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若混凝土浇筑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不当,将很可能导致后续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程质量和工程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混凝土浇筑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并细化分析该技术应用的准备工作和实际应用要点,为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一、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属于关键施工环节,为了切实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需要合理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保障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靠。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过程中,需要在深入把握技术特点基础上,充分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并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把握好浇筑施工要点,从细节入手,全面保障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有效提升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浇筑建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具有很高的复杂性,需要对各施工环节严格要求。混凝土是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一种施工材料,混凝土混合配比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实际强度,需要根据施工要求科学控制混凝土配合比[1]。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当中,具有非常多的技术规则和技术应用要求,需要各施工部门高度重视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与规范进行标准化施工,以保障施工质量可靠。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结构的整体性特点,进行分层浇筑的时候要确保上一层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从混凝土拌制到振捣、运输以及浇筑、养护等一系列施工环节进行过程中,要保持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全面保障混凝土施工连续性和结构整体性。在混凝土浇筑施工结束之后,还要加强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以免发生裂缝。
三、混凝土浇筑建筑施工准备工作
1、把控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因此,在应用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过程中,首先要在准备工作中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混凝土原材料当中的石子、水泥以及砂砾等材料,需要确保其质量完全符合使用标准,并保证选购的原材料规格、型号等参数与设计图纸相符[2]。原材料从采购至进场,要通过科学技术与设备对相关材料做好质量检验工作,保证所有原材料的质量合格证等资质齐全,确保原材料质量达标,方可进入到施工现场。
2、科学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拌制质量也会对浇筑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需求,对原材料设计配比进行科学试验,得到与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最相符的原材料配置比例,同时根据具体比例和投料次序做好混凝土拌制作业。混凝土的拌制需要严格根据相关流程逐步进行,并控制好水泥等级和品种,不能将等级、种类不同的水泥进行混用。拌制混凝土的时候需要对拌制含水量加强控制,如果受到雨天及其他相关因素影响,导致混凝土拌制含水率出现变化,需要在进一步检测基础上适当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保障混凝土拌制质量合格。
3、合理运输混凝土
如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需要在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之前,对所需机械设备进行全面布置,并确保混凝土快速运送至浇筑位置。运输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避免发生混凝土泵损坏问题,需要在使用前详尽的检查混凝土泵,确保输送管道通畅无堵塞现象,并确保管道密封性能良好[3]。运输混凝土的相关输送人员要准备好各种备用零件,一旦运输期间发生零件损坏问题能够及时更换,保证运输顺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混凝土浇筑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1、全面分层浇筑要点
在建筑施工中通过全面分层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具体浇筑作业,需要结合整体建筑结构,在内部实现全面分层浇筑,在完成第一层浇筑施工后并且在桩凝之前,进行第二层浇筑施工,逐层浇筑混凝土直至完成所有浇筑任务。按照全面分层浇筑技术实现浇筑施工,需要严格控制好结构的平面,避免在过大平面中进行全面分层浇筑。一般情况下,需要从短边逐渐向长边方向推进浇筑,不过也可根据施工情况,从中间位置逐渐向两端同步浇筑,或者从两端逐渐向中间同步浇筑。
2、分段分层浇筑要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若现场施工要求的浇筑强度比较大,而混凝土运输机和搅拌机难以满足全面分层浇筑施工需求的时候,可通过分段分层浇筑的形式进行具体施工。在分段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从底部开始具体的浇筑作业,进行一段距离的浇筑作业之后,再开始第二层的浇筑施工,逐层向上进行各个楼层的浇筑[4]。一般在厚度较薄并且长度、面积较大的建筑结构当中,比较适合通过分段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具体浇筑施工。
3、余面分层浇筑要点
如果浇筑施工结构的长度比厚度超过了三倍,那么就可以通过余面分层浇筑技术进行具体浇筑施工。该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保证混凝土能够一定浇筑到顶部。余面分层浇筑过程中,建筑结构会形成1:3坡度的斜面,所以在具体浇筑作业当中,要从下端依次上移的进行振捣作业,保证混凝土整体浇筑质量。混凝土浇筑结构截面较大并且结构体积也较大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影响出现收缩或者降温问题,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最大程度的避免或者减少发生裂缝,需要加强控制水化热所产生的收缩量和温差,尤其要关注对非均匀降温差和均匀降温差的控制。
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时候,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混凝土自身抗裂性能,增加抗拉强度并减少线膨胀系数。调配混凝土过程中,尽量使用低热硅酸盐水泥,并掺入引气、缓凝、粉煤灰、外加减水剂等添加剂,缩减混凝土实际水泥用量和用水量。
4、振捣作业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混凝土从吊斗口自由下落的倾斜高度,要确保高度在2米以内,对于超过3米高度的浇筑作业,需要通过串桶或者溜管等施工工具采取对应施工措施。通过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具体振捣作业的时候,需要对振捣速度加强控制,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保证振捣质量。所有插点要均匀排列,并根据顺序逐步移动,均匀、全面的振实,避免有遗漏。振捣移动过程中要对移动间距合理化控制,一般需要控制在30至40cm范围内,并且对上层振捣的时候需要向下层插入5cm,保持两层的紧密衔接,不发生接缝。
5、混凝土养护要点
在工程浇筑完成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需要及时做好养护工作,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养护看管。如果在夏季高温季节施工,可将草甸铺在混凝土表面,并按照一定时间规律定期浇水,充分养护混凝土结构。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少裂缝发生率,需要加强控制裂缝温度,最好通过干硬性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并合理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同时在混凝土搅拌期间加入适量的水,确保混凝土浇筑温度稳定。
五、结束语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属于常用施工技术,其施工质量对整体工程建设质量具有较大影响,需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保证各个施工环节都满足施工要求,且施工人员要在作业期间全面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标准化作业,切实保障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施工需要按照建筑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并在全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和余面分层浇筑实际施工中,把握好各施工技术重点。
参考文献
[1]李江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83-83.
[2]李荷英.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6(34):00092-00092.
[3]朱宪权.浅析建筑工程中预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城市建筑,2016(32):98-98.
[4]张志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9):112-112.
论文作者:孔凡伟,韩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作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原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要点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