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紧缩或不可避免的农村消费被激活_通货紧缩论文

通货紧缩或不可避免的农村消费被激活_通货紧缩论文

通货紧缩或难免 农村消费待激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在房地产、汽车、建材等部门出现局部投资过热,政府及时作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给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现在半年的时间已经过了,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本文对下半年以及来年的宏观经济走势作些分析,并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下半年通货紧缩不可避免

通货紧缩是物价水平不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我国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连续五年商品零售物价每年都是负增长,根据经济学的定义,我国无疑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2003年我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是-0.1%,基本上不升不降;2004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止跌回升,上涨了2.8%。从经济学的定义来说,到2003、2004年我国似乎已经走出了通货紧缩。但是仔细分析,通货紧缩背后的原因并未消除。

在统计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时,我国将商品分为十六类。2003年在十六类商品中只有四类价格是上涨的,其他十二类商品的价格继续下跌。这四类商品分别是:农产品,因为几年的减产导致价格上涨;其次是金银珠宝,实际上是自1998年以来储蓄利率太低,不少居民改持金银珠宝投资保值所致;第三类是印刷品、出版物,但是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小;第四类是燃料,2003年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房地产、汽车、建材等投资过热,为了满足投资建设的需要,高耗能的建材行业开工猛增,导致能源短缺,燃料需求增加,同时,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进口价格上升,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燃料价格上涨。

2004年除了上述四类商品之外,价格上涨的商品增加了两类:一是饮料,因为上游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所引起;另一类是建材,因为2003、2004年投资过热,建材需求增加超过供给增加。但是其他十类商品,全部都是制造业产品,包括服装、纺织品、电器、通信等等,价格从1998年以来已经连续下降了近100个月。而且近两年,上游的能源、钢材等投入品的价格已经涨得非常多,但是下游的制造业产品的价格还是不断下跌。唯一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生产能力大幅过剩,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形,仍然普遍存在于这十类商品。

2004年的情形到2005年上半年仍然在延续,2004年价格下跌的十类商品的价格依然在下跌。而2003、2004年价格上涨的那几类商品之中,食品的价格,由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去年粮食产量增加9%,总量增加3877万吨,创造了新的增产历史纪录。今年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顶多维持去年的水平,很可能会下跌,连带的以农产品为投入的饮料价格也可能持平或下跌。

建材的价格则一定会下跌,这则是宏观调控收效,2003、2004年投资增长迅猛的建材、房地产、汽车等部门的投资增长速度回落,建材的需求增加相对减少;一则是2003、2004年投资的许多建材项目建成投产,产能增加。今年很多建材生产能力过剩的程度,可能会比2003年这一轮投资过热出现前的情况还严重。

其他三类在2004年价格上涨的商品中,金银珠宝和书报出版物的价格有可能继续上升,但是这两者权重很小,对商品零售物价指数的影响甚微。燃料的价格不管是煤炭或是石油,随着国内需求增长的平缓,因为国内需求而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已经不大,国际石油的价格虽然年初每桶在50美元左右,6月份曾接近每桶60美元,但是,2005年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预期都放缓,石油的需求增长不会强劲,石油价格估计会回落到50美元左右。

我国一季度的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去年相比上涨1.6%,4月份、5月份和去年同月相比都只上涨0.6%,有些专家学者形容我国的物价走势是“通货紧缩通货膨胀一线天”,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描述,根据上述分析,最慢到第四季度,我国的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会是负的,今年全年和明年也可能会是负的。

这种刚控制了通货膨胀马上又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情况,完全是因为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形,并未因为2003、2004年的少数部门投资过热、物价上涨而消除。因此,当宏观当局将房地产、汽车、建材等过热部门的投资增长控制住,并且当这些过热部门的投资变成供给或生产能力时,少数几个在前两年价格上涨的部门止涨回跌,原来价格下跌的部门继续下跌,再度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形也就必然是不可避免的。

国民经济仍将维持强劲增长

一般国家对通货紧缩非常敏感,是因为一出现通货紧缩,它的经济增长通常就会下滑得很厉害。比如日本,从1991年开始出现通货紧缩到现在,国民经济一直不能摆脱在零增长附近徘徊的困境。然而我国即使在下半年或是明年再次出现通货紧缩,国民经济也不至于出现大滑坡,而且估计今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可以维持在9%,明年也有可能维持在8%的水平。

