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探究式教学设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改进_三角形中位线论文

两则探究性教学设计的缺失分析及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缺失论文,教学设计论文,两则论文,探究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究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本(以学生为本)真(求真务实)数学教学主张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概括、猜想、推理、交流等数学思维活动,经历数学化的活动过程,经历从“想学”到“会学”的历程,使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获得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经过课改这些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本真的探究活动应该是真实有效、内涵丰富、富于底蕴、具有人文、情智共生的成功课堂,然而,现实课堂中的探究教学往往徒有虚名,或“形神俱散”.笔者参加一次区域教研活动,现就观摩的两节探究教学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使探究教学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缺失概念内涵的提炼过程

      1.案例:探究“矩形”的定义

      教师:一个平行四边形怎样变化就得到了矩形呢?

      学生:将一个角变成直角.

      教师:(投影)将平行四边形拉动,使其一个内角恰为直角,如图1.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抽象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步认识到它的本质属性以后才形成的”.案例中,我们没有见到概念形成过程中学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没有思维的碰撞,不费工夫就轻松获得概念,其实质是肤浅的假性理解,是先入为主引发的假性认识(事先已阅读教材).我们知道,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学生为什么不说成“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有三个(或四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而是只取“有一个角是直角”呢?教师的投影虽然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图形的变化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显示概念特征,但不足以让学生精确地概括矩形的定义.如若学生将矩形定义概括为“有两个(或三个、四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此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相互补充统一认识,提炼完善新概念的内涵.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通过揭示新概念内涵、外延及其与旧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关注“矩形”定义获得的途径,这番阅历使学生所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那将是一个思维开放的探究课堂,学生的发现能力被充分激发,创新的激情与欲望被调动.

      (1)合作学习

      ①学具操作:请学生用四根木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唯一吗?

      ②变换操作:试着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你能拼出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吗?此时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是多少度?

      这时教师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于一般学生可引导通过观察,测量得到;对于能力较好的学生要求说出理由.

      (2)得出概念

      投影图1的变换过程,引导观察图形特征,得出概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再思考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发现、创造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就是在于引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技能的途径和方法.教师选择能作为新知识(矩形)生长点的旧知识(平行四边形),将新知识的各因素联系起来,并以组织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的旧知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反映新知识内容的文字、符号先有一个表层的认识.通过设计合作学习、动手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平行四边形到矩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角度的变化引起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变化.“试着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你能拼出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吗?此时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内角是多少度?”这个问题使学生对“矩形的定义”探究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向,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同时能理性地从图形的角度数值思考和提炼,使探究不流于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发现矩形的特征,抽象出矩形的定义,经历感悟并逐步学会如何给数学概念下定义.因此,教师只有首先深度把握数学概念内涵,才能设计有效的探究学习过程,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缺失本真的探究教学

      1.案例:探究“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1)作图

      作任意△ABC,作AB、AC中点D、E,联结DE.

      定义:像DE这样,联结三角形两边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2)思考

      问题1:一个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

      问题2:三角形中位线与三角形中线有什么区别?

      问题3:如图2,DE是△ABC的中位线,DE与BC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4:度量一下你手中的三角形,看看是否有同样的结论?并用文字表述这一结论.

      猜想:三角形的中位线________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________第三边的________.

      问题5:如何证明你的猜想?

      (3)证明

      如图2,点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求证:DE//BC,DE=

BC.

      教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解决.

      教师:哪个小组来说说如何证明?

      学生:延长DE到点F,使EF=DE,联结FC、DC、AF.如图3.

      

      教师:解释方法思路(投影如下页图4).

      

      (学生板书完成证明)

      探究性教学的特征是集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案例虽然创设了较好的问题情境(“画图”环节),但探究过程并不开放,合作并不积极,交流互动单一,学生获得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思路(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来得“牵强附会”,并没有真正地进行探究活动,而是被教师牵引着去发现“新知识”,不是本真的探究活动.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具有较强的探索性,怎样引导学生发现和探求呢?《课标》(2011年版)强调,探究教学应采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证明”的方法,这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现有一张三角形纸片,你能通过裁剪,将它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操作——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尝试.

