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研究论文_胡满立

胡满立

(宜宾市筠连县人民医院 四川宜宾 645250)

【摘要】目的:探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属性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3%,乙组的有效人数有4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65.3%,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的不良反应率为8.2%,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乙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消化性溃疡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046-02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meprazole and diazepam tora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Methods In this study to choose - in September 2015 in February 2014, our hospital 99 cases of peptic ulcer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drug properties,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irst division and group b, respectively using omeprazole and diazepam tora azole treatment,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In this study, the students' effective number of 32 cases,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5.3%,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44 cases of b,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8%, 88% > 65.3%,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first division, b data comparison difference to be marked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Of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8.2%,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was 4%, b group b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first division, comparison results difference significantly,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eptic ulcer using panxi pull azole, its effect is obvious, is a kind of drug,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more widely is worth clinical application.

消化性溃疡是当前临床研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病理机制比较特殊。该病病程比较漫长,周期性很长。在临床研究中多是采用抗菌类药物和抗酸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为主。为了探究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属性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药物属性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9例患者,乙组50例患者。甲组中男25例,女24例,患者年龄在25~58岁,平均年龄(40.5±10.5)岁。乙组中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在24~59岁,平均年龄(41.2±12.5)岁。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四肢湿冷以及心悸等,两组患者在常规性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性治疗方式,包括:输液、维持水电介质平衡等。甲组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给予40mg奥美拉唑溶于100ml的生理盐水中,采用静脉滴注的形式进行治疗。乙组应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给予80mg泮托拉唑溶于10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临床效果进行分[1]。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不存在不良反应,经过胃镜检查后,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病情逐渐缓解,不良反应逐渐减少。无效:用药后病情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指的是显效和有效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 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3%,乙组的有效人数有4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65.3%,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比较情况如下。

3.讨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的特殊性,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以质子泵抑制剂为主,能起到明显的作用[2]。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都是比较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能选择性的作用于胃黏膜细胞,抑制管状泡上细胞活性,降低胃酸的分泌。此外该药物的持久性比较强,对于二丁基环腺苷酸的刺激也会起到控制作用。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药物选择性比较强,也是阻断胃酸分泌的最终缓解,其本身具有代谢性的特点。消化性溃疡是多种病因的疾病,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以减少细菌影响为目标。泮托拉唑的药物机制比较特殊,整体作用更优于奥美拉唑。在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合理给药[3]。

在本次研究中,甲组的有效人数3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3%,乙组的有效人数有4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8%,88%>65.3%,乙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甲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的不良反应率为8.2%,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为4%,乙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4]。

综上所述,泮托拉唑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能缩短患者出血时间,药物治疗安全性比较高,患者对其比较满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李兴丰,陈亚萍.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01(12):124-126.

[2]申鸿俊.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08(01):145-146.

[3]胡正玲.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76例疗效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12):514-515.

[4]陈明会.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肠溃疡的疗效比较研究[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02(02):225-226+229.

[5]陈经云,王明霞,汪和明,叶启文.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0,11(12):1620-1621.

论文作者:胡满立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  ;  ;  ;  ;  ;  ;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研究论文_胡满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