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产业区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论文,功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92(2005)01-011-11
专业化产业区在国外文献中通常称为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或产业群(Industrial Cluster)。国内学者则分别以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等名之。我们认为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虽然,学者在名称使用上有所差别,包括含义上的某些不同,但其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指向是一致的。因而,在名称使用上的不同或交叉使用并不改变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指向的一致性。
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是不同于完全竞争市场组织与纵向一体化企业组织的企业组织形式。尽管人们对它的认识时间不长,但它由来已久,只是人们受传统企业组织理论先人为主的影响而忽视了它的存在及其价值。按照科斯(Coase)的观点,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与企业受交易成本约束而具有互替性。同理,不同企业组织之间也存在着受交易成本约束的互替性。这说明,一种企业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降低了交易成本,具有经济绩效。这种经济绩效具有内生性,就专业化产业区而言,它源于自身独特的结构与功能。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文献,学术界对专业化产业区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处于离散状态,即在不同研究主题下涉及到结构与功能问题。由于研究指向不同,因而,难以从整体上把握专业化产业区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通过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对专业化产业区结构、功能与效率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和系统阐述,因此,有必要进行专题研究。
一、专业化产业区结构分析
(一)地方企业集群网络性
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具有与之相应的独特结构。[1]其结构特征之一是地方企业集群网络性,即它是众多企业基于共同地域与产业关联的企业集合,抑或地方企业网络。[2]专业化产业区之所以具有集群网络性是因为:一方面共同地域使企业具有地理上的靠近性,同时,产业关联使企业间形成分工协作关系;另一方面,专业化产业区中企业产权独立,经营自主。这种地域及产业上的共同性与产权及经营上的个体性的互动,使专业化产业区形成以企业为节点的地方企业网络。在地方企业网络中,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通过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实现生产流程的节点间连接与企业间联网。事实上,地方企业网络是以企业间分工、专业化生产与市场交易来替代一体化企业的企业内分工、一体化生产与组织协调。当然,在地方产业发展中是地方企业网络还是一体化企业主导,往往是由地方产业发展的初始条件决定的。同时,地方企业网络的规模取决于企业集群数量的变化,在要素供给与需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群所具有的簇群衍生机制与开放经营方式会导致企业数量的增长,并使地方产业集群呈现网状扩展态势。
地方企业网络与集群企业结构相联系,通常分为以某一大型企业为核心的轮轴式企业网络;以数个大企业为中心的多核式企业网络;以及众多中小企业集合的葡萄式企业网络。轮轴式企业网络一般是由一体化企业为主演化而来。为了适应市场竞争与消费需求变化,降低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与组织成本,一体化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业务以外包等形式委托当地中小企业生产,逐渐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配套生产的轮轴式企业网络。多核式企业网络或分别由几家一体化企业为中心以非核心业务外包而形成中小企业配套生产的多核式企业网络;或因中小企业集群在市场竞争中由于企业规模分化导致集群企业结构以及企业间分工与合作关系变化而形成多核式企业网络。中小企业集群的葡萄式企业网络在地方企业网络中最具广泛性,“第三意大利”式企业集群就属于葡萄式地方企业网络。同时,作为典型的中间性体制组织,中小企业集群是地方企业网络研究的景主要对象,本文亦以其为分析样本与研究对象。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原生态地方企业网络,一般受地域资源禀赋主要是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禀赋影响,由地方企业家群体自发创业形成,具有较强的地方根植性与自组织功能。这种葡萄式地方企业网络与地方社会关系网络联系紧密,不仅地方企业簇群衍生与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相关联,亦即新创办的企业大多是通过亲缘、学缘、业缘与乡缘等强社会关系网络衍生的。而且,地方企业网络具有与地方社会关系网络强度变化相关联的节点连接指向,亦即在地方企业集群中,具有较为紧密社会关系的企业家及其企业间分工与协作的成功机率较大。地方社会关系网络与地方企业网络的内在关联反映了地方社会网络所具有的合作与信任是影响地方企业网络建构与运行的重要因素。[3]换言之,地方企业网络中的合作与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方社会关系网络的合作与信任特性,正因为此,社会资源丰富,强地方社会关系网络容易形成地方企业集群。这也是学术界对专业化产业区地方根植性颇为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强社会关系网络也是一柄双刃剑,当它为地方企业网络带来集聚性时,也同时造成了地方企业网络的封闭性,即由亲缘、学缘、业缘与乡缘等强社会关系形成的地方企业集群,与外部企业联系以及加强地方企业网络中的市场化联系,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对专业化产业区的规模扩展与结构优化是不利的。
