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李民,左阿锋(通讯作者)

(西安市华山中心医院 陕西西安 710043)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医治中实施不同药物医治对有效率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于我院进行医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将所有患者的资料乱序后,以例数对等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其中40例患者以药物奥美拉唑医治(参照组);40例患者以药物雷贝拉唑医治(实验组)。评估80例患者医治后有效率与复发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医治有效率指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5.0%,高于参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P<0.05。且实验组患者复发情况,发生率5%,低于参照组15%,P<0.05。结论:对于患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药物雷贝拉唑与药物奥美拉唑均有一定的缓解与医治作用,但前者的有效性佳且复发性较低。

【关键词】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有效性;反流性食管炎

【中图分类号】R6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33-02

反流性食管炎疾病属于慢性类疾病,其病情进展的速度缓慢,但是医治时间长。在医治期间患者需持续服用药物[1]。但是西药具有毒副作用,患者在服用期间会产生不适感与痛苦。本实验特以于我院进行医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为参照主体,将所有患者的资料乱序后,以例数对等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分别以药物奥美拉唑医治以及以药物雷贝拉唑医治,期待取得良好的医治效果。现将详细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次探讨的对象均为于我院进行医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2016年7月—2018年5月中抽取两组研究例数共80例,将所有患者的资料乱序后,以例数对等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组处理。其中参照组40例患者资料中:计算得到年龄均值数(47.2±4.1)周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3比17。实验组40例患者资料中:计算得到年龄均值数(58.4±5.2)周岁。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1比19。两组患者资料信息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的患者以药物奥美拉唑医治。选择由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奥美拉唑,每次口服的剂量为20mg,一日服用2次。待药物的服用时间满一个月后,口服的次数减少至一日服用一次,剂量同样保持为20mg,至满一个月为止。

实验组患者以药物雷贝拉唑医治。选择由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物雷贝拉唑,每次口服的剂量同样为20mg,一日服用2次。待药物的服用时间满一个月后,口服的次数减少至一日服用一次,剂量同样保持为20mg,至满一个月为止。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

观察医治后患者的有效率与复发率指标。患者用药二个月后的反酸症状、嗳气等均消失,同时使用胃镜对患者的食管检查得到其损伤的食管黏膜均得到恢复,且痊愈,该医治为显效[2]。用药患者的反酸症状、嗳气等均得到较好的缓解与改善,且一些症状消失,同时使用胃镜对患者的食管检查得到其损伤的食管黏膜均得到较好程度的恢复,该医治为有效。用药患者的反酸症状、嗳气等均没有得到缓解与改善,其损伤的食管黏膜也没有恢复,该医治为无效。患者医治后的复发情况有医院电话随访的记录为依据。

1.4 数据统计

选用软件版本SPSS20.0,以(x-±s)代表文中相关计量资料;以“例数/百分比,(n/%)”代表文中相关计数资料,对照两组反流性食管炎病例相关信息,若结果表现出显著性特征,表明(P<0.05)。

2.结果

2.1 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医治有效率对比

通过表1的详细数据得到,在医治有效率指标对比中,实验组患者:95.0%,高于参照组患者的相关指标,P<0.05。

表1 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医治有效率比较

 

3.讨论

调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对人体的胃部以及食管等均有较严重的损伤性。就其引发原因发现,诱发该疾病的因素为患者的食管下段抗反流功能出现障碍进而无法正常工作,因而导致患者的食管内部处、咽喉等有胃内容物。当上述胃内容物流入后会伴有反酸与烧心现象。该情况不仅仅对患者的生活方面与工作方面带来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还伴有强烈的不适感。更有甚者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所以对该疾病的医治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分析意义重大。反流性食管炎有一定的年龄人群与时间特征。调查发现,在中年与老年人群中的该病症发生几率高,且一般于患者用食过后出现[3]。患者在出现反流后,胃部的液体会对患者的食管黏膜产生较大的损伤性,在不及时且不对症医治的情况下,病情会发生转变,进而引发食管癌威胁生命。

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之一,通过使胃壁细胞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管状泡上的H+-K+-ATPase失活,进而抑制胃酸分泌。但由于个体差异,常产生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奥美拉唑的抑酸效果不稳定、易反复。雷贝拉唑是新型的质子泵抑制剂之一,服药1h后即可发挥药效,其口服后肝脏首过效应低,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和血浓度[4]。雷贝拉唑在人体内作用平稳、复发率低、适用面较广。本次探讨得到药物雷贝拉唑医治的患者其医治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说明该药物应用性与可行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药物雷贝拉唑缓解与医治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应用于价值,可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肖高秀.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评价[J].心理医生,2016,22(2):96-97.

[2]刘力.雷贝拉唑、奥美拉唑在治疗老年性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2):54-55.

[3]胡毅,丁玲,刁攀娅,等.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6):322-324.

[4]马升高.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4-94.

论文作者:李民,左阿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  ;  ;  ;  ;  ;  ;  ;  

雷贝拉唑及奥美拉唑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论文_李民,左阿锋(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