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对比分析与翻译

汉英对比分析与翻译

苏章海[1]2014年在《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在对“对比语言学到底在做什么?对比语言学做了些什么?对比语言学还应该做什么?”叁个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凝练出“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从学科诞生之日起至今是如何演变的?这种演变对学科发展有何影响”两个基本的研究问题,以“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为题展开,目的在于沿着对比语言学产生和发展的线索,考察元语言系统演变的不同表现、即系统中元语言在学科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盈缺和变迁,观察对比语言学在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对象、研究方法与程序以及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探讨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本研究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全文绪论,提出了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从学科元语言演变的角度研究学科发展历史的目的和意义,设计了研究内容;在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及元语言系统界定的基础上确立了元语言抽取的基本原则,并将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分为“核心概念”、“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和表述”。为了厘清对比语言学的发展脉络,如实、全面地反映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了行文和描述的方便,本研究对对比语言学元语言概念的界定采取宽泛的做法,即不仅把对比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作为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同时还把“一般性概念”和“辅助性概念或表述”一并纳入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但在具体做法上,重点论述“核心元语言子系统”的演变。这样建立起相应的“子系统”,分别对应对比语言学学科框架中的“研究本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叁个“元语言子系统”。尝试搭建起了一个“理想的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暨学科框架”,作为考察不同发展时期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演变的参照,并由此考察对比语言学的学科发展史。第二章论述了中外学者对于对比语言学学科史的研究思想、思路和成果。在前辈学者的启发下,本研究尝试将中西方语言学纳入到同一条时间线索上来,做出了一个“打通中西”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分期,即对比语言学的创始时期(1820—1955)、“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1956—1976)、复苏与发展时期(1977—1989)和快速发展与走向繁荣时期(1990—)四个时期,作为本研究得以展开的空间,并构成本文的主体章节。第叁章到第六章是本研究的“本论”部分。第叁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创始时期的元语言系统建构和演变情况。洪堡特是对比语言学的创始人,构建了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雏形暨学科基本框架;作为历史比较法的产物,西方的对比语言学与19世纪的主流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几乎同时产生、并行发展;经叶斯柏森,到沃尔夫,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元语言系统已基本完整,学科正式确立并命名。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肇始于1898年的《马氏文通》,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创建中国语法学和汉语语法体系为目的,“对比”仅仅是一种研究的工具。由于普世语言观的影响,从马建忠经严复到黎锦熙,所谓的对比语言研究实际处于“比较”与“比附”之间;从陈承泽发出“反对模仿”的呼声开始,尤其是“中国文法革新时期”(1938—1943),中国学者才开始在普通语言学关照下运用对比的方法挖掘汉语特点,建构汉语语法体系。50年代前期,由于苏联语言学理论的影响,“比附”的研究方法复辟。第四章讨论对比语言学“应用性”转向与衰落时期元语言系统的演变。西方语言学自拉多(1957)开始,出现以为外语教学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应用性”转向,将对比语言学降格为“对比分析”,从而成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迪·皮德娄转向转换生成语言学寻求理论支持,却遭遇普遍语法观的尴尬。由于放弃了自身理论建设的诉求,美国的对比语言学研究逐步衰落。中国的语言对比研究虽有赵元任先生成果卓着,但因“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的出台而式微,并终因继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而被迫全面停止。第五章研究对比语言学复苏与发展时期元语言系统的重建。西方语言对比研究中心从美国转到欧洲,并开始从微观走向宏观;沃尔夫对比语言学思想开始复兴,西方语言学重新重视自身理论建构。中国对比研究因对外汉语教学和外语教学的需要得到普及,在为第二语言教学服务的同时,因少数学者对其学科性的元思考而开始重视学科自身的理论建构。中西方对比语言学之间的距离开始缩短。第六章,通过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的演变论述对比语言学的快速发展与繁荣时期对比语言学的发展状况,并对学科未来发展做出展望。1990年之后,随着沃尔夫语言相对论思想逐步复兴,世界对比语言学出现新的气象:西方语言学以体系建构为开端,“跨文化交际”为特色,“功能分析”为“大成”,研究的视野和范围不断扩大,理论建设成绩斐然:菲齐亚克延续自己的一贯思想,对学科做出深刻的元思考,提出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克尔采斯佐斯基则从对比中立项出发建构了一个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由于维尔茨皮卡(1991)的贡献,跨文化语用学从欧洲走向澳洲;从卡普兰到孔纳(1996;2008),美国的对比修辞学取得较大发展;哈蒂姆(1997)则继承哈特曼的研究传统,以“跨文化交际”的名义对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学进行了深刻论述;切斯特曼的集大成之作《对比功能分析》成为这一时期西方对比语言学理论发展新的里程碑。在中国,第一本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于1990年出版,展示了前期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成绩,使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领域深入人心,也为今后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992年,中国第一本径以“对比语言学”命名的通论性着作出版;之后,各种理论研究着作纷纷问世,对比语言学研究论文数量大大增加。中国对比语言学研究开始与世界同步。21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对比语言学进行了历史与哲学的全方位思考,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建设上升至哲学语言学的层面,对比视角下的汉语语法和语言学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世界对比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中国对比语言学走在了世界前列。第七章为全文的结论。对比语言学经过近200年的发展,其元语言系统由洪堡特与沃尔夫等人的初建、经应用性转向和停滞时期的演变,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尤其是80年之后复苏时期得到重建,1990年以来、尤其是经21世纪初期的繁荣发展,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已经接近一个“理想化”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语言世界观和普通语言学理论的认识论基础和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科的科学定义;更包含对比语言学的研究本体元语言子系统、研究方法元语言子系统和研究价值元语言子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标志着对比语言学学科的最终确立。本文认为,对比语言学的发展从方法论意义上的“求同”到“求异”,带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已显出在更高的哲学语言学层面上的“求和”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中西对比语言学趋向融合;2)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和理论基础趋向融合;3)学科研究的范围和对象趋向融合;4)学科研究的方法趋向融合;5)学科研究的目标和宗旨趋向融合;6)学科研究的人员组成趋向融合。诚然,从“合”到“和”,还须假以时日。但是,“求和”,是对比语言学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大道归一,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郭富强[2]2006年在《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语言哲学、思维方式、辩证思想的角度,在词、句、篇等层次,对汉英语中的意合和形合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对比研究。全文共九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提出了本文对意合形合的定义,确定了本文研究的目的、要点和意义。 第二章较为详细地疏理了前人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以便使得本文的研究能更为全面。 第叁章首先从结构边界律、代谢转换律和经济示差律叁个角度对意合形合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哲学思考,然后用历时与共时、显性与隐性、共性和个性叁对方法论范畴分析了意合形合的研究领域。基于此,文章认为对比分析是本课题研究的理想选择,符合语言研究的辩证要求。 第四章对比分析了我国先秦时期语言哲学与西方古典语言哲学,讨论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整体与个体、悟性与理性和具象与抽象,以及它们与意合和形合的联系。本章还对古代语言进行了研究,发现古汉语的注疏和句法研究含有意合研究的传统,古代拉丁语和希腊语的研究中包括了现代意义的形合研究,英语亦不例外。 第五章从汉英语的词语层次作对比。汉语词语以意合为主,遵循时序先后律、时空大小律、心理重轻律、事理因果律和表现和经济原则;英语词语以形合为重,坚持缀合法、合成法、转化法的构词方式。辩证地看,汉语也有类似英语形合结构的词语,但为汉语词汇的补充。 第六章从句子定义入手,认为语言学界之所以对汉英语句子有不同的定义,是因为两种语言存在差异。研究表明,“话题—说明”结构更符合汉语句子特点,“主语—谓语”框架则是英语句子的高度概括,分别符合汉语重意合和英语重形合的情况,也表明汉语句子构建以逻辑律与语序为重,英语句子遵循形态规律。本章还讨论了汉英句子中的特殊结构:汉语骈偶结构的形合特征、英语特殊简单句中的意合现象、汉语的音韵、英语的语序。 第七章首先重新思考和深入探讨了汉语和英语合成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汉语复句与复合句、英语的主从和并列复合句的区别,以及语言之间的区别等,但从中发现它们反映了各自的语言特点。汉语的复句基于意合框架,是本体的,