(二)地方产业关联性
专业化产业区的结构特征之二是地方产业关联性。即它是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与相关产业相结合形成的地域性产业集聚。主导产业的鲜明性集中性规模性及其市场竞争力,是地方产业集聚的主要标志。在地方产业集聚中,与主导产业相关联的要素在相关地域大量集聚,使地方形成相应的产业发展规模。同时,企业以产业链为纽带进行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产业发展规模扩大与分工深化的互动关系使主导产业呈现不断扩展与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的态势。
专业化产业区主导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产业链延伸,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辅助产业的支撑,因此也拉动了辅助产业的发展。地方产业集聚中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的产业架构与运行模式,形成了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地方产业网络。在地方产业网络中,主导产业的核心地位不仅表现为它的生产规模与市场占有率使之成为地方的核心产业以及国内乃至国外行业中的龙头。而且,主导产业的发展制约着辅助产业与相关产业发展的方向、规模与水平,从而在地方产业网络中形成以主导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地方产业网络建构机制。
专业化产业区发展的经验事实表明,主导产业在地方工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的占有率,与地方产业集聚正相关。这意味着主导产业发展使地方产业网络的联系更为紧密,地方产业发展中产业集中度与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加强。地方经济有可能形成以地方产业集聚为基础,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地方产业体系。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俗称块状经济)与广东的专业化产业区(俗称专业镇)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
有必要说明的是,在县域范围内专业化产业区分布呈多样化态势,即具有形成单一主导产业与多元主导产业的不同。从实践看,单一主导产业容易形成强产业关联性地方产业体系,这有利于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主导产业多元化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主要在于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地方资源,通过地方产业集聚形成规模经济与集体效率。当然,地方产业集聚中的主导产业是在动态发展与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并不能人为的确定某种产业为地方主导产业。因而,地方产业集聚中主导产业多元化既是地方产业发展的自身特点,也是主导产业形成中的多元竞争过程。
(三)地方产业组织体系协调性
专业化产业区结构特征之三是地方产业组织体系协调性。根据波特(Porter,1991)的研究,地方产业集群一般需要五大类机构(见图1)[4]。
图1 专业化产业区组织结构图
这五大机构组成地方产业集群的五大行动主体,供应商是原材料与中间品生产与供应者,成品商是最终产品生产者,销售商是最终产品销售者;中介服务机构是为供应商、成品商与销售商提供金融、保险、储运、信息、研发、培训与法律咨询服务等的辅助性机构;规制管理机构是与产业集群相关的地方政府规划、环保、技术监督与劳动保障等行政部门。这五大行为主体各司其职,互相协调,形成专业化产业区的完整组织架构。这五大机构也可以整合为产供销、中介服务与规制管理三大系统,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产供销系统。其中成品商是地方产业集群的主体与主要推动者,产供销系统以成品商为中心以产业链为纽带形成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成品商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与产品档次不仅对供应商与销售商的生产经营产生相应约束,而且决定了专业化产业区在产业发展与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实力与特色。当然,供应商、成品商与销售商三者是互动关系,不同类型的专业化产业区以及专业化产业区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供销系统中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也会出现相应变化。值得关注的是,以贸促工是专业化产业区生成与发展中的常见现象。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浙江专业化产业区中,专业市场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十分发达。众多销售商组成的商贸群体形成覆盖国内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借助专业市场的开放经营方式与集中交易机制,吸引内外客商,发展成为国内外相关产品的集散地,成交金额甚至高达数百亿元(如绍兴轻纺专业市场等)。