所以会出现上述反差是因为我国通货紧缩的发生机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发生机制不一样。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绝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房地产和股票来保值,当房地产、股市的泡沫很大时,大家觉得很有钱,消费就很多,为了满足消费的需求,投资也会很多,因而形成了很大的生产能力。当房地产或股市泡沫突然间破灭,造成绝大部分人的财富急剧蒸发,大家变穷了,有些甚至负债累累,消费就会下降,许多产业因而出现过剩生产能力,于是投资需求也会下降。由于消费和投资都下降,整个经济当然非常疲软,增长率总在零上下徘徊。日本在1991年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出现的通货紧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我国的通货紧缩则不是由泡沫经济破灭触发,而是由于前一段时期投资过热,等投资建成之后生产能力突然大增,需求的增加赶不上供给的增加,于是物价下降形成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没有由于泡沫破灭产生的财富效应,也就是一般居民,在通货紧缩时财富并没有减少,短期之内消费也就不会有太大变化。

1998年到2002年间首次出现的通货紧缩就是这种情形,1992年到1996年间我国投资增长过于迅猛,等那几年的投资建成后,生产能力增加了近两倍,同期消费的增长只有50%,于是我国突然从短缺经济变成什么产品都过剩的经济,于是物价全面持续下跌,出现通货紧缩。但是,由于没有泡沫经济破灭的财富效应,1998-2002年间,我国居民年均消费增长率仍然达到6.6%,只比1978-1998年的20年间年均消费增长率7.1%低0.5%。

我国的股市从2001年以来一直很疲软,房地产的价格在今年也已经开始出现下跌,但是由于以股市和房地产作为保值手段的人仍然相当少,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下跌,财富效应不大,对消费不会有多大的负面影响。去年我国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7.7%,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6.8%,后者是从1997年以来最高的一年。因此,即使在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出现通货紧缩,估计今年和明年的消费增长应该可以维持在7%左右。

民间投资会受政府宏观调控和生产能力过剩的影响,但是就像1998年以来一样,中央政府可以继续支持公共投资,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也非常大,估计今年的投资增长率会在20%左右,明年投资增长也应该可以维持在15%左右。如果今年的消费增长率是7%,投资增长是20%,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应该就会在9%左右。如果明年消费增长率是7%,投资增长是15%,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应该也不会低于8%。

所以,我国即使在下半年或是明年出现通货紧缩,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和社会各界也不用有过度反应。

长久通货紧缩仍然有害

固然近一两年内不会因为通货紧缩而出现经济增长大滑坡的困境,但是,通货紧缩若不消除仍然会对我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

一来通货紧缩背后的原因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如果企业开工不足的情形旷日持久,盈利状况差,职工不仅不会有工资上涨的预期,而且会越来越担心企业破产而失业,居民的消费意愿终究会受到抑制,储蓄意愿会增强;二来生产能力全面过剩,新的、好的投资机会不容易找,如果银行对贷款审批是负责、审慎的,而且,贷款是要还的,一般企业就不太敢于贷款来投资,企业的投资需求也会下降。投资少,新增的就业机会就不多,新增劳动力难于全面吸纳,不少人将会出现待业,居民的消费意愿会进一步受到影响。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持续受到抑制,经济增长失速的压力将会越来越重。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该吸取过去“一放就活、一活就乱”的教训,避免有意的或是无意的靠放松银行对贷款必要的审慎原则来支持投资的情形,因为这样固然会出现一轮投资拉动的经济快速增长,但是不可避免地又会形成企业投资的预算软约束,投资项目赚了钱是企业的,不赚钱就丢给银行,形成大量的呆坏账,也会造成下一期生产能力更为过剩的困境。

2003、2004年房地产、汽车、建材行业投资过热就是这种情况,绝大多数企业的投资资金几乎全来自于银行的贷款,银行在放贷时并没有严格要求企业应有的自有资金比例,也没有对投资项目的市场前景、将来的供需状况进行必要的审查,结果形成投资过热。在银行没有发挥看得见的手的功能来审批、挑选投资项目的情况下,只好以政府的手,来强化对银行贷款的监管、行业投资的指导等,使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的作用减少,以及不可避免的投资建成后,经济中生产能力过剩更为加剧的两难困境。

寻找更大的存量需求

只有正本清源,才能对症下药。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背后的原因总是生产能力全面过剩、供给全面大于需求。要最终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必须消除全面过剩的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能力本身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投资完成了,生产能力只用了一半或者60%,也就是有了50%或是40%的生产能力的存量没有使用。

