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新机遇,推进经济特区二次创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二次创业论文,新机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特区从设立、开发到逐步壮大,已经走过了17个年头。经过17年艰苦的探索与奋斗,经济特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当历史的脚步迈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迁,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以及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特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经济特区面临着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再创新辉煌的二次创业的伟大使命。
一、中国经济特区面临众多挑战
(一)国内国外挑战
处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特区,所处的创业环境与创业初期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来自国内、国际和特区本身。这些变化客观上构成了对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的挑战。
1.国内挑战
挑战首先来自国内,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政策优势减弱
一方面,内地普遍效仿特区政策,甚至实行比特区优惠政策还“特”的政策,使特区优势相对减弱。另一方面,中央逐步取消了一部分特区优惠政策,使特区政策优势绝对减弱。主要是取消了进口关税政策,其中包括:①取消进口汽车、摩托车税收优惠。②取消企事业单位进口办公用品的免税规定。③对原准许特区半税进口的市场物资,1995年施行汇额控制,从1996年1月1日起,一律照章纳税。④取消外币免税商店进口免税商品的规定。⑤电视机、摄像机、空调器等20种商品,除存储或在保税区内使用者予以免税外,其他照章纳税。⑥房地产建设进口物资、设备,如属生产性项目、基础设施项目、高新技术以及教育、卫生、科研项目,按原减免税规定执行不变;其他项目,如宾馆饭店、写字楼、娱乐服务业场所等,其进口物资、设备,均取消减免规定。⑦对继续保留减免税优惠进口的货物,均实行额度管理。超过额度者,照章征税。在金额方面,取消原先的外汇留成制,一律实行外汇收入结汇制、银行售汇制,取消外汇调剂市场;特区“多存多贷”的信贷政策也改为由中央银行实行信贷规模控制。〔1〕等等。
(2)开放优势减弱
对外开放是特区先行的重要优势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特区的开放优势相对减弱。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和1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形成三个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的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浦东享有特区的同等待遇,并在有些方面比特区还“特”。1992年3—6月,开放沿边13城市(镇),7 月开放长江沿岸5个城市,8月开放内地11个省会城市。这样,我国的对外开放不仅由特区开放扩大为80年代的“特区——开放城市——内地”的梯度开放格局,而且进一步发展成90年代的沿海、沿江、沿边和内地省会城市的全方位、多元化开放的新格局。这种开放之花在我国大地四处开放的格局,使特区开放不再是“一枝独秀”,它原先所独享的开放优势必自然减弱。
(3)体制优势减弱
为适应特区开放的需要,特区一开始就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以实现与国际经济运行体制接轨。市场经济体制成了特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优势。这一优势和政策优势相结合,构成了特区大规模吸引外来投资的力量源泉。
特区体制优势的减弱,较之特区政策优势、开放优势的减弱,在时间上要晚,在进程上要慢。虽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而被逐步采用,特别是在先后被辟为开放城市、开放区的区域得到广泛采用,但使特区体制优势受到明显削弱的,是党的十四大宣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颁布之后。随着这一《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市场经济成为全国各地共同的经济体制而被逐步建立起来,这样就使特区在这方面的体制落差优势大大减弱。
2.国际挑战
挑战其次来自国际,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挑战之一,是国际经济竞争程度的增强。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普遍将战略重点转向发展经济,经济利益成为各国制定对外关系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相继推出“亚洲战略”,谋求经济最具活力的亚洲特别是东亚,获得更多的利益。各国间,特别是大国间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疑增大了我国经济特区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难度。
挑战之二,是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分工合作的同时,由于其特有的排他性,使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加强了市场壁垒,不利于经济特区的产品出口走向国际市场。目前这样的区域经济集团已有东盟、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北美自由贸易、欧洲联盟、独联体、亚太经合组织等十二个。〔2〕
