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目前道桥建设也被纳入重点建设的行列,建设力度及建设质量的要求都不断的提高,沥青路面摊铺在道桥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道桥质量也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对道桥施工的特征分析研究,知道沥青路面摊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且对用沥青路面摊铺时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道桥的沥青路面摊铺技术提出相对优化的策略,希望对道桥的沥青路面摊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道桥施工;沥青;摊铺;技术;优化
引言
近些年以来,沥青摊铺路面的技术手段已经得到明显的优化与改进。对于道桥工程如果能做到运用沥青摊铺的方式来处理道桥表面,那么可以达到压实沥青路面的良好效果。同时,对于道桥工程如果能做到合理运用摊铺技术措施,则有利于避免潜在的工程安全风险,进而体现了延长道桥工程运行年限以及保障道桥施工质量的目的[1]。具体针对不同种类的道桥工程而言,相应的沥青摊铺技术也应当体现差异性。作为施工单位来讲,应当做到及时察觉沥青摊铺过程中的各种施工缺陷,进而做到及时予以弥补,确保在根源上避免沥青路面出现严重的水损后果。
1在道桥工程中运用沥青摊铺路面技术的必要性
首先是对于道桥建筑物的结构厚度进行有效的优化。道桥路面是否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空隙,其直接决定于建筑物本身具有的结构厚度。具体在摊铺沥青层的施工操作中,混合料温度以及沥青层固有的厚度之间具有直接联系,进而体现了优化沥青层厚度的重要意义[5]。通过运用双层沥青来进行路面摊铺的操作,应当可以保证达到较慢的材料离析速度以及较好的路面保温性,并且对于降温时间也能实现有效的延长。因此可见,对于道桥路面如果选择运用沥青摊铺的措施加以处理,那么针对余留的沥青材料热量即可做到充分进行利用,最终实现工程整体成本显著降低的效果。其次是保证了路面摊铺的压实度。在道桥建筑物的整体构造中,沥青结构层承受了较多的外界剪切应力[6]。相比于磨耗层来讲,对于道桥结构层更加需要予以全面的性能优化,如此才能体现减少道桥建筑物磨耗的效果。路面摊铺施工能否体现最佳的路面压实度,其在根本上能够决定路面摊铺效果。近些年以来,各地通过引进双层的沥青摊铺操作方式,从而实现了延长沥青降温时间与沥青冷却时间的良好效果,对于表层压实度予以有效的提升,并且在碾压路面的环节中也能够保留充足的施工操作时间。第三是对于层间结合的性能予以明显改善。运用双层摊铺的施工处理方式可以达到融合以及挤压骨料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体现了层间性能明显改善的目的。这是由于,双层摊铺施工可以达到保障桥面与路面表层密实度以及稳定性的效果,进而体现了柔性沥青材质具备的独特施工优势。通常情况下,运用双层摊铺的施工操作方式针对骨料成分的紧密接触可以提供有效保证,对于完整程度较高的沥青结构层予以较快的形成,并且还能避免出现路面失稳等潜在的施工安全威胁。
2道桥沥青铺设的技术分析
2.1对材料的选择
沥青混凝土道路铺设中,主要的材料包括液体石油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改性沥青等物质,所以为了提高道桥铺设的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对沥青混凝土进行选择。沥青材料在应用中也要联系具体的实际情况,要考虑到整个道桥的施工条件、道路施工难度等级、施工需要的技术工艺、路面的结构等,因此选择更加适合高效的沥青施工材料。沥青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技巧,由于煤沥青的特殊特性,所以可以在道桥透层铺设时可以用煤沥青。在沥青的铺设中要结合实际石料酸碱度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道桥的施工中必须要选择干净坚硬的石料,否则对于质量没有保证;在进行道桥防滑铺设时要选择无风化石。尤其是要注意的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选用不耐磨,材质松软的材料,否则必将是不合格的。
2.2加强施工检查力度
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要点进行明确,使施工技术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使用,保证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检查力度,针对施工技术的不合理性,及时进行改正和优化。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工程进度和工程内容进行会议商讨,总结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后续施工工作进行明确。在对沥青原材料进行运输时,需要使沥青保持垂直状态,使材料可以被铲运均匀,避免材料出现损坏,影响性能的发挥。每次施工开始前,相关工作人员都会对沥青的含水量进行检测,对进料速度进行控制和调节,对于集料的加热时间进行确定。如果在工程检测过程中发现含水量比较躲的情况,则不能作为施工的材料进行使用。当材料需要进行更换时,应该严格按照配比重新调配,保证混合材料质量可以满足该工程的实际需要。对于集料的加热温度需要合理进行控制,必须与出厂温度达成一致。材料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定进行规范性的检查,当材料进行施工现场后需要按照材料的使用性能进行分类堆放,避免因堆放不合理影响材料性能的发挥。
2.3关于碾压路面的施工操作
运用沥青摊铺方式的关键在于妥善处理沥青路面,尤其是对于表层的沥青路面而言。通过运用反复碾压沥青路面的方式,应当可以保证道桥表面符合最基本的坚固程度,确保做好综合性的碾压施工处理。具体在进行碾压道桥表面的施工操作时,关键在于设定碾压路段的长度,最好限定于50米以内的各个路段长度。并且在选择压路机的型号时,应当保证达到每小时1.5千米左右的小型压路机碾压速度,并且完成三次左右的碾压操作。路面碾压操作包含了较多的施工操作环节,因此必须做到施行综合性的施工控制,如此才能保证体现最佳的工程施工质量。具体在确定碾压次序时,最好保持从内向外以及从低向高的基本施工操作次序,并且保证符合二分之一的重叠碾压宽度。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对于操作压路机应当切实避免出现紧急刹车或者紧急调头的状态。同时,对于交界的松铺路段还应当预留3米左右的间隔距离,从而有效避免了出现漏振或者过度振动的现象。
2.4沥青混合材料的摊铺
对路面进行沥青铺设时,必须得保证表面的清洁,检查路面基层的厚度以及密度,若发现在要铺设的道路中有松软或有凹槽的地方,施工人员要及时的维修。为了使沥青与道路更好的粘连,在对道桥铺设前4至8小时,须对道桥基层表面晒透层沥青。沥青路面摊铺时,摊铺机会自动把沥青从运输车里传送到摊铺机料斗,再通过链式传送将沥青混凝土材料传到螺旋式摊铺器上,摊铺机器通过运动可以把沥青混凝土材料搅拌均匀,最后再有熨平板熨平。摊铺时,为了尽可能减少横向接缝,要采用雪橇式摊铺厚度的方式,达到规定坡横度与平整度的要求。在进行多层混合材料铺设上下面层接缝必须错开。一般情况下,纵缝都会错开15厘米左右,而横缝会在1米左右。
结语
总体而言,进行道桥的建设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实际施工部门也要加强技术的提升,只有协调配合好,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同时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要针对整个道桥建设的施工技术和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有重点的管理与监控。
参考文献:
[1]张明辉.道桥施工中沥青路面摊铺技术的规划与部署[J].工业技术创新,2016,3(6):1138–1140.
[2]张一兵.浅析沥青摊铺路面技术在道桥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163-164.
论文作者:祁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沥青论文; 道桥论文; 路面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操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