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论文_张玉会

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论文_张玉会

天津市宝坻区钰华医院 天津 301800

摘要:脂肪组织是机体的能量贮存器官,肥胖是机体脂肪组织过多的一种状态。依据脂肪组织在体内积聚的部位的不同,可将肥胖划分为皮下脂肪型肥胖(又名均匀性肥胖、周围性肥胖、全身性肥胖)以及腹型肥胖(又名内脏脂肪蓄积型肥胖、中心性肥胖、上半身肥胖)。而脂肪在腹腔内肠系膜、内脏器官以及主动脉周围囤积的肥胖成为腹型肥胖。本文分析了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

关键词:腹型肥胖;中医针灸;治疗现状

腹型肥胖是指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腰围是目前公认的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中国成人男性腰围≥85cm,女性腰围≥80cm即为腹型肥胖。[1]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腹型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面对腹型肥胖所导致的慢性疾病的高发病率及其所带来的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使其成为当今医学界刻不容缓需要干预和解决的问题。

一、腹型肥胖的判定方法

目前衡量是否存在腹型肥胖的方法中,既有简易的人体测量学指标又可利用仪器精确定量,然而各种判定方法均有利弊。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等是最简便直观的人体测量学方法,其中以腰围最为常用。[2-3]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以腰围诊断腹型肥胖的方法经济方便且易于掌握和应用,但是单纯以腰围判定腹型肥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无法区分腰围增加是腹部皮下脂肪还是内脏脂肪堆积引起。近来用计算机断层(CT)或磁共振显像(MRI)可定量判断内脏脂肪分布,尤其是螺旋CT,能根据CT值判断组织的性质,结合机配软件可准确计算出腹内脂肪面积或体积,是目前公认的测量腹内脂肪含量的金标准,但其需要特定仪器测量且检测价格昂贵,CT还有一定放射性,不适宜应用于日常临床实践及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4]另外,还可利用超声诊断法、生物电阻抗法(BIA)、双能 X 线吸收法(DEXA)定量分析体内脂肪含量,超声能显示局部脂肪组织的切面图像特征,其测量的内脏脂肪厚度和CT测量的内脏脂肪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二、腹型肥胖的病理机制

对于腹型肥胖的病理机制,学者们进行了研究。有人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证明了肥胖者比苗条者的血清苗条素浓度高4 倍,说明肥胖者并不缺乏苗条素,而可能是由于苗条素抵抗而导致了肥胖;在人类由于内脏脂肪的B3- AR 活性比皮下脂肪更明显,有研究者推断白色脂肪组织的B3 - AR 活性降低是内脏性肥胖的重要原因;也有人为肥胖的发病机制与肥胖基因突变及苗条蛋白含量增加有关[5-9]。学者虽然对腹型肥胖的病理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的研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需要进一步的明确。由此我们发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腹型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腹型肥胖又与代谢性疾病有密切的联系,是代谢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与其它非代谢性疾病如:脑卒中、肺呼吸障碍等有一定的相关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逐渐成为全球的一大健康难题;如何预防及治疗腹型肥胖是我们以后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中医学对腹型肥胖的认识

中医学对肥胖症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中有“顺逆肥瘦”的论述,将胖人的特点概括为“广肩、广腋、广项、多脂、厚皮”;并且最早将肥胖分为“脂人”、“膏人”、“肉人”三种类型。依据《内经》所言,膏人的特点是“纵腹垂腴”、“皮缓”、“肉不坚”,与现代医学所讲的腹型肥胖类型相同。饮食不节脾主身之肌肉,脾胃升降转输、运化水谷精微而营养周身,使机体发达丰满。若饮食不当或饮食偏嗜或饮食过度,超过脾胃运化功能,食积湿滞,壅阻气机,使得痰湿内生,日久则痰瘀互结,逐渐导致肥胖。另外,腹部居于中焦,若脾主运化功能失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无法运输全身以营养机体,反而会化生脂肪,囤积于中焦腹部。七情所伤七情感而不发,郁结在心,常导致肝郁气滞,肝胆疏泄失调,影响脾胃运化、气机升降转输,而发生肥胖;还由于胆汁分泌失职,不能净浊化脂,浊脂内聚而成肥胖。此外,情志失调,肝失疏泄,则气机郁滞,脾失健运,气郁化火,则胃纳更强,形成肥胖。腹型肥胖的发生可由先天禀赋、饮食不节、七情所伤、劳逸失度导致,病机虽有脾肾阳虚、脾胃失调、肝失疏泄等不同,但其根本为脾胃失司、痰湿内生,兼夹肾虚、气虚、气郁、湿热、血瘀等。治疗以健脾化痰、利湿通腑为总则,具体归纳为以下八法:化湿法、祛痰法、利水法、通腑法、疏利法、健脾法、消导法、温阳法。临床治疗要标本兼顾,主从结合,多主张两种或3 种治法参合运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