消除存量生产能力的途径一个是增加需求的流量,但是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过,在通货紧缩时正常情形下需求流量,不管是消费,还是投资都会比较疲软,要大幅增加需求流量来消化巨大的过剩生产能力的存量是难于实现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容易解决,碰到通货紧缩时政府基本上束手无策,只能靠时间,慢慢地让市场竞争把效率比较低的企业淘汰掉,来恢复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既然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存在巨大的存量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存量需求,靠释放存量需求来消化存量生产能力。我对存量需求的定义是:有需求的愿望,又有支付的能力,但是因为政策性的原因或是体制性的原因,这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法实现。

当然,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只要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应该都是能够实现的,因此,不会存在存量需求。但是在中国这样的转型中国家情况则不同,1998年通货紧缩开始出现时,我曾指出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存有四大块存量需求:一是外国直接投资,过去我国的国内市场不开放给外资,许多外资欲进无门;二是对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有些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投资;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里出现了一群从未来收入流来看,已经有能力以按揭的方式来购买汽车和商品房的中产阶层,但是,银行没有房地产、汽车的消费贷款,限制了他们的消费;四是农村的消费。

从1998年到现在,随着加入WTO,内外资企业都获得了国民待遇,第一、第二项存量需求已经释放。银行也已经开办了汽车、房地产抵押贷款,并由此导致了2003年,2004年汽车、房地产的热销。目前剩下的最后一块大的存量需求是农村的消费需求。

释放农村存量购买力

到2004年底,我国70.8%的人以农为生,58.2%的人还是居住在农村。目前,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的绝大多数制造业产品,在农村里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限制农村消费的,除了大家熟知的收入水平低外,农村里消费现代制造业产品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以至于农民有了钱就只能盖房。

从1978年底的改革开放到现在,不少地区,农民的房子都盖了三茬了,原来的茅草房,改成砖房,一层的砖房隔几年又拆掉了,盖成两层,两层又拆了,盖成三层。这种现象说明,农村还是有一定的购买能力,可是由于缺乏自来水、下水道、电视信号,电价高、电压不稳,道路状况不好等等和生活有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不足,限制了农民对电器用品的需求,也限制了农村厨房、厕所的现代化。

在出现通货紧缩时,需要政府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投资需求,保持投资增长率达到一定的水平。过去几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主要用于改进和大城市有关的基础设施,包括机场、高速公路、港口、大江大河治理,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下半年或是明年再度出现通货紧缩,需要动用积极财政政策来维持一定投资增长时,应该把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里跟生活有关的各项基础设施,把中国的农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以释放农村的存量购买力。这样既可消化掉制造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从长远来说,农村消费的最终限制因素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去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936.4元,比2003年增加6.8%,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个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

政策好指的是税费改革和对粮农的直补,两者已经没有多大的政策空间。天帮忙指的是风调雨顺,天气好,很难要它更好。人努力除了政策好还因为价格高,今年农产品市场价格的趋势是看跌不是看涨。所以,今年要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长远的、可持续的增加农民收入的惟一可行方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转移出来的农民会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者,留在农村里的农民也会有更多的土地等资源可供耕作,这样才有办法真正做到农民增产增收。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必须在城里有就业,才不会把农村的收入问题变成城里的失业问题,如果是那样,就更糟了。所以,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首先,必须解决当前生产能力过剩,投资机会不足,新增就业困难的问题;其次,要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后者牵涉到改变增长方式的问题。

金融服务结构调整具战略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对创造就业的贡献已经为各界所认识,并且政府也已经有不少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收效不显,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市场准入的限制;二是缺乏金融服务。

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现在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已经不多。然而,我国的金融结构以大银行和股票市场为主迄今尚未改变,这种结构不能够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提供必要的金融服务,大大限制了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限制了它给城市和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可能。只有多发展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包括地区性的中小银行,改变我国的金融结构,才能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老大难问题。

金融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人为本,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为目标。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了我国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都最有竞争力,能够占有最大可能的市场份额,也会有最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效率会最高,增长最可持续。现在美国、欧洲准备对我国设限的产品绝大多数是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劳动力密集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也能够最大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低收入人群除了劳动力,缺乏其他可以获得收入的资产,如果能够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多提供就业机会,使低收入人群能够充分就业,他们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而且,随着充分就业和经济的增长,要素禀赋结构中,劳动力会逐渐从相对多变为相对少,资本会逐渐从相对少变为相对多,劳动力的工资收入会逐渐提高,而资本的报酬逐渐降低。如此,只有工资收入的低收入人群和享有资本收入的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差距才能逐渐缩小,使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公平得到统一。这样的增长方式,才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

标签:;  ;  ;  ;  ;  ;  ;  ;  ;  ;  

通货紧缩或不可避免的农村消费被激活_通货紧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