王优[3]2015年在《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无论何种语言,人类这一工具都必须具有功能强、体构简、耗能少的共性。语言的这一共性促发了熟语这个特殊又极具特点的语言形式的发展、演变和完善。熟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对民族语言文化发展和变化最敏感的部分,所以研究熟语能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捷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汉英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它们的熟语是两族人民不同的生活方式、自然社会环境、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映射。汉英熟语对比研究能为我们展开一幅清晰的两族语言文化画卷,更能深化对比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工作。改革开放至今30多年是我国汉英熟语对比研究的黄金期,成果颇丰。但据笔者统计,这些成果虽多却不够深入,系统性稍显不足,缺乏将汉英熟语进行整合讨论的论着。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七个维度对汉英熟语进行整合对比分析,以期系统地发掘它们之间的异同,总结一些规律,为我国熟语以及对比语言学研究做一点工作,并为熟语翻译和语言教学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帮助。水文的第一章对研究的缘起、意义和研究方法做了简要阐述,并介绍了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本章是全文的基调,为文章提供理论支撑。第二章对汉英熟语的界定、特征进行了详述,比较了它们的不同;同时也以时问为序系统地梳理了汉语和英语熟语研究以及两熟语对比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紧接着,文章进入多维度对比研究部分——即汉英熟语的形成和理解维度、比喻维度、民俗文化维度、伦理道德维度、宗教人性观维度、思维方式维度以及审美维度。本文的第叁章是从熟语形成和理解维度来对比汉英熟语,主要解析影响它们形成的各个因素。汉语熟语的形成主要受佛教、道教、诸子百家思想、着名文学作品、古代科举制度、农业经济和中医文化等七个方面的影响。英语熟语的形成则受希腊罗马神话、《圣经》、莎翁戏剧以及其他着名文学作品影响居多。在理解层面,汉语熟语重语义理据,英语熟语重语义组构。第四章是比喻维度。本章首先对比了汉英熟语主要比喻类型的差异:汉语有借喻和博喻,英语则无,取而代之的是转喻和提喻。而后,文章对汉英熟语的喻体和喻义展开对比,呈现了部分喻体和喻义完全一致的现象,但重点则放在汉英熟语比喻里喻体和喻义完全相异的语言现象上。接下来是民俗文化维度的对比研究。这一维度的对比主要集中在民族习俗、地域风貌、民族心理叁个层面,详细分析了它们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尤其是它们在熟语里的投射。第六章是伦理道德维度。汉族和英语民族对伦理道德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汉族的伦理指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汉族的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英语里无论伦理还是道德都与人际关系无关,仅仅指支配或影响行为的道德标准。这种交集极少的伦理道德观反映在各自的熟语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语言现象。第七章宗教人性观维度是本文的第七部分。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汉族“儒家”、“佛教”、“道教”思想的“人性本善”观点对汉语熟语的影响,再转到分析基督教“人性本恶”人性观在英语熟语里的投射。汉语很多熟语反映了“人性水善,劝人向善,好人有好报,恶人终有恶报”的观点,而英语熟语则多表达“人违背上帝意志,生来便有原罪,法律是必须的,权力必须制衡”的思想。第八章从思维方式维度对比分析了汉英熟语的差异。汉英思维方式差异的本质是哲学思想的差异,所以本章从讨论汉英哲学思想差异入手,进而从形象思维对抽象思维、直觉思维对推理思维、整体综合思维对个体分析思维叁个层面对汉英熟语中呈现出的各种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九章是最后一个维度,审美维度。审美方式、审美心理与思维方式是相通的。汉语靠“悟”去体验和创造美,讲求“心领神会”,感性特征显着。英语民族美学受西方思维方式影响,美学范畴界定清晰、概念定义明确,强于逻辑推理和分析,抽象严谨。本章主要分析汉英这两种特点在熟语里的表现:汉语熟语遣词华丽,造句精美,情感丰沛、形式对仗,语音照应,诗情画意。英语熟语主要表现为形式和谐,直接在熟语语表上就能得出“形式”的和谐关系。对比研究的重要目的是为翻译服务,更好地解决翻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所以文章的第十部分专门讨论熟语对比和翻译。本章以传统翻译的两个方法和两个策略为出发点,进而将汉英熟语分为六个类别,提出以“读者反应论”为核心的更为宽广的翻译思路,分别讨论了这六个类别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文的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内容,指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