挑战之三,是自1993年以来,世界上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日益增多,国际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显著变化,竞争逐步加剧,使特区引进外资面临新的挑战。首先,表现为国际资本市场供给趋于紧张,这主要是由于困扰发达国家多年的经济衰退问题普遍缓解,走向复苏,造成发达国家本身资金需求增大,可供输出的资本减少。1993年以来,美国经济率先走出衰退,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火车头”。西欧国家经济于1993年进入谷底,尔后开始复苏,其低通货膨胀率、宽松的政府货币政策和紧缩性投资支出,将维持经济中速增长。日本经济自1991年末进入战后最严重的萧条,1993年第四季度跌入谷底,1994年以来恢复增长。〔3〕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使这些国家本身资金需求趋旺, 投资收益增高,从而使其对外投资增速减缓甚至投资减少。其次,表现为国际资本市场需求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纷纷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国投资,从而使世界上吸引外资的热点地区增多。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东亚和南亚国家如印度、越南、印尼、菲律宾等国家先后纷纷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竞争势头强劲。此外,拉美、东欧等一些国家,例如智利、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捷克、保加利亚、波兰等国也纷纷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外开放举措,吸引外资的势头也进一步增强,成为世界资本市场的有力竞争者。
3.特区自身的挑战
来自特区自身因素的挑战主要是指,特区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投资成本日益增长,竞争优势削弱。近年来特区的个人消费品和投资品的价格呈快速上涨的“刚性”趋势,在消费品价格上涨、生活费用提高、直逼港澳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也大幅度上涨,昔日劳动力便宜的优势已不复存在,而房地产价格升涨则领全国之先,导致投资成本提高。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对外资的吸引力,不仅外商逐渐把目光投向广袤的内地,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也出现回流,给特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困难。随着特区诸方面优势的逐步消失,特区第二次创业的手段也将从主要依靠政策驱动,转为主要从特区内部寻找,靠自身素质的提高和自身优势的再造去吸引外资,并完成二次创业的历史使命。这一转变也表明特区二次创业对自身提出了比以往高得多的要求。
(二)我国对经济特区在未来发展全局上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以它辉煌的第一次创业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特区的基本作用与地位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任务,全国对特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是由于我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对特区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示范作用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特区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深入进行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试验和探索。例如,如何实现从税收优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为主要引力的开放,向以产业结构、体制质量、环境素质等为引力的开放转变,使特区即使在没有优惠政策的情况下也充满魅力;如何实现从引进资金、技术、管理为重点的单向开放,向全面参与国际分工转变,形成双向开放的新局面,并在这种双向开放中进一步谋求经济运行与国际惯例的对接连轨,推进特区经济外向化、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实现从侧重开放的规模和数量向提高开放的水平和质量转变,包括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或改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水平、途径和方式等。二是在体制改革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的逐步建立,对作为全国体制改革先行区和试验场的特区在先行先试的内容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试验的内容向新的领域、新的更高层次深入,真正在转换经营机制上、在转变政府职能上、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上、在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上取得突破,以为全国改革和发展提供更有价值的思路和经验。特区在改革开放方面的这些新试验新探索,对全国更深、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九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实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按照1994年6 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经济特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未来发展过程中,至少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发挥“排头兵”作用,特别是在占据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制高点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起先锋作用,在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上起催化作用和示范作用;二是在创造引进外资、吸引国外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新环境上起导向作用;三是在发展区域经济上发挥龙头作用;四是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上进一步发挥试验基地的作用;五是在国家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以及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实现祖国统一上作出更多贡献。〔3〕
