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论文_郑铎 郭文娟 周静芳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论文_郑铎 郭文娟 周静芳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学院)辽宁抚顺113008)【摘要】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要求我院要选择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都是来自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的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患者数量为7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CD62P、CD63等各项指标情况。结果: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而且在治疗后CD62P、CD63等各项指标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数据也要优于对照组,而且具有明显差异,值得进一步对比。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关键词】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冠脉支架术;冠心病【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1-0073-01
冠心病也被称之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了粥样硬化病变,从而导致患者血管狭窄堵塞的情况,最终会造成心肌缺氧和心肌缺血,从而引发心脏疾病[1]。最常见的介入治疗方式为冠脉支架技术,这也是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冠心病患者在手术之后,同时要给予一定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治疗,这样能够避免支架内部出现血栓的情况[2]。现如今对于进行冠脉支架手术之后的患者来说,通常使用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血小板聚集,作为最好的降脂药物之一,他汀类药物能够在冠心病治疗中发挥十分有效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主要对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次研究一共选择了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是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入我院进行治疗的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的病人,给予所有患者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所以要对患者进行平均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相同(n=35)。观察组的男女人数分别为18人和17人,年龄范围在37岁至75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5.64±3.41)岁,对照组男女人数分别为19人和16人,年龄范围在35岁至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5.52±3.37)岁,可以看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方面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1.2 方法首先要指导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的五天前进行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服用,每天一次,每次三片,另外还要服用阿司匹灵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药物含有100mg阿司匹林),每天一次,每次一片。手术之后患者还要进行泰嘉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服用,每天三次,每次一片。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还要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进行治疗,每天20mg。1.3 观察指标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CD62P、CD63等各项指标情况方面的差异。1.4 统计学分析 SPSS17.0软件是检验本次涉及数据所使用的工具,计量相关的资料所使用的工具为(均数±标准差),并且进行t检验,应用(%)表示计数,行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2 结果2.1 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5) 22(62.86%) 11(31.43%) 2(5.71%) 33(94.29%) 对照组(n=35) 11(31.43%) 10(28.57%) 14(40%) 21(60%) X2 11.6667 P 0.00063 2.2 治疗前后CD62P、CD63等各项指标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后的CD62P、CD63等各项指标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显著,详情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CD62P、CD63等各项指标比较 组别 治疗前CD62P 治疗后CD62P 治疗前CD63 治疗后CD63 观察组(n=35) 20.5±2.3 12.5±2.1 30.3±2.4 19.4±1.8 对照组(n=35) 20.2±3.2 10.8±2.2 30.5±2.3 18.1±1.2 T 0.4504 3.3068 0.3559 3.5551 P P>0.05 P<0.05 P>0.05 P<0.05 3 讨论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通常通过冠脉支架技术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MACCE、SAT以及出血的情况[4]。出血之后患者体内的血小板会聚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处,从而出现不完全堵塞以及堵塞冠状动脉血管的情况,导致患者产生冠心病。为了进一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冠心病疾病的发生几率,最根本的治疗方式就是从抗血小板方面开始治疗。然而经过冠脉支架手术治疗之后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的皮活速度会变慢,所以支架内部血栓发生率的几率是呈上升趋势的,所以要在患者术前和术后通过抗血小板治疗,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质量和效果。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抗血小板治疗技术也已经在医学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目前需要联合其他药物共同治疗,主要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其中,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的基础性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人体内环氧化酶来降低血栓素A2的产生,从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氯吡格雷主要是通过降低患者的二磷酸腺苷诱导,大大降低了血小板的活化功能。通过两种药物的联合能够大大减少冠心病患者体内血小板的聚集。总而言之,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何源,马洁.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5):144-145.[2]张文,肖勇,徐炯强, 等.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6): 1785-1786,1787. [3]彭林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5):21-23.[4]彭林林.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PCI术后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12):21-23.

论文作者:郑铎 郭文娟 周静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  ;  ;  ;  ;  ;  ;  ;  

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用于冠脉支架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论文_郑铎 郭文娟 周静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