专业市场巨大的成交量,不仅为成品商扩大生产规模创造了条件;而且由专业市场所提供的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使成品商能够准确把握市场需求走向,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同时,专业市场也为专业化产业区内中间投入品的交易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使产供销系统的生产流程与业务链接更为流畅与快捷。专业市场异乎寻常的影响力使人们常常以市场来理解专业化产业区。尽管这不可能改变专业化产业区的制造业属性,但是,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销售商对产供销系统乃至整个专业化产业区发展的影响,以及中小企业集群中工贸结合,以贸促工的特征。
中介服务系统是随着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与发展逐渐形成的,并且围绕产供销系统的需求变化而形成中介服务系统并发挥其应有作用。我们把中介服务系统称为专业化产业区的支撑系统,它的职能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财产保险、资产评估、商品储运、市场信息、技术转让、人员培训与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保证产供销系统顺利运行,增强专业化产业区的市场竞争力。专业化产业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小企业受企业规模与经济实力的限制,难以形成与企业发展相关联的支撑部门。况且,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也要求企业收敛组织结构,通过社会化中介服务机构获得相应支持。中介服务系统的存在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了专业化产业区整体效率。同时,专业化产业区众多中小企业的存在也为中介服务系统提供了服务对象与业务来源。使中介服务系统与产供销系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从专业化产业区实践看,中介服务系统的形成与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供销系统的规模与发展水平。因而,当产供销系统处在早期发展阶段,中介服务系统往往是滞后与不完善的。当产供销系统的发展达到相当规模与水平时,中介服务系统由于需求拉动会加速形成,并且对产供销系统产生强劲的推动作用,从而使专业化产业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否具有较为完备的中介服务系统,是衡量专业化产业区是否成熟的标志。当然,各地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中介服务系统的发展及其支撑作用也会有所差异。
规制管理系统是专业化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制管理系统的主要职责与作用是制定与监督执行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技术监督、产品质量与劳动用工管理等相应条例,维护市场秩序与专业化产业区的正常运行。规制管理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依据,也包括地方政府的一些条例与规定。因此,地方规制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执法。在中国,由于政府的强势地位以及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参预,使主要由地方政府部门组成的规制管理系统在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与,友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多年来,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体系一直是各级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各类开发区与工业园区星罗棋布就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急迫心情与良苦用心。于是,规制管理往往蜕变为地方政府干预地方产业发展的一种手段,具有以鼓励还是抑制为指向的行为特征。由于专业化产业区具有自发性与自组织特征,因而,由地方政府有意识筹建的开发区与工业园区,常常由于行政配置而非市场选择,而很难实现预期目标。反而是那些由民间依据地方资源禀赋特点与比较优势原则,自发创业形成的地方特色经济最终演化成为专业化产业区,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在专业化产业区建设中,规制系统及其规制措施,并不是预设的,而是随着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与发展,逐步跟进。看似管理不够严密,实质上是适应了专业化产业区基于不同发展时期对规制管理的需求,亦即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是个逐步成熟的过程,与之相应,规制管理也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当然,规制管理系统的存在以及完善规制管理制度与措施,对于专业化产业区的组织架构,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协调以及专业化产业区的整体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二、专业化产业区功能分析
专业化产业区作为地方产业组织,其存在与发展必然有其自身独特功能在起作用。我们认为功能与结构相联系,结构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定性,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与作用方式。正是专业化产业区结构的独特性,使之具有与其他产业组织不同的功能特点及其竞争力。因而,基于结构分析的研究有可能深化对专业化产业区功能的认识。