经洁[4]2013年在《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及翻译研究》文中指出数词在文学作品及自然语言中,并非总是表示精确的数目,这种数词模糊性大量存在的现象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引入范围相对清晰的Joanna Channell对模糊数词的界定和分类的方法,分析汉英模糊数词在分类、语义、语用上的共性与差异,从而对比分析产生共性与差异的认知基础。本文共四章。绪论部分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及先前研究者对汉英数词模糊性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确定语料库及具体研究方法。第一章,论述汉语模糊数词的四种语义模糊:来源于精确数词的语义模糊、相邻或不相邻两数表示的语义模糊和数词加“几、多、数”表示的语义模糊等;阐述了模糊数词作为比喻、夸张和借代等修辞手段和两种语用功能。第二章,概述英语模糊数词的分类:整数、数词的复数形式、并列数词、带有近似标记和习语中的数词。并进一步阐述了模糊数词在语用中的六种功能即夸张、比喻、借代、隐喻、缺少具体信息的情况下可使言语交际获得成功和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第叁章,笔者通过整合第一章与第二章分别列举的汉英数词的语义和语用模糊现象,对比分析了两种语言中数词模糊性在语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结合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用wordsmith英文检索软件检索英文,用concordance中文检索软件检索中文,对语料库中的模糊数词进行初步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以所得汉英数词的使用频率的研究结果对比分析汉英模糊数词在语用模糊上的共性与差异;认知方面则运用关联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体验和隐喻原则,阐述产生这些共性和差异的认知基础,并讨论了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第四章,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当翻译无法实现完全的功能对等时翻译限度就会出现,主要表现于文化、意象、语音和形式四方面。产生这四种限度的原因是中西方在文化、形式及数词本身的模糊性;笔者通过对语料库的定量研究,归纳出直译、意译、同义借用、及解释性翻译这四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龙娴[5]2013年在《汉英指示代词“这/那”与“this/that”的对译》文中研究说明指示代词是汉语和英语中的基本词汇,应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本文以指示语理论为基础,结合翻译等值理论,先从语法、语义、语用叁方面对汉英指示代词进行共时的对比分析,归纳两种语言指示代词的异同,为汉英指示代词的对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对《简爱》的中译本和《围城》英译本中部分章节的语料分析,统计出汉英指示代词这/那与this/that对译时的基本情况,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归纳出汉英指示代词对译时的倾向。挖掘造成这种倾向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再进一步探索英汉指示代词对译的方法与策略。指示代词从语用上看是指示语的一种,从语法上看是代词的一个分支。其主要是通过指明事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远近来确定所指对象,使得语言形式可以和客观世界或者人们大脑中的想象世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之间建立联系。指示代词可以做句子成分,描述所替代词的特征、性状、数量等,也使得语篇前后得以保持连贯。汉语的指示代词分为:这/这的组合(近指),那/那的组合(远指)。英语的指示代词分为:this/those(近指),that/those(远指)。本文只探讨这/那的英译及this/that的汉译两方面。国内外对汉英指示代词的对比研究的成果不多,研究对译的文章更少。在以往的对比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侧重从语法、语用、篇章、认知等角度。对译方面,少数学者提出了对译时引入的心理距离的方法,但未有详实的语料对比和分析。语料统计表明汉英指示代词在翻译中并不完全对等,笔者认为这与文化差异、语法体系的差异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从翻译的视角,以语法、语用、文化为根基,探讨汉英语法体系差异、汉英文化差异、思维方式差异对于对译的影响。希望本文提出的汉英指示代词对译时采用的距离整合原则、对等翻译原则能为对外汉语教学及汉英指示代词的对译提出一些翻译方法和策略作为参考。

