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笑曲线看循环与结构调整_微笑曲线论文

从微笑曲线看循环与结构调整_微笑曲线论文

从微笑曲线看流通与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曲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与国际分工体系。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依循了类似亚洲四小龙的发展路径,凭借劳动力和资源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制造业。从此,“中国制造”遍布全球,中国经济也步入了令世界瞩目的高速增长阶段。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这种发展方式的负面影响也相继出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更为“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1.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外需减少、出口受阻,但出口导向的中国制造业又无法摆脱对出口的依赖,不得不压低利润。中国许多出口企业利润率只有2%~3%,最高也只有5%。有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能承受人民币升值4%~5%的出口企业不足20%。然而,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频频施压逼迫人民币升值。自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一路升值,特别是自2010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5%。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创新高,一路突破6.6、6.5、6.4的关口,目前已经进入6.3的时代。2011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从此,美国又进入了逼迫人民币升值的新阶段。

2.劳动力成本上升。工资上涨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中国制造”的低成本神话即将终结。一方面,“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我国从2009年之后,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将逐步下降,国内有学者称之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1]也就是说,中国可能要面临“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双重约束。另一方面,工资不断上涨:一是最低工资标准的上调,2011年有的省份上调幅度超过30%;二是以富士康公司员工连续跳楼事件为导火索,国内企业卷入了“加薪潮”。

3.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这个看似奇怪的现象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的变化并不同步。近几年民工荒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每年春节过后。据相关资料报道,2010年春节过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用工缺口超过200万人。而2011年春节过后,民工荒更加严重,东西部地区甚至爆发了民工争夺战。与民工荒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则面临就业难的困境。很多大学生自愿“零报酬”到企业实习,千军万马竞争公务员就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真实写照。从人才市场需求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未能与市场需求接轨,但从产业结构这个角度看,大学生就业难是由我国以“低端制造”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决定的。

4.资源与环境告急。“中国制造”也伴随着高能耗、低效率的困境。2011年4月21日,人民日报公布的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成果指出:“我国环境状况局部有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环境压力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大,环境资源问题比任何国家都突出,解决起来比任何国家都困难。”

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就业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现象表明,出口导向型的“中国制造”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和工资上涨等因素正在挤压微利的“中国制造”至生存线的边缘;另一方面,就业和资源环境压力等正在逼迫制造业向高知识结构和低能耗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就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核心问题,也一直是学界热论的焦点,但转变难、调结构难这一顽疾始终未能有效解决。而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的严峻挑战更加迫使我们反思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路径。

二、结构调整的思维定式

早在中共十七大就明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很多学者也基于消费、投资和出口这“三驾马车”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政府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就是依据这个理论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拉动内需。这个刺激方案的确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较快复苏。然而,正如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所强调的那样,“三驾马车”是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采用政府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手段扩大需求只能维持短期的经济增长。[2]其不利影响之一就是助长通货膨胀。众所周知,2011年我国通货膨胀问题尤为突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路高歌,这与前期推出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方案密切相关。依靠政府刺激方案拉动内需只是权宜之计,从根本上说,扩大内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最终还是要立足于结构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在这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十二五规划纲要最大的亮点在于强调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但结构调整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从规划中可以看出,“三驾马车”的思维定式依然存在。规划虽然明确提出了发展服务业,但其战略地位与其他产业相比并不显要。国内著名流通经济学者宋则在2011年商品流通高层论坛上明确指出,“十二五”开局并不算顺利,归根结底是因为没有摆脱“制造业为上”的思维。结构调整的关键不在于增量调整,而在于存量优化,实现由“调整制造”到“调整流通”思维的转变。但是,从现实来看,不仅是政府和社会,在主流经济学的学术圈里也是轻视流通的。我们认为,之所以轻视流通,是因为主流经济学建立在不现实假定基础上的分析框架将商品流通过程抽象掉了。[3]

