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英美欧洲战略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战时论文,英美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比较积极和成功的合作,但双方也存在不少分歧和矛盾。概括地说,英国主张实行一条比较间接的战略战线。而美国的战略则不同,美国主张,以英国为基地,与德国打一场短而快的战争。美国的这条战略路线,被称为横渡海峡作战战略或直接战略。
双方的这种矛盾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战略,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形成的。西方对德作战的三大盟国,英国最先进入战争。法国沦陷到苏德战争爆发,英国单独同德国作战一年,处境极为艰难。在大陆上,失去了主要作战伙伴,所有重型武器在敦刻尔克撤退时差不多全部落入敌人之手,英国几乎是单独承受着控制了大半个欧洲资源、并且享有苏联支持的希特勒德国的压力,英伦三岛岌岌可危,“一千多年来第一次面临遭受入侵的威胁。”①英国又是一个岛国和殖民帝国,岛上资源贫乏,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需要从海外进口。为了维持其岛国地位和殖民帝国,历史上,陆军力量比较弱小,但海军力量强大。法国沦陷之后,英国依据自己所面临的形势和优势,采取的主要政策和战略是:争取盟国和中立国;继续对德意实行经济封锁;对德国的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实施空袭;打击德意的海上力量;支持欧洲被占区人民实行武装抵抗。基本战略任务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保卫英伦三岛,抗击敌人的空中和海上侵犯;保卫英国通往北美的大西洋运输线;保卫大西洋经地中海到远东的海上运输线。因为德国的海军力量相对弱小,难以冲破英国海军对英吉利海峡的封锁,所以,英伦三岛的保卫战,是以空战的形式出现的,即击退敌人对英伦三岛的战略轰炸。大西洋运输线的保卫战,主要是海战,即消灭敌人潜艇对运输船队的袭击,在这里,英国海军或多或少地得到美国海军提供的一些便利和支持。陆地上的战争,主要在东北非和巴尔干展开。因为“在其他任何地方,英国都不可能同敌人在陆上交手”,当时情况下,英国不可能预见“什么时候才可以再次在欧洲登陆”,但如果他们的海军利用外线,就有可能加强英国在巴尔干、埃及的地位和西部沙漠的力量。②这里是陆军可以显身手的地方。地中海是大英帝国传统的势力范围,埃及和苏伊士运河是帝国的“交通枢纽”。埃及的棉花、伊拉克的石油、印度的粮食、东南亚的橡胶和锡,这些英国进行战争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都经由苏伊士运河。所以,在战略家们的眼里,控制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其意义并不亚于控制伦敦。③法国陷落后,这里理所当然成了英国作战努力的焦点。英国计划在控制了中东、地中海、北非的局势,通过轰炸封锁把德国弄得精疲力竭之后,慢慢地紧缩包围圈,再从巴尔干或意大利向欧洲内陆发展,最终打败德国,夺取战争的胜利。
英国的战略路线,也充分反映了英国的作战传统。换句话说,它是近两个世纪来,英国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发展的自然结果。在“七年战争”(1756-1763)中,老威廉·皮特提出了他的著名战略。皮特认为,英国在同法国及其盟友西班牙作战时,不必向欧洲大陆投入其主力部队,而是向自己的盟友提供武器、财政和其他帮助,大陆上的战争让大陆的国家去打,英国则利用其海军优势,对敌国实行海上封锁,破坏敌人的海上贸易以及攻击敌人的海外殖民地。这样,英国以极小的代价,赢得了“七年战争”,成功地遏制了法国和西班牙在欧洲的扩张,摧毁了法国在北美和印度的殖民地位。皮特的战略。是自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消灭以来英国所寻求的军事战略思想的概括和总结,为大英帝国地位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④
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在前三次结盟中都灵活地运用了皮特的战略思想。它一方面以财力和武器援助大陆盟国,另一方面在海上和其他地方打击敌国舰队和殖民地,封锁法国及其盟国经济。第四次反法联盟中,英国在欧洲大陆投入了一支大军,向法国接近。但英国人不是采取直接的正面突破,而是取道伊比利亚半岛,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帮助下,以侧翼进攻法国。与此同时,俄、普、奥联军则在正面突破,联军最终打败了拿破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的边缘战略受到大陆学派的挑战。大陆学派的理论依据也是来自第四次反法联盟。他们认为威廉二世面临着拿破仑同样的困境,将被迫在两线作战,英国的主要贡献是把主力部队派往大陆。争论的结果是大陆学派取得了胜利。