综上所述,经济特区所处的国内外环境与条件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经济特区的地位与作用在我国未来发展全局中被赋予的新内涵新任务,客观上要求经济特区必须在原有创业的基础上再次奋力开拓,进行崭新的二次创业。
二、抓住新机遇,增创新优势,推进经济特区二次创业
中国经济特区在面临众多的挑战之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发展机遇,例如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中国“复关”与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九七香港回归、九九澳门回归、大陆与台湾的“三通”等等,这些都是我国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增创新优势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特区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机遇,制定相应良策,对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意义深远。
(一)亚太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
我国经济特区所处的亚太地区是当今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也将是21世纪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世界性的经贸协作和产业转移将以该区域为中心进行,而中国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该地区有最具竞争力的新兴工业现代化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和处于经济起飞阶段的中国大陆和其他众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层次不一,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当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产业大转移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和亚洲“四小龙”向中国和东盟四国及南亚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也存在发达国家直接向中国大陆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移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亚洲“四小龙”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相当规模的传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转移的范围将有所扩大,层次将有所提高。一是欧洲等工业化国家开始注重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其资金技术较密集的产业将以较大规模涌入中国;二是日本鉴于其本土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尖端领域竞争和国内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等原因,以消费类产品为主的较高技术产业将大量转移中国;三是亚洲“四小龙”的产业正处于升级换代阶段,其劳动较密集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将转向中国大陆、印度等发展中国家。〔5〕以上向中国转移的资金、 技术较密集的产业一般会选择沿海地区,而我国经济特区由于经济、体制和政策等“软”环境及地理、交通等“硬”环境较理想,将会成为这些产业投资的一个热点。经济特区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对特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无疑提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契机。
针对目前世界产业向亚太地区和中国大陆转移这一特征,经济特区为了增强对外来产业的感召力与吸引力,应该增创投资环境新优势。随着近年来国内各地纷纷大力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区与普区的硬环境差距已愈来愈小,由此投资市场的竞争已变成主要是投资软环境的竞争。因此,特区在继续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的同时,应着力抓好投资软环境的建设,创造出合乎国际投资要求的一流的软环境,最终实现软环境取胜。根据特区软环境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下大力气解决好办事效率、投资服务、社会秩序等三个比较突出的具体问题。
(二)我国“复关”与加入世贸组织的契机
经济特区二次创业的目标之一是要着力提高特区经济外向化、国际化水平,实现经济运行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我国正在积极争取“复关”与加入世贸组织。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指出:“要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这一方面是我国为了“复关”的需要,接受以国民待遇为基本原则的关贸总协定及世贸组织的体制而采取的一大举措,另一方面是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规范税制,公平税负,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按照国际惯例为中外企业创造一个稳定公平的投资环境的需要。因此,特区可借此契机,率先对外商逐步实行国民待遇,为特区二次创业增创新优势营造新环境。