结构调整属于经济组织问题,但主流经济学不研究经济组织问题,而是研究既定经济组织下的资源配置问题。[4]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学者呼吁政府干预,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义。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凯恩斯的分析框架抽象掉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和过程,使经济组织问题及有关的经济结构问题更加模糊。[5]因此,“三驾马车”并不能为结构调整提供明确的理论指导,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清晰的框架。我国对外贸的依存度非常大,这主要是由我国广泛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所导致的。因此,从经济全球化或国际分工的视角出发更有助于解释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问题。微笑曲线或全球价值链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分析视角。

三、微笑曲线与“中国制造”

一个产品的创造过程大致包括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制造装配、品牌营销、批发零售等不同阶段或环节。各个环节都有自己的价值创造功能,因而形成了波特基于企业内分工的价值链。而随着分工的深化,一个经济组织难以“一体化”地创造价值,而只能专业化于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成为产品内分工的一名成员;一个国家也难以“一体化”地创造价值,而只能专业化于价值链的某一环节,成为产品内分工的成员。由此,国际分工的深化产生了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中,价值创造活动不再局限于微观的企业组织,而是扩展至整个链上的所有参与国。如果我们将“流通”理解为有关商品或服务的采购和销售活动,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全球价值链简化为研发、制造和流通三个主要的阶段或环节。这三个阶段或环节都是价值创造的必要阶段,都在创造价值。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在既有的分工与竞争体系下,上述各个阶段的价值创造能力或价值贡献额往往是不同的,形成了两头高、中间低的价值链,即广为人知的“微笑曲线”。“微笑曲线”看似简单,却能揭示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深刻的经济组织变化。[6]在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也适用于解读中国低端制造面临的严峻挑战。

1.低端制造收益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获得商品生产或制造的知识与能力变得相对容易,从而降低了商品制造或加工环节的相对难度,用经济学术语表述,就是降低了商品制造或加工环节的“稀缺性”。由于不够“稀缺”,因而必然“廉价”,这就是制造环节为什么处于“微笑曲线”最低端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国际分工体系下,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如果缺乏“研发”与“流通”能力,那么就只能被迫接受相对“廉价”的价值创造环节或阶段。例如,中国生产的世界三大男性品牌衬衫占40%的市场份额,但在最终价值实现上还不到世界份额的3.6%。[7]对于最新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苹果公司每台获利200美元以上,而富士康公司只能得到11美元左右的“制造费”或“加工费”。

2.低端制造风险大。在富士康公司参与的价值链中,高端的研发、流通环节处于其他企业的控制中,也就是说,富士康公司处于“两头在外”的中间(制造)阶段。这也是出口导向的中国制造业整体的现状。有报告指出,在中国28个主要工业行业中,外资在21个行业中拥有多数的资产控制权。在开放的产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总体外资控制度已经达到近70%的水平。[8]在流通产业中,中国零售业安全水平属于“基本安全”偏下,且正在快速接近“较不安全”的边界。其中,连锁超市、大型超市和百货店三种业态被外资控制的现象已非常明显。[9]“两头在外”暗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微薄利润难以承受环境波动,如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等。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倒闭潮”已是共知的事实。其次,市场需求信息被高端环节控制,低端生产不得不依赖于大型采购商发出的订单,而大型采购商对低端制造区位选择的灵活性较大,[10]有可能将订单转移。近几年,沃尔玛公司在中国的采购订单就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印度、越南等其他国家。因此,“两头在外”将我国产业置于高度不安全的风险地带,一旦世界市场或各国经济发生变化,极易遭受致命打击。[11]

3.低端制造牺牲多。“两头在外”不仅收益少,风险大,而且还要承受整个价值链的绝大部分成本或负效应。一方面,低端制造对工人的压迫越来越受关注。自富士康公司频繁发生员工跳楼事件后,很多人指责富士康集团为“血汗工厂”。然而,从“微笑曲线”的视角看,富士康集团受到了“两头”的控制和挤压,实际上只是“血汗工厂”的替罪羔羊。另一方面,低端制造在微利、高风险中承受着不对称的资源环境压力。高端研发、流通环节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优势是建立在低端制造高能耗、高污染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发达国家通过掌控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跨国企业,将资源环境压力转嫁给了处于低端制造的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低端制造是一种收益少、风险大、牺牲多的发展方式,国内外学者称之为“悲惨式增长”或“贫困化增长”。[12][13][14]“中国制造”面临的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就业和资源环境压力等问题显然都与这种贫困化增长密切相关。

