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两大途径:阅读与备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大论文,途径论文,教师论文,中学历史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的专业素质已经成为改革能否继续深入的重要因素。美国的布莱克曼(Blakeman)曾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下过一个定义:不论时代如何演变,不论是自发的还是受赞助的,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习者,这种学习就是专业发展。然而,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有两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学历史教师:怎样让自己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怎样使日常的教学行为也能成为专业发展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有思想的阅读与有内涵的备课,是成为持续学习者的必要前提,也是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以个人成长为例,谈谈阅读与备课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有思想的阅读——持续学习的基本保证
不可否认,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直接的升学压力,使许多历史教师丧失了阅读的时间与兴趣,由此缺失了持续学习的动力,造成专业知识老化,不仅教学水平停滞不前,而且只熟悉教材,教材以外知之甚少。文科教师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而有思想的阅读是提升专业知识素养,保持持续学习的基本保证。阅读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观察、分析、思维等高层次能力产生的基础。历史是人文学科,历史学不断会有新的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学者对历史也会产生新的解释。因此,历史教师需要不断地阅读,通过阅读观察历史,深入把握历史现象;通过阅读了解新的证据,还原历史真实;通过阅读学习历史分析,学会严谨的思维,感悟历史内涵。倘若只掌握教材知识,势必思维僵化,知识陈旧,教学语言难免贫乏。人云亦云,缺乏独立见解的历史教师,肯定不会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历史教师。这样的教师只能称之为“教书匠”。只有注重阅读才能不断进步,不断积淀专业知识。
阅读不是简单的浏览,它需要阅读者与阅读文本之间产生有内涵的呼应——能从平面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载体中,通过自己的思考与理解,得出新的认识。这叫有思想的阅读。部分历史教师不能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因,关键在于“没有学会流畅地阅读、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1]。教研员的基本工作之一,就是要引导学习,营造阅读的情境,倡导有思想的阅读,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
(1)让阅读成为持之以恒的习惯
思想源于积淀,积淀来自阅读。2004年,我在《中小学教材教学》第9期上发表了《试论新课改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一文,首次提出了积淀知识内涵的“六个一”要求:每隔一段时期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每学期阅读一本史学(教学)理论专著;每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每学期为教师开设一堂讲座;每学期出一份独创的试卷,每学期精心完成一份教学设计。我将这“六个一”作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六个一”的基本点是每学期有思想的阅读一本书。怎样才能做到有思想的阅读?我的做法是:阅读时要作摘录,找自己知识系统中存在的漏洞;阅读时要有批注,使自己与阅读文本产生对话。运用这种方式,我阅读了《全球通史》《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中国大历史》《历史学习精要》和《历史学科专题讲座》《历史并不遥远》《论历史》等史学专著,也阅读了《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以及《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等教学理论著作。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不仅积淀了自身的人文素养,还形成了自己专业发展的基本范式——通过阅读,寻找阅读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针对课堂教学的敏感点、困惑点,结合所阅读的内容,形成研究课题;把研究成果梳理成讲座,与广大教师分享,为教师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我从1999年担任教研员以来,持之以恒,从未间断,不仅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也带动了我市教师一起进步。
(2)让阅读成为心灵碰撞的场所