(一)资源整合
企业就其实质而言是以资源集合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活动。因而,资源整合是企业生成与发展的基础以及竞争力之所在。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专业化产业区是以企业集群(主要是中小企业集群)实现地方产业集聚的。这种集聚机制有别于一体化企业巨额投融资、高标准建设与整体运作的产业集聚模式,使广大中小企业有能力参与地方产业集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由于资金短缺,人才与技术储备不足,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一般都缺乏以建设大型项目形成地方产业集聚的能力。同时,又缺乏外部大规模投资进入的机遇。在这种状况下,以中小企业集群的方式,一方面鼓励民间自发创业,把地方分散的资源包括资金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与信息资源等吸纳到众多中小企业中;另一方面通过地理接近、产业关联与中小企业集群,实现地方资源整合,形成地方产业集聚。
地方产业集聚中,资源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通常处于离散状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离散的资源是无法采用行政手段强行整合,而只能依赖市场配置,即通过民间自发创业与中小企业集群,使资源化零为整。事实上,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与发展本身就是资源持续整合过程。它的集群机制所具有的开放性与灵活性为新企业的创立与外地投资者的加入提供了便利,因而具有更强的资源整合功能。地方产业集聚过程表明,专业化产业区的资源整合功能与正反馈机制,使它具有自我强化趋势与累积效应,从而强化资源整合功能,加快地方产业集聚。从浙江的实践看,地方专业化产业区的成长十分迅速,不乏数年间生产规模与市场占有率就位居国内前列的现象,资源整合功能所起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专业化产业区的实践表明,资源整合功能是中小企业集群得以形成的有效机制,反映了专业化产业区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在企业集群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
(二)簇群衍生
如上所述,专业化产业区具有资源整合功能。资源整合需要相应的载体,从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实践看,中小企业成长与新企业的产生,是专业化产业区资源整合与规模扩张的有效载体。尤其是新企业的大量生成,不仅加快专业化产业区资源整合的速度;而且形成了地方企业集群。新企业之所以大量生成是与专业化产业区独特的企业生成机制,即簇群衍生相联系的。
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是地方中小企业集合。这种集合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地方社会关系网络而表现为地方企业网络。地方专业化产业区是由民间自发创业形成的,创业之初,企业家需要整合资源。由于缺乏经济基础与商业信誉,企业家创业的初始资源包括人财物大多通过亲缘、学缘、业缘与乡缘进行整合。这一以地方社会关系网络为依托的资源整合方式,具有创业扩散效应。它使一些原先不打算创业或创业条件不足的资源整合相关人,由于受到企业家创业成功的激励,并且从中积累了一部分资金与经验,从而先后走上创业道路。在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与发展中,资源整合的持续性使特定的资源整合方式与创业扩散机制不断衍生出大量的新企业。考察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生成与发展可见,企业家与企业具有明显的簇群衍生特征。即企业家与企业往往以亲缘、学缘、业缘与乡缘为纽带,形成地方企业聚落。这些聚落具有以亲属、同学、同乡等为圈子的特点,通常是由创新企业家(早期创业的企业家)带动,并由种子企业(早期创办的企业)扩展而成的。这种扩展包括种子企业自身成长,以及由种子企业衍生的新生企业。从而形成企业(节点)→企业聚落(圈点)→地方企业集群(网络)的地方企业网络架构与地方企业集群扩张机制,使专业化产业区呈现快速发展与不断成长的态势。
(三)分散决策
决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决策包括项目投资、生产经营、产品开发与人事管理等领域。对企业来说,重大决策往往关系到它的经营绩效与发展前景。同时,企业决策的方式及其实施与企业组织相关联。一般情况下,一体化企业的重大决策是由董事会决定,具有整体性。即一体化企业产权与经营的整体性,使之对重大决策只能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由于有限理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客观存在,任何企业决策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事实上,一体化企业的这种整体性决策与全面实施方式,使其决策由于缺乏试错与纠错机制,犹如硬币之两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以及完全不同的结果。实践中,一体化企业由于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
