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第五中学,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国家的未来是由新一代年轻人继续开创的,他们将肩负着谱写祖国未来的重任,由此他们素质的高低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在将素质教育当做是教学的口号时,需要将其落到实处,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培养。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中学生道德建设现状分析与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品质;教学现状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逐渐变化,已渐渐朝综合素质方向看齐。目前社会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此阶段,整个社会所呈现的气象便是积极健康、生机向上,所以社会大众对于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是极为关注的。但是在现今的社会中,不少陋习正在侵蚀学生的内心,类似不珍惜社会劳动成果、拜金主义、以自我为中心以及辨别是非能力薄弱等。这样一些道德陋习,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股阻碍之势。要使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初中阶段这一培养学生道德观的最佳时机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能够使他们的个体心理发展得到正确的引导,进而使其综合素养也得到提升。接下来,本文将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为例,来试着探讨一下教师在初中道德建设中应该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知行合一”。
一、中学生道德建设现状分析
(一)具体存在的文题
之所以要改进中学生道德建设现状,是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中确实是存在些许问题。其一,便是学生的道德观念极为薄弱,而且还缺乏一定的道德行为。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表现的中规中矩,但是一旦真的遇到问题,却难以做到“知行统一”,虽然部分学生“大错不犯”,但是却“小错不断”,虽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究其本质其实是极为严重的,这是学生的道德建设出现了问题。其二,便是学生容易模糊道德观念,而且有的时候还容易混淆一些道德行为。不少学生虽然能够懂得一些道理,但是在具体的环境中,却对一些道德观念存在着模糊的印象,就像是不懂得“团结友善”与“江湖义气”有何不同?“助纣为虐”与“助人为乐”有什么不一样?这样的观念模糊之后,便容易使学生做出一些出格的行为,使得他们的在做错了事情之后,并不明白自己何错之有,甚至还有人便显出自己具有极强的“正义感”而“沾沾自喜”。其三,便是部分学生的道德观念以及发生扭曲,由此便使得他们的道德行为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在学生群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畸形的道德行为,如“小偷小摸、小打小闹上升至打架斗殴”之类的。虽说有的学生的出发点是极为复杂的,也正因为如此使得在学生群体中会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大事如果追根究底,从道德本质角度上进行探究,不难发现,这都是因为学生扭曲的道德观念所造成的。这样的一些问题,虽说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很可能会铸成大错,所以教师必须要明确这些问题出现的源头。
(二)形成问题的原因
按道理来说,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幸福的家庭中、友善的集体中成长的学生,不应该会出现道德失范的情况,所以在出现这些问题之后,教师需要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经过仔细的探查之后,可能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其一,便是现实与理想、书本与社会的脱节。教师所教学的《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是经过不少学者仔细研究之后出版的,其中的内容具有极为深刻的含义,但是却要求学生在短短几年内就将其掌握透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便使得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能够学到一些表层内容,更深层的含义没办法琢磨出来,使得学生在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时候经常出现问题,也就是常说的“纸上谈兵”。其二,便是教师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脱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以自我的教学方式为主,但是现今的教学中,要求的是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的思维是极为活跃的,如果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没办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的话, 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听教师讲学,这也就使得整个教学课堂的效率不高。其三,便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兼顾到德育与智育。现今提倡开展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其实可以分为“德育”与“智育”,“智育”,顾名思义,便是对学生的智力进行培养。目前为了学生的升学,不少教师与家长都将“智育”看作是重点教学对象,而对“德育”加以忽视,造成了二者的脱节。
二、提升中学生道德建设策略
(一)做好道德品质教育宣传工作
为了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培养,教师需要做好打的品质宣传教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德育宣传工作不能够只靠“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而是需要将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这样一来,便可以集大家之力,将这一工作做到位。
例如,以“合理利用网络”这个小节的内容为例。在这个小节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并且使学生学会如何借助网络传播正能量。那么在借由这个课程的教学时,应该如何来做好道德品质教育宣传工作?如果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如何利用网络”为题,写一篇作文,将自己的想法写作出来。如此教师在看的时候,便可以得出学生内心的真情实感,进一步认清学生的态度。如此,便可以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对症下药”。如果是在历史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一边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历史课件,一边给学生介绍应该如何合理的利用网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教师在这个课程小节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想法来谈一谈“如何利用网络才是合理的?”教师可以出一份问卷调差,其中的内容可以是“你经常浏览那些信息?你怎样别别信息的好坏?你认为网络上的信息会有哪些影响?你有没有质疑过网上的信息?”通过这样的一些内容,来让学生了解到应该如何合理使用网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使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得到培养。
(二)提高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
