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与独生子女并存的探讨--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_教育论文

早熟与独生子女并存的探讨--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_教育论文

独生子女早熟与幼稚并存现象探源——关于家庭与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幼稚论文,现象论文,家庭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早熟与幼稚现象种种

(一)“蛋壳化”现象

上海400万家庭中,62%是独生子女家庭。 “独生子女”生活在“独门独户”和“独养”的封闭环境中,从小就处于父母百倍呵护的“三人世界”中,日常生活又是学校一家庭两点一线,与外界接触甚少,所以,导致他们内心孤独、心理封闭,成为“自己跟自己玩”的一代,久而久之,则形成了一种“蛋壳化人格”,其表现为:

1.封闭孤独:笔者去年对一所重点小学210名三、四、 五年级调查表明:寒暑假中,36%的孩子经常一人在家。由于不放心孩子的安全,家长不允许他们出去玩,每天帮孩子准备好食品,将其锁在铁门之内,上班时则用电话加以指挥,这些孩子成了典型的“被遥控一族”。

北京地区一项“独生子女社会适应性”调查则显示:尽管有60%的孩子愿意结识新朋友,但63%的孩子在遇到心情不好时找不到人帮助,35%孩子经常感觉孤独。于是, 只能“自己跟自己玩”(包括电脑、 walkman、电子宠物、手掌机、玩具、四驱车)。

2.心理脆弱:如今的孩子受到的是一种“暖箱式”或曰“襁褓式”关怀爱护,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低下,加上应试教育给孩子造成的巨大压力,使得现在孩子性格内向、孤僻封闭和心理逆反。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全国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发现,约有30%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表现。中小学生主要的心理障碍是神经症状(忧郁、强迫、焦虑、思维障碍):占42%;行为症状(违纪、攻击、残忍、自伤身体):22%;社交症状(交友不良、社交退缩、不受欢迎)占:16%;躯体诉述占12%;性问题占6.96%。

3.生活依赖:如今的独生子女自立和独立生活能力差这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据对210名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的个案调查, 回答每天独自上学、回家仅为29%,即还有61%孩子每天需要家长接送,当询问孩子“父母是否同意你独自乘车、过马路”时,有40%孩子的回答是否定的。

一项对1270名五年级的小学生统计,每天能坚持自己洗脸、穿衣、盛饭的仅占55%;而另一项对本市150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也表明:51.9%的小学生长期由家长整理生活用品;71.4%的学生生活上离开父母就束手无策;只有13.4%学生给父母做些家务,父母正在辛苦地培养生活能力低下的懒孩子。而作为父母,唯一要求就是孩子学习成绩好,家务劳动等一概免做。

独生子女一方面表现为依赖性大、做事被动、消极胆怯,显得十分幼稚,但另一方面又异常的早熟,表现出一种与他们年龄不相配的“老成世故”,这就是——

(二)“小大人”现象

独生子女“小大人”现象主要表现有:

1.“机心”过重,童心太轻

现在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成人堆里,大人之间的礼尚往来,人情世故,他们从小就耳濡目染。最典型的是,眼下学生中盛行送礼之风。这里要特别指出,并不是学生之间互赠小礼品,而是学生向老师送礼。方式则五花八门。公开的是挂历、贺卡,暗送的有手表、化妆品、补品等。不少教师反映,连一些低年级孩子为了能选上小队长、中队长、或讨得老师喜欢,都会做出许多与他们年龄不相符合的行为举止:如中午为老师拿饭盒,老师在场时大扫除特别卖力,偷偷向老师汇报班上某某同学的表现,甚至用家长的小车接送老师等等。

2.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太“懂”

现在有些少年儿童过早地尝试“大人们的游戏”:幼儿园小朋友模仿接吻,小学生追逐异性同学。据笔者实地调查,小学三、四年级的男女生之间,上课相互传“情书”已不是少见的现象。而毕业留言本上同学之间的相互赠言,大胆得更是令大人们脸红。