战争爆发后,英国派了一支大军前往法国,英法联军同德军在西线陷入了长达四年之久的相持状态,战争打得十分艰苦,当然最后还是英法赢得了胜利,但单就大英帝国就损失了将近一百万人。为了打破西线那种僵持局面,担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力主实行边缘战略,于是,就有了英法联军的达达尼尔远征和萨洛尼卡登陆,但均遭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英国也派了一支远征军到法国,但这次德国胜利了,法国退出了战争,英国被赶出了大陆。孤立的英国没有足够力量去西欧开辟新战场,担任首相兼国防大臣的丘吉尔这位边缘战略的鼓吹者,怕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敦刻尔克撤退的覆辙,把目标重点转向地中海,以证实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略主张的正确性。
法国沦陷后,英国根据自身的处境和力量,作出边缘战略的选择,是比较符合它的客观实际的。苏联和美国相继参战之后,英国的处境大为改善,但英国并不打算调整其战略路线,相反,却想把美国的力量拖入地中海,让英美在欧洲按照英国所珍爱的理论来打一场对轴心国的战争。
美国欧洲战略形成的背景却不相同。美国参战时,战争已经打了两年三个月。在远东,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本陆军主力;在欧洲,苏德战场拖住了德国作战力量的主要部分;英国也在大西洋、中东、北非对轴心国实行打击。美国的地理位置又得天独厚,因为有两洋天险作屏障,战火不会烧到本土。战争不仅没有破坏它的经济,相反,还刺激了它经济的发展。美国是以一个经济巨人身份来参加战争的,作战潜力十分惊人。曾任英国外交大臣的爱德华·格雷说过:美国好象是“一只巨大的锅炉,一经在它的下面生起火来,它就能够产生无穷的力量”。⑤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种雄厚的物质基础,罗斯福总统才有可能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向世人宣告:美国要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虽然美国有这样一些优势条件,但在战略选择中也面临一些困难。首先,美国处在两洋作战地位,参战前,就同英国制定了“先欧后亚”战略原则。但由于日本人对珍珠港的袭击,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日本理所当然是更重要的敌人,他们希望能集中力量先对付日本。盟国在太平洋的一系列失败,麦克阿瑟在菲律宾毫无希望的抵抗,扩大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裂缝,主张先打日本的阵线进一步扩大。他们构成罗斯福总统批评者的核心,甚至提出对现行国家领导人失去了信心,要求“新的年轻的人到领导岗位上去”。民意测验显示,到1942年4月,主经先打日本与先打德国的人数比例一直是三比一。⑥。
其次,长期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孤立主义是美国历史上一股顽强的传统势力,30年代极为盛行。珍珠港事件后,美国虽已成为交战国,但孤立主义仍有相当影响和势力。民意测验显示,约占人口百分之二十五的孤立主义和平集团,赞成马上同德国媾和,甚至对太平洋战争也没有显示出普遍热情,只有百分之五十九的被调查者愿意进行一场全面的对日战争。⑦
第三,紧急支援苏联。1941年,苏联顶住了德国的压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但1942年能不能继续坚持下来,是值得怀疑的。美国非常担心苏联抵抗崩溃或是与德国单独媾和。罗斯福总统表示,他宁愿让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陷落,也不愿意看到苏联退出战争。⑧怎样援助苏联?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西北欧开辟一个第二战场,把苏德战场上的一部分德军吸引到西方,减轻苏联红军所受的压力。
美国面临的这些困难,都要求美国在欧洲迅速行动,不能打持久战和消耗战,只能速战速决,打败德国后,尽快转向太平洋打败日本,结束战争。英国的地中海战略,是一条分散和消耗力量的路线,地中海远离德国中心,起不到紧急援助苏联的作用。而且,要从意大利和巴尔干进军欧洲是相当困难的,因而美国人坚决反对英国的战略路线。
象英国的边缘战略深深打上了它的传统和经验的印记一样,美国的欧洲战略也根植于它的传统和经验之中。
美国是移民国家,十三州的居民都深谙军事活动和使用武器,所有体格健壮的殖民地居民都应服民兵役,但常备军则遭到普遍的抵制和反对。与这种传统相适应,和平时期,常备军被限制在最低点,军备严重不足,一旦战争爆发,紧急招募民兵服役,战争结束,军队就解散。在通常情况下,美国都是“先宣战,后准备”。⑨虽然这与美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比如有两洋天险作屏障,周边国家都比较弱小等,但这种反常备军的传统和依靠临时招募民兵服兵役的政策,对战争和战略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民兵是临时招募的,平常缺乏正规、严格训练,组织纪律涣散,受季节影响比较大,农闲时,他也许愿意服役,但农忙就要回家。独立战争中,华盛顿时刻面临着找不到兵源的危险,逃跑成了一种经常而又正当的现象。内战中,双方也面临着同一个问题。这使战争指导者们不得不慎重考虑,不敢打长期的消耗战,而力求打短而快的战争。战略上,喜欢采取进攻型战略,甚至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也要去试一试。独立战争初期华盛顿远征加拿大就是一个例子。⑩
