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旅游消费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旅游论文,因素论文,社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旅游消费是一种享受和发展的消费。它的发展不是孤立的随意的,而是受各种经济和社会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发展程度、生活方式变动、国家城市化水平等因素,对旅游消费的影响尤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旅游消费水平
旅游消费作为较高层次的消费行为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第一,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旅游消费水平。由于经济发展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势必引发消费欲望,提高旅游消费的支付能力,使旅游消费成为普遍消费。
首先,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推动旅游消费。由于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从1950年到1994年,国际旅游人数从2520万增加到5.28亿,增长了近20倍;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加到了3214.66亿美元,增长了153倍,发展速度居世界各种产业之首;旅游已从少数权贵豪富的特权享受,进入寻常百姓的家庭,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活动遍及全球,旅游者的足迹遍及五大洲以至南极洲;旅游的内容和方式日趋多样化,各类旅游产品和项目层出不穷;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创汇来源。1994年,在旅游业直接和间接供职的达2亿人,占世界就业总人数的1/9;旅游业的总产值达3.4万亿美元,占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0.1%;旅游业的投资近7000亿美元,占全世界资本总投资的10.7%;旅游业的税收达6550亿美元,占世界间接税总额的1167%;旅游支出约占世界消费总支出的10.9%,以及政府支出的6.9%。
目前已有145个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周制,21世纪发达国家和地区将有可能进一步缩短工作制。弹性工作制的推广、退休年龄的提前、人口的老化、就业妇女的增多、晚婚趋势的发展、移民和出境限制的放松等等,使更多的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财力和兴趣参加旅游活动。
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给旅游消费带来了机遇。进入80年代,旅游从政治接待活动转变为经济产业,旅游业成为由行、游、住、食、购、娱六个要素组成的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新兴产业;在接待对象上,从过去的半封闭式转为向世界全面开放;在接待区域上,从少数几个旅游城市,相继开放了400多座城市;在经营接待体制上,由中国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两家包揽发展为众多旅行社网络;在产业规模上,从少数几家旅行社发展为综合性的产业;在文化体系上,旅游的文化涵量逐渐加重;在所有制构成上,从单一的全民所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在管理体制上,从政企合一的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政企分开的市场经济管理转变;在国际联系上,198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旅游组织,成为其第106个会员国,继而当选为该组织的执委会委员、东亚太地区委员会副主席。
90年代,中国旅游业进入成熟期。旅游从以发展海外入境旅游为主、国内旅游为辅、限制国内公民出境旅游,转向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三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旅游产品结构适应世界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接待方式逐步实施国际标准,遵循国际惯例,与国际市场最大程度地适应和接轨,加入亚太和国际旅游市场的大循环。在旅游发展模式上,从粗放型、数量型、速度型模式,逐步转向集约型、质量型、效益型模式。从以对外创汇、回笼货币为重点的旅游业,逐步转向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经济文化并重的旅游业。
第三,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为旅游消费提供了发展空间。从当今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中不难看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已经成为主导产业部门。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某种意义上标志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加快使旅游消费日趋扩大。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第三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直接把人们从繁重的工作、生产和生活劳务中解放出来,因此使人们具有旅游消费的条件和成为旅游消费者的可能。同时使各种服务配套发展,推动了旅游这一综合交叉经济门类的大发展,为旅游消费创造了物质基础条件,使人们实现旅游消费成为可能而且消费规模越来越大。1978年—1997年中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动,其主要特征之一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长,从1978年的23.7%增长到1997年的32.1%。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旅游产业也就得以快速发展。
二、生活方式变动拉动旅游消费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接近于经济高速增长,由温饱型向萌发享受型的消费发展。现代经济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突出表现在消费社会化、享受时尚化、追求文化化、家庭小型化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变动都对旅游消费产生很大影响。
第一,消费社会化促进旅游消费。所谓消费社会化,即人们的生活消费凭借社会服务,从繁重家务中解脱出来。由此便增多了人们的休闲时间,滋生了旅游消费的主观愿望。旅游活动的诸要素(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是人们消费社会化的集中表现形式。实践证明,生活社会化程度越高,旅游就越发展。
(1)家务劳动社会化解脱了消费者。家务劳动是每个消费者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它消耗了人们的精力,占用了人们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人们的闲暇时间变短。缩短家务劳动时间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务劳动机械化;另一方面家务劳动社会化。通常来讲,家务社会化程度的调换反映着人们消费方式的进步与落后及消费水平的高低。家务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会越来越多。