与一体化企业的这种整体决策与全面实施方式不同,企业集群具有分散决策的特点。地方企业网络中,企业以其独立法人地位享有自主决策权力,这种分散决策方式使企业具有决策时差。即当企业集群面临某项重大决策时,企业间不可能在同一时点决策并实施,必然有一部分企业率先决策并实施。决策时差存在意味着先决策企业将面临市场的检验。对于先决策企业来说,这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对于后决策企业来说,可以从中得到借鉴的机会。对企业集群来说,它具有试错功能。在市场经济中,市场的正确性使之能够对任何一个企业决策给出确定的答案。因此,企业集群可以根据市场信号评估先决策企业的实施效果,进而优化后续决策。即先决策企业决策的成败为后续企业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而提高乃至保证企业集群决策的正确性。
可见,企业集群的分散决策方式不仅可以分散决策风险,而且通过决策时差,试错与纠错机制,使企业集群具有决策校正功能。从实践看,专业化产业区中企业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破产的现象并不少见,但是,企业集群因决策失误而导致专业化产业区衰落的例子并不多。这说明,企业集群的分散决策方式与决策校正功能对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它的体制与机制优势之所在。
(四)良性竞争
企业间的竞争就其用意与方式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良性竞争与恶性竞争。良性竞争是基于合作与双赢的竞争;恶性竞争具有排它性,是零和博弈。企业间是良性竞争还是恶性竞争并不取决于竞争者的心态,而是受制度安排与市场环境的影响,并且与企业组织相关联。一体化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独立性,企业间的竞争具有较强的对抗与排它性。尤其是大企业为了垄断市场不惜以低价倾销与控制资源等手段排斥竞争对手,导致市场环境与企业竞争恶化。专业化产业区的企业集群与产业关联特点使企业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分工与协作关系。由于企业间的生产经营与利益分配受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约束,任何环节出现对抗性排它性竞争都会影响企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并且导致产业链与价值链传导阻滞。显然,企业集群与产业关联使企业生产经营与利益分配的实现有赖整体协作。因此,企业间容易形成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这种经济关系又与企业家群体基于亲缘、学缘、业缘与乡缘的社会关系网络相联系。虽然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关系约束不可能取代企业家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但是,建立在合作与信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网络必然影响企业家对自身利益追求的方式。即强社会关系网络使企业家之间形成相应的利益关系与协作机制,使企业间的竞争具有更多的合作成分。所以,专业化产业区中企业间的竞争总体上是一种以竞合关系为基础的良性竞争。
此外,专业化产业区中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由于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较弱,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通常,中小企业既无财力也无必要实施低价倾销之类的恶性竞争手段。更多地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通过产品、工艺等创新来开拓市场,吸引客户。这种竞争不仅有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推动专业化产业区的产品创新能力,拓展市场空间,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整体实力,无疑是良性竞争。
(五)柔性生产
专业产业区的制造业属性使之成为专业化生产基地。在短缺经济中,由于供给能力不足导致供给决定需求使生产商更注重产品产量,而无须考虑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需求变化。因此,十分适合一体化企业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当然,短缺经济也为专业化产业区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与发展机遇。然而,经济发展与供给能力增强必然要求生产商根据消费者偏好与市场需求变化组织生产。尤其是现代社会,个性化消费、多样化需求与快节奏变化,要求生产商通过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与生产流程重组等途径形成相对灵活,亦即柔性的生产方式,以个性化、小批量以及多品种的产品供给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适应市场的变化。[5]
与一体化企业以模块化生产以及非核心业务外包等方式来应对市场变化的挑战不同,专业化产业区的柔性组织结构与柔性生产方式使它在应对市场变化的挑战中具有以柔性为特征的内在应对能力。这种柔性供给能力主要体现在,在地方企业网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与市场需求,或独立或以产业链为纽带组成大小不一的企业群体进行配套生产。地方企业网络的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随机组合机制,使专业化产业区的要素集合与生产流程具有多样性与应变性,能够根据客户要求与市场需求变化形成相应的生产能力,从而满足个性化消费、多样化需求与快节奏变化对生产商提出的要求。同时,企业以产品差异化战略参与市场竞争,使专业化产业区的产品在品种、质地、价格、款式等方面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也反映了企业集群柔性生产能够主动应对市场挑战的特点。总体上,柔性生产是专业化产业区的自身特点及其竞争优势。
从浙江的实践看,专业化产业区不仅大宗产品占有重要地位,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以及产品及时更新换代也是它的主要特色。正因为此,专业化产业区既是专业化生产,也是柔性生产;既是规模经济,也是范围经济。