(三)“阴盛阳衰”现象

在独生子女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热点的同时,仍有一个问题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当今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阴盛阳衰”倾向,即女孩子无论是在生理性成熟方面,还是社会性成熟方面,都超过了男孩子而显得更为主动、大胆、泼辣和早熟。

据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作的关于青少年性心理、生理发展的全国调查表明,城市女孩子的性生理发育近十年有明显提前,初潮平均年龄为13.3岁,比十年前整整提高了1岁左右, 男孩子性发育则要比女孩子滞后1岁多。跟踪调查还发现,在性激素发展方面, 城市女孩雌二醇(E)水平增长比男孩睾酮(T)升高快5倍以上。 加上现在小学读书年龄的提前,所以,如今十来岁女孩已俨然像个“小大人”,生理、心理相当成熟了,相比之下,同龄男孩却还憨头憨脑,今年高考中,社会议论纷纷的“娘子军”现象,就是中小学校业已存在的“阴盛阳衰”现象的延续。

(四)“易拉罐”现象

“易拉罐”现象是对当今独生子女生活方式与消费心理的一种形象比喻。易拉罐成了我们生活中快捷方便、“一次性”消费的代名词。作为大众消费时代POP文化的物化象征, 它所蕴含的西方生活方式也正在浸蚀着东方传统的生活理念与价值观,尤其是对下一代已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易拉罐”生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主要表现是:

1.“用后即扔”的“一次性”心理

如今的孩子几乎被“一次性”的物品所包围:“一次性”口杯、一次性餐具、一次性圆珠笔、一次性方便袋、快餐、报刊文摘、方便食品、贺卡、名片、流行歌曲、畅销书、MTV、 电视广告更是到处在暗示人们超前消费。这就造成了现在许多独生子女乱花钱,不珍惜物品的坏习惯。一份来自上海的跟踪调查表明,8所中小学140名学生的零花钱在三年内升了61%,另据团市委少年部所作的“当代上海少年儿童状况千人调查”发现,在回答“用钱的态度”时,只有26%的少年懂得“精打细算,节约着用”,多数孩子则以“满足需要”为用钱的第一原则。可以说高消费和“用后即扔”的“易拉罐”生活方式所隐含的人与物的“一次性”关系,已直接危及到当代青少年的生活信仰和生活方式。

2.“即刻满足”的“速溶咖啡”行为

由于受工商文化的影响,如今的青少年似乎不再珍惜天长地久式的友谊,而是习惯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临时关系。即在人际交往上,现今的孩子已习惯于一种实用功利、互相交换的“平面交际”。于是,如今的青少年只见过几次面,就可算是老朋友了,“聊天”代替了“谈心”,打电话代替了书信交流,同学间的交往越来越没深度,越来越没有耐心,消费口味也变得越来越特别。他们追求的是付出后的即刻回报。这些都反映,当代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上也已受到“易拉罐”生活方式的侵蚀,变得实用和“急不可耐”。

显然,“易拉罐”生活方式会给青少年带来许多危害:它不仅容易使青少年养成贪图享受、害怕艰苦的坏习惯,而且还会消磨掉他们的意志和进取心,致使青少年变得心理懒散、机能退化,不能长时期地注视一件事物,耐久力淡漠,变得异常浮躁。最终影响到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国外已出现所谓“消费主义的一代”:他们不喜思考,没有理想,关注自我,追逐感官满足,付出要求立刻回报)。总之,“用后即扔”,追求“即刻满足”的“易拉罐”生活方式,最终会导致青少年一代沉湎于对消费、感官文化的追逐,从而放弃对理想和完美的追求。

二、早熟与幼稚并存现象的原因与对策

(一)早熟与幼稚并存的原因

造成独生子女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如下几个因素是不可忽视的:

1.大众传媒的“催化”作用

无论是信息量,还是吸引力,当今大众传媒的优势,已是学校教育远远不及。传媒中容易忽略的是广告的误导现象。一位初中校长讲这样一个事例:该校初二卫生课老师在讲男女青春期一章时,课堂上有数人叫喊:“难言之隐,一洗了之”,“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东方神油令你威力无穷”、“每天给你一个‘新太太’”……

