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刘莹莹 包纯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刘莹莹 包纯

摘要:施工人员若在施工过程中不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工程设计,或者由于意识上认识不足以及产生疏忽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因而时刻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若是由于设计人员的不负责任导致施工过程没有做好协调,必然会给整体工程基坑支护的实施过程昌盛很大影响。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基坑支护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筑设计人员要着重关注可靠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设计优化

建筑企业要想顺利的完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就必须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在工程的进行中,开挖的深度是在一定程度上递增的,这必然会对地下水源产生影响。许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的进行过程中对地下水的问题并没有多重视,有些施工人员甚至在不勘测具体水位的情况下盲目开展施工工作,这无疑增加了在工程中发生涌水、渗水等灾害的发生。

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技术

1.1桩锚支护

这种支护方式主要适用于场地土层性能较好或软土层较薄的场地。对基坑深度较大的工程,岩土锚杆的一些参数如下:与水平夹角在15°~40°之间;长在35m以内;设计轴向抗拔力一般小于600kN;锚筋材料有钢筋或3~4条钢铰线;大多采用二次高压注浆工艺,第二次注浆压力一般大于2MPa。锚索锁定时都施加预应力,施加预应力大小不等,有的达设计值的70%,有的只有设计值的30%;施加的预应力越大,限制桩顶变位效果越好,但其支护桩承受的压力越接近静止土压力。

1.2喷锚支护

喷锚或土钉墙支护是锚杆、钢丝网、喷射混凝土相结合的联合支护型式。适用于地下水位以上或经人工降水后的人工填土、粘性土和弱胶结砂土。常用在单层地下室、且淤泥较薄、地下水较少的基坑。但不适用于含水丰富的粉细砂层、砂砾卵石层,不能用于自稳能力极差的厚淤泥层,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

1.3土钉支护

对于土钉支护技术而言,主要是依靠土体和土钉间的作用力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但基坑的土体出现变形时,土钉支护就会受到弯曲、拉力的共同作用。因此,在进行土钉种类的确定时,应该确保设计强度与之相符合,并且保证抗力力。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对其进行支护,就需要将深度标注在孔口处,确保其能够满足施工的标准,之后在进行终孔操作。

1.4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

在实际的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有直接关系的因素就是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的好坏。在一般情况下,地下连续墙的结构是由几个墙段的紧密联系而组成,若是使墙段的持续施工完成质量到达较高时,就需要在接头处采取整体刚度强以及防止渗漏效果好的锁口管技术。这种锁口管技术,普遍的运用在深度不同的深基坑施工中,而且之中技术的实施不会对周围的建筑产生坏的影响和损害,比方说,在位于地下水下面的黏土或沙土进行施工时,由于所处环境复杂,若是运用锁口管技术就可以提高其在深土层的作用效果。

2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结构设计缺陷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结构所能承载的土压力大小决定了其能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但是由于不同建筑工程施工场地中地质条件多变且相对十分复杂,设计人员很难通过现有科技条件来准确计算出土压力,只能利用库仑公式与朗肯公式计算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值。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基坑土体物理参数的确定是当前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不断增加,含水率、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多个物理力学参数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设计人员很难通过上述公式来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这也是导致部分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无法满足工程要求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基坑支护土体的取样不具代表性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土体取样是施工活动的基础所在,通过对土体取样分析,可以获得更加精准、全面的参数指标,通过对支护结构受力条件的综合评析,为后续基坑支护设计提供参考依据。但是,我国当前在土体取样中,主要是选择钻探取样方法,这种方法尽管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但是钻探数量较少,加之土质变化的不确定性,取样不具代表性,导致后续的基坑支护设计不合理。

2.3没有考虑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

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空间效应带来的影响,如果缺乏考虑,很容易造成基坑周围土层发生崩塌,带来安全事故。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了解到,科学合理的空间布置,基坑内部水平位移表现为中间大、两边小的特点,所以需要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充分考虑到空间效应带来的影响,提升设计合理性。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情况差异

当前我国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更多的是在平衡理论基础上进行设计,但是由于支护工程自身涉及内容较为复杂,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的实际受力情况。施工中土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土体结构逐渐变化,土体强度也将随之改变,很容易造成土体结构变形和位移。针对此类问题,就需要通过平衡法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以发展眼光去看待,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实际要求。

3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立完善的支护结构,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支护结构相较于其他的建筑结构体系而言,是一种独立功能体系有机整合形成,其中结合了多种工程学科,施工难度较高。

3.1基坑支护设计理念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越来越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涌现,这就需要对传统陈旧的设计理念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在基坑支护施工中,需要注重工程相关技术数据,根据数据来计算岩土变化规律,了解到基坑支护结构受力大小,为后续基坑支护施工活动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中,还存在着计算不准确的问题,设计和工艺还处于摸索和完善阶段,尚不具备完善的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设计规范。传统的结构荷载法难以满足现代化基坑支护设计要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设计理念,增加技术研究资金扶持力度,完善工作体系,明确未来的基坑结构研究方向。

3.2选择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法控制变形

基坑支护施工中,由于我国当前广泛使用的是极限平衡原理,施工方法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支护结构强度要求,甚至会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如果支护结构刚度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后续工程施工中,结构很容易出现变形现象,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在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中,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工程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到工程结构强度和刚度要求,做好结构受力的计算和分析,为后续基坑支护施工活动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结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确保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才能够延长整个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稳定性与质量。一旦在施工中处理不当,便对整个工程的施工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给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对其进行施工,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马里恩.浅析建筑工程中的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4,2(10):55 - 57.

[2]陆佰鑫.对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基坑支护技术的探讨[J].科技世界,2012(03):50.

[3]秦伟.浅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5(5).

论文作者:刘莹莹 包纯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论文_刘莹莹 包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