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信仰: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_卡内基论文

宗教信仰: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因论文,宗教信仰论文,美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512.74.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10)07-0078-05

美国是一个宗教气氛浓厚且宗教多元的国家,宗教对于美国社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宗教是美国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文化底蕴中最具显性的因素。

一、美国社会的宗教性

1620年,一批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May Flowel)轮船抵达北美,和随后相继来到新大陆的欧洲移民先后建立了最初的13块殖民地。因躲避宗教迫害而来到新大陆的移民怀有强烈的传教热情和卫道精神,他们是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因此,在各殖民地,由于移民文化与殖民来源地的文化比较接近,宗教文化传统相对一致,因此形成了各殖民地浓重的宗教色彩。这种浓厚的宗教色彩贯穿于美国国家发展的整个历程之中。

美国现有30多万个教堂,教会成员总数约1,370万,约占成年人口总数的3/5至3/4。[1]普林斯顿大学的宗教研究中心的调查也显示,在美国的成年人中,70%的人从属某个教堂。[2]有统计表明,除了正式的教会活动外,宗教在美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50%以上的人每天祈祷;30%以上的人认为每天都能从宗教中得到启发,并坚持每周收听、收看宗教节目;20%的人每天阅读圣经;10%的人是宗教组织的成员,并每天阅读宗教新闻;6%的人坚持每天传福音。[3]

二、美国的慈善事业起源于宗教

作为一种对于生命和生存态度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宗教在美国社会特别是慈善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慈善思想直接起源于宗教。美国著名哲学家亨利·艾伦·莫(Henry Allen Moe)曾就宗教与慈善事业的关系作过精辟的概括:“宗教乃慈善之母,不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产生过程中,莫不如此。”[4]

(一)基督教“富人原罪”教义成为慈善思想与行为的直接动因

如果说,美国普通百姓热衷慈善是因为基督教“互济文化”的影响,那么富人捐款或许跟基督教中“富人原罪”的教义有关。《圣经·马太福音19》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富人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富人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基督教认为,富人要想进入天堂,惟一的途径就是将自己的财富捐赠出去。基督教中有关“富人原罪”的教义会让有钱人有一种“负罪感”,因而希望通过行善来祈求“上帝”宽恕自己的某些行为,以求净化灵魂,解脱良心,来确保此生生命的安全和灵魂的安宁。

被公认为美国私人慈善事业的伟大奠基者之一的美国钢铁巨头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于1889年发表的题为《财富的福音》一文已成为美国现代慈善事业的经典之作。他说:“过不了多久,那些遗留下巨额财富(而不在有生之年将之捐赠出去)的人们就会受到公众的唾弃。人死富有,死而蒙羞。”[5]美国现代私人慈善事业的奠基者、石油巨子约翰·D·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也明确地将他从事慈善事业的动力归因于自己对基督教浸礼会根深蒂固的信仰。[6]他多次公开宣称他对财富的厌恶,而且一直践行着基督教义所倡导的艰苦朴素的生活方式,并在去世前将其绝大多数财富捐赠出来。

可见,捐赠慈善事业是对宗教信仰和道德原则的最好实践,慈善捐献能给捐献者带来内心得益和声誉得益。内心得益就像教徒捐奉那样,因为捐奉而获得内心的平衡或内心的满足;声誉得益具有交换或交易的性质,捐资人一定要能够从捐献中得到他预期的声誉享受。[7]如,将捐赠者的名字作为永久纪念的传统无疑直接满足了捐赠者的荣耀感,这种荣誉熏陶有持续的道义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慈善捐赠能给富人带来内心满足和声誉得益,成为人们自愿的行为,继而成为大力提倡的社会文化传统。

(二)基于宗教传统的美国慈善基金会与个人慈善捐赠

教会组织自产生后就成为慈善事业的主持者和中介人,捐赠者把财产交给教会,由教会发放,直到大规模的慈善组织——基金会的出现。

宗教传统和宗教信仰是推动美国慈善基金会(Philanthropic Foundation)兴起和繁荣的重要因素。慈善基金会是一种民间的非营利性组织,由捐赠人提供财产并由它自己的职员进行管理,服务于对社会有益的事情。美国的慈善基金会事业“深深植根于其宗教信仰、互助历史、公民参与的民主原则和有限政府观念的传统之中”。[8]以至有人说:“基金会几乎与运营这些慈善机构的宗教组织是同义词。”[9]随着美国社会的逐渐发展及富人群体的增多,慈善活动的规模也日渐扩大并逐步组织化,独立的慈善基金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个人的慈善捐赠在逐年增长(见下表1)。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1968-2008年美国慈善捐赠的历史变化。40年来,美国慈善捐赠总额由1968年的188.5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3,076.5亿美元,净增长2,888.3亿美元,增长93.87%。统计资料表明,在大多数年份里,都会有大约2/3的美国人参与各种形式的慈善捐助。