而电视广告中常出现的一组组父富母贵子娇的镜头,使孩子们过早地感受到“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的生活“真谛”。

2.家庭教育中“重身轻心”的抚养方式和“大人主义”的教育方式

在整个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今天,曾经亲央经历过贫困和物质匮乏的家长们,格外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吃的讲营养、穿的要漂亮、玩的讲高档、用的要排场”。孩子在家庭中成为了“重点保护对象”,习惯了这种“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孩子们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生活本来说“应当如此”,他们就会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切而毫无“感激之情”。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许多家长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私、任性、骄纵、脆弱等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又缺少应有的敏感。总认为现在只养一个孩子,他们也怪可怜的。所以,在用高营养的食品滋养孩子身体的时候,很少考虑用高品位的精神食粮滋养孩子的心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他们要什么父母总会满足,总可以得到,不要的即可扔掉,不单是物品,就连友谊也可以“一次性”的,可以随意扔掉,这是值得社会、学校,特别是家长好好反思的。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在家里,对孩子的思想实行的是一种“大人主义”的教育方式。如有的家长根据自己生活经历、经验、教训、“教育”孩子怎样获得老师的喜欢,怎样保护自己,怎样不吃亏,叫孩子不要去帮助成绩差的同学等等。还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太纯洁,将来踏上社会会吃亏,便过早地教孩子一些应付他人、适应社会的成人化技巧,使孩子过早地卷入大人世界,感知了许多对他们并不适合的事物,变成反应过敏、感情复杂的“小大人”,对事物过早地产生太多的怀疑,“机心”太重,而童心太轻。使孩子泯灭了活泼、纯洁的天性。

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兄弟姐妹之间相模仿的条件,朝夕与成人相处,来自成人世界的语言行为的刺激,使独生子女丧失了孩子气而过早成人化。而这种早熟伴随而来的是孩子天真烂漫气质的丧失。发展心理学认为,少儿过早地成人化,有损于他们的神经健全。由于独生女子在家以我为中心,对“我”的认识发展较早,自我需要经常得到满足,对自我价值、自我地位认识比较清楚,故强化了他们早熟、自私和自我封闭的“蛋壳化”人格。

3.学校教育的过度“女性化”

目前上海小学教师中几乎90%以上都是女教师,因而导致了学校学生性格的导向呈女性化。无论是评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的性格为标准,诸如:听话、顺从、认真、仔细、举止规范等等。这些特征都明显地带有阴柔性,与阳刚性的男性形象相去甚远。众所周知,男孩的基本特征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行为粗犷、不拘小节、富有攻击性。然而男孩子的上述行为、性格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是被严格禁止的。诸如,在课间休息时男孩子喜欢追逐打闹,在课堂上男孩子容易多动等,这些都会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和制止。久而久之,原本富有活力、富有野性的男孩子们,在种种规范限制下,逐渐被纳入了女性化的性格模式之中,男孩子所固有的自由天性被压抑了。

4.父亲“淡出”家庭教育的后果

受“男主外、女主内”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家庭表现为“慈父严母型”的教养模式。即母亲在家庭中主宰一切,对孩子教养方式采取的是“三高”(过高期望、过分保护、过度溺爱)。即对孩子:学习上严厉要求,生活上宠爱过分。而父亲往往对孩子的生活、学习放任不管。这样便养成了孩子温顺、胆小,行为退缩,依赖感强等女性化的性格,这几乎是当今男孩的通病。而胆怯、懦弱则与阳刚气、男性化背道而弛。现在的男孩子已经不会玩我们小时候所玩的游戏了。他们更多的只是在室内独自地玩,上海《少年报》曾专门就小学男同学跳橡皮筋展开过讨论。女同学发出了“男同学请走开!”的呼吁。其实,时下那些需要较大活动量,较强攻击性的游戏大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明令禁止,加上由于近年来拐卖儿童事件、交通事故等时有听闻,使得家长更不敢让孩子独自上学、独自在户外玩耍。致使男孩子们失去了培养阳刚性格的实践机会和生活经历。相反,父母对女孩子的要求却又在不断地提高,这样一正一反,加剧了阴盛阳衰的现象。

(二)我们怎么做父母?