南北战争中,双方都打得非常急燥,热衷于拿破仑式的主力会战。当时北部的舆论更加没有耐心,流行的口号是“一下子打到里士满去”。(11)美国虽然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战后并没有提出以机械化作战来打破战场僵局的新理论,20年代和30年代,美国陆军还固守着内战时期的经验和信条,横渡海峡作战思想,直接承袭了这种传统。
二
边缘战略是英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作出的比较符合自身实际的选择,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这就决定了英国的战略路线所追求的战争目标注定不是单一的。在确保击溃轴心国的同时,如何维护大英帝国摇摇欲坠的统治,是丘吉尔这位忠实的帝国首相念念不忘的。而且,丘吉尔又是一位坚定的反苏反共分子。苏德战争爆发后,面对共同的敌人,丘吉尔发表了援助苏联的广播演说,采取了一些具体行动来帮助红军作战。但同时又声称:“我说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决不收回。”不肯放弃反共反苏的立场。这样,丘吉尔的下意识里又多了一个战争目标,即防止共产主义可能在欧洲的进一步发展,而这一点又是同维护大英帝国在欧洲的传统利益和均势外交政策不谋而合的。在战争形势对盟国和英国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英国的战略路线主要追求军事上的目标:争取生存,打败轴心国力量,防止苏联抵抗崩溃和同德国单独媾和。同盟国处境逐渐好转,战争结局已经明朗之后,英国战略所追求的战后政治目标的比重逐渐增大,反苏防苏的情绪随之增长。1942年10月21日,丘吉尔在写给艾登的信中指出:“如果野蛮的俄国人蹂躏了古老欧洲国家的文化和独立”,那就会发生“无情的灾难”。(12)充分反映了丘吉尔对战后苏联在欧洲可能获得较大发展的忧虑情绪。为了达到英国的政治目标,东南欧和巴尔干半岛对英国在欧洲的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在丘吉尔的眼里,失去东欧,就会失去对共产主义扩张和发展的强有力屏障,而失去巴尔干,则会动摇大英帝国的根基。因此,英国政府坚定不移地推行地中海战略,以种种借口反对和拖延横渡海峡的进攻和第二战场的开辟。
1942年,丘吉尔说服美国人实行“火炬”战役而放弃“痛击”计划时,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进攻北非决不会妨碍1943年渡海作战的“围歼”计划的实施。但北非登陆后仅二十天,丘吉尔就指出:英美当前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占领地中海的沿岸一带,其次是利用非洲的沿岸基地,在最短的时期里,有力地打击轴心国的下腹部。(13)闭口不谈1943年渡海作战问题。
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由于英国人的坚持,美国同意在北非战役结束后,继续在地中海展开攻势。西西里战役打响后,意大利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墨索里尼被推翻,新政府不久便向盟国提出投降请求,这为英国人寻求在意大利采取进一步行动找到了理想的借口。但意大利的战斗总的看来是有点得不偿失的。从“哈斯基”到“雪崩”以及在那不勒斯下方的萨勒诺的登陆行动,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事先的估计,到翌年6月英美军队到达罗马时为上,为了对付二十二个师的德国人,意大利战场上占用了盟国三十个战斗师,盟国的实际兵力方面与敌人约为二比一。盟国的战果与投入的兵力极不相称。这场战役把盟国的部队束缚在意大利的山岳地带,在这里,以美国卡车和坦克的巨大生产力为坚强后盾的盟国机动装备方面的优势,实际上都被抵销了。(14)
意大利一投降,丘吉尔在没有征得美国人同意的情况下,派遣军队从意大利守军手中接管了多德卡尼斯群岛上的勒罗斯岛和高斯岛。丘吉尔希望这些岛屿能够成为进入更大的罗德岛的跳板,然后,再从那里发起一个战役,使东南欧燃起战火,并使土耳其进入战争。跟往常一样,他又向美国人描绘了一幅尽快赢得胜利的光辉前景,以使美国人支持他的行动,把渡海作战的计划再推迟一下,以便腾出登陆艇和装备,去抓住正在向他招手的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美国总统罗斯福和参谋长们坚决否定了丘吉尔的要求。(15)结果,在德国人的反击下,便失去了他们在多德卡尼斯群岛上的据点。几年后,当丘吉尔撰写他那内容丰富的回忆录时,仍然遗恨未消,对他美国朋友的刚愎自用感叹不已。