当然,以上我们只是客观描述了中国产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状态,而不是对“选择”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声讨与批判。事实上,这种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经济增长方式,并非是我们的“主动选择”,而是在既有国际分工体系与国际竞争格局下的“被动选择”,是一种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竞争战略,也是一种不如此就无以快速增长的发展道路。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这种竞争战略将付出越来越大的成本与代价: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将逐渐丧失,低成本外向型发展战略正在遭遇国际经济、政治等的多维“抵抗”,国内资源与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这一切都迫使我们不得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适时调整。从微笑曲线可以看出,低端制造有两条升级路径,即研发和流通。无论政策层面还是学术研究领域,研发和技术进步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而“流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流通与结构调整

1.流通是微笑曲线中的高价值环节。流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的流通主要指狭义的流通,即商品流通,①指商品由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15]具体而言,可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解释流通的含义。微观意义上的流通是指企业的流通,涉及企业的品牌推广、渠道网络建设、物流及供应链组织与管理等问题。宏观意义上的流通是指全社会的商品流通,涉及流通体制和批发零售及物流等流通产业的规模、效率、结构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不仅决定着价值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而且直接参与价值创造。流通的价值创造主要通过物流与商流两个过程来实现。物流主要指产品的实体转移,其价值创造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效率克服产品转移的时空限制;商流指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其价值创造取决于交易谈判时的议价能力。

从微笑曲线上看,流通之所以能够成为高价值环节,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因为:

(1)从企业组织层面上看,20世纪中后期,“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带来了企业组织的根本性变革,“销售”由附属地位发展为独立甚至核心的“营销职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网络组织的兴起,营销在企业组织中的战略地位更加显要。[16]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跨国公司逐渐转变成专注于品牌、销售等流通环节的国际采购商,如阿迪达斯、耐克等。

(2)从产业层面上看,流通产业的影响力骤增。随着发达国家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财富巨头开始出现在零售业中,如美国的沃尔玛、克罗格、好事多、家得宝等公司。在近十年的财富500强中,包括零售、批发、物流在内的流通企业大约有100家左右,占500强的1/5,其中零售企业约有50家,占500强企业的1/10,而沃尔玛公司更因连续多年荣登榜首而备受关注。正如德鲁克所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正在迅速从制造商向经销商和零售商转移……”

(3)从国家层面看,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美国是一个零售大国。据我们统计,2001-2010年十年间,在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中,美国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上。在美国的第三产业中,零售批发的销售规模也遥遥领先于保险、医疗保健、银行金融等其他行业。因此,美国的核心竞争力绝不表现为GDP和生产制造商总值,而是表现在流通竞争力上。[17]

(4)流通环节不仅控制低端制造,而且对研发或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由于市场掌握在国际大型采购商手中,因而为了满足发达国家的技术标准和消费者需求,我国许多加工制造企业往往直接使用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同时出于提升竞争力的需要,往往还要采取动态的技术跟随和引进战略,致使本土设备制造业失去了市场空间,最终制约其研发投入及技术升级。[18]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通过对流通环节的控制,使低端制造业对生产技术和设备等的投入依赖于从发达国家引进,那么国内相关产业也就失去了市场,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难以突破的根源。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流通”是令人担忧的一个环节。从微观层面看,本土企业营销能力偏弱,特别是缺乏强有力的民族品牌。而较为成功的民族品牌往往又成为外资收购的对象。以化妆品为例,小护士、大宝、丁家宜等成功的民族品牌都已被外资收购。外资企业不仅收购了我们的民族品牌,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本土企业的分销渠道。从宏观层面看,我国流通业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不仅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流通企业,而且整个流通产业的竞争力与服务水平也比较低,全社会的流通效率不高,流通成本居高不下,其价值创造能力十分有限。因此,从整体上看,流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应当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或结构调整努力的方向。

