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从“启蒙”中走出来_企业家论文

企业家从“启蒙”中走出来_企业家论文

企业家是“悟”出来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少年时,家境不是很好,书读得不多。成年后,一直在做企业,生活境况变了,但时间却少了,即使有时看书,但却不很系统,长篇的理论著作看得就更少了。现在大家都在强调读MBA、EMBA,都在谈培养中国的企业家人才。但我觉得,从认识层面上来说,企业家是“悟”出来的,不是“读”出来的。

要想“悟”出个企业家来,取决于两点:一是自身的敏锐,也就是悟性,要能“见一叶落而知秋之将至”;二是“悟区”。什么叫“悟区”?就是你所“悟”的基础,所“悟”的背景,这里既有你的实践,也有你的“道听途说”,还可能是你所读的“万卷书”。

悟性是一种基因,是先天的。你要想成为一个企业家,如果缺乏这种基因,你就是再努力,至多也只能当个生意人,却做不了企业家,成不了大气候。“悟区”是后天的一种选择,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一个人对“悟区”如何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他悟性的发挥。对“悟区”的选择有多种,你是自己创业,还是与成功人士交流,或是仅仅停留在读商学院的教材。

在我看来,读商学院教材而想成为企业家的,是四流的选择;与成功人士交流而梦想成为企业家的,是三流的选择;选择创业,从小做起,不断打拼而想成为企业家的,则是二流的选择。而这三种选择都称不上一流的“悟区”,如此选择,最终能成为企业家的几率也很小。

真正一流的选择是什么?就是能将以上这三种选择,按轻重缓急相互交融,相互渗透。单纯从实践中去“悟”,容易成为“盲动者”;仅从交流中去“悟”,易被别人的经验所主导,失去标准;死啃教材,不是“悟”不出东西,而是很容易把自己悟成新时代的教条主义。

我一直在怀疑,有些人是否夸大了MBA、EMBA的教育功能,把一个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处于技术层面上的教育,提升到了成就企业家的必经之路,是否合乎真谛。事实上,MBA、EMBA教育至多只能说是成就职业经理人的地方,而不能成就所谓的企业家。企业家只能是靠“悟”出来,别无它途,这要靠先天超凡的悟性,以及后天对“悟区”恰到好处的选择。说到我自己,我自认为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人,我的好多东西都是靠“悟”出来的。跟读MBA、EMBA不同,悟性高的人可以少花钱,或且不花钱就能学到好多东西,并且可以终身受用。

标签:;  ;  

企业家从“启蒙”中走出来_企业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