英美关于横渡海峡作战的计划,直到德黑兰会议才最终确定下来。在这里,美国人得到了苏联人的全力支持,丘吉尔被孤立。但此后,为了英国和利益和同苏联争夺欧洲的势力范围,丘吉尔仍然不断地要求扩大在地中海的行动,要求从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卢布尔雅那隘口推进,占领维也纳和布拉格,以阻遏苏联向东欧的进军。诺曼底登陆之后,英国又不顾与苏联达成的协议,力主由英美军队来攻占柏林和布拉格,但美国领导人根据自身的利益,否决了丘吉尔的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必将大大改变战前的政治格局,丘吉尔等领导人深知,如果在战前英国还够得着世界级的强国的话,那么战争结束之后,英国即便是胜利者,也会沦为第二流的国家。因此,英国总是希望在战争结束时,能在欧洲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在“符合英国利益必然符合美国利益”的口号下,千方百计想把美国的力量纳入英国的计划并为其服务。但美国的利益并非完全与英国的利益合拍,这就导致了双方的矛盾和分歧。
美国横渡海峡作战路线所追求的政治目标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经济和军事势力的日益强大,美国希望按照自己的企图来建立一种新的世界格局,《大西洋宪章》就明显地反映了这种思想。德国和日本在欧亚的侵略扩张,直接威胁美国的全球利益,美国必须扫清轴心国这个最大的危险和障碍,横渡海峡作战是美国实现上述目标而采取的政策和战略的最重要部分。但是,史学界目前尚存一些分歧。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的战略要达成什么样的对苏目的。简言之,美国是不是要利用渡海作战的打败德国的同时,也限制和抗衡苏联。欧美学者大多持否定的意见,认为美国的渡海作战纯粹是出于军事方面的考虑,没有利用渡海作战来限制、抗衡苏联的企图,没有把军事目标和政治目标结合起来。(16)但是,前苏联和中国的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批评美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是想把战争重担推给苏联,最大限度地削弱苏联,以建立英美在战后世界中的地位。1943年以后,已不是从军事上考虑,而是担心美国在战后的地位,占领地盘,抢夺胜利果实,与苏联争夺欧洲。(17)
上述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似乎都有失偏颇。美国的渡海作战战略所追求的对苏政治目标,有一个发展过程,大体可以以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为标志,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一个时期,美国坚持渡海作战,除了国内的政治需要、对抗英国的地中海战略外,主要是支持苏联抗战,减轻苏联负担。1942年,苏德战争的前途仍然模糊不清,整个同盟国也处境艰难。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所关注的不是怎样和苏联对抗和竞争,而是如何积极帮助苏联抵抗德国进攻的问题。美国答应和坚持1942年渡海作战,是为了鼓舞苏联的战斗意志,避免苏联抵抗崩溃和同德国单独媾和。
但是,进入1943年以后,随着苏德战场上形势的好转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曙光的升起,美国开始担心随着反攻的展开苏联会大踏步的西进,怕欧洲共产化,因而反苏的情绪急剧发展。
前驻苏大使威廉·C·波利特,于1月29日写信给罗斯福,指出:自从德国入侵俄国以来,斯大林没有改变,他仍然坚持其扩张的目标,如果不对俄国加以限制,苏联的扩张或许会推进到莱茵河。波利特警告:美国阻止俄国的能力正处于颠峰,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能力只会降低,所以,美国应该采取迅速行动,以阻止苏联取代纳粹而成为欧洲的新主人。(18)
陆军防空队司令阿诺德将军反对把重型轰炸机运往俄国,因为美国越来越不能确定“俄国的胜利会推进到什么地方”,给俄国提供帮助的基础是为了打击德国,而不是使苏联变得强大。(19)
1943年3月,陆军参谋长马歇尔将军也“第一次”提到了横渡海峡进攻“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西方盟国在向德国的推进中,如果落在苏联后面,就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出现不幸的外交形势和混乱。(20)
在魁北克会议上,战略情报局递交了一份报告指出,为了阻止苏联控制欧洲大陆,立即横渡海峡作战具有压倒一切的重要性,战争停止时,武装部队的力量和地理位置,对欧洲的未来也许会产生长期的、决定性的影响。(21)
以上事实表明:1943年以后,美国坚持尽快渡海作战,已带有明显的与苏联竞争、限制苏联发展的倾向。
