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 北京 100714
摘要: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了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独特优势:汉江流域水量丰沛,交通区位优良,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但也面临着湿地退化、污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湿地发展战略,提出了襄阳汉江湿地保护措施,以实现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襄阳汉江;SWOT分析;湿地保护
湿地、森林与海洋并称为地球3大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经济效益,开展湿地公园建设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为人类以及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境。湿地公园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襄阳市乃至湖北省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加快湿地保护工作,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通过应用SWOT分析法,对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发展具备的优势(Strength)、存在的劣势(Weakness)及所处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其保护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1 湿地公园概况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汉江中游城区段,东至崔家营水库坝址、西至襄阳汉江四桥、南临襄城区、北靠樊城区,规划段汉江长约23.14km,面积3894.25hm2。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3′~112°12′,北纬31°57′~32°02′。
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位置图
据调查统计,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41种,隶属于72科182属,共有脊椎动物27目63科136属184种。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把保护水质、湿地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等放在首位,立足生态质量优越、湿地景观优美、水鸟众多的特点,突出湿地体验、湿地动植物观赏等特色,围绕现有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促进旅游事业,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一个集湿地资源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和湿地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善、湿地景观独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河流型国家级湿地公园;汉江湿地保护与利用示范区;中国鄂西北湿地科普宣教基地。
2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条件SWOT分析
SWOT分析法的主要内容是分析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下面从这4个方面针对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发展条件进行分析。
2.1优势
2.1.1汉江襄阳段生态环境适宜,水质持续改善,为湿地公园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汉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873mm,年径流量560亿m3,水量较丰沛。汉江是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之一,枯水期水质符合二类的占52%,丰水期水质符合二类的占48%,平水期水质符合二类的占68%,总体水质良好,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标准最好的大河,优良的水质为湿地公园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2良好的交通区位,为湿地生态与休闲游憩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便利条件
襄阳素有“七省通衢”之称,是中部地区少有的水陆空交通枢纽。一条汉江穿境而过,为长江最大支流,属三级航道。襄阳机场和武当山机场位于汉十高速公路附近,分别距市区15km和65km。汉丹、焦柳、襄渝三条铁路在襄阳交汇,使襄阳成为全国铁路运输和通讯网络“八纵八横”主骨架的重要枢纽和结点。孝襄、襄十、襄荆、魏樊等四条高速公路及316、207国道在市区纵横交汇,并与全国高速公路网相连。湿地公园的建设可大幅度的提升区域环境生态质量,增加区域综合价值,可为周边社区及居民提供优质的湿地生态游憩服务。
2.1.3襄阳市湿地保护工作已有深厚的基础,湿地保护意识深入人心
襄阳市已经制定了湿地保护与恢复计划,计划在10年将全市60%以上的湿地纳入到保护体系,实现有效保护。襄阳市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汉江”是我国民间湿地保护的先行者之一,自建立以来,通过十余年的不懈的努力,在汉江流域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湿地恢复等方面工作取得多项荣誉,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绿色汉江:民间推动解决跨界河流污染”项目,获得了国际资源组织、世界银行中国代表处、全球绿色资助基金(GGF)、加拿大“公民社会项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等资金援助,为我国河流湿地的民间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襄阳市社会关注湿地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2.2劣势
2.2.1湿地公园内个别洲滩围垦破坏严重,湿地出现退化趋势
目前湿地公园内老龙洲、无名洲等洲滩、岛屿还存在部分采砂、发展农林业等其它生产经营活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部分滩涂湿地被开垦为耕地;导致洲滩湿地环境退化,湿地类型发生了不合理演变,生态质量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下降,湿地生态功能衰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降低。
2.2.2存在资源管理与利益相关方的协调难度
目前,襄阳汉江湿地主要由长江崔家营航电枢纽管理处实施管理,未来湿地管理机构需要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协调,以期利益相关方能够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和合理开发工作,必须要继续加强创新意识,创新有利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协调好崔家坝水利枢纽管理部门、旅游、水利、林业和当地政府等之间的利益关系,合理界定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权利的范围,妥善解决湿地公园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3机遇
2.3.1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受到省、市级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汉江流域湿地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保障汉江流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襄阳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和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湿地公园的建设得到湖北省、襄阳市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被列入襄阳市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是重点林业工程之一。
2.3.2湿地公园建设顺应湖北省建设“绿色汉江、和谐汉江”的发展要求
《湖北省汉江流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建设“绿色”汉江构想。到2015年,汉江水系水体保护、森林植被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城乡污染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沿汉江城区建立湿地公园,美化城市景观,宣传湿地保护知识作为其中重要一项内容。
2.4挑战
2.4.1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为保护与恢复带来挑战
湿地公园地处襄阳市城区,周边人口众多、人为干扰强度大,使得湿地生境斑块破碎化、植被群落较为单一;水环境质量受上游、汉江襄阳城市段支流水质和城市污水处理程度的影响较大;如果在湿地公园建设中如不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必将出现退化和恶化趋势,有逆行演替的危险性。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探索汉江湿地的科学修复、保护、利用的成功模式,在整个汉江保护利用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依然任重而道远。
2.4.2湿地水文特征正处于演变过程中,存在恢复难度
由于位处丹江口水库坝下和崔家营水利枢纽工程之间,湿地公园水量调度受到双重的影响,汉江湿地正从自然流态的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流速减缓、相对静止的湖泊生态系统,水体的自然消纳和降解水环境污染的能力下降,未来湿地恢复和汉江水质保护任务会更加严峻,湿地恢复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3 应对策略
针对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现状,为了使其健康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和保护。
3.1整体与重点保护相结合
对湿地公园内水生态系统进行整体保护,整个园区内杜绝任何湿地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对江心洲滩和湿地植被及水禽栖息地等重点区域实行优先保护,避免过度人为干扰,维持湿地生态系统自然属性和生态平衡。
3.2保护和积极恢复相结合
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保护现存的珍稀物种、良好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对已经退化或丧失的生境进行恢复和修复,重建湿地景观,恢复生物多样性。
3.3保护与科普宣教相结合
将保护与科普宣教相结合,将湿地公园内保护较好的植被、群落或生物生境作为科普宣教资源,使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价值的重要性能被广大民众所认识,发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使湿地公园资源、环境的保护得以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对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襄阳汉江湿地的生态功能一定能得到恢复,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能得以维持和逐渐提高,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条件一定会有所改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庄大昌,丁登山,任湘沙.我国湿地生态旅游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J].经济地理,2007( 4):111~113.
[2]陈钰.基于SWOT分析的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J].中国农业学报,2011(7):91~93.
[3]冯赟昀,甘升伟,高怡等.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问题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3):12-14.
论文作者:王灵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湿地论文; 汉江论文; 襄阳论文; 公园论文; 湖北论文; 国家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