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的十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人本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优秀企业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更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更要重视社会效益;不仅要创造优质产品,高值效益,更要培育优秀人才,高质队伍。实现上述要求,就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人为本,加强管理。人本管理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一、处理好人财物的关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管理是现代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因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生产力三个要素: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者(人)。三个要素有机结合,即人(劳动者)掌握了生产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并进入生产过程,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人是各种资源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资源。资源配置,最基本的是人财物的配套。人是活的,财物是死的。人是万物之灵,有思维,可以创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旦被充分调动起来,就可以创造奇迹。同等的财物资源,由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同,其开发的结果也会截然不同。发展生产最主要的就是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而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资源配置的核心。
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能动性,从而以最小的财物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回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要彻底破除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模式,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一方面通过规章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为实现统一的企业目标而奋斗;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周到的服务,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处理好个体人和群体人的关系,坚持整体为主
现代企业与个体生产不同,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其特征。它在管理中非常重视整体效应。现代企业管理讲求整体效能大于个体之和。在我们民族文化中也有许多类似的概括:如“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等等,都是讲整体作用的重要。
一个企业的成功,当然离不开有能耐的企业家。但是,即使是极有能耐的企业家要办好企业,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协作奋斗。其实,真正有能耐的企业家必然是密切联系群众,善于总结群众经验,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如饥似渴地吸取群众智慧的人。
以整体为主,首先要发挥企业最高决策层的整体作用。发挥班子整体作用,多听多问,商量共事,可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可以防止疏漏和失算,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度和成功率。
其次要发挥部门和二级机构领导人的作用。既然设立了那个部门,配备了负责人,就应该大胆放手,尊重部门的权利和意见,不要“越俎代庖”,越权行事。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处理问题,对企业和经理来说是守职尽责,是积极的表现。如果干预过多,就会影响和挫伤部门的积极性,就会影响职工整体作用的发挥。
其三、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把领导的决策变成职工的共识,以上下同心达到事业有成。
三、处理好行为和思想的关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调动人的积极性有两种驱动力:利益(物质)驱动和荣誉(精神)驱动。在一定条件下,精神驱动力大于物质驱动力。常言说得好:“不蒸(争)馒头蒸(争)口气。”人是重气节、人格、感情、形象的。企业也是一样。在人本管理中,特别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企业精神的培育。
培育企业精神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现代管理的需要。做为群体意识的企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自觉成分、理想成分、目标导向成分。体现企业精神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经营观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职工的群体意识,就会转化成职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管理、企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它既是经理班子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企业党组织的主要任务。企业党组织应该将其纳入工作日程,做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只有党政班子一条心才能把培育企业精神的工作搞好,才能使企业精神在现代管理中发挥出特有的作用。
四、处理好领导和职工的关系,树立尊重群众的根本态度
管理的实质是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统一,处理好领导和职工的关系,加强管理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但是首先的、第一位的是要解决好领导和职工群众的关系问题。毛主席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
尊重群众不是口号和观念,而有其丰富的实在内容。这就是尊重职工的人格,政治上一律平等;尊重职工的劳动和创造精神,经济上按劳分配;尊重群众的合法权益,生活福利上得到保障。尊重群众这一根本态度是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只有把尊重群众落到实处,才能做到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五、处理好使用和培养的关系,坚持用育并重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重视人才的培养,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用人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用人先识人。识人要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各级领导岗位的管理人员是人才,重要部门的专业人员是人才,那些在第一线常年默默奉献、时刻为维护企业形象守职尽责,为保护企业利益勇于献身的普通工人,也应该视为人才,人无完人,求全责备就会无人可用。用其所长,才能人尽其才。识人要重实践,看政绩;如果凭关系,论感情就会用人不当,铸成大错。用人要育人。马要添料,车要加油,人也要提高素质,更新知识才能增加能量,光用不育是不会有人才涌现的。
六、处理好管理和教育的关系,坚持教育为先
人的管理要着眼于教育,引导职工按制度规范行为。职工违反了制度和纪律需要进行管理、处罚,但不能简单从事。要教育在先,处罚在后。进行制度和纪律再教育,既教育本人,使之知错改错,又教育大家,罚一儆百。如果简单从事,“不教而罚”或“以罚代教”,不仅会加深处理者和当事人的矛盾,而且会造成广大职工的逆反心理,把同情移向被罚者,以致削弱和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处理好激励和约束的关系,坚持激励为主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现代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激励为主,目的在于引导职工奋发向上,同时对不规范行为形成约束。激励为主不是不要约束,而是从制度的严肃性上严格约束,才能促使职工发挥自觉性,严而不犯,达到严而不罚的目的。
激励离不开物质,激励也离不开精神。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离开物质激励会影响职工积极性,不搞精神激励会把职工思想引向歧途,使职工的积极性失去社会主义的方向。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调动职工的持久积极性,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八、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
当前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民主意识和制度保证,管理者以承包人自居,不尊重职工民主权利,独断专行,职工则存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位卑言轻”思想,缺乏民主监督的自觉性。由于民主意识缺乏,民主制度形同虚设。职工代表会不是走过场,就是只在领导作风和生活福利上打转转,起不到重大决策的参与和监督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管理者要确立高度的民主意识,经常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发现职工的创造精神和智慧;采取有力措施,鼓励职工参与决策监督;制定相应制度,保证民主的实行。企业的经营状况、发生的困难、重大问题的决策方案等都要经常地、及时地向职工通报,通过民主例会发动职工批评建议、分析论证,找出解决重大问题的办法。从而真正地体现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发挥主人翁作用。
九、处理好权力和人格的关系,重视人格的影响力
在企业管理中起作用的有两种力量;权力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地位、法定权力,通过制度、决定、奖罚等手段,对被管理者施加权威的压力,影响其行为,这是权力影响力。管理者依靠自己的品德、学识、技能、正确的决策、优异的成绩、表率作用等的示范,对被管理者产生威望的感染作用,引导其行为,这是人格影响力。管理者不能不用权,但过份强调仅仅依靠权力就会脱离群众。管理者重视人格的影响力,自身立得正,行得端,用人不计前嫌,偿罚不论亲疏,公正廉洁,率先垂范,就能在职工中产生一种心悦诚服的感召力。真正有权威的管理,不是权力,而是人格。
十、处理好法和情的关系,坚持宽严适度,情威并重
在企业管理中经常遇到“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的矛盾。处理法和情的关系,要坚持宽严适度,情威并重的原则,做到法不离情,情不越法。有效的管理都强调严而忌宽,但过严则残,过宽则软,应以适度为宜,管理是双方的事。管理者一定要把自己的行为约束在法规之内,自觉维护法规的严肃性,既不能“以言代法”,又不可“有法不依”。被管理者要学法、知法、守法,树立违法必究,知错即改的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