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习”教学_口语交际论文

“综合学习”教学_口语交际论文

漫话“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设计了“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它与“写作”“口语交际”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融合性课程。笔者在调研指导中发现,由于对综合性学习缺乏了解,面对这样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或轻视其教育价值,无视它的存在,对综合性学习置之不理,或不知如何应对,或不能充分实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功能。

一、认识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又称综合性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它是一种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并列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一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的发展。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也就表现为以上的四个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价值就在于它“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承担着在语文学科领域内实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进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的目标的重要使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圆满地完成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任务。

二、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编排特点

教材编者基于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的深入理解:“一是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教师教学用书·致老师们》)”本着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整体目标,这套教科书将以往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者结合起来,设计、编写了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或与课文在内容上一致,或选题由课文生发而来,使综合性学习成为整个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综合性学习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每册教科书的六个单元均有综合性学习,其中三个称为“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规模小、层次少,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其余三个称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活动规模大、层次多,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在知识与能力方面也有系统、独立的要求,口语交际、写作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提出阶段性要求。这样,综合性学习的过程就成为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的过程,成为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的具体实践。

三、实施综合性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是“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样,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确定课题:课题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教材提供的课题。这些课题经过教材编者的设计,能够较好地实现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功能,教师用书还为方便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加以利用。一是自主开发课题。课程标准赋予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和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的权力,教师应勇敢地担当起教材的编写者的责任,根据社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发本社区、本学校的课程资源,确定综合性学习的课题。2001年9月《中国青年报》等多家新闻单位举行了《读中华经典,迎北京奥运》知识竞赛活动,唐山八中的谢丽娟老师,根据教材古诗文比例大、学生记忆内容偏多的情况,设计了一次主题学习活动,将参加知识竞赛这一自主学习活动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就是一次成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尝试。

制定计划:根据专题确定综合性学习的组织方式、活动安排、时间安排以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和自主开发课程资源等,以便顺利完成综合性学习,实现预期学习目标。同时,教师应做好知识的准备、资料准备、校外活动有关事宜的联络等工作。

发动布置:发布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说明本主题综合性学习的意义、目的、时间安排、要求和建议等。

督促指导:根据反馈信息有效调控综合性学习的进程,采取讲座或个别辅导等不同形式对学生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这也是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为成果展示做准备的过程。

成果展示:采取适当的形式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交流学习成果,相互启发,激发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为学生间的互评做准备。

评价总结: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忽略,我们看到的资料包括各种杂志上刊载的案例、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大多数缺少评价阶段。即使有评价总结阶段也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紧紧抓住评价的权力不放。具体的评价建议将在下一部分集中说明。

总之,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在活动的每一阶段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目的是什么。基本的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自主学习。

四、评价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即学生的学习评价和教师的教学评价。

在调研中发现,由于旧课程的惯性,特别是与新课程配套的评价方式正在摸索之中,也由于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功能和价值缺乏深刻理解,许多教师独霸评价权,评价形式单一,评价的着眼点偏离,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特别是不能有效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行为改进的发展功能,不重视评价,甚至有的教学过程根本没有评价总结这一环节。

对于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

——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

——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

——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

——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在评价时,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思路和方法。对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对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点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

由于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过程的不可控性,评价的主体也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发生相应的变化,那就是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应倡导学生本人、其他学生、学校的其他成员、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来,以便形成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客观、全面、尽量趋于准确的评价,将评价变成学生自省自悟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反映对教师综合性学习教学的评价不知从何处做起,不知道哪位教师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搞得好,哪位教师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搞得差。其实,与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相对应,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尤其是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尤其要关注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提倡采取定性的描述式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的构成,不仅有学校领导、其他教师,还应有教师本人和学生。

五、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课程形式受到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虽然学习方式和一般的课堂学习差别很大,失去了教师时时刻刻的跟踪、督促,主要表现为学生自身课余时间的自主学习,但他们积极主动,热情极高,出现了许多出乎教师预料的成果,使广大教师备受鼓舞。在教学实施中,以下问题仍需引起注意。

1.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应与单元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整体设计,同步进行

人教版教科书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或与课文在内容上一致,或由课文生发而来,综合性学习的开展与单元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整体设计,同步进行,一方面可以促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另一方面也不致因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滞后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教学,使前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教学冲击后一单元的教学。就是说在单元教学开始时就应该启动综合性学习教学,单元教学结束的标志是本单元的所有学习活动结束。

2.成果展示应建立在学生广泛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有的教师将综合性学习和过去的课外活动等同看待,为了追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教学中不是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而是由教师授意,由一部分学生赶排“节目”,这种做法不仅剥夺了其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也与综合性学习的课程功能相悖。还有的教师囿于教材规定的内容,不能也不敢自主灵活地处理教材。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这个专题,如果由集中展示成果变为分散展示,将“自我介绍”这个内容由集中改成分散,从学生升入七年级开始就启动综合性学习,每天有几名学生介绍自己,如果将“推荐自己”“模拟面试”和班委会建设、课代表选举结合起来,就能发挥综合性学习“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的作用,让语文学习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这个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有结识新的同学的必要,这个集体需要班委会、需要课代表,这样就将语文学习置于生活这个情境之中,在这种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的主体精神将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学习的效果会成倍提高。

3.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与他主学习、独立学习、接受式学习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是变革学习方式的主阵地,理应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完全抛弃旧有的独立学习、接受式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各有优势,自有其存在价值,所以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中决不能将这些学习方式完全抛弃。低年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的成分可以多一些,新知识、新领域的探求开掘过程中接受式学习的味道可以浓一些,合作学习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会更有生命力。也就是说,在综合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应处理好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发挥自身主导作用的关系,使综合性学习健康发展。

4.“结果”与“过程”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有强烈的成功意识,这是学生追求自我超越,获得发展和提高的推动力。但是,任何学习领域中都会有学习成果不显著的学习者,如果只关注结果,就会使这部分学生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涩,享受不到成功的甜蜜,久之就会丧失进取的动力,所以在评价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时应引导他们关注过程和体验,防止失败的阴影笼罩学生,也就是说应关注那些“弱者”,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究的信心和勇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评价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则应过程和结果并重。我们应当承认良好的实施过程不一定得来优良的果实,干瘪的果实同样也不能证明实施过程良好。要全面客观评价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只能是过程和结果并重。

标签:;  ;  ;  ;  ;  ;  

“综合学习”教学_口语交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