国民待遇是指一国对外国的货物、人员、企业、商业活动、金融活动给予和本国货物、人员、企业、商业活动、金融活动相同的待遇。我国经济特区在引进外资的初期,由于受经济体制、投资环境和经济发育条件的限制,只能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特殊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而不提国民待遇。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外资的引进能够有利于特区经济的总体运行,对外资的投向、运营设置了种种限制,使得外资同时处于“超国民”和“次国民”的双重地位。随着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外商投资成熟期的到来,以及特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特区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推行国民待遇已势在必行。这就需要逐步淡化外资企业的各种特殊优惠并放宽对其投资经营的诸多限制,取消歧视,使之能与内资企业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经营活动。
自江总书记1995年底视察深圳、汕头经济特区,作出特区要在新形势下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后,深圳、厦门特区与广东等省市于1996年初相继推出一系列实施国民待遇的新举措,以开放外商企业生产品市场和外商投资领域为试行的重点,深圳出台7项,厦门出台8项,分期分项试行。主要内容包括:对外商投资企业放宽合作比例、适当延长经营期限、扩大经营范围、允许以技术换市场、对外商开放进出口贸易、开放商业批发零售业务、放宽信息咨询领域、试办外资国际旅行社、对特区内外国居民服务价格并轨等。〔6 〕一年多来的实践已初见成效。首先是外商反映良好,一批名列世界前茅的跨国公司、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际金融财团、著名银行、综合商社等已开始到深圳或厦门投资或增加投资意向,一轮新的着眼于长远利益的外商投资热潮正在形成中。其次有力地促进了特区经济增长方式加速向集约型转变。国民待遇意味着平等竞争的压力,意味着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创新。这一方面起到某种筛选的作用,使进入特区的外资技术含量及档次迅速提高,迫使特区的企业加速素质自乘,竭力提高效率。以深圳特区为例,据测算,在“九五”期间每引进1美元的外资将会相关促进GDP增长16元(95年不变价),外贸出口增加1.8美元,分别比浦东新区高出15 %及50%。〔7〕三是极大振奋了特区全体开发建设者的拼搏精神, 增强了抢占21世纪高新技术制高点与参与世界高水平经济活动的勇气与信心。
由此可见,经济特区以我国“复关”与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对外商逐步推行国民待遇,促进特区国际一流投资环境的早日形成,既是形势所迫,也是特区二次创业的发展需要,既现实可行,又意义重大。
此外,我国“复关”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可以享受缔约国互给的平等的、非歧视的国际经贸待遇,以及有关的法律保护,为经济特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特别是增强引进外资与技术的力度,开拓国际市场,发展海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港澳回归与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深港衔接
香港已于九七年七月一日顺利回归,如何搞好深港衔接,对保证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责任重大,对实现深圳二次创业目标意义深远。
17年来,香港借助于深圳的开放发展,顺利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北转移,完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经济进入后工业发展时期。在此之间,深圳依靠中央的政策和自身的努力,借助香港的资本、技术和信息,一跃而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工业化时期,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前茅。鉴于香港地域狭小、高新技术产业薄弱、港口吞吐量趋于饱和等“瓶颈”因素的制约,鉴于深圳的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市场取向、基础设施建设、资本需求状况,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等等,深港两地必须加强合作。深港合作是深港两地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两地合作互为需要,共同受益,潜力很大,要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突破。
搞好深港合作,应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遵循互利互补、突出重点和循序渐近的原则。深港合作的中远期目标是那些较大的、难度高的、需要时间孕育才能成熟的内容,近期则要着眼于双方共同认可、简便易行且能尽快产生效益的内容和项目,主要做好城市基础设施、重点产业、运行机制和经济供给的衔接。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的衔接。由于深港两地经济的超常规速度发展,基础设施已呈饱和之势,成为当前制约深港优势和城市功能互补、发展经济合作的“瓶颈”。因此,必须加快口岸、港口、机场和公路、信息网络以及水电设施的建设,增强深圳对香港的分流互补功能,提高深港人员、货物通过能力,缓解香港基础设施压力,更好地满足深港之间以及粤港之间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产业发展的衔接。搞好两地产业衔接合作,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目前,两地产业合作的潜力很大,从两地产业分布状况来看,两地经济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垂直分工是主要的合作形式,两地间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具有明显不同的档次差异。