但这仅仅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在抗击德国侵略的斗争中,苏联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随着苏军巨大攻势的展开和德军的败退,战时和战后苏联将在欧洲扩大影响,这是无法阻挡的。德国失败后,欧洲大陆上将没有一支可与苏联相匹对的地面力量。从维护战后苏联的安全出发,斯大林也会要求在东欧建立一个从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的这种影响和要求,美国自然明白,即使英美加以阻止,苏联也可以借助其军事力量得到它。所以,明智而又折衷的办法,只能是尽力将苏联的影响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英美和苏联在欧洲保持某种力量的平衡。这就需要美国不仅要以一定的武装力量为后盾,而且要与苏联实行政治、军事上的合作和必要的妥协。就罗斯福总统的战后设想来看,着眼点不只是欧洲。罗斯福希望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起领导作用,通过美国在其中起主导或决定作用的某种国际组织来施加美国的影响。但战后任何这一类的国际组织要排除苏联的干预和影响是难以想像的。同时,美国也需要苏联在远东参加对日作战。所有这些都要求美国与苏联合作和作必要的妥协,横渡海峡作战是苏联反复要求和强调的,也是美国能够实行美苏合作的主要手段。
魁北克会议上,霍普金斯随身带去一份文件,题为《俄国的地位》。文件认为,苏联在这次战争中是决定性因素,它必须取得一切援助,而且每一步努力也都必须是为了同它搞好关系。同样,由于轴心国失败以后它无疑将支配欧洲,这就更加有必要发展同俄国的友好关系,美国需要俄国参加对日作战,这是美国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22)战略情报局的报告,除了指出要尽快通过横渡海峡作战来与苏联抗衡外,也要求利用渡海作战来与苏联妥协和在欧洲建立一种符合美苏共同利益的某种局面。
德黑兰、雅尔塔两次三国首脑会谈,消除了英美同苏联之间的许多疑点,三方就分区占领德国、苏联西部边界、波兰领土变更、苏联对日作战、建立联合国等问题达成了基本谅解和协议,苏美之间都作了一些妥协和让步,罗斯福放弃了要把美军推到柏林——什切青一线的打算,美国不顾英国的要求和反对,不与苏军抢占柏林。
正在英美军队迅速推进的同时,1945年3月发生了“伯尔尼事件”引起了一场小小风波。丘吉尔在这中间推波助澜,想使事态扩大。(23)但罗斯福不想因这件小事恶化美苏关系,他向斯大林写信反复作了说明,以消除斯大林的误解。4月7日,斯大林终于向罗斯福写信保证,说他从来也没有怀疑过罗斯福总统的诚实。就此,罗斯福于4月11日,即他逝世的前一天,复电致谢斯大林,他说,无论如何,在美苏之间不应存在什么相互怀疑,今后诸如此类的小误会也应尽量避免发生。(24)
美国通过渡海作战所追求的对苏目标具有二重性,既存在支援苏联同苏联合作的一面,又存在抗衡、限制苏联的一面。从事情发展的整个过程来考察,支援苏联与苏联合作的一面居于主导地位,这与英国地中海战略所追求的政治目标是不相同的。
三
站在英美各自利益的立场上考察,双方推行的战略路线各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如果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即站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联盟的角度来考察,这就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析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内部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们又有着一个共同的利害关系,即参加同盟的各国都面临着法西斯轴心国的威胁。从这种共同的利害关系出发,同盟各国共同的战争目标,就是尽快以最有效的方式打败轴心国。在选择和确定共同战略的时候,应该看哪一条战略路线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打败轴心国的目标。能够尽快地打败轴心国结束战争的战略路线,也就是最能反映和代表同盟共同利益的战略路线,从而,也就是同盟国家应该采取的战略路线。
在具体战争中,先打强敌还是先打弱敌,只能依据自己方面的力量而定。如果力量允许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强国,而且通过打垮敌对集团中的强国能尽快达到战争目标,那就应该选择敌对集团中的强国打。如果力量不足以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强国,或者说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强国不能尽快达到战争目标,那就不应该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强国,而应该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弱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美国参战以后,同盟国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资源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从力量上讲,是可以先打轴心国中的强国德国的。如果战胜了德国,就意味着战胜了整个轴心国。打败德国,是战胜整个轴心国的关键。关于这一点,盟国领导人早就认识到了。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才有了“先欧后亚”原则。应该说,美国的直接战略路线是“先欧后亚”原则在欧洲战场上的延伸和表现形式。英国的战略路线则是与“先欧后亚”原则所遵循的先打敌对集团中的强国的思想相悖的。不仅仅是从理论上而且从具体的军事行动方面考虑,横渡海峡作战比地中海路线具有更多的可取之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力图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那种密集、集中的正面作战,减少伤亡,是可以理解的。