(六)系统创新
创新是企业组织成长与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专业化产业区生成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就技术创新而言,与一体化企业注重独立整体创新不同,企业集群网络性使专业化产业区的技术创新具有节点创新与系统创新的特点。如前所述,在地方企业网络中,企业是节点,即企业根据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将自己定位在产业链与生产流程的某一环节,从事专门化生产与经营。节点生产与经营的特点在于企业的生产流程收敛到一个特定的环节上,生产与经营范围相应缩小,企业资源相对集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技术创新的重点更为明确。显然,节点生产与经营一方面使企业能够集中有限资源进行关键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节点生产与经营使复杂的技术问题变得相对简单。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技术与资金等能力有限,难以实现复杂技术创新,但是,对于生产经营中的特定技术创新由于针对性强,技术难度不高,因而,便于实施,易于成功。事实上,专业化产业区中企业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正是建立在节点创新基础之上的。
在专业化产业区中企业节点创新具有网络效应,以产业链与生产流程为纽带的节点创新,使企业间的创新互相关联而形成系统创新。即在地方企业网络中任一企业的工艺与技术创新都会影响到相关企业生产与经营的配套问题,从而引致关联企业进行相应的创新活动。同时,节点创新意味着企业竞争力提高,这将促使相关企业加快创新步伐。因此,在专业化产业区中,由于创新的普遍性与扩散性,企业任何一项创新活动都有可能通过网络传导,而形成企业集群系统创新,并且产生创新协同效应。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专业化产业区的创新称之为以企业节点创新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群系统创新活动。此外,创新与产业属性及集群规模正相关。从实践看,劳动密集型专业化产业区由于创新能力与创新要求较低,大多注重生产工艺与应用技术的创新,而且,很多创新活动都是通过模仿改进而实现的。尽管这些创新活动的原创性弱,科技含量低,但是,它对于企业以及专业化产业区的产品开发、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与企业自主创新相联系,引进与利用外部科研力量进行合作研究,成为专业化产业区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方面形成对地方专业化产业区独立研发单位与科研咨询及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需求,同时,也要求地方政府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作为地方产业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多层次技术创新合作,致力于专业化产业区整体性与共享性技术创新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关键性技术创新。使之与以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为主体的产供销系统形成创新资源整合,创新信息交流、创新项目合作、创新成果分享的互动发展与系统创新机制。
(七)地域品牌
品牌是产品与企业的标识。在市场竞争中,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引导消费,减少信息搜索成本的标识;对于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的形象,信誉与影响力。品牌的重要性使品牌战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化产业区,尽管众多企业有自己的产品与商际,由于中小企业实力不强,又缺乏具有传统特色的产品,很难形成品牌效应。因而,由地方产业集聚产生的地域产业发展优势成为地域品牌。
地域品牌是地方产业发展的标识,它体现专业化产业区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优势以及随之而来的商誊。虽然地域品牌不具有产品商标的形式,在品牌宣传上也难以形成团体力量与筹措足够经费,但是,它在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使之涵盖面与影响力远较企业的产品品牌为大。事实上,地域品牌的形成并不主要依赖广告、媒体的宣传,而是依靠地方产业集群的影响力。地域品牌以地方产业集聚为依托,以地方产业发展水平为内涵,以扩大地方企业集群的影响力与商誉为目标,对增强专业化产业区的资源整合能力、产业集聚功能与拓展商业渠道具有明显成效。同时,地域品牌具有整体性,使专业化产业区中的企业可以共享它的品牌效应。这对于资金实力不足,缺少产品品牌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不仅使它通过分享地域品牌而获得一定商誉,而且可以降低以品牌宣传为主要投入的交易费用。同时,地域品牌还是企业创产品名牌的有效平台。由于地域品牌的广泛影响力使企业在宣传产品名牌时已具有先期影响,即地域品牌的标识作用及其影响力使企业的目标客户对产品名牌产生一定的心理预期,使企业产品名牌的创立不仅能够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容易为目标顾客所接受。从实践看,专业化产业区形成以地域品牌为基础,以企业产品名牌为先导的品牌发展战略。具有以地域品牌烘托产品名牌,以产品名牌提升地域品牌,同时,以地域品牌促进地方产业集聚,以专业化产业区发展扩大地域品牌影响的效果。
(八)规模经济