现在,香港经济已逐步完成由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转型,香港产业的北移将不再局限于低层次的制造业。与此同时,深圳经济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具备承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条件。因此,深圳要在继续承接香港制造业的同时,共同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合作的深度和层次,为香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双方产业转型和升级创造必要条件。今后,两地产业衔接的重点应放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商贸、航运、旅游、展览、信息产业上,使深圳成为香港商贸业务活动的延伸空间,成为香港与内地进出口贸易及香港与海外部分转口贸易的中转地。特别要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衔接与合作,使深港迅速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基地。
第三、运行机制的衔接。主要是加快与香港市场经济机制及国际惯例接轨。香港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和发达,作为关贸总协定的单独缔约方和多种国际贸易组织的独立成员,其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管理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国际惯例。双方经济在运行机制方面的衔接,就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过程,就意味着深圳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与改革。深圳必须加快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机制、市场体系和市场运行机制,加强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当前,要加强深港口岸双方的协调与合作,建立一个按国际惯例办事、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一级区际口岸。
第四,经济供给方面的衔接。深港两地已在鲜活产品供应、水电供应、跨地区居住等方面形成日益紧密的城市依存关系。今后,深圳应继续搞好与香港在经济供给方面的衔接,主要是供电、供水、副食品供应、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衔接,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2)珠澳合作
继九七香港回归之后,九九澳门回归已指日可待。如何做好珠澳衔接,也将摆上议事日程。这对珠海特区经济的发展同样是一个百年难逢的好时机,需要慎重地做好有关迎接工作。
在与澳门的合作上,要改变“大香港、小澳门”的看法,把澳门问题提高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澳门与香港同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澳门经济是一个具有多重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前景广阔的超小型外向型开放经济,已形成以出口加工业、旅游博彩业、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为四大经济支柱的较完整的产业结构。从长远来看,澳门的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应走以第二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道路,建立健全的经济体系,这样既有利于澳门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大陆的对外开放。1999年之后,澳门的发展前景在于积极利用外界的因素,包括国外的市场和优惠条件、香港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内地的原料和劳动力,并成功地与本地因素相结合,实现经济的稳步发展。
澳门与欧共体关系紧密。多年来,澳门借助于葡萄牙同欧共体的特殊关系,享受多种优惠条件,在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都比香港更具备同欧共体发展合作的优越条件。澳门是“欧共体投资伙伴”受惠地区,珠海特区的企业如能通过澳门促成与欧共体成员国企业的合资,可获得欧共体的财政资助。欧共体是澳门的最大客户,澳门每年输往欧洲市场的商品占其出口量的三成,超过输美商品。为此,从1991年起,澳门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办“澳门经济在东南亚的形势”研讨会,并在澳门大学成立了首个“欧洲资讯中心”。〔8 〕该中心与珠海等地签订了合作协议,珠海可借此加强与澳欧之间的经济信息交流。“澳门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贸易及合作协议”已于1993年生效,缔约各方在进出口转口、支付及转帐、行政和法律手段等方面互相给予最惠国待遇,促进彼此的贸易往来、发展与多元化。珠海特区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努力拓展同澳欧的贸易关系。
澳门还是珠海特区和大陆联系拉丁语系国家的国际交流枢纽。目前澳门的100多个贸易对象国中,拉丁语系国家占很大比重。 在澳门经营的外资银行中,具有拉丁语系国家资本背景的占了三分之一。世界上以各拉丁语言为第一语言的国家有30个,经济实力雄厚,但对华贸易额仅占中国外贸总额的7.8%,来华直接投资的占外商对华投资总额的1.2%。〔9〕拉丁语系各国正在大张旗鼓地拓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 可以澳门为国际交流枢纽,构建珠海特区和内地同拉丁语系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澳门从中也可获得巨大的利益。