战时英美欧洲战略,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形成的。虽然两国面临打败轴心国的共同目标,但由于两国的作战传统、地理环境、现实的政治经济军事条件和所追求的战后政治目标不同,决定了两国在如何打败轴心国的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和分歧。但从尽快打败轴心国的角度分析,美国战略更可取。而打败轴心国是当时全世界人民最紧迫的政治任务,因而,我们应该充分肯定美国的战略路线。
注释:
① (英)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52页。
② (英)安东尼·艾登:《艾登回忆录·清算》,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216页。
③ (英)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第三卷,战士出版社,1981年,第422页。
④ (美)尼米兹和波特:《大海战》海洋出版社,1987年,第134页。
⑤ 转引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伟大的同盟》,商务印书馆,1975年,第1014页。
⑥⑦ (美)理查德·W·斯迪尔:《1942年第一次攻势》 (Richard W.Steele,The First offensive 1942),卢布明顿和伦敦,1973年,第53页、49页。
⑧(12)(18)(19)(21) (美)马克·A·斯托勒:《第二战场政治》(Mark A.stoler,The Politics of the second Front),伦敦1977年,第38页、68页、87页、88页、121页。
⑨ (美)莫利森·马特洛夫:《联合作战战略计划:1943-1944》(Maurice Matloff,Strategic Planning for Coalition Warfare.1943-1944)华盛顿D.C.1970年版,第3页。
⑩(11)(14)(20) (美)拉塞尔·韦格利《美国军事战略与政策史》,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14页、114页、45页。
(13) (美)戈登·A·哈里森:《横渡海峡进攻》(Gordon A.Harrison,Cross-Channel Attack.)华盛顿,1951年,第40页。
(15) (美)威廉·李海:《我在现场》,华夏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16) (美)莫里森·马特洛夫:《美国战略思想的演变》,载《军事战略》,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33页,又见(美)肯特·格林菲尔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国战略——再思考》,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17) (苏)泽姆斯科夫:《第二战场外交史》,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89、224、255页。朱贵生、华庆昭:《同苏联争夺欧洲:欧洲第二战场与美国的战略》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5年,第155页。
(20) (美)佛雷斯特·C·波格:《乔治·C·马歇尔:胜利的组织者》(Forrest C.Pogue,Gerge C.Marshall.Organizer of victory.)纽约,1973年,第194页。
(22) (美)舍伍德:《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下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88页。
(23) 1945年3月,因为英美代表在瑞士伯尔尼与德国党卫军特务接触,探讨在意大利的德军向英美军投降问题,引起苏联强烈抗议。
(24) 《斯大林同罗斯福和杜鲁门的通信》,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第215页。
益阳师专历史系
标签:军事论文; 轴心国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美国军事论文; 德国军事论文; 法国军事论文; 苏联军事论文; 英国政治论文; 战争力量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