规模就其词义而言,是指对象所具有的格局、形式与范围。因此,规模经济具有结构与数量的双重涵义。通常,规模经济与企业的产量增长相联系。当企业因产量增加而导致产品单位成本包括生产成本、交易成本与管理成本等下降时,就产生规模经济,即规模报酬递增。对企业来说,规模经济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数量增长,而是产量增加与成本下降协同所带来的经济绩效。从理论上讲,规模经济既可以来自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也可能源于企业投入增加。前者表现为报酬递增与生产效率正相关;后者呈现出报酬递增与投入增加正相关。在实践中,企业的规模经济与生产效率及投入增加相关联,企业间规模经济比较亦取决于哪一种企业组织或哪个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能够整合更多的资源。正因为此,规模经济具有结构性,即由于产量增长格局、形式与范围不同将带来不同的经济绩效。[6]
规模经济具有普遍性,因而,讨论专业化产业区的规模经济主要不在于它是否存在规模经济,而是与其他产业组织相比,专业化产业区的规模经济有什么特色与优势。如果,我们撇开完全竞争的市场组织,那么,一体化企业与企业集群就成为具有对比性与竞争性的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一体化企业以内部分工、一体化生产与组织协调为特征;企业集群具有外部分工、专业化生产与市场交易的特点。假定地方产业发展中两者所拥有的资源总量相等,结构相同,那么,企业组织效率就成为影响规模经济的决定因素。我们认为两者比较的关键点在于由分工方式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生产组织方式。即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体化企业组织协调与企业集群市场交易所具有的效率比较,换言之,一体化企业的组织成本与企业集群的交易成本哪个更低。从理论上讲,一体化企业由于相对封闭以及存在科层组织所特有的官僚主义,因而,组织成本偏高,效率偏低。企业集群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是通过市场交易的契约安排来实现的,市场的开放竞争性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效率。同时,企业集群网络性所具有的合作与信任特性,能够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集群的生产效率要高于一体化企业,其交易成本要低于一体化企业。即在资源总量与结构相同的情况下,企业集群产量更高,成本更低,规模效应更明显。这一结论可以从企业集群的产品价格往比一体化企业产品价格低的事实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佐证。事实上,企业集群亦以成本与价格低而体现它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这种比较受到产业属性的约束。根据我们的观察,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企业,由于对技术、资金与产品质量的要求较高,中小企业集群困难较大。即使存在企业集群也主要是轮轴式或多核式企业集群,即以大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配套生产的地方产业集聚。与中小企业葡萄式集群相比,轮轴式与多核式企业集群中大企业具有较多的一体化企业特征。所以,在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中,一体化企业有它自身的优势。因此,上述一体化企业与企业集群的比较及其结论主要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中小企业集群。从浙江实践看,中小企业集群也大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联系。
同时,我们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比一体化企业更具规模效应的是它的资源整合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集群是一个开放性地方产业组织,一方面众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扩大了企业组织的规模;另一方面企业簇群的衍生与外地投资者的进入使企业集群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地方产业集聚的规模持续扩大。与一体化企业相对封闭以及组织协调不同,企业集群的开放性与自组织功能使之在资源整合的途径与方式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便利性。企业不论大小,资源不计多少,时间不分先后,都能以相应的方式融入企业集群。这种聚散为整,积少成多的资源整合机制,对于资源短缺且相对分散的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无疑增强了专业化产业区的规模扩展能力,并且使企业集群因投入增加而形成规模报酬递增。从浙江的实践看,专业化产业区快速发展与规模经济主要源于它的资源整合功能,所谓小商品、大市场;前店后厂、千家万户的经营方式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由企业集群的资源整合功能及其特点所形成的规模经济。
(九)外部经济
企业活动外部性与企业间的空间距离与业务关联正相关,地方企业集群的地理接近与产业关联使之成为最具外部性的企业组织。当外部性为正时就产生外部经济,即企业活动对相关企业(对象)来说具有正效应。如果说,外部经济对一体化企业只是产生了某些积极影响,那么,对企业集群而言,外部经济是它生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即,企业集群是以外部经济的普遍性为前提的。按我们的理解,企业集群的外部经济主要体现在由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带来的企业规模扩张效应,以及企业创新所具有的溢出效应。