从本质上说,阅读是阅读者的思维与信息载体之间的一种交际行为。阅读缺乏乐趣,关键在于阅读者与信息载体之间缺乏心灵的碰撞。没有共鸣的阅读,就如同浪迹天涯的游子,只会产生疲倦与无所归依感,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说,阅读而没有思维,只有机械识记,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最大拦路虎。阅读必须在迁移意识的导引下,通过问题产生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只有这样,才会产生阅读的乐趣,阅读才能促进自身的提高。陈旭麓先生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以生动的笔触、科学的史观、缜密的史论、严谨的态度,对近代中国的历史进行了解读,迄今仍在影响着当代历史学家和中学历史教师。对该书的阅读,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历史究竟要怎么学?在史观、史论不断创新变化的前提下,识记史实与培养方法究竟何者重要?中学历史的学科功能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在这种问题意识的驱使下,我撰写了《中学历史学科功能论略》一文(见《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年第8期),提出:“历史学科有它独特的学科特性,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历史学科的真实性,使人们能够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历史学科的科学性,使人们在学了历史后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历史学科的熏陶性,使人们能够从中感受悲壮与崇高,体会自豪与自尊,品味屈辱与责任;历史学科的借鉴性更是能让人类认识自己的文明发源,并预测自己的未来走向。”这种感悟是建立在对阅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的,是与陈旭麓先生无声的交流。当然,我的体会也许是肤浅的,但我读进去了,他的书对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3)让阅读成为自我反思的源泉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模仿这一公式,我们也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式是“阅读+反思=发展”。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怎样做到“博学”?阅读是博学的前提。何为“审问”?带着问题阅读,这是产生阅读乐趣的源泉。如何“慎思”?读而能问,乐莫大焉;读而能思,益莫大焉。什么叫“明辨”?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笃行”就是结合我们的职业,运用于教学。20世纪90年代初,刘宗绪、黄安年合著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30讲》一书,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我至今仍对其中一些观点记忆颇深:人类历史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圈地运动、西进运动都是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必要的一环,也是人类历史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些观点冲击了我们头脑里的传统史观,拓宽了我们的认知视野,也让我反思:我们在教学中让学生机械地记忆“教材结论”是否必要?学生缺乏历史思维能力,不会探究学习,是否同我们的教学有关?高中历史教学策略应该怎样改进?这样的反思使我欲罢不能,于是撰写了《中学历史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一文(见《中学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我认为高中历史教学应该遵循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高中学生的历史理性思维能力具有高——思考问题的高度与深度;新——思维品质具有多样性和创新性;变——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与哲理性;通——思维的连贯性与系统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质疑,营造问题情境,突破思维定式,让学生由历史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实际上也是师生相互提升的过程。
二、有内涵的备课——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备课对教师实在是一项熟之又熟的工作。正因为熟悉,许多教师对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职能视而不见。经常性的备课使部分教师产生厌倦心理,以为中学教学是重复性的劳动,因此一些教师形成了以教材为经典、以教参为蓝本,书云亦云的习惯,不会整合拓展,不能分析思考。备课不能做到常备常新,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障碍。形成这样的惯性根源在于没有真正领会备课的内涵,开展有内涵的备课。
有内涵的备课是指备课中能跳出传统的窠臼和机械的思维,站在课程的高度理解教材内容,从而不断挖掘教材,学会“用教材教”;从帮助学生理解的角度整合课程内容;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高度反思教材与教学。这个过程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课时教学任务的水平上,应该把每一次备课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不断追求创新。教师只有在备课中追求创新,教学水平才能不断得到提升,素质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1)备课的“筋”
在人的身体结构中,筋并不外显,但它却决定着人的体魄和韧性。备课的“筋”就是要挖掘教材的隐性目标,让松散、枯燥的知识点能有所归依,给人以筋骨强健的感觉。我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隐性目标的挖掘》(见《教学月刊》1997年第11期)一文中谈到“‘隐性目标’是指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所能反映出来的普遍联系性,所能揭示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这一概念。实际上这也是我对备课的探究:历史学习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少史实、多少概念,更不仅仅是为了识记一些年代、地名。而是要帮助学生归纳特征、梳理线索、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因此,教师备课要有宏观的视野,教师的理解深刻才能引导学生,质疑求变,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的理解能力。
