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的回顾与展望--大别山10年科技扶贫回顾与“九五”展望_科技论文

科技扶贫的回顾与展望--大别山10年科技扶贫回顾与“九五”展望_科技论文

科技扶贫的回顾与前瞻——10年来大别山科技扶贫工作回顾与“九五”工作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别山论文,工作论文,科技论文,年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者按: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消除贫困年”,也是国家科委开展科技扶贫工作10周年。10年来的科技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使其成为我国扶贫事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科技扶贫事业取得的成功,在于它促进了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在于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在于它所带来的新技术、新思想和新观念对人们的深刻冲击等难以估量的社会效益。科技扶贫事业的成功再一次证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们选编的这一组文章回顾了10年来国家科委的科技扶贫工作。希望它能唤起人们对我国科技扶贫事业的关注,更加充满信心地投入到“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中。

10年前,国家科委开始在大别山区进行科技扶贫工作。科技扶贫不仅加快了当地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而且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科技扶贫大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并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途径,还对贫困地区的重大经济、社会决策起着重要作用。大别山科技扶贫工作开展10年来,一大批先进适用的技术得到推广,一大批支柱产业发展起来,农村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基础设施得以加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其他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循环。河南省大别山区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3年增长1.5倍,财政收入增长4.9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7元增加到771元;湖北省大别山区6个重点扶贫县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1985增长3.6和6.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3元,比1985年增加930元;安徽省大别山区科技扶贫项目已增加净收入近3000万元,农民户均增收559元。另外,科技扶贫还使得当地的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10年的科技扶贫工作使我们认识到:切实加强领导是科技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各级领导应始终把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和脱贫致富问题作为贫困地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如何正确选择支柱产业并推动支柱产业的发展是扶贫工作的中心课题;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是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当前,大别山区科技扶贫工作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既有难得的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经济体制的“两个转变”,为科技扶贫工作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也将为大别山区扶贫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但我们也应看到未来科技扶贫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大别山区剩下的大部分贫困地区都是基础设施相当薄弱、经济非常落后、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深山区、高寒山区或库区,扶贫难度明显加大,而市场竞争也将对科技扶贫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此外,当地较差的人口素质结构等社会因素以及落后的传统观念等也将成为科技长入经济的严重障碍。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认为,大别山区“九五”期间科技扶贫的指导思想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发挥资源优势,重点突破,持续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继续运用“科技始终是提高贫困地区竞争与发展能力的有力支撑”和“农科教结合是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的有效途径”这两条重要经验来指导我们的工作。“九五”期间,大别山区科技扶贫工作的主要任务应是继续推广适用技术、完善支柱产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综合试验示范区等,重点放在农村工农业技术的开发、引进与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开发拳头产品,同时重视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为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抓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技术与管理培训,开展科技扶贫的理论研究等多方面的工作。

科技扶贫已在大别山区产生了巨大影响,产生了巨大效益。“九五”期间,它将取得比过去10年更大的成绩。

标签:;  ;  ;  ;  

科技扶贫的回顾与展望--大别山10年科技扶贫回顾与“九五”展望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