杨元刚[6]2005年在《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学的基本原理,就英汉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对比研究。笔者从哲学语言学的角度,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并阐释了自己构建的语言认知观、语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知语义观、多级语言符号系统说和交际翻译观,这五个论点是我们进行英汉文化语义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请参阅论文所附32个图表清单)。笔者构想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是词汇层次的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我们认为词语的文化语义是主客观互动的产物,是不同民族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成果和文化心理在语言中符号化、外在化的结果。从方法论上,笔者主张从客观现实——语言认知媒介——主观心理感知这叁者之间的互动中去研究词语的文化语义。我们认为语言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语言符号系统本身、语言使用者民族文化精神叁者长期互动的结果。本文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定义、叁个研究原则、四个特征、五种分类和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四种照应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了英汉文化语义形成的五个原因,然后总结了英汉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意义,从而建立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本文重点探讨了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哲学观—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第一章《绪论》首先探讨了语言认知观的含义,我们认为语言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是一个民族观察、认识和表述世界的方式和过程,语言既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文化精神外在化的呈现方式,又是外在的客观世界进入人类认知视域的有效通道,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符号系统本身—外在的客观认识对象—语言使用者叁者共同作用的结果,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精神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语言在整体上映射着本民族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我们应该本着平衡性、动态性、整体性等叁个原则对语一言的多维属性进行研究。其次,我们对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重新界定,认为文化就是人类心智的对象化和外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和积淀,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文分析了文化的叁个分层(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和六个特征(时空性、互动性、载体性、对象性、动态性、外显性)。第叁,我们分析了思维能力、思维媒介、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四者之间的差异和辩证关系,探讨了萨王尔一沃尔夫假说的学术渊源及认识价值,然后我们分析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剖析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元典精神—哲学观—思维模式—语言特征—交际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相互影响,并在语言认知观的基础上构建了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本章还对词语文化语义进行界定,分析了词语文化语义的四个特征(民族性、时一代性、隐含性、关联性),总结了词语文化语义的研究叁个原则(共时和历时相结合、描写和解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研究目的,阐释了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基本研究思路。 语言一文化互动认识论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主要媒介和人类文化的有效载体,语义是形式和内容、主观和客观互动的产物,一种语言的语法特点和语义特点是该语言使用民族的思维模式和认知心理外在化的结果。从文化的角度去观照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编码符号系统,文化则是语言的深层构建机制和模塑工具,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制约着一个民族语言的形成和发展轨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一个民族的哲学元典精神),语言的人文特性是这个语言使用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语言系统组织规律二者长期互动的演化结果,所以研究一种语言必须首先了解这种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民族文化精神—尤其是其中的哲学元典精神。另一方面,从语言的角度去观照文化,语一言是构成文化大系统中比较有影响的基础子系统,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一个民族语言的形式组织规律和语义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在语言系统的编码方式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和认知方式,语言的人文属性就是一个民族的认知属性。哲学元典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和原动力,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元典精神(东方的道和西方的Logos)孕育了中西方民族不同的哲学观和民族文化精神,东方的道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又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而西方的Logos孕育了西方民族的主客二分的哲学观,主客二分的哲学观又孕育了西方民族的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然后它们又进一步塑造了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语法形态特点、文字体系和内蕴动力机制,民族文化精神、思维模式、语言特征和交际模式四者相互影响,它们是语言研究中四个有机的环节,缺一不可。 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探讨了词语文化语义的本质和形成的哲学基础,笔者分析了西方语言哲学中七种意义理论(指称论、观念论、用法论、关系论、行为论、因果论和概念论等)的得失,然后提出了自己的认知语义观:本文认为词义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词语的文化语义是认识主体的人和客观世界之间互动的产物,是特定的民族文化精神通过语一言这个认知符号外在化后所形成的结果。文化语义研究?