教材是平面的,知识的呈现往往是比较零散的,缺乏“筋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困难的是理解历史环境,理解不同的历史时代。教师的备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教材,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逻辑关系,挖掘隐性目标,真正实现知识的内化与理解。高中新课程必修三专题六第2课《人性的复苏》,讲述文艺复兴的历史,备课时教师必须思考:人性受到过怎样的压抑?为什么此时人性会得到复苏?人性的复苏经过怎样的一个过程?人性的复苏为什么能冠以思想解放之名?怎么从人性复苏的角度理解宗教改革运动?再深一层还要考虑:为什么欧洲能够发生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欧洲率先提出人的解放?这些隐性知识教材不会也不可能会交代清楚,教师的职责正在于挖掘这些问题,在备课中考虑如何结合学生的经验,使他们更准确地理解这段历史。这种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思考与挖掘,应该是备课的内涵之一,只有这样备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不断得到有效的提升,专业才能求得不断发展。
(2)备课的“神”
有内涵的备课,难点在于对“神”的把握。课有神,如同物有形,水有声,它能赋予史实以鲜活的动感,能给僵化的概念以灵动的生命力。把握备课之“神”的关键在于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内化和对教材内容的科学性重组。
提及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许多教师都能朗朗上口,如数家珍,但要真正理解,却也是一个专业发展的过程。有些教师在备课中移植教参中的三维目标,缺乏自己的理解;有些教师有创新的愿望,但缺乏专业素养。我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青年教师把课堂作为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喜欢的内容滔滔不绝,不喜欢的内容一带而过,不清楚哪些是必须让学生掌握的,不研究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心理,无法应对学生课堂生成的突发问题;教学过程散乱,有口才而不会教学。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备课有直接关系,这样的教师还不懂得备课之要在于有“神”。
所谓“神”指这节课你的定位是什么。在备课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误区:一些教师以粘贴、下载为手段,堆积史料、罗列史实,使教学内容变得纷繁复杂,没有中心。一些教师则机械照搬,缺乏创新,使教学内容呆板僵化。一节课只有那么多时间,有些教案三维目标齐全,似乎什么都想做。备课应当视教学内容,确定一个中心。赋予教学内容一个灵魂。我认为,有内涵的备课思路,首先应该选取一个新颖的角度,开拓独特的视角,然后再设计环节,串接教学内容。有些教学内容适于渗透人文的内涵,那么你就抓住它的教育价值;有些教学内容适于培养历史思维,那你就侧重思维训练;有些教学内容就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那你就不要三个目标并列。这样的备课能给零散的知识加上“神”气,这样做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
(3)备课之“思”
思前想后,方出好课。一些教师狭义地理解,备课就是为教学做准备,是一项前期性的工作,而忽视了反思性功能,这就失去了专业发展的良好时机。无可否认,备课是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因此,“思前”非常必要,只有抓住“筋”,凸显“神”,才能成就一堂好课。然而,备课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更需要“想后”——不断充实、不断修正、不断提高。这种修正、充实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而是对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的深层次思考。教育的对象是人,每一次教学过程,只要你认真对待,学生的反应多多少少都会产生差异,因此,总结反思就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这种“想后”既体现了你的知识积淀,又反映了你的教学思想,更调整了你的教学行为,对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促进专业发展的力度也更大。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2]此话不无道理。我曾撰写过《试析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四个核心环节》(见《历史教学》2008年第2期)一文,该文实际上就是出自对《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一课的课后反思。笔者曾以该课题作为特级教师观摩课的主题,作过一次教学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对其中的一些环节设计感到非常满意,教学实践的效果也比较理想,进而联想到新课程教学与备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真正明确教学目标、有效开展学生活动、合理创设问题情境、科学贯彻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力求使教学、备课更加科学、有效。通过反思,自己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精细化备课也有了更直观的把握。因此,有内涵的备课不是照搬教材与教参的内容,而是一种高难度的再创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层次体现。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长期的、艰辛的工程。有思想的阅读,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有内涵的备课,则能让我们在繁重的学习教学中找到成长的快乐,“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1],这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让我们少一点浮躁,多一份淡定;少一点虚假,多一些实干;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感悟;少一点表象,多一些内涵,真正成为一个具有专业发展意识的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