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论文_邓开丽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论文_邓开丽

邓开丽(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部二楼465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8例患者行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观察组5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痛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与月经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痛经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子宫体积与月经量变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腺肌症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超声引导;射频消融;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56-02

子宫腺肌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病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增加、痛经等。由于采用药物治疗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对收治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发现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7月~2014年9月收治的11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超声技术检查后确诊,同时伴有月经量明显增多等症状,排除有米非司酮禁忌症、合并有肝、肾、心等脏器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HCG实验阳性患者。对116例患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58例行病灶切除手术,取患者截石位,于腹腔镜下将病灶切除,保留子宫静脉,将病灶切除干净后缝合患者子宫及创面。观察组58例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采用腹部探头与腔内探头对病灶处进行严密的术前检查,再取患者截石位,对引导、宫颈行常规消毒后,借助超声引导对腺肌瘤位置进行了解,然后采取诊断性刮宫操作。采用射频治疗仪(功率28~32W)行自凝刀切除手术,即在超声引导下明确穿刺点后纵向行刀[2]。待患者组织阻抗达100%时将自凝刀退出,并反复多次进刀,一直到病灶组织全部凝固坏死为止。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行常规抗生素及缩宫素治疗,连续治疗4~6d。除此之外,术后还应给予米非司酮10mg/d,1次/d口服治疗,连续服用1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痛经治疗分级标准:无痛经为0级;偶有痛经,无需服药为1级;有痛经,偶尔服药非常有效为2级;有痛经且必须服用药物,且服药后有效为3级;有痛经且必须服用药物,但服药后有时无效为4级;有痛经且服药无效为5级。患者痛经症状改善>1级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改善0级为无效[3]。

此外,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与经量变化进行统计与比较。子宫体积以阴道超声检查进行测量,参考公式V=πabc/6,a为长度、b为宽度、c为厚度;月经量以患者手术前使用卫生巾数量为参考标准(记作100%),对手术前后使用的卫生巾数量比例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痛经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58例中,显效43例(7414%),有效12例(2069%),无效3例(517%),临床有效率为9483%;对照组58例中,显效21例(3621%),有效24例(4138%),无效13例(2241%),临床有效率为7759%。观察组痛经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分别为(2298±804)cm3、(1565±497)cm3;对照组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分别为(2294±813)cm3、(1859±622)cm3。观察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月经量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月经量分别为(1000±00)、(468±82);对照组治疗前后月经量分别为(1000±00)、(603±124)。观察组治疗后月经量减少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在临床妇科中,子宫腺肌症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疾病,关于该疾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有明确的结论。就现有的临床研究而言,该疾病和病毒感染、子宫组织损伤、遗传等因素紧密相关,这些因素的存在会造成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最终诱发子宫腺肌症[4]。当前,对该疾病的治疗主要有子宫切除手术及药物治疗,但两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缺陷,并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能够将病灶迅速凝固并破坏,利用超声定位可提升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减少创伤,对卵巢与子宫血供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5]。而在术后给予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则能进一步改善月经量增加、痛经等临床症状。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痛经治疗有效率(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59%),并且子宫体积与经量变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子宫腺肌症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1] 毛卉,姜雯,王静.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04:434-436.[2] 龙承君,王光平,郑忠君,曹代琴,周丽娥.超声引导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09:641-642.[3] 陈杏梅,冯丽娟,陈桂冰.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33-135.[4] 陈雪峰.腹腔镜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26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18:2832-2833.[5] 顾丽君,陈燕,屠爽,刘建华.子宫腺肌瘤射频治疗54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5:1182-1185.

论文作者:邓开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论文_邓开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