民搬迁后,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发展没有后劲,重复投资导致“左手握右手,自己吃自己”。库区缺少人流、物流、信息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期的过度投资导致投资同质化,工程建成后,库区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免呈现一片萧条。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前期,应当设计相应的经济发展方案,为整体移民工作做好相关的基础。
2.4“三原”原则与地区经济发展
原规模、原标准或恢复功能的“三原”补偿原则与库区经济长远发展有冲突。移民补偿只是对实物进行了补偿,而地区的建设需改善,发展不可能按原规模、原标准建设,这就产生投资缺口的问题。“三原”是按库区实物调查时的“三原”,而停建令往往提前很多年就公布了,库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赖以生活的住房、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强行的抑制。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普遍存在着规划期与搬迁期的时间差,往往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移民补偿中未考虑这种人为的限制所带来的库区居民的隐形损失,而是以工程设计时实物量调查进行登记补偿。
结语
笔者长期参与电站、水库、堤防建设的征地拆迁规划设计工作,所涉及区域包括广西的桂江、红水河等大江大河的水电站建设项目,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仅从自身的工作经历出发,对当下我国水利工程移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自身的一些的观点,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麦卡利 P .大坝经济学[ M] .周红云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
[2] 李凯.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华民居, 2013(36):271- 272.
[3] 王东民, 程晓勇.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 建筑与装饰, 2014(20):221- 222.
论文作者:钟伟强,常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移民论文; 水利论文; 库区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