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我们提出了构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议:一是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二是建筑建设单位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三是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与评价机制标准化管理,四是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一、前言
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在现代社会,随着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施工的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建筑的主要类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及时跟踪建筑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建筑土方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各个环节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项目等,从而促进我国建筑业的稳定高速发展。
二、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内涵
1.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相关内涵
企业对建设项目必须认真负责,全面执行有关行政部门的明确规定。所有施工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操作程序严格遵守安全规定。鉴于国内形势,中国的安全体系不健全。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是借鉴国外建立的HSE管理体系,同时借鉴,我国研究人员也将国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形式融合在里面,以此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权责分明、共同参与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目的就是要将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融为一体的管理方式。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安全管理主要把包括对施工场地、施工队伍、建筑材料、组织部门,现场施工、监管部门多各方面。安全管理几乎涉及到了整个企业,所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所以有些企业没能加以重视,面对我国的发展需求,建筑安全问题将会被越来越重视,只有结合科学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才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可以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到来,满足更多的需求。
1.2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组成
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大致可以包括企业施工项目标准文件的修订、项目管理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工作指南的沟通、文件的实施。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建筑安全问题,相关人员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建筑工程标准文件进行修订。在施工细节上进行改善,对前期的工作失误与经验进行汇总,并且对新的文案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调查,督促施工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一旦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对问题进行原因探究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问题追溯工作,在一个施工项目当中,标准化管理应该分为应急措施标准化、安全性评价体系的标准化、安全检查方式标准化、施工操作安全标准化等多个方面,做好以上的方面才可以全面的将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1.3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中的特色
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筑安全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十分复杂。在建设工程中,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有许多大、小的环节。安全管理是必需的。在许多项目中,一个部门很难单独完成,并且常常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来完成项目需求,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脚手架的安装拆卸使用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化流程进行技术操作,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进行客观的分析写出数据报告,以此保证各项环节都会符合国家标准,让建筑的安全性得到保证。其次是多变性,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地点与环境都不一样,如果施工环境改变,那么施工所需要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整改,不同的外界环境会带来不同的问题,这些多变的因素给安全管理带来的很多的麻烦,对于恶劣的外部环境,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及时对工作周期以及保护措施进行调整,以此确保施工队伍的安全和建筑的安全性。另一个方面是周期长,对于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完成往往需要很大的工作周期,一个合格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应该能让整个建筑施工项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行,同时在监督管理中,安全管理部门还需要加强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的宣传,让基层施工人员也要了解安全知识,思想宣传教育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一定要让安全隐患被及时发现解决,针对建筑队伍施工人员会更换的方面,在人员更换较为多时,安全工作更要加以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构建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措施
对于建设项目来说,安全目标是整个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实施。目前,我国在建筑安全管理中还没有有效的管理方法,安全管理的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安全标准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建筑安全标准化的管理观点:
1.现场施工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要有详细的总体规划,工地标识要到各办公区,安全防火区标识要清楚,临时宿舍施工要有环保安全标准,配套设施要齐全,保证夏、冬的热量;避寒场所,施工人员方便居住。施工现场的物料和使用设备要严格按照定制化管理,按照图纸上标识的位置准确放置,存放的材料要满足储存标准,不得存在安全隐患。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到文明施工,禁止出现噪音现象,保证设备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不出现高分贝的声音。
2.建筑建设单位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
建设单位安全组织要有健全的领导管理制度,项目经理应是安全第一责任人,部门类型和数量要齐全,安全监察部门要发挥监督作用,部门要齐全。领导者不得出现兼职现象,要设置专职保安人员,保安人员应持有安全工程师证书。定期还要进行安全培训,施工班组要设置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员,专职安全员要经常下现场检查工作,对违章现象坚决说不,督促违章行为进行整改,从而达到自上而下均实现组织结构标准化管理。
3.安全信息标准化管理与评价机制标准化管理
安全信息管理是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安全信息记录和收集贯穿施工的各个阶段。各级人员应当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确保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督单位有完整的安全信息,做好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全面管理。
评价机制是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的评价,它可以反映建设项目的安全指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项目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各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对项目完成好的要提出表扬,完成差的及时整改,通过检查的过程中,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评分,根据分数采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来完成对整个工程的整体评价。建筑工程行业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乎到个人的安全和企业的效益,各个部门人员协同努力,共同实现建造安全良好的施工环境,企业在面对隐患问题要及时治理,并敢于加大对隐患的治理排查力度,防患于未然,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4.安全防护标准化管理
安全管理人员应认真准备特殊安全防范措施。进入现场时,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临时用电应当许可。定期检查脚手架、防护网,确保能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在建筑物外侧进行工作时,必须要搭建安全网,高空作业时,要确认自身身体条件,确保每一项符合高空安全作业证上的内容。现场对安全防护的标识要做到清晰明了,起到警示的作用。
四、结束语
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只有建设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综合管理,提高以企业为家的企业建设理念,员工团结统一,增强勤奋意识,提高员工素质重视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标准化管理,做好录用人员的特殊工作。安全培训和加强施工人员的防护,能够保证施工安全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王楠.简析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J].价值工程,2018,37(3):23-24.
[2]谢伟,张庆君.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式的探微[J].中国科技投资,2017,(11):116.
[3]王锁庆.现阶段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初探[J].大科技,2015,(12):6-6,7.
[4]毛翊权.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7,(33):164.
论文作者:林士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标准化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模式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部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