(2)社会公共消费事业为旅游消费创造了条件。社会公共消费事业发展与否,是消费社会化程度高与低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社会公共消费服务,是由社会公共消费机构投资,社会有关开发和管理部门举办的直接以社会服务的形式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消费服务。发展旅游业可以扩展消费领域,启动消费市场,不仅仅是在有形物质商品的市场,也包括旅游等无形的劳务及文化消费市场。
第二,享受时尚化吸引旅游消费。所谓享受时尚化,其本质在于满足基本物质要求基础上,解决生活用品从“有没有”的状态,上升为“好不好”的状态。这表现为求新颖,赶时尚。旅游消费是一种新兴消费领域,人们从中可以获取多方面全新的享受,旅游消费既是人们持续消费的内容,又容易受消费流行的影响,成为一种潮流。这是因为:一是旅游消费在某些方面是社会时尚在消费经济活动中的反映,是人们在生活消费中的一种行为模式的流行现象。旅游消费流行的渠道多、速度快,往往自发地形成一种“消费导向”,为众多消费者接受或趋从。一旦消费者及时掌握了社会上的最新旅游消费信息就会很快蔓延。二是旅游消费的特点是消费者范围广泛。不仅限于生活富裕的有钱人或生活孤独者;而且包括少年儿童、青年人及老年人。三是旅游消费所引起的对某种商品劳务的需求具有新特征,是在新的条件下人们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的产物。四是旅游消费商品具有新奇性。
中国现期人们的收支预算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收入预算硬化,即人们的职业工资(包括国家工资及少量奖金)是收入预算的唯一来源。这种硬化的收入预算使人们在消费上必须量入为出。因而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消费的时尚性。只有当职业工资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时,旅游消费才具有社会经济基础。另一种情况是收入预算软化,即一些人除了固定的职业工资之外,还有其它额外收入作为收入预算的来源。如第二职业收入、非固定的劳务费、高额年终奖金等等,使人们可以追求自己向往的商品。这使得旅游消费具有更大的市场和潜力。
第三,追求文化化推动旅游消费。旅游本质上是一种通过物质的和非物质产品组合,以服务为中介的精神文化消费。它从交换方面讲是经济活动,从旅游者获取的感受方面讲是精神和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追求。旅游消费本身是文化消费现象,旅游者在旅途中会获取综合文化享受。同时这种消费或消耗过程又是精神财富的消化、继承、积蓄再造和创新。旅游又是一种消费文化,包括物质消费文化和精神消费文化的总和,它贯穿于消费者物质和文化消费的全过程,包括消费品文化、消费服务文化及嗜好文化等,具有消费哲学的意味。旅游则既含有消费文化成份,又是文化消费的行为。
旅游消费的层次体现了文化消费形态的两个基本方面,即:物质形态和劳务形态。文化消费的形态是分层次的,一般说有普及型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提高型或高品位的文化消费;基于生存需要的文化消费;基于发展的文化消费。消遣型、娱乐型文化消费属较低层次,享受型、社交型、发展型和智力型文化消费属较高层次。旅游消费主要是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但也包括消遣、娱乐消费等。
旅游消费实现了某些文化消费的功能,一是启蒙和教化,使人们摆脱和消除的原始蒙昧状态,接受起码的历史文化和近现代文明及外来文化。二是社交和繁荣创作,增进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和相互了解。三是享受和愉悦身心,使消费者得到精神享受。四是益智和发展个性,从而符合信息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五是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六是扩展消费和启动市场。因此,文化消费有利于经济的有序发展,对经济运行具有启动和推进作用。
第四,家庭小型化便利旅游消费。当家庭小型化、个性化出现以后,单位家庭人口下降,就业比例增加,年均收入、可支出收入和消费性支出增加。其中在消费性支出中,各种类型家庭的交通通讯支出和娱乐文化支出都有上升。这是旅游作为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从而,人们具备了对旅游消费的选择能力和出游费用、时间支出条件,参与旅游活动更加便利了。据对1999年春节放假期间旅游统计,哈尔滨市出境到东南亚旅游者计5500人,其中两口之家和三口之家占80%以上;国内组团来哈尔滨市旅游计10万人次,其中两口和三口之家占85%以上。
三、国家城市化水平决定旅游消费潜量的形成和释放
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生活方式,进而影响旅游消费的角度看,旅游消费与国家城市化是密切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讲,国家城市化是国家现代化产物,其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在一定阶段市场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因此,国家城市化应该包括:(一)农村城市化。(二)城市城市化。这是笔者提出的一个新的问题。根据城市形成的原始成因及过程,它是商品经济出现、社会生产分工细化和社会协作扩大化的产物。城市总体水平受一国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总体水平制约。我国的许多城市尚有许多进一步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丰富城市功能,完善城市作用的问题。其中社会分工协作和消费需求市场化,也是提高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旅游业开发至关重要。
国家城市化的作用,一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农村经济整体水平,向城市经济过渡;二是解决目前一些城市发育不成熟,存在城市农村化的问题,提高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这样:(1)可以促使市场经济的成熟,有利于旅游产品与旅游消费的商品交换环境的改善,走向规范化、法制化。(2)可以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合理化,有利于产业间的协调,给第三产业和旅游业形成发展空间,使之加快发展;(3)可以促使社会分工细化和社会协作扩大化,有利于向旅游业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生产和组织更多旅游消费产品;(4)可以促使生活质量改善、内需增加,提高消费层次,改善消费结构,有利于旅游消费品进入消费领域,走向市场,拉动旅游产品的增长和更新换代。