孙丽丽[7]2011年在《汉英语序对比研究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国内外多年来的汉英语言对比研究进行了概述,这无论是对于教学还是现实生活都有很高的价值。而语序是语言重要的表达手段,语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特殊性,语序对比教学理应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应有阶段性地开展语序对比教学,并通过培养留学生的语感等方法强化语序教学。汉语和英语的语序问题是影响学生学好汉语的一种原因,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汉、英对比研究方法,来揭示汉、英语序之间的差异,以期帮助学生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从而使学习者可以正确地运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

刘丽丽[8]2008年在《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词语语义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属于对比语言学范畴。对比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对比,人们能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的外部形态,更加深刻地把握其内容实质,从而揭示出某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之处及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促进对该事物的研究。要充分了解语言之间的差别,必须对不同语言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本文的英语和汉语民用陆地交通词语的对比研究是在词汇语义学层面上进行的。在对比中,作者选取了两种语言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的交通工具词语来进行对比。以《现代汉语词典》和《简明牛津英语词典》收录的表示民用陆地交通工具概念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汉英民用交通工具词语的语义进行描写、对比和解释。在文中,我们分别从语义分布、语义关系、语义特征叁个角度对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类聚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汉英这两个语义类聚之间的关系,并从上下义、同义、反义等方面对所有义位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我们深入到义位内部,将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按照语义小类进行了语义特征的分析与对比。通过对比,揭示了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语义类聚的异同之处,探索了其在词典编纂方面的作用,另外也对本研究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作用作了一些阐述。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我们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汉外对比研究、汉外词汇对比研究的成果。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我们从语义分布的角度对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词语进行对比。在参考了《简明汉语义类词典》和《罗杰特宝典》的基础上,我们将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中的词语按照其语义类聚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对比。汉英的语义类聚分布基本相同,汉语分为9个语义类聚,英语中有10个类聚,英语中比汉语多了电车语义小类。我们对比分析了汉英语义类聚之间的对应与不对应的关系。第叁部分我们从语义关系的角度对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词语进行对比。本章我们考察了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语义类聚中的同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反义关系、总分关系和类义关系。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汉英在上下义关系、反义关系、总分关系3个方面从数量和分布上都基本对应,在同义词的数量和类型方面也基本对应。在类义关系方面,汉英词语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分布上都存在较大差异。第四部分我们深入到义位内部,从语义特征的角度对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词语进行对比。我们以语义类聚为基础,将每个小类中所包含义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我们找出了两种语言相对应的义位及两种语言共有的语义特征。此外,通过对语义特征数量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总体上《现汉》给出的语义特征数量以及平均值要稍高于《牛津》给出的语义特征的数量及平均值。第五部分是结语部分。我们对全文的对比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研究的应用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本研究主要应用在语言教学和词典编纂方面。