在美国,宗教对公众慈善的影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会的慈善机构、现场捐款等直接影响着慈善事业。慈善捐赠成为人们的自愿行为,继而成为大力提倡的社会文化传统。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成长起来的美国人在社会交往和观察中习得了“乐善好施”的美德,低收入者也积极捐赠。统计数据显示,每年接近天文数字的巨额捐款约有75%来自美国普通百姓,全美平均个人捐赠占个人收入的1.8%。正是成千上万普通民众每月几美元、几十美元或几百美元的小额捐赠和志愿参与推动了美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一切都是宗教精神衍射出的慈善文化所发出的光芒。

三、教育捐赠是慈善事业的重中之重

(一)教育是慈善捐赠的重要关注点

通过以上对宗教与慈善事业内部关联的剖析,能够了解美国人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心理机制,然而,为什么众多美国人愿意把钱投向教育呢?在美国,启发民智的是宗教。新教徒因其信仰的原因,本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且最初来到美国的新教徒大多受过古典人文教育。同时,为了实现上帝的意志,使新大陆基督教化和文化化,清教徒积极兴办教育。美国慈善家认为,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越穷越上不起学,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早期的一批公益家的关注点在于教育。

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对生命永恒的不懈追求的宗教观出发,人们认为,在同是正常的健康人的条件下,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人的优劣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的。贫寒子弟缺乏受教育的机会,是他们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所以,纵观美国各大基金会的历史和捐助领域,最突出的共同点是关注教育,这几乎是慈善基金会存在的共同理由,所以很多权威工具书给基金会下的定义中都把援助教育放在其创办目的的第一位。大学、中学、职业教育、黑人教育、专项研究、教师待遇、图书馆以及对校舍、教学设施及对教育改革的研究,等等,无不得到基金会的关注。以安德鲁·卡内基为例,1889年他提出的“捐赠的最佳领域”中第一项就是教育。1905年,他成立“卡内基促进教学基金会”,投入启动资金l,000万美元,用于大学教授的退休金和美国教育问题的研究。以此为开端,1918年卡内基基金会成立的“教师保险与年金协会”,使教师先于其他社会阶层开始享受福利保障。1911年,老卡内基以其个人剩余的1.5亿美元资产的绝大部分建立了“纽约卡内基集团”(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即“卡内基基金会”,该基金会工作仍以教育为着眼点。卡内基基金会建立初期,捐赠给教育的经费是560万美元,而当年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是500万美元。20世纪60年代,还成立了全国性的教育广播电视集团公司,就是现在在全美广受欢迎的“公共教育”频道,专门制作教育节目,进行教育宣传。

美国每隔一段时期,就会提出教育改革的需要,这也是一些大基金会的关注点。在几次教育改革浪潮中,各大基金会都拨付巨款,聘请顶级教育家参与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报告,对各大学的教育思想和政府关于教育的决策及全国教育改革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捐助高等教育成为教育捐赠的首选

美国的慈善捐赠非常关注和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把高等教育视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科学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在捐赠项目中,一般首选的捐助对象是大学、研究生院。正如曾任卡内基基金会会长的克培尔(Frederick P.Keppel)所言:“如果说,什么社会机构与基金会有最密切的关系?我想,毫无疑问,那就是大学。”[10]大学组织旺盛的生命力,使得人们更愿意捐赠高等教育,使自己的英名长存。在不少大学,可以看到许多由捐资人命名的建筑,甚至还有很多以捐赠者姓名命名的讲座席位,并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不能随意撤销或挪用,它的历史甚至可以与所在的大学的历史一样悠久。

1636年,英国公理会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开办美国的第一所高校——剑桥学院。后来,随着教会的增加,不同的教派为了培养具有高深学问的传教士、教会工作者和虔诚于基督教的政府官吏,纷纷致力于兴办大学。到美国独立之前,各教派在北美大陆先后开办了哈佛学院、耶鲁学院、威廉—玛丽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新泽西学院、国王学院、穆氏印第安慈善学校、罗得岛学院、新泽西布伦瑞克女王学院等9所学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美国高等院校是一种推广宗教思想和一般文化知识的宗教组织。