十几年来,珠海特区与澳门的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澳门商人率先在珠海建立了大陆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和大陆第一家中外合作的旅游项目。从1979年到1992年3月,珠海实际利用外资11亿美元, 其中澳门资本5亿多美元,名列第二。澳门商人在珠海投资的企业达600多家。〔10〕珠海正是利用澳门这个国际窗口得以迅速崛起的。今后珠海与澳门不仅可在贸易投资上加强联系,还可在基础设施、旅游、劳动力市场、产品促销及教育等方面进行更广泛的合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促进彼此的繁荣与发展。
(3)厦台直航
随着近年来台湾对大陆投资力度的加大、两岸贸易的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台湾经济对大陆依存度在不断提高,台湾在大陆的利益也日益上升,两岸实现“三通”势在必行。由于厦门具有与台湾血缘相同、地缘相近、习俗、语言相通、历史相传等条件,又享有自由港某些政策、地方特别立法权的优势,开放程度较大陆其他港口要高,加之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条件日益改善,距离台湾又最近,因此,最有可能成为台湾对大陆直航首选口岸。一旦直航在厦门 突破,对厦门经济特区的经济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直接的影响有:一是将极大地促进厦门港口的建设与发展;二是将促进厦台之间直接贸易的大发展;三是厦门可能成为两岸转口贸易的中心;四是开辟金厦旅游区将成为可能。〔11〕为此,厦门应充分发挥其对台优势,用足用好中央赋予厦门的特殊政策,做好各项工作,增创新优势,争取把厦门建成两岸“三通”的首选口岸及对台经济合作的“试验区”。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货物集散条件
要把厦门建成东南沿海枢纽港、区域性国际航运中转港、“三通”后两岸货物交往的聚散地,其现有的港口吞吐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加快大港建设,完善以港口为中心,以海运、空运、铁路和公路运输为骨干的立体交通网络。岛内建设的重点是东渡三期、海沧港区、高崎国际机场扩建、海沧大桥和东通道五通大桥等建设项目。对外应尽快改善与内陆地区的联系,配合其它省地市建设好厦漳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及厦门至赣南、湘南、粤东南的铁路、公路通道,争取与京九干线接轨。〔12〕只有花大力气提高口岸的集散能力,形成跨省、跨区的经济联系网络,扩大经济腹地,厦门才有能力容纳两岸“三通”所带来的经济发展增量,建成两岸“三通”的首选地。
②大力发展对台经贸合作
认真落实好《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做好台胞抵厦落地办证制度,率先试行对台商实行“居民待遇”,切实保障台商的合法权益,实现“以台引台”;鼓励和吸引台商更多地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出口创汇产业、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鼓励台资和国际上有影响、有声誉的中介机构来厦设立办事处和分支机构;努力拓宽招商渠道,争取赴台招商,使台商来厦投资有一个层次性的提高;要创造宽松环境,开辟海峡贸易区,发展对台贸易,鼓励台商进入厦门象屿保税区和生产资料保税市场,代理大陆商品出口销货;探索解决新台币与人民币兑换的具体途径和方法,争取在厦门特区率先实现新台币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鼓励台商在特区内开展促销活动,定期举办各种台资企业产品展览会、博览会、设立台湾企业产品总汇、一条街,以此鼓励台商到厦投资等等。
③加快重点区域的开发和建设
要加快海沧、杏林、集美台商投资区的建设,搞好规划,强化基础,扩大招商,使之成为两岸大规模、高层次经济合作的基地。抓好厦门火炬高科技园的建设步伐,加强与台湾科技界的合作,推进两岸的科技开发、科技交流和科技进步。
④以“两门对开”促进“三通”
金门与厦门近在咫尺,长期以来金厦之间就有相当密切的经济联系。目前大嶝岛对金门供水、供电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之中,台湾方面对开发“两门”旅游资源和观光事业也抱有浓厚的兴趣。厦门应抓住机遇,积极开辟“两门”直通航线,率先突破厦台“小三通”,以此促进“大三通”的早日到来。
⑤加强两岸的科技、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扩大两岸交往的规模和层次,使厦门成为台商投资最密集、人员来往最密切、科技文化交流最频繁的两岸结合部,成为两岸直航的首选口岸。
回首中国经济特区一次创业的历程,特区走过的道路艰辛而伟大。今日的特区机遇与挑战同在。对特区二次创业道路的探索有赖于特区人自身不懈的创造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特区二次创业增创新优势的路径很多,我们坚信,只要特区人自信地鼓起当年拼搏的勇气,抓住机遇,奋力开拓,特区就一定能再度辉煌,特区二次创业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注释:
〔1〕〔3〕资料来源:周文彰《论我国经济特区的历史命运》,载于《海南特区报》1995年10月12日。
〔2〕方生《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经济特区》, 载于《福建日报》1996年5月7日。
〔4 〕参考《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要求经济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载于《人民日报》1994年6月23日。
〔5〕参考厦门市计划委员会编《跨世纪的战略抉择》第31页。
〔6〕〔7〕参考庄峻《论浦东新区实施全方位国民待遇的独特优势》,载于《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9期。
〔8〕〔9〕〔10〕杨美景《论特区与台港澳的关系》,载于《中国经济问题》1996年第3期。
〔11〕同〔5〕第36页。
〔12〕厦门市计划委员会编《厦门特区二次创业战略研究》第46页。
* 收稿日期:1997—09—22
标签:经济特区论文; 香港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深圳经济论文; 珠海经济论文; 中国珠海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深圳特区论文; 香港论文; 二次创业论文; 珠海建设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深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