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习主席说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这一论断揭示了世界军事发展的特点规律。俄军采用最新研制的高超音速飞行器频频向美国秀肌肉就说明了谁掌握了尖端技术,谁就可能在战争中或在谈判中占据主动权。而高科技产品尤其是高科技兵工产品的研发离不开兵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而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第一道关口就是教育。
一、我国兵工人才专业化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教育教学的探索,深入贯彻习主席的指示,兵工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样也找到了一些不足。
(一)能力规范不够精准
各高校对有效履职尽责能力要素表述不准确,规范不够,未能形成各阶段各职级量化、细化的能力指标。各高校未能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通道,对各级联合教学训练内容、进程、标准等掌握不细不准,会导致学和用对接不准确等,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二)缺乏创新,教学体系亟需改进
院校教育是兵工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生成的关键环节,当前院校教育的理念仍然深受“应急式”和“满堂灌”思维的影响,课程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应用性不够,生动性不足,教学方式老旧,实习条件相对薄弱,实习项目简单,无形中降低了教学标准和对教学对象的要求,导致兵工人才走出校门后实践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岗位的现实需求。并且现今的培养模式对于前沿性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并不重视,尤其是涉及到现今技术的技能培训。往往只有少数有特长,善研究的学生能够享受到高等教育的红利,对于大部分学生则需要消耗教师大部分精力和学院大量资源。而这些往往有限。
二、加强新时代兵工人才专业化培养的主要对策
新时代兵工人才专业化培养必须建立在对人才培养规律良好的把控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逐步构建起指向鲜明、衔接配套的培养体系。
(一)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遵循人才培养规律。
一是明确专业化培养目标指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仔细梳理兵工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四个方向建构兵工人才能力素质平台。即理想信念、理论基础、道德品行和纪律观念构成的政治素养,战略知识、信息化理论、机械基础知识、专业课知识等构成的专业素养,培训经历、任职经历、实习经历等构成的阅历,辅助决策、组织协同、创造创新及突发情况处置等构成的职业应变能力。
二是把控兵工人才入口关。系统分析各层级各专业岗位特点,按照初、中、高级三个层次,科学分解岗位责任,岗位需求,细化选拔标准。针对学历、经历、技能确定初、中、高级兵工人才的选拔标准。
三是多种培养方式融合发展。加大各院校间的合作力度,注重专家型骨干人才的培养,规范交流化任职培训。此外,还应当着力加强与部队的合作力度,留学考察力度,全面提升兵工人才的培养层次。
四是实行权威客观的岗位评估。确定兵工人才的岗位评估体系,引导学生找差距、抓落实、红红脸、出出汗,建立评估专家库,将民主测评机制引入,从基本理论、实践技能、情况处置等多方面有机结合考知识储备、创新能力、评协作精神、评贡献大小、建立考核档案,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功评奖、调配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努力创新院校教学体系,为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一是增强课程的系统性和实用性。组织各方面力量合力修订兵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逐步建立区分不同培训层次,适应不同岗位,逐渐衔接配套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全面完整的课程模块。紧密跟踪作战形式,武器装备,作战对手的发展变化,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内的教学实践中来。
二是大胆革新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研深研透,采用小班教学、在线教学、慕课教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展开深层次互动,推崇自主学习,进一步培养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新思维,通过竞争机制增长才干。
三是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学习平台建设,建好专题学习网站和学习教室,为学生学习搭建良好的平台,加强对战场的研究以及相关数据、软件的购买研发力度。
(三)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增强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对于招聘人员的管理和任用存在着很多突出的矛盾问题,对于人才使用的目标定位、职责权限、交流渠道、任职条件、考评标准、职务调整、细则制定始终需要进一步论证调整。相关业务部门应当敢于担当为兵工人才打造前景良好,方向清晰的职业生涯蓝图,拴住人心。同时在政策宣传、业务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解决好疑难问题,推动兵工人才培养良性发展。
论文作者:王妍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兵工论文; 人才论文; 岗位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能力论文; 新时代论文; 标准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