为了纠正独生子女青少年的不良心理与行为现象,笔者认为:

1.别催孩子思想早熟

法国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国人将儿童当作成人,却将成人当作儿童。现在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年纪,就要求他们学习不可能理解的事物,这种枯燥无味的教育完全与儿童欢乐好动、好奇求新的天性相违背,儿童自然对之兴趣索然。可我们一些老师和家长,有意识或无意识使儿童“少年老成”的趋势仍在继续。

笔者以为,对孩子应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孩子对社会现象的看法,应作适时、适度引导。这也就要求父母在孩子面前应树立正面的形象。儿童是从模仿中学习成长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家都有体会,现在独生女子孩子说的话,已经缺少儿童的天真烂漫,变得非常成人腔,这主要是他们大多时间与大人在一起的缘故,因此,做家长的最好不要当着孩子面,对家庭、单位的是是非非,学校老师,社会现象等,随意评论。身为父母要以身作则,对人生、生活、挫折等持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承受心理。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呈现一付唉声叹气,怨天忧人,或者愤世嫉俗的样子,更不要把一些反面经验传授给孩子,以免使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和人格的完善。

2.倡导“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有一年笔者在日本东京,天气非常寒冷,却看到小学生都穿着短裤短裙去上学。日本的家长都十分注重孩子的体魄锻炼,而我们中国的家长,则过于注重孩子的智力发展,而忽视孩子的体育锻炼和意志培养。因此,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文明道德的同时,应该更多的让孩子到户外去,到田野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强健其筋骨,“野蛮”其体魄。

在家庭中,应倡导“严父慈母”的教育模式。尤其是父亲要多与儿子在一起,精神分析实验已经证实:男孩若在其童年缺少一个强有力的父亲,将有损于孩子角色的正常发展。所以,健康的父子关系对儿童阳刚性格的塑造及其社会化起着不可忽略的影响作用。另外,在小学中应加强“小男子汉”的形象塑造。具体来说,要允许男孩子犯错误,甚至是某些越轨行为。

3.用“散养”方式替代“圈养”方式

对孩子“散养”好?还是“圈养”好?有一件事例能说明问题。前几年为了拯救濒临灭绝的东北虎,国家曾将它们圈养在动物园里保护起来。但当再次将其放归时,这些东北虎独立生存能力大大下降了。所以,家庭教育也应提倡“散养”,反对“圈养”。做家长要改变那种一味迁就孩子、事事包办的错误做法,让孩子早日学会自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具体来说,(1)做父母的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不要事事处处都满足孩子的要求。要让孩子有一点“挫折感”。物质上尽量使自己子女满足的作法,对孩子成长是不利的。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离开家庭进入社会后,一旦遭遇挫折就难适应,容易导致失败。(2 )要适当给孩子一些“劣性刺激”。对孩子教育应遵循“放手”而“不放任”的方式。不要过分包揽孩子的事情,最好让他自己上学,一个人单独睡,自己去解决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现在孩子几乎与吃苦、劳累绝缘。所以要加强青少年的吃苦教育,学校可以组织他们到野外进行自我生存训练,家庭也可以为自己孩子人为地设一些困难,不要事事包办,让孩子碰壁后再教给他们克服困难的办法。(3)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义务感和“亲社会心理”。如何通过“分享行为”教育,来培养和训练孩子与他人合作的亲社会心理。分享行为是指把自己的快乐和需要与他人联系在一起,学会把自己的快乐与其他同伴分享,与别人共同享用属于自己的东西。使独生子女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认识到他人的需要,这有助于孩子“自我中心”和“易拉罐”不良心理行为的克服。

标签:;  ;  ;  ;  

早熟与独生子女并存的探讨--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问题的思考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