所谓企业规模扩张效应从外部经济的角度讲,是指企业投入产出增长引起相关企业投入产出的相应增长。在地方企业网络中,分工与专业化生产使企业具有以产业链为纽带的生产经营关联性,一方面前后向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互为前提;另一方面供应商成品商与销售商互相关联。致使企业投入产出的变动会引起相关企业以及企业集群投入产出的相应变化。由于企业集群具有资源整合与自组织功能,因而,在专业化产业区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企业投入产出将逐步增长,并且具有连锁效应与正反馈机制,即企业投入产出增长必然引起相关企业以及企业集群的规模扩张。正是专业化产业区企业网络性与产业关联性通过企业规模扩张,聚合成地方企业集群的整体发展。
企业创新溢出效应是企业集群外部经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产业关联,专业化产业区中小企业创新的对象与内容常常趋向一致,即某一企业创新及其成果对相关企业来说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使用价值。加之,企业在地理上接近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存在,使与创新相联系的知识、信息与技术等因素在企业集群内频繁流动,这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创新;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创新成果比较容易扩散,并为其他企业所模仿与利用,甚或形成模仿基础上的再创新。从浙江的专业化产业区的实践看,正是企业创新的溢出效应,使企业间形成互动学习以及模仿——创新——模仿的“看样经济”。同时,前述企业集群的系统创新特点,使企业的节点创新需要有相关企业节点创新的配合,这也激励企业通过创新溢出带动相关企业创新,从而促进系统创新,以及基于整体利益的企业创新绩效的实现。
三、结语
专业化产业区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描述,其功能也具有多样性。我们对其结构与功能的阐述主要是以浙江的劳动密集型专业化产业区为对象与分析样本的。同时,上述分析也是以我们能够从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基础的。对于过于学理化的或者无法通过实践观察,以及缺乏严密逻辑推理依据的那些理论概括,困难以准确把握而未予涉及。此外,对相对次要的内容,不再作面面俱到的叙述。
有必要强调的是,专业化产业区的结构与功能具有系统性。即结构特征与功能特征具有自相关与他相关。不仅结构特征与功能特征各自相关联,结构与功能之间亦相关联。正是这种系统性使专业化产业区能够发挥它的整体效应与集体效率(见图2)。
图2 专业化产业区结构与功能图
(说明:结构圈与功能圈表示结构特征、功能特征的自关联。两者相交表示结构系统与功能系统的他关联,以及由自关联与他关联的又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性。)
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的效率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三者的逻辑关系可以图3示之:
图3 专业化产业区结构、功能、效率图
同时,结构、功能与效率的相关性可以下列函数式表示:
设:Y为效率;U为功能;X为结构。ui为不同的功能;xi为不同的结构。
那么,效率与功能的关系为:
Y=F(U),U=f(u[,1],u[,2]…u[,n]),则Y=F[f(u[,1],u[,2],u[,n])]
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为:
U=G(X);X=S(x[,1],x[,2],…x[,m]),则U=G[g(x[,1],x[,2],…x[,m])]
效率、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
Y=F(U)=F[G(X)]
设:ui=gi(x[,1],x[,2],…x[,m]),(i=1,2,…n)
则:Y=F{f[g[,1](x[,1],x[,2],…x[,m]),g[,2](x[,1],x[,2],…x[,m])]}
上述专业化产业区结构、功能与效率的图示与函数式,不仅反映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相关性:而且是对专业化产业区运行机理的抽象。尽管,这不是一个可以量化分析的数理模型,但是,它大致能够概括专业化产业区结构、功能与效率的关系。
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以企业集群为基础的地方产业集聚现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尤为可贵的是专业化产业区并非地方政府扶持、培育的产物,而是由民间自发创业,在市场经济中通过自组织自演化而形成的。这表明,这种企业组织不需要昂贵的组织成本与政府优惠政策扶持,而且,适应性强,存活率高,经济绩效好。它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反映了企业组织的生命力。因而,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与成功之路。当然,事物有它的两面性,诸如社会关系网络与市场化运作:企业集群发展与搭便车现象等矛盾的存在,就反映了由事物两面性所带来的两难选择。总之,专业化产业区作为中间性体制组织,有其独特的结构与功能,而且,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地域资源禀赋特点与企业集群的结构及功能的耦合。换言之,只有基于地域资源禀赋特点的专业化产业区,才能形成比较优势。因此,认识两者的各自特点与相互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比较优势,对于专业化产业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标签:功能分析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产品专业化论文; 集群技术论文; 创业资源论文; 相关性分析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企业资源整合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创业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