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不成戏--浅谈小丑的艺术_艺术论文

丑不成戏--浅谈小丑的艺术_艺术论文

无丑不成戏——丑角艺术琐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丑角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神仙老虎狗,生旦净末丑。”“丑”作为中国戏曲中的一个行当,在戏曲资料中始见于宋元南戏中,是由宋杂剧中的副净演变而来的。“无丑不成戏”,我国戏曲中丑角艺术,以其历史之悠久、剧目之丰富、角色之绚丽多彩、造诣之精深而驰名中外。如《十五贯》中的娄阿鼠、《下山》中的小和尚、《柜中缘》中的淘气、《拾玉镯》中的刘妈妈、《秋江》中的老艄公以及《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丑角人物,具有独特的艺术风采。

丑角以插科打诨、滑稽戏谑见长,有人以为这是个无足轻重的行当。其实,在旧戏班子里丑角却受到特别的尊重。老艺人传说,过去戏班里一末搭十杂,生旦净末,你唱得再好,演技再高,也是老二,只有唱三花脸的丑角才算“头”。相传梨园的始祖唐明皇装过三花脸,所以尊“丑”就是尊皇帝。从前戏台上打鼓的地方称为“九龙口”,照例只有发号施令的打鼓佬才有资格坐,但是唯有丑角例外。他如果高兴,可以在那儿坐一会儿。戏班子里大衣箱、头盔箱,装有王服王冠,别人不敢坐,只有三花脸敢坐;赶庙会唱神戏,戏班子要敬装王,唱三花脸的可以不打躬作揖。还有,那一天演出的剧目中,如果没有“关公戏”,开脸(画脸谱)总得让“丑”先来。

丑行又称“三花脸”或“小花脸”行。实际上它不能列为正式花脸,仅仅在鼻子上涂个白方块罢了。像《群英会》里的蒋干、《三盗九龙杯》里的杨香武、《野猪林》里的高衙内等人。有的小丑勾脸时略有变化,画些枣核、小蝙蝠之类的图案,形成一种特殊的脸谱。《秋江》中的老艄公、《女起解》中的崇公道,开的是“螃蟹脸”,螃蟹壳画在鼻子上,蟹脚则是额上、脸上的皱纹。昆剧《十五贯》中的娄阿鼠则在脸上勾一只白色的小老鼠,太阳穴贴两片膏药皮,这种漫画式的脸谱往往是所演人物滑稽性格的谐合与点醒。

丑角的类别、分行很细,丰富多彩。昆曲中的丑角分副和丑两种。副为二花脸,包括冷二面、油二面,《乐驿》中的乐道德、《芦林》中的姜诗,《玉堂春》中的崇公道都是副角。丑角又分脏丑与俊丑两种,《十五贯》中的娄阿鼠就是脏扮,《下山》中的小和尚则是俊扮。另外,还分以表演为主的文丑,以开打和翻跟头为主的武丑以及小丑,文丑中又分方巾丑和纱帽丑。京剧丑行中有文丑,包括方巾丑、苏丑、袍带丑、茶衣丑、邪僻丑、老丑数门,还有武丑和丑婆(彩旦)。彩旦扮演的多是滑稽诙谐或奸刁邪恶的女性,一直由男演员扮演,只有个别年轻的角色偶尔由女演员反串。彩旦不仅有文的,如《拾玉镯》中的刘媒婆、《四进士》中的万氏,也有武的,譬如《铁弓缘》中的陈母,她跟她的老头子闯江湖,富有社会经验,性格豪爽开朗,而又嫉恶如仇。演这个角色演员要有武功 基础。一般的彩旦坐下时大都盘起一条腿来,而陈母与那个丑公子闹翻了脸时,要将身子一纵,跳坐到椅子上,丑公子要抢亲时,被陈母打跑了。在陈母要去追时,还有三个铁门槛、三个扫堂、一个旋子,然后亮相,等于武戏中的耍下场。川剧的婆子丑(彩旦)很多,如《迎贤店》中的店婆、《王婆骂鸡》中的王婆、《投庄遇美》中的梅媪。福建的高甲戏丑行中分文丑、武丑、女丑三种。文丑中包括公子丑、破衫丑、长衫丑、袍带丑、童丑;武丑中包括长甲、短甲;女丑中包括家婆丑。

丑角艺术是美的艺术,也是一门难以驾驭的艺术。戏曲丑行中,流传着一句话,叫“丑中见美”。丑角演员往往要求身怀绝技,且舞蹈、身段、步法、唱念都讲究美感,有很强的技艺性与观赏性。如《醉皂》中虚拟打秋千、《狗洞》中钻椅框、《双下山》中耍佛珠、《活捉》中的变脸、《武松杀嫂》的矮步、《七品芝麻官》中的帽翅功等,都是难度很高的为中国戏曲所独有的绝活。像《法门寺》中的贾桂是通过演员优美的语言技巧来表现丑恶灵魂的。贾桂念状的一段,一口气的京白,长达数百字,念来抑扬有致,咔崩酥脆,气口自如,令人赞叹。川剧名丑傅三乾在表演《跪门吃草》的须贾时,用了甩发的特技——只甩几转就使水发自然盘在头上,并非一日之功。有时一出本来很平淡无味的戏,经过丑角艺术一发挥,一表演,戏就活了起来。舞台上的“丑”,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美”。昆曲老艺人王传淞扮演的娄阿鼠,抓住鼠的特征来刻画他那机敏而狡诈的性格。“访鼠”一场当况钟说出“尤”字,娄阿鼠用一条腿扣住凳边,用上身倒翻过去,等双手着地,再急翻身,从凳子下钻到前面来。这种“老鼠偷油”的动作,都是经过精心设计、艺术化了的,给观众以美感享受。锡剧著名演员吴雅童在《红楼夜审》中扮演的江梦升,吸收了昆丑的蛇形身段,模拟了提线傀儡的姿势,提炼出一套优美的身段动作,把这个丑类顺藤攀附的行状表演得惟妙惟肖,刻画得入木三分。

标签:;  ;  ;  ;  ;  

丑不成戏--浅谈小丑的艺术_艺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