1.针灸治疗肥胖症的研究机理。针灸可以刺激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调节多种活性物质和多种代谢途径,提高基础代谢率,加快积存脂肪的消耗,从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一是针灸能有效调节脂质的代谢过程。针刺治疗能逆转肥胖大鼠脂肪组织、小肠粘膜、肝组织的形态学异常;提高cAMP 水平,促进脂肪分解。针刺对肥胖大鼠白色脂肪细胞形态的影响可能是实现减肥的形态基础。[10]发现电针能降低肥胖性大鼠体质量指数、左肾周脂肪和大网膜脂肪湿重,提示脂肪分解增强。二是针灸对神经系统具有良性调节作用。[11]研究提示针刺可以直接调控肥胖大鼠的饥饿中枢(LHA)和饱食中枢(VMH)的异常功能,控制了肥胖鼠亢进的食欲。[12~ 14]分别针对与摄食行为有关的肥胖大鼠的下丘脑腹内侧核、纹状体组织、脑干中缝核群、杏仁核的作用及相关递质针刺前后的变化做以研究,均证实了针灸的良性调节作用。三是针灸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研究针灸可回升唾液及血液皮质醇、肾上腺素含量,还能使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明显回降,说明针灸可增加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加强体内脂肪动员和分解。[15]还观察发现针刺能纠正肥胖患者血浆皮质醛固酮水平。四是针灸有效调节肥胖基因。针灸能对大鼠的血清瘦素和下丘脑瘦素水平做良性的调节。针刺减肥获效的同时,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下降,提示针灸减肥的关键因素可能是纠正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五是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针刺能降低肥胖患者活跃的空腹胃电活动,使易饥感减轻或消失,而明显延迟餐后胃电振幅增高提示餐后胃排空延迟。表明电针明显降低肥胖大鼠胃电图离散度,改变其肠电的频率和幅值,达到减少进食的目的。

2.腹型肥胖针灸治疗的相关报道。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针灸治疗肥胖症疗效显著,但关于针灸疗法治疗腹型肥胖的文献较少。运用腰腹部取穴为主针刺治疗51 例腹型肥胖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的腰围和体重指数明显下降,有效率达93.2%和81.8%。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加神阙穴隔姜隔盐灸治疗组和普通针刺组治疗8 周,结果两组的体重、WC、BMI 均有明显下降,温针灸组在减腰围方面疗效更优于普通针刺组。腹型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肝胆俞募配穴治疗组和针刺常规减肥穴位组,治疗8 周后两组BMI、WC、WHR 均有改善,且肝胆俞募配穴组更优。以带脉、中脘、天枢、水分、丰隆为主穴配合电针治疗肥胖症患者,结果显示中心性肥胖者的腰围、腰臀比、体重指数下降优于全身性肥胖者。

肥胖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症候群。当人体摄入过多热量时,无法消耗的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体脂超过一定值时则演变为肥胖症。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对腹型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了阐述,并记述了针灸治疗这一祖国医学瑰宝在腹型肥胖治疗领域的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1]冉兴无,李晓松,童南伟,等.应用简易体脂参数估测中国肥胖人群腹腔内及腹壁皮下脂肪面积[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4(3):519 - 522

[2]Liu J,Fox CS,Hickson DA,et al.Impact of abdominal visceral and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 on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the JacksonHeart Study[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17,95:5419-5426.

[3]Hiuge-Shimizu A,Kishida K,Funahashi T,et al.Coexistence of visceralfat and multiple risk factor accumulations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Japanese(the VACATION-J study)[J].JAtheroscler Thromb,2017,19(7):657-663.

[4]Wang Y,Ma X,Zhou M,et al.Contribution of visceral fat accumulationto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Int J Obes(Lond),2012,36:1203-1208.

[5]朱惠,陆颖理,张惠新,等.腹型肥胖与2 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素关系的研究[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6,3(6):16 - 18.

[6]隗希有,张善同.腹型肥胖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及其社区干预[J].临床医学,2016,10(20):6 - 8.

[7]刘军,查英,盛励.腹型肥胖患者胰岛β 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6,33(3):393- 396.

[8]刘福康,蔡慧珍,黄桂玲,等.正常BMI 腹型肥胖者胰岛素抵抗、血脂及膳食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30(21):3782 - 3786.

[9]曾竹青,刘精东.正常中腹型肥胖患者胰岛素原水平与胰岛素抵抗[J].江西医药,2018,8(43):774 - 776.

[10]黄金,杨泽,冯洁,等.广西南宁中老年女性腹型肥胖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4(17):256 - 259.

[11]拓胜军,张建蕾,汪军虎,等.腹型肥胖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及舒张功能与肥胖程度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7,7(26):671 - 673.

[12]梁崇上,余毅,王翠洁,等.腹型肥胖对肺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7,10(41):1421 - 1422.

[13]方正清,尹刚,徐冠荪.单纯性肥胖大鼠胃肠电变化及针刺的调整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6,12(4):203

[14]宋鹏.腰腹部取穴为主针刺治疗中心性肥胖51 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28(5):113 - 114

[15]谭雪梅,傅英杰.灸法治疗中年中心性肥胖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21 - 22

论文作者:张玉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腹型肥胖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论文_张玉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