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论历史转折中的社会主义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如果首先从1950年南斯拉夫实行工人自治开始算起,到今天已有48年。处在历史转折时期,总结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改革在有的国家取得了成功,在有的国家却没有成功,甚至还走向反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深刻反思。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存不存在要坚持什么原则和方向的问题,主要回答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内在根源。第二,如果说不是所有形式的改革都能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那么社会主义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改革,主要回答社会主义国家搞改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第三,在历史转折时期,怎样搞好社会主义的改革。

一、两种根本不同方向的改革

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是在特殊的国际背景下逐渐形成的。进入80年代,原有社会主义体制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西方的压力和国内重重困难,社会主义国家中出现了两种根本不同的改革取向。苏联和东欧国家靠近西方,搞资本主义私有化,最终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经受住了考验,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继续前进,各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

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中出现的不同结果,深层原因关键在于改革所坚持的不同方向。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在改革中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本国实际,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的一般原则,就是要通过改革清除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障碍,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80年代以来,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开始偏离社会主义方向。首先表现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有的国家内部相继出现了被西方称为“新马克思主义”的一批所谓理论家,他们既不要马克思这把“刀”,也不要列宁这把“刀”,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歪曲为人道主义,否定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现存的社会主义必须要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是实行全面的私有化。可悲的是,这种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不但没有受到及时抵制和有力的批判,反而被1985年上台的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接受,并在以后把其演化为“新思维”,又影响了东欧各国的改革。由此,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改革开始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放弃了坚守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一般原则,最终酿成了政权丧失,社会主义制度变质。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他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8页)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的改革就是按这个方向发展的。

比较改革的两种不同思路和结果,说明改革中坚持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改革越深入,越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要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改革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在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中获得生机和活力。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内涵

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改革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社会的新型制度。从解放生产力的目的出发,邓小平认为改革也是一种革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建立起充满生机的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0页)

长期以来,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虽说也在搞改革,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真正搞清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改革不是随意粘贴的标签,在理论前提上,它具有两个质的规定性: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是对原有旧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不是细枝末节修补;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第一个规定性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划清了社会主义改革和以往社会主义国家中传统改革观的界限。第二个规定性确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划清了社会主义改革和各种非社会主义方向改革观的界限。

我认为社会主义改革这种质的规定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这一命题至少有三层内涵。

第一,在价值上,社会主义改革反映和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以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防止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为原则。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两条基本原则,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这个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说,社会主义制度内部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改革是以这些因素为主要对象,改革的直接目的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角度来说,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还不够完善。列宁曾指出,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发达,将来要逐步达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列宁这里所说的成熟与不成熟,发达与不发达,是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相对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在当代世界力量对比中,社会主义力量还比较弱,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社会主义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内外双重压力。社会主义要想生存并重新壮大起来,改革是唯一的正确选择。改革是社会主义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发达到发达的内在动力。

第二,在对象上,社会主义改革主要针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关系。根据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历史经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反映这种制度的各种体制,两者是性质不同的概念。基本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具体体制没有这种必然联系。改革的对象是体制而不是基本制度,不仅决定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还决定于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集中表现为:发展生产力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之间的矛盾。过去我们对待和解决基本矛盾存在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没有根本触动矛盾产生的深层次根源。

要根本解决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通过一次或几次群众性的政治运动是难以奏效的。表现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种种弊端,不仅仅是个人品质、素质的问题,也不只是个别领导机关的工作作风问题,更为主要的是体制问题。邓小平认为,好的体制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坏的体制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体制问题带有根本性。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个别领导干部的撤换、思想作风的几次整顿、体制局部的修修补补,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而必须进行体制创新,通过体制革命根本克服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矛盾和背离倾向。

第三,在功能上,社会主义改革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中心,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的位置,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本质。社会主义把经济建设确定为各方面工作的中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现实的社会主义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比较落后,它必须首先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越于资本主义;二是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共产主义,生产力充分发展了,才能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是改革的社会,改革不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改革是为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远大理想目标的手段。现阶段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作用,是调整防碍坚持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各种环节,为坚持“中心”地位不动摇扫清障碍,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能否通过这种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戈尔巴乔夫领导前苏联改革留下的一个深刻教训,就是没有始终把握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改革遇到困难时,反而把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归咎于政治体制,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匆匆忙忙地搞所谓的政治多元化,民主化。结果不仅经济问题没解决,反而日益加深了社会经济、政治全面危机。人民也日益失去了对苏联党和社会主义的信心。苏联解体演变的直接原因虽然不是经济原因,但其最深刻的基础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千百万人的价值取向,归根结底,是以物质利益为转移的。

综上改革性质、对象、目的、作用和标准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概括: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一场革命,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参与相结合,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努力探索社会主义改革的有效实现形式

中国改革的成功实践,验证和丰富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也为如何搞好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我认为要搞好社会主义改革,以下几点经验值得重视。

第一,改革的整体工程,必须注意把握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趋向和实现程度的三个问题。一是要继承前人,又要突破陈规,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空前艰难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显然,解决这些问题沿用传统的思维方法是不行的。任何一种理论、思想,都要经过时代的再造,否则将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中的一个突出贡献,就在于他对待“老祖宗”没有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而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中有发展,敢说“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勇于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二是改革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党的正确领导是改革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政治保证。通过改革消除那种官僚化、特权化、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等弊端,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党如果长期脱离群众,终将要被人民群众所抛弃。三是要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中国改革能够不断深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从“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着手的。 破除了“左”的思想束缚,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另外,中国改革中出现的许多好的东西,都来自于人民群众,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的崛起,就是由农民创造的。亿万人民亲身参加改革实践,这是改革能取得成功的群众基础。

第二,改革的实施方法,主要是一个方针,两个方法。其一,胆子要大,步子要稳。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同上,第113页)所谓胆子要大, 就是要有勇气,决心要坚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定不移地搞下去。所谓步子要稳,就是要摸索前进,及时总结经验。要在改革中学会改革,走一步,看一步,边走边看,边干边总结,对的就坚持,错的就改,发现新情况抓紧解决。“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其二,要敢于试验。 社会主义改革没有本本可依,“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58页)因此,一切都需要在实践中探索。 既然要试验,就有成功也有失败,不会有百分之百的正确。我们要敢于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改正错误,才能不断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邓小平认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做的事是一个试验,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邓小平这样分析改革的试验价值,既表明了我们对待社会主义改革的科学态度,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改革对国际共产主义事业及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

第三,改革的检验标准,就是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实践中,总结新经验,对原有的生产力标准寓于新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义。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集中体现在它能够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坚持生产力标准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邓小平提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1992年,邓小平又把这个思想进一步明确为“三个有利于”标准。这个标准实质仍然是生产力标准,但由于它是在“社会主义”这个前提下的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准确地说,它应当是社会主义改革的标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确定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革,怎样搞改革,这是十分庞大和复杂的问题,改革越深化,越要强化改革的系统性思维。这里对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探讨是初步的,希望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问题的研究。

标签:;  ;  ;  ;  ;  ;  ;  ;  

论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主义改革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