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中医医院 646400
摘要:目的:对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5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6例,治疗有效的10例,治疗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7例,治疗有效的12例,治疗无效的8例,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能够有效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症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胺碘酮;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0%左右,所有的心率失常中以室性心率失常最为常见。本病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患者猝死的几率,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有研究表示胺碘酮在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我院在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对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5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率失常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实验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5±5.6岁。室性早搏患者12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13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6±5.8岁。室性早搏患者13例,室性心动过速患者14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
1.2.1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后室性心率失常诊断
1.2.2患者均存在胸痛表现
1.2.3心电图检查存在ST-T段改变
1.2.4无低血钾表现
1.2.6心肌梗死后24h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1.2.7患者无其他脏器合并症
1.2.8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调查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31021868 剂型 注射剂 规格 5ml:0.1g 生产单位 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50mg静注;而后给予1-4mg/min静滴,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200mg,疗程四周。
实验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83090 剂型 原料药 生产单位 浙江三门恒康制药有限公司)1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滴,一日一次;情况好转后改用200mg胺碘酮口服,三日一次,一周后改为两日一次,两周后改为一日一次,共四周。
1.4效果观察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治疗效果主要以治疗后心动过速、早搏情况为判定标准。所有内容均为责任医师进行调查,并进行记录。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调查。
1.5效果评价
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消失,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有效:患者临床表现明显改善,但仍需要进行巩固治疗。无效:患者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1.6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6例,治疗有效的10例,治疗无效的1例,总有效率为96.29%;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7例,治疗有效的12例,治疗无效的8例,总有效率为70.4%,两组比较P<0.05(详见表1)。
2.2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不仅会对缺血的心肌带来更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进一步扩大心肌梗死的面积,加速疾病的发展。此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还会对患者体内的血流动力学造成严重的影响,若未对其进行控制则会进一步加快病情恶化速度,增加患者的猝死率[1-2]。目前临床中多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在以往的治疗中利多卡因为本病治疗的首选药物,但此种药物药效时间短,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胺碘酮在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心跳骤停患者的抢救中,应用率非常高,且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利多卡因,因此,多数学者均认为胺碘酮能够代替利多卡因对 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3-4]。
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胺碘酮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29%,而采用利多卡因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3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此结果与上述观点相符,此外,在调查中发现,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可以认为胺碘酮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胺碘酮在治疗中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本药在临床中具有较长的半衰期,且血药浓度非常稳定。胺碘酮能够对心房及心肌传导纤维的钠离子内流情况进行有效抑制,降低心肌纤维的传到速度,进而起到降低窦房结自律性的作用,同时不会对动作电位及静息膜电位高度造成影响[5]。其在临床中不仅能够对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同时还能够对心力衰竭后室性心律失常和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同时能够对单纯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且效果均非常明显[6]。有研究表示,早期采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要明显好于晚期治疗的效果,且早期治疗的患者猝死、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于此点我院并未进行研究,因此无法进行论证[7]。
总的来说,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且此种治疗方式的安全性非常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但我院在研究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早期采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是否会更好等,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医敏.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9):76-77
[2]张婕.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快速心律失常 38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01):56
[3]胡昌亮.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 66 例临床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11):2099-2100
[4]黄城国.胺碘酮辅助治疗老年 AMI 并发心律失常 40 例临床分析[J]. 山东医药,2011,51(51):69-70
[5]吴宝健.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和镁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9):142-143
[6]王凤启.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70-71
[7]吴海雄.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5):99-100.
论文作者:蒲发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利多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