旅游消费的巨大潜力在于提高农村城市水平。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水平很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的作用,农业和农村的商品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逐渐发展,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在改变着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解决二元经济结构,提高农村城市水平提供了机遇。随着未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不断解决以至消失,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们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将加快发展,劳动生产率会大幅度提高,社会分工将日趋细化,两个文明建设将取得不断进步,人们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一个巨大旅游消费市场就会在中国形成并成熟起来。因此,应重视旅游消费目前在农村的断层问题,揭示旅游消费的巨大潜力在于农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认识其城市化的滞后性,不平衡性及其发展潜力,分析旅游消费的潜量,提出开发农村旅游业对策。如1987年全国解决了温饱问题,当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2元,农村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62.60元,在这种情况下,占全国人口75%的农民,旅游者只约占全国国内出游人数的一半;而占全国人口25%城市居民,旅游者几乎与农民出游人数相等。1997年江、浙、粤三省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765.2元、7358.72元和8561.71元,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3269.85元、3684.22元和3467.69元,其国内旅游人数分别为5581万人次、3997万人次和5615.6万人次,三省国内旅游者与三省总人口之比为81.5%;陕、甘、宁等三省区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001.3元、3592.43元和3838.54元,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273.30元、1185.07元和1512.50元,其国内旅游人数分别为2500万人次、487.76万人次和157万人次,三省国内旅游者与三省总人口之比为47.68%。可见城市化水平,特别农村城市水平决定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何健民在《旅游现代化开发经营与管理》一书的看法,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属于超前发展,走非常规型道路的新兴产业。旅游业发展的非常规型道路,是指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道路。具体说,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率先发展国际旅游业,主要是收入性旅游,即入境旅游,对解决外汇瓶颈加剧愈益重要。同时,伴随国内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也兴盛起来,一般认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特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外汇紧缺,这时国内旅游和出国旅游不可能大规模发展,要鼓励发展入境的收入旅游。第二阶段的特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逐渐提高,超过1000美元,外汇紧缺缓解,国内人均收入提高了,国内旅游业也发展起来了,但出境支出旅游仍不可能大发展。第三阶段的特点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外汇紧缺解除,出国旅游也发展起来了。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可以借鉴这种发展模式,同时又不能完全照搬这个模式。若按这个模式推论1997年全国人均GDP为6079元,农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2999.2元。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旅游消费就会获得发展。将1997年全国人均和农村居民人均人民币收入水平按当年汇率计,全国人均GDP若按年均递增6%计算,则经过6年,即到2003年便可达到1000多美元。则可得出,中国旅游消费从2003年起将会获得发展;全国仍按人均GDP年递增6%计算,经过18年可达人均2000多美元,中国旅游消费到2015年将会腾跃式发展。采用同样的方法来预测中国农村,按1997年农村人均GDP约为362.7美元,年均递增5%计算,则经过21年,即到2018年才可达到1000多美元,中国农民将近20多年后才会进入旅游消费发展期;经过35年可达2000美元,中国农村居民在2032年将会大量进入旅游消费领域。但是,中国旅游却在1994年全国人均GDP3923元、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约2000元的情况下,出现了旅游发展期。这是因为:(1)中国是一个大国,存在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中国的城市二元经济效果,造成了城乡差异;(3)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开,先富人群虽然比例小,但绝对数量大;(4)长期相对国家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使人们在开放形式下有急于求新心理,加之外来游客和先富人群的示范效应,使一些人产生旅游消费冲动,形成某种程度上“消费早熟”;(5)中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存在非货币化因素,支出硬化,收入软化,存在不同于发达国家某些情况。上述因素的影响,使中国人均收入还没有达到相应阶段的时候,就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旅游活动。其表明中国可能比这种划分发展阶段更早进入旅游发展期。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尽快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城市化,拉动内需;另一方面要充分估计农村的旅游发展潜力,不失时机地向农村人口提供旅游消费品,推动旅游要素向农村流动。
我国城市城市化是现期直接促进旅游消费的现实途径。城市是相对于乡城而言的,本应该“城市化”了。笔者提高“城市的城市化”问题似乎不合逻辑。但从中国城市的现状看,确实存在许多非城市化的因素,城市化程度不高,有“都市乡村”的现象。因此,笔者所说的城市城市化,是指瞄准现代城市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促进生产协作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和细化,使城市始终发挥牵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
与农村城市化将提供旅游消费巨大潜力不同,城市城市化将在现阶段直接影响和作用于旅游消费需求的扩大。这是因为:(一)城市是旅游活动的集散地和枢纽,将直接影响旅游消费接待水平;(二)城市既是旅游的目的地,又是旅游的客源地。提高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一方面将促进客源潜量转化为现实的客源,壮大旅游产业规模;(三)城市较之乡村更有加快城市化的条件,发展旅游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更好一些,如果对城市功能填平补齐,建设完善,使之接近发达国家城市的水平,那么,城市对于旅游业现期的直接作用将是巨大而现实的,会在较短时间内奏效。因此,现实着眼于提高城市城市化水平,加快更新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展社区服务,扩大物业管理,推动家政和家务社会化,把更多的人解脱出来,进入旅游消费行列是非常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