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素养的时候,需要有这样一种认识,即“如果学生根本没有相关的概念,应该如何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由此,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借助这种方式来使学生能够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因为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书本与社会、现实与理想”脱节的情况,所以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尽可能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例子。通过调动起学生的好好奇心,使学生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这个小节的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这个小节的时候,要做的便是带领学生,让他们知道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正常运转,保证人们安居乐业;使学生明白只有形成社会规则才能够维护好社会秩序,所以人们应自觉遵守社会规则。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了解像“社会规则、社会秩序”这样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呢? 最好的方式,便是借助一些与学生离得比较近的相关事迹。说得更近一点,教师可以就拿学生的学校生活来举例,比如说,“同学们,如果你们去食堂吃饭的时候,不按照规则排队的话,那么最后会造成一个什么后果呢?”“同学们,如果你们现在其中有几位学生突然不读书,而是站起来四处走动,且随意说话,最后班上会出现一种什么现象?”又或者是“同学们,假如班上的同学都不想按照规则打扫教室的卫生,过个一两天,你们觉得教室里面会成什么样子?”教师在例举了这样一些与他们实际生活相接近的例子后,学生会因为这些事例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认真的思考这个问题。一旦他们想明白之后,便会对“社会秩序、社会规则”这一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一种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对道德品质的认识提高。
(三)打造良好道德品质教学环境
有的时候,学生之所以缺乏对道德观念以及道德行为的明确认识,是因为他们现今所处的生活中并没有刻意的出现一些需要他们用到这些方面知识的事情。所化说得好,只有将知识有效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才会对这一情况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让学生在一定的氛围之中,他们才会做出与这一情境相适应的反应。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意识的时候,需要打造出良好道德品质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得到成长。
例如,以“社会生活讲道德”这个小节的教学内容为例。在这个小节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这个小节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培养出文明有礼意识,教师需要在这一过程中鼓励学生检省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仪表,从而使其能够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素养。为了让学生做出最真实的自己,讲将他们的真情实感激发出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如借助一个相关的“无礼”故事来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做到礼貌待人。又或者是将学生带至社区之中,让学生根据社区中的一些规则,做一些事情,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懂得为什么说“社会生活讲道德”。在这样一些相对应的场景中,学生会将一些平时并不会做的事情做出来。在此之后,教师可以让班上的学生依次来说一说自己的感想。这样一来,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便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
(四)教师需要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坚持。在这一过程中,单是只靠教师或者是学校的力量还是不够的,需要家长的支持。现在不少家长都认为,只要学生考出好的分数,那么教师的教学便是好的,其他什么都不用去管。这是极为不合理的,一旦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不到好的培养,最终的结果是难以预料的。由此,教师需要结合家长的力量,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有效的培养与监督。
例如,以“责任与角色同在”这个小节的内容为例。看这个小节的题目,便知道这个小节的教学目标是与“责任”有关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主要目的便是让学生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使他们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并且对不负责任的后果有充分的了解;此外,便是让学生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道理。为了使学生明确“责任”的含义,教师可以与家长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不是成为所谓的“小皇帝”、“小公主”。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家庭生活中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并且让家长对其进行监督,以此来使学生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聊天工具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家长群,家长可以将自己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反馈给教师,教师也可以为家长支招,使家长懂得应该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在这一样的家校结合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必然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开展背景下,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是亟待提升的。教师需要明确中学生道德建设的现状,从中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再结合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到“以人为本,知行合一”,以此来使得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良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勤.思想道德建设与法律基础——针对现代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分析[J].法制博览,2016,(5):284-306.
[2]曾瑛.从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谈中学思想道德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7,(6x):7-9.
[3]祝建兰.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5,(24):168-168.
[4]博岩.当前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与分析[J].班主任,2015,(2):30-32.
论文作者:梁位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道德品质论文; 道德论文; 小节论文; 社会论文; 自己的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