      ①需要把三角形剪成几块?

      ②如何将剪开的几个部分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时抓住关键点:DE这条线段的位置如何确定?(突出:分别取边AB、AC的中点)

      (2)拼图——学生拼图解决

      教师(追问):这样拼出的图形为什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5.(教学时突出:将△ADE如何拼到△CFE的位置上)“你能用推理的方法给出证明吗?”

      

      把问题进一步细化:“要解决以上问题,应该解决两个问题:①点D、E、F是否在同一直线上?②四边形BCFD为什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再次让学生小组讨论,得出如下思路:

      ①因为△ADE≌△CFE,所以∠AED=∠CEF,因为∠AED+∠DEC=180°,所以∠CEF+∠DEC=180°,所以点D、E、F在同一直线上.

      ②因为△ADE≌△CFE,所以AD=CF,∠A=∠ECF,所以AD//CF.因为AD=BD,所以BD//CF且BD=CF,所以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3)性质——进一步探究

      教师:在上面的裁剪过程中,线段DE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你能不能给三角形的中位线下一个定义?

      (联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教师:如图2,线段DE是△ABC的中位线,你能发现这条中位线与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学生探究得出DE//BC,DE=

BC)

      教师: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启发学生从前面的拼图中去联想,学生得出以下两种证明思路.

      倍长法:如图3,延长DE到点F,使EF=DE,联结FC、DC、AF.证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旋转法:将△ADE绕点E旋转180°后得到△CFE,证四边形DBCF是平行四边形.

      4.再思考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发现和证明,有着丰富的探究空间和潜在的问题情境设计,需要教师搭建适当的“脚手架”及适当的介入来组织一个真正的探究活动.而“问题”探究则是为学生搭建通向目标的脚手架,其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引入中位线定义,二是为发现中位线性质和证明找寻思路(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在“操作”环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的引领,改变了课本的叙述方式,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引入比纯粹的一个例子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而且中位线性质的证明要添辅助线,为什么要添这样的辅助线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拼图,再去理解证明就显得比较容易了.拼图和添辅助线这两者又有所区别,那就是拼图时必须说明D、E、F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教学中应引起重视.试验后再让学生给出数学解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在“进一步探究”环节,把三角形中位线性质设计成探究活动,是考虑到学生已有前面“拼图”的感性认识,加上教师的适时启发,有助于学生对证明性质需添加辅助线这一难点的突破.辅助线产生的思路来源于动手操作的探究启发,通过探究,发现辅助线的产生是有规律的,这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为什么要这样添加辅助线?如何想到的?”有了因果关系,在推理证明时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延长DE到点F,使EF=DE”的思路,而且积累了“倍分关系”问题添加辅助线的一般方法,进而提升为数学模型,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改进后的设计以“一张三角形纸片,你能通过裁剪,将它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为出发点,激发学生探索的愿望,通过问题的提出,所有学生都被吸引到思考的队伍中.探究三角形中位线的基本性质,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为桥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规律的存在,有了这些基础,再在小组间展开交流讨论,提出猜想并证明.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强调转化、类比、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恰当应用,让学生经历“猜想—探索—发现—推理”的过程,从而达到探索的目的.

      案例表明,没有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究教学,是舍本逐末的伪探究活动,其特征仍是重结果轻过程,实质还是传统教学思想使然.数学活动是探究的载体,是师生学习的媒介,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让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体验数学的发生过程,没有过程的教学学生对,知识间的关系无法深刻认识.回归本真的探索而生成的课堂才是鲜活有效的.

标签:;  ;  ;  ;  ;  ;  

两种探究式教学设计缺失的原因分析与改进_三角形中位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