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平 湖北省通城县妇幼保健院 湖北 通城 437400)
摘要: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愿终止妊娠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进行引产。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引产后的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引产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引产后的出血量、完全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
随着剖宫产率增高,瘢痕子宫孕妇增加,但是避孕失败导致人工流产有较大风险。本文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观察引产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自愿终止妊娠患者83例,以上患者均为中期妊娠患者,孕周18~26周。本组患者中有剖宫产术史79例,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8例,其中4例患者在剖宫产分娩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3例,年龄23~32岁,平均年龄(27.3±4.6)岁;孕周平均(22.7±4.7)周;对照组40例,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8.1±3.9)岁;孕周平均(22.3±3.4)周;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引产前检查血常规、凝血情况等;对照组患者进行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100mg进行引产。观察组患者在第1天早晨8点空腹服用米非司酮75mg,隔12小时后再空腹服用75mg,第2天早晨空腹服用米非司酮75mg,隔12小时再空腹服用75mg,第3天早晨8时空腹服用米索前列醇600μg,4h后没有规律宫缩,对患者常规消毒外阴,窥器暴露宫颈,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00μg,以后每隔4小时根据患者的宫缩情况,可再次放置米索前列醇,直到出现规律宫缩后停止放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引产后的出血量;评定两组患者的完全流产率;评定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从宫缩发动到胎儿和胎盘娩出时间为总产程时间;采用容积法来测定胎儿娩出后1h内的出血为引产后的出血量;72h内胎儿胎盘完全娩出为完全流产,胎儿娩出但是胎盘胎膜没有排出或者没有完全排出为不完全流产;产后72h完全和不完全流产均为引产成功,胎儿没有娩出者为引产失败。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引产后的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引产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引产后的出血量、完全流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引产后的出血量、完全流产率、引产成功率比较。
3 讨论
目前用于引产的方法较多,国内常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由于此种方法发动的宫缩不是自发性宫缩,可引起宫体过度收缩,再加上中期妊娠的宫颈管不成熟,宫颈扩张的潜伏期延长,强度过大的宫缩作用于没有成熟的宫颈,可导致宫缩乏力、重度腹痛的发生率增加,严重的可导致宫颈发生撕裂或者出现子宫破裂[1]。
米非司酮属于新型甾体激素,与孕酮竞争相关受体,抑制孕酮的生理功能引起流产。应用米非司酮不仅能够促进宫颈成熟,还能提高内源性前列腺素的释放,缩短应用米索前列醇后宫缩出现时间,增加瘢痕子宫引产的安全性,增加临床效果[2]。米索前列醇属于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能够促进宫颈结缔组织释放相关酶类,能够软化胶原纤维,使宫颈软化,引起子宫收缩而引起分娩,使宫缩具有协调性,能够使宫缩变得缓和,使产程中宫缩与宫颈扩张同步进行,从而缩短产程[3]。
在本文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总产程时间小于对照组,引产后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说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怡芳.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妊娠的临床诊治[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17(10):127-129.
[2]刘元英.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疤痕子宫中期终止妊娠98例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123-124.
[3]吴富娟.米索前列醇联合盐酸丁卡因胶浆用于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临床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23(11):98-99.
论文作者:杜新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患者论文; 前列论文; 子宫论文; 总产论文; 两组论文; 宫颈论文; 瘢痕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