2.流通对结构调整的意义。从微观上看,结构调整主要指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宏观上看,结构调整主要指产业结构的调整,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或产业升级,具体指产业结构的高附加值化、服务化和低碳化发展。对我国而言,结构调整的含义还包括由外需经济为主向内需经济为主调整;由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向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调整;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调整等。显然,流通对上述各种含义的结构调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企业流通力对价值增值的贡献。从微观层面看,流通对结构调整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企业流通力对价值增值的贡献。处在微笑曲线低端的制造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低并不是因为生产能力弱,②而是因为对利益分配的控制能力弱。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和收益能力越来越取决于品牌营销、渠道网络建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企业流通力的水平。流通力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实际上控制着利益的分配,决定了财富由加工制造环节源源不断地流向流通环节。因此,要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不能局限于工艺流程等技术层面上的提升,而应加强企业流通力建设。另外,流通对研发也具有重要影响。被“俘获”在微笑曲线低端的“中国制造”不得不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从而挤压了本土设备企业的市场空间,最终制约了研发投入和技术升级。[19]从流通环节看,低端制造被大型采购商强大的品牌营销、批发零售等流通力“俘获”,从而与处在全球价值链之外的本土设备企业割断了分工关系。而分工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亚当·斯密早就有深刻的阐述。

(2)流通产业对结构调整的意义。流通产业对结构调整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增加GDP、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直接贡献,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市场组织者的流通产业有助于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对接,促进国内区域间分工和区际贸易,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首先,流通产业有助于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有效对接。大家知道,连接或媒介生产与消费是流通的基本功能,而专业化、社会化的流通产业之所以能够产生并存在,就是因为它比生产者或消费者的自我对接更专业、更及时、更方便、更优质、更廉价。这是因为,流通产业本身就是一部系统的高度专业化与社会化的“营销”机器,这部机器不仅能“有效”帮助生产者寻找消费者,也能“有效”帮助消费者物色适宜的生产者及其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并最终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效对接,完成其价值创造的使命。流通产业对接生产与消费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流通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包括效率、成本、服务质量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全社会营销能力或流通能力的高低,从而也决定了全社会生产与消费有效连接程度的高低,进而决定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高低和全社会价值实现与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

其次,流通产业有助于降低区域间交易费用,进而促进区域间分工与区际贸易。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间有着不同的自然禀赋或比较优势,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天然具备建立一个基于国内区域间不同比较优势的有效分工体系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城乡二元结构等顽疾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种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与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由于很多地方都同时对准国外市场,导致产业结构趋同,缺乏相互交换的产品,地区间贸易随之萎缩,分工必然受压抑。因此,国内市场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从国际分工体系中可以看到,我国制造业参与的价值链主要由国际大型流通企业或采购商主导和驱动。这启示我们,强大的流通产业有助于推动国内市场分工体系的形成。流通产业的经济性质,即交易服务的专业化生产者[20]及其商流、物流、信息流等专业功能,决定了其在促进区域间分工与区际贸易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其三,流通产业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从国际分工视角看,目前我国流通产业在国际竞争中依然处于劣势,因而很难在全球价值链的流通环节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全球价值链中可以看出,我国参与全球分工的企业大多属于制造业,而没有大型流通企业,流通这个高价值、高服务的战略环节自然就被其他国家占据。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缺少流通这个高价值环节,而且导致我国制造业的高级化或产业升级进程受制于国际大型流通企业。因此,发展流通产业、培育大型流通企业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高附加值化、服务化和低碳化发展,从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五、小结

选择微笑曲线或全球价值链的分析视角,有利于我们基于国际分工视野解读“中国制造”面临的严峻挑战。正如微笑曲线所描述的那样,流通环节同样蕴藏着巨大的价值创造空间,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阐述了流通对结构调整的意义,并建议企业和政府从价值创造与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加强企业流通能力建设,鼓励并支持流通产业发展,以提高全社会流通能力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效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微笑曲线看流通对结构调整的意义,提示政府、学术界及实业界在关注研发或技术进步的同时,不要忽视流通环节。

注释:

①严格来说,除了商品流通外,企业组织内部原材料或中间品的物流过程也属于狭义的流通。

②“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就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强大生产能力。

标签:;  ;  ;  ;  ;  ;  ;  ;  ;  ;  ;  

从微笑曲线看循环与结构调整_微笑曲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