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赟
身份证号:32128119870803XXXX 江苏 泰州 225300
摘要:建筑工程中,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所以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尽量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出现,以确保工程质量,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解决对策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业在这几年的发展速度是十分的惊人的,建筑业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建筑业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它的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在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是因为它不但可以就地进行取材,而且混凝土的价格十分的低廉。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是最普遍的建筑材料,这是因为混凝土独特的特点,首先是它的抗压强度是非常高的,而且它可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形状进行任意的现场浇筑,并且浇筑好的建筑形状的混凝土的养护成本是很低的。其次是混凝土在火灾发生的时候是一种不易燃烧的建筑材料,并且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它也不会发生风化的现象。但是再好的建筑材料都是有它自身的弱点的,混凝土结构会经常出现裂缝,我们应该根据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针对混凝土出现裂缝的问题,我们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裂缝主要类型
1、施工期产生的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 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 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 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 cm~ 30 cm, 较长的裂缝可达2 m~ 3 m, 宽1 mm~ 5 mm。
2、温度裂缝
混凝土浇筑后, 在硬化期间, 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 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 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 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 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冷缩的程度不同, 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 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3、施工工艺质量引起的裂缝
比较常见的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厚, 或混凝土板绑扎好的上层钢筋被踩踏, 使承受负弯矩的钢筋保护层加厚, 导致构件的有效高度减小, 形成与受力钢筋垂直方向的裂缝; 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不均匀, 出现蜂窝、麻面、空洞或过早堆放物料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 接头部位处理不好, 易在新、旧混凝土和施工缝之间出现裂缝;混凝土早期受冻, 使构件表面出现裂纹现象; 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 在浇筑混凝土时, 因侧向压力的作用使得模板变形, 产生与模板变形一致的裂缝;施工时拆模过早, 混凝土强度不足, 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三、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
1、材料选择不当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由于材料选择不当而
出现裂缝的情况常见的因素有骨料、水泥含过量有害物质;水泥水化热过高;外加剂使用不当;混凝土配比不良;钢筋技术性能不良;碱骨料反应;水泥过期或品种选用不当等。当中很多是由于选配不合适形成了化学性缺陷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施工违反操作规程
由于施工违反操作规程而出现裂缝常见的因素有振捣不良;模板支架失稳或下沉;初期养护不当;塑性混凝土下沉;钢筋骨架构造不当;乱踩配筋导致保护层减小;早期受冻;浇筑速度过快;搅拌、运输时间过长;过早拆模;模板刚度不够;施工缝接茬没有处理好等。当中由于没有按照规范施工而形成了物理性缺陷导致裂缝的产生。
3、构件受力、变形使内应力超越材料
强度常见的受力有扭转、弯曲、拉伸、剪切、压缩等状态;温度变形受到约束、由于过大不均匀沉降、收缩等状态是常见的变形。这些原因造成的是物理性缺陷,裂缝由于构件受力、变形形成。
4、环境因素影响
环境也可以使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常见的环境因素有地震作用;构件表面遭灼热;混凝土受腐蚀;环境的温度、湿度变化和差异;火灾袭击等。这些造成裂缝产生的环境因素中有些是物理性缺陷,有些是化学性缺陷,他们作用于混凝土结构进而产生裂缝。
四、混凝土裂缝的解决措施
1、混凝土材料选用
在混凝土的材料选取方面,首先是水泥的选取,我们应该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且水泥的安全性应该是要得到保证的,严禁使用安全性不达标的水泥。其次是石料的选取方面,在选取石料的时候,对于粗的石料,我们应该使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并且这种石料的级配要良好,孔隙率小,还要保证这些石料的具有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国家的相关规定。最后是外加剂的使用方面,外加剂的使用主要是要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性。
2、混凝土的配料
首先是配合比原则设计方面,我们应该采用水灰比较低,用水量低的设计方案,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其次是,我们要尽量禁止增加水用量。最后是配制混凝土时计量应准确,要严格控制灰比和水泥用量,搅拌要均匀,离析的混凝土必须重新拌匀后,方可浇灌。
3、 模板工程
要预防钢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模板工程中应注意以下各点:首先是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其次是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最后是要合理掌握拆模时间,拆模时间不能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
4、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的时侯,应防止离析显现,振捣应均匀、适度。并且要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时间,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条件下,更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当浇水养护有困难时,或者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时,可采用覆盖保温等方法以使得混凝土在浇筑以后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5、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开工以后,我们要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基坑开挖后及时通知勘察及设计单位到场验收。对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应要求勘察补钻探,当探出有不利地质情况时,必须先对其加固处理,并经验收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工程。在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相邻建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基础,以防止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在现在的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工程结构是非常普遍的,因此重视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这样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更有利于施工的安全及工程的实用性。混凝土裂缝问题一直严重困扰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混凝土生产以及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控制裂缝,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使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结构稳定性。
结语
混凝土裂缝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而且它的存在极普遍,综上所述,我们在施工工程中应针对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经验总结和改进,以不断进步的经验尽可能的减少、预防裂缝问题,从而保证工程的使用及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中伟. 膨胀混凝土.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1.
[2]向欣.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的分析与修补方法.西部探矿工程,2005(3)
[3]鞠丽艳. 混凝土裂缝抑制措施的研究进展 . 混凝土,2002.5.
论文作者:袁海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4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水化论文; 模板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