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孩子们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常常“谈文色变”,只要一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冥思苦想,绞尽脑汁也写不出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没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体会,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在中段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生成各种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指导孩子们从身边的小事写起。
一、抓住突发事件,调整教学计划,进行观察指导
一日上课,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默读课文,或凝神沉思,或提笔勾画、批注,这时,“嗡嗡嗡,嗡嗡嗡”,一只马蜂从敞开的窗户闯了进来,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坐在窗边的正是班上最胆小的一位女孩,她吓得尖叫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去了,哪有心思上课,有的操起本子就开始追打马蜂,有的甚至置我于不顾,干脆站到凳子上,胆小的女生吓得蒙住头……教室里乱成一锅粥。看来,这样混乱的局面是没法平息下来了,突然,一个“坏主意”从我的脑海里窜了出来:索性调整教学,让孩子们观察这一场景,然后马上进行片段练习。于是,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刷刷写下:请认真观察马蜂以及同学们的表现,一会儿重重有奖。眼尖的孩子看到了我的要求,马上停止了疯狂的“追蜂”行动,安静了下来。马蜂在教室里“巡视”几圈之后,灰溜溜地飞出了教室。
“孩子们,刚才你看到马蜂了吗?它是怎么飞的?你看到马蜂心里有什么想法?同学们看到马蜂来了,有什么反应?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一个小女孩高高地举起了手:“马蜂‘嗡嗡嗡’地从窗户外闯进我们的教室,吓得窗口边的文希惊慌失措,大声尖叫。它先在刘霖的饭盒上盘旋了几圈,然后又在靖雅肩膀上短暂停留了几秒钟,吓得靖雅脸色苍白。”
“说得好,你真会观察,连同学的表情都观察得如此细致!”我肯定了孩子的叙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老师,当时我就想,马蜂啊马蜂,我们刚刚学了《捅马蜂窝》这篇课文,我知道,只要不惹你,你就不会袭击我的,你就放心地在教室里玩吧!”一个孩子镇静地说道。
“是啊,孩子们,只要你认真观察,抓住马蜂的飞行,以及马蜂的到来给你带来的心理感受,同学们的动作、语言、表情,就能写出一篇非常精彩的作文了。”
于是,学生立即提笔描写刚才的情景,一篇篇《不速之客》 的小练笔极速完成,精彩的一幕跃然纸上。
第二天中午,我正伏在讲台边的桌子上批改作业,那只马蜂又来了,在我背后“嗡嗡”地盘旋。孩子们又同昨天一样,大呼小叫起来。这时候,一位胆大的男同学扬起手中的本子,“啪”地一声,马蜂应声落下,刚好落在我面前摊开的作业本上,吓得我一声尖叫。这叫声,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我想,机会来了。“孩子们,今天的小练笔,就写《马蜂之死》。”“啊!”孩子们大呼上当。于是,《马蜂之死》《马蜂的末日》出炉了。
二、一颗敏感的心,来自爱观察的眼睛
孩子们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不会观察,或者是那一瞬间的感受稍纵即逝。如果能够让孩子马上把观察到的东西像做记录一样写下来,那么这样的感受和观察方法就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科代表在清查作业的时候发现某同学没交家庭作业,科代表三番五次地找他要作业,可是他一口咬定在家里做了但是忘带了。于是,我把某同学叫到讲台上调查情况(此同学有撒谎的习惯)。突然,我想,何不让孩子们观察我和该同学的对话、神态,让孩子们马上进行一个小练笔呢?于是,我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请你们拿出小练笔本子,我想请你们做个调查记录,不过得写清楚我和这位同学的对话以及我们的表情、动作。”孩子们听后,个个跃跃欲试,纷纷拿出本子记录我们的对话。十几分钟过去了,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把我和某同学的对话、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事情调查清楚了,片段练习也做了,真是一举两得。
三、提示语的练习,让文章活起来
三四年级学生写文章往往是平铺直叙,缺乏生动的描述。要让文章活起来,得让人物开口说话。于是,在日常的训练中,我特别注意文章的对话描写。而在对话描写中,把提示语写精彩,才能让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课堂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到课文中和课外书籍中寻找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注意提示语的位置。找出了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和提示语在前的语句,然后反复品读、反复比较,让学生明白根据说话的语气和着重点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提示语。
我布置孩子们回去观察晚饭时一家人的表情、动作和对话,然后进行《晚饭时》的片段描写;午餐时,请他们观察同学们的语言,灵活运用提示语;下课铃响了,我让孩子们观察同学们游戏活动时的动作、语言;窗外的鸟儿们叽叽喳喳地叫,我让孩子们猜猜鸟儿们在做什么、在说什么,写下他们的对话……通过训练,孩子们习作中的人物都鲜活起来了。
四、观察生活点滴,做有心人
放学了,孩子们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鸟,他们成群结队,有的乘坐公交车,有的家长来接,有的独自步行回家,这一路,是精彩的。路上偶遇流浪小狗,公交车上的争吵、让座,街上看到的各种现象带给孩子们的思考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练笔的素材。于是,我经常给孩子们出这方面的题目,让他们练笔,抓住这些生活点滴,做有心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要让孩子学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多写多练,把写作当成是记录生活的载体而不是痛苦的负担
论文作者:陈均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孩子们论文; 马蜂论文; 提示论文; 同学论文; 同学们论文; 吓得论文; 作业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