1638年,约翰·哈佛(John Harvard)将400本图书和780英镑捐给了“剑桥学院”,学院遂命名为哈佛学院。1641年,马萨诸塞湾殖民地当局就派出3名牧师,到英国去为哈佛学院筹款,其中一人募得500英镑。1718年,伊莱休·耶鲁(Elihu Yale)收到科顿·马瑟牧师的劝赠信,向1701年建立的教会学校捐赠了价值562英镑的货物(耶鲁先后捐赠了约2,500美元的商品)和417本书等物,学校由此更名为“耶鲁学院”。创办于1764年的浸礼会学校罗得岛学院,曾因财政困难停办多年,1804年,接受尼古拉斯·布朗(Nicolas Brown)捐赠的16万美元而重建,改名为布朗大学,其校徽上的格言就是“我们信任上帝”。到南北战争前,美国已有近200所学院,其中92%的大学和院校均由基督教的各个教派创建或从宗教组织接受财政支持而建立。宗教成为北美殖民地时期创办高等教育的原动力。

1990年,安德鲁·卡内基捐资1,200万美元创办卡内基理工学院,即今天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是美国一流的理工大学之一。同老卡内基一样,老约翰·D·洛克菲勒在建立基金会之前就对教育有大量捐助,1903年,建立“教育总会”(General Education Board),从1892年创办芝加哥大学,到1910年捐赠最后一笔钱,累计捐款3,500万美元,创历史上独家对一所大学捐款之最。福特基金会于1955年前做了一笔5.5亿美元的一次性教育捐款,其中一半捐给了全国600家大学和学院,用于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半分别给45家私立医科学校和3,500家义务性质的非营利医院。该基金会还为一些学校建立了教学设备实验室,专门从事实验和设计各种新的学校设备和教学工具,卓有成效。该基金会以后的历届主持人继续以教育为重点,甚至人们认为福特基金会就是教育基金会。另外,福特和卡内基还联手成立“全国优秀奖学金基金”,被认为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奖学金项目。

(三)黑人教育受到捐赠者的重视

在美国,提到机会平等和社会改良,总是与种族问题分不开。各慈善基金会也非常关注黑人和民权问题。在这方面,教育仍是贯穿始终的重中之重。卡内基基金会在成立前后一直大力资助最早建立的塔斯克吉学院和汉普顿学院两所著名黑人职业学校。另外,还有一些在城市面向贫民区和贫寒子弟的项目,如帮助弃学的黑人儿童等。洛克菲勒家族有关注黑人问题的传统,其先于基金会建立的“教育总会”,实际上以黑人教育为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是美国最大的、有系统地资助黑人教育的组织。它以职业教育为主,目的是把黑人子弟教育成适应在工业社会中能自立谋生的人。在南方,当时还没有实行义务教育制度,整个基础教育很薄弱,洛氏先后拨巨款以各种方式直接和间接在南方各州普遍加强公共教育,使黑人子弟从中受益。他还拨专款通过各种渠道全力改善黑人学校和鼓励建立黑人中学,取得一定效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洛氏以南方一所大学为基地,培养南方教育专家。后来,卡内基等其他基金会也参加了捐款。这一项目持续了30年,几乎所有南方黑人高等院校的校长都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这一项目不但为黑人教育提供了极为宝贵的人才,而且使黑人增加了自信,显示出才干和潜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教育捐赠重点开始向黑人高等教育转移。福特基金会就曾于1971年出资1,000万美元用于加强一些黑人高等院校的建设。

(四)教育捐赠仅次于宗教捐赠

从1968-2008年慈善捐赠的数据统计来看,直接用于教育的捐赠份额仅次于宗教,且逐年平均增长5.9%(见表2)。以2008年为例,2008年捐赠总额3,076.5亿美元,其中宗教占34.7%,教育占13.3%,人类服务占8.4%,健康占7.0%,公共社会福利占7.8%,艺术文化和人文占4.2%,国际事务占4.3%,环境和动物保护占2.1%,基金会使用占10.6%,个人占1.2%,未分配资金占6.3%。40年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年直接用于教育领域的捐赠份额达10%~15%,所占捐赠份额一直名列宗教之后,位居第二,而宗教接受的捐赠又有很大的比例用于教育。根据美国教育援助委员会的统计,2003年宗教组织仅为高等教育就捐赠了3.6亿美元。

综上所述,宗教不仅是创办美国教育的原动力之一,也是激励美国人对教育慷慨解囊的主要驱动力,宗教信仰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

注释:

①本文为吕旭峰浙江大学博士生访学成果。在本文的数据搜集过程中,得到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中心Melissa S.Brown 副主任和Ke(Samuel)Wu博士以及美国基金会Sharon Bond博士的帮助,谨致谢忱。

标签:;  ;  ;  ;  ;  ;  

宗教信仰: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_卡内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