唐晓红[9]2011年在《《京华烟云》“有”字句汉英对比研究》文中提出大量语法着作从各个角度对“有”字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是就汉英对比研究的角度对“有”字句展开全面论述的论着却比较少见。本文选取“有”字句丰富的小说《京华烟云》(汉译本,林语堂着,原为英文版本《Moment in Peking》)作为研究文本,它不仅涉及到了“有”字句的各种类型,而且还涉及到了一些关于“有”的成语或俗语。本文从汉英对比方面深入研究《京华烟云》中的“有”字句,对丰富汉英对比研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京华烟云》“有”字句进行穷尽式搜集,对比原着中英语表达方式,同时借鉴现代语言理论,从句式、语义、语用叁个层面,对所有的“有”字句进行详细的对比描写和分析,找出汉语“有”字句各自存在的语法特征,以及各类“有”字句的英语对应句式的特点与对应规律,希望能够为英汉双向学习者提供一些学习这种句型的方法和途径,为以汉语或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提供一定的帮助。全文共6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理论来源和研究方法及过程;第二章在将“有”字句进行简单分类的基础上,对《京华烟云》“有”字句进行句式结构层面的汉英对比研究;第叁章主要从语义层面对《京华烟云》“有”字句进行汉英对比研究;第四章从语用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有”字句汉英表达的特点;第五章重点讨论含“有”的成语或俗语的汉英表达特点;第六章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全文,得出结论。

安蔷薇[10]2014年在《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主语对比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世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逐年上升,许多国家也开设了汉语课程,越来越多的人涉足汉语接触中国文化,学习者中有不少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语是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从汉英主语对比研究的角度,分析汉英主语构成形式的异同,以及汉英主语与话题的优先性对比,根据其异同预测教学难点,提出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设计本文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学术界关于汉英主语对比汉英主语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做了详细的归纳,本文拟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对汉英主语进行对比分析,应用对比分析结果为对外汉语主语教学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第二部分对汉英主语进行简要论述,主语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是重要的句法成分,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并深入分析汉英名词代词数词数量词,汉英动宾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同位短语主谓短语作主语的对应情况,文章通过举例说明汉英主语构成词类和短语的相同点,也论述汉英特殊形式作主语的情况,如汉语的存现句的字短语作主语的情况以及英语it作形式主语英语中动词ing和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的情况第叁部分内容为汉英主语与话题的对比分析,分别比较汉语主语与话题英语主语与话题,通过对比得出汉语的话题优先性和英语的主语优先性第四部分为汉英主语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这部分针对母语为英语学习者提出了汉语主语教学策略,包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结合研究结果分析课文中主语的构成词类和短语,并做相应的话题训练,形成汉语主语与话题的教学设计最后的结语部分,简述本文的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对比语言学元语言系统的演变研究[D]. 苏章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 意合形合的汉英对比研究[D]. 郭富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3]. 汉英熟语的多维对比研究[D]. 王优.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4]. 汉英数词模糊性的对比分析及翻译研究[D]. 经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5]. 汉英指示代词“这/那”与“this/that”的对译[D]. 龙娴.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6]. 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 杨元刚.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7]. 汉英语序对比研究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D]. 孙丽丽. 黑龙江大学. 2011

[8]. 汉英民用陆地交通工具词语语义对比研究[D]. 刘丽丽. 鲁东大学. 2008

[9]. 《京华烟云》“有”字句汉英对比研究[D]. 唐晓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10].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英主语对比研究[D]. 安蔷薇. 云南师范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  ;  ;  

汉英对比分析与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