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_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_政治论文

关于政治课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理论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治课课程与教学的研究,不是简单地探索教学形态的改变,更不是用所谓的通用教学模式让更多的教师模仿。政治课的有效性研究,不能偏离对课程本质与价值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学生的研究,不能不重构课程意义上的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这是今天所有课程探索的起点。

      解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问题,关键在于深入研究政治课课程与教学的本源问题。至少有三个基础问题需要思考:什么是政治课内容的内在逻辑?和其他学科相比,政治课要解决哪些学科特定属性的问题?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哪些支持?

      一、政治课内容的内在逻辑

      中学政治课(含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是一门帮助中学生“递进式”认识和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问题”的课程,关于这个定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中小学政治课的目标和任务而言,不是要把学生培养为政治家或政治理论研究者,而是要帮助学生学会从认识、适应身处的社会开始,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在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公共意识,完善人格,逐步发展理性的、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最终在行为上做出无论对自己还是他人、社会乃至国家的有情感、负责任、敢担当的选择。“递进式”是指以认识个体为起点;逐步放大到对他人、群体、集体、社会、国家的认识,在认知范围上由小及大,在认知能力上由低到高,在认知情感上由浅入深。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依据和标准,才能让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能秉承坚定立场,清楚自身对自己的民族与国家所应担负的责任。

      因此,中学政治课的课程内在逻辑,应该建立在人的社会性发展基础之上,以了解个体人的实际生活状态为起点,进入到如何理解人进一步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并能尝试分析和解释人的发展需要与各种社会性支持体系的关系,包括经济发展、政策法规、政治制度等,再由此学会判断和评价怎样的发展是合乎规律的,以及个体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未来之间的关联,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在本质上是趋同的。

      作为德育课程,政治课应承担以下课程任务:第一,培育个体的规范意识(包括标准和要求)。需要引导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学会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渡。在这个维度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告诉学生什么是规范以及规范的重要性,而且要懂得如何在遵循自然人的成长规律之上实施课程,设计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知道规范所连接起的多元要素关系,并能够在课程实践中,逐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遵守秩序的简单行为到内化形成规范意识。只有先让学生学会了解自己,才会知道个体间的差异,才能建立“人们”的概念,才能理解“人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制度。第二,促成个体的社会参与(包括路径和原则)。个体的社会参与是一种公民意识的具体表现。参与怎样的社会生活,如何参与,如何评价参与行动,这些都是课程的重要内容。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必须面对具体的问题,包括交往领域的沟通、合作、协商等问题,价值领域的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以及制度领域的秩序、规范、治理等诸多问题。课程需要帮助学生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直面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应对问题。课程需要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对各种现象的分析中,提出符合逻辑的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原则和方法,并能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第三,引导个体的价值目标(包括思维与情感)。课程学习的目的不是仅仅掌握知识领域的概念和原理,而是要通过知识体系的学习,提升学科独立的思维能力与随之相伴的情感提升,这最终将帮助学生确定生活目标和人生方向。学科思维能力建立在学科知识的认知水平基础上,高级认知水平的获得往往会带来更开阔、更严谨的思维能力。而且,认知能力还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态度与相关情感。所谓理智的行为往往与合理的推理和论证、精确的分析和判断等相对高级的认知水平吻合,这样的吻合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方面,能使个体行为得到充分的价值肯定;另一方面,会让个体主动地把这样的思维能力在其他行为选择中进行更多的应用。

      综上,政治课作为德育的主要载体,在界定了人的社会性价值的同时,又提出了人怎样才能实现社会性价值的要求。因此,政治课的教学应该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二、政治学科的学科特质

      所有的学科都有属于自己领域的知识体系,除了学科知识体系之外,还有各种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在学科中需要提升的能力,以及如何评价等这些综合学习板块,由此构成学科课程的全部内容。作为德育课程,政治课首先包括本领域内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它综合了广泛的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知识体系;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哲学等部分的基础概念和原理,涵盖基本概念、原理、事实、史实和一些动态的时事政治热点等,还包含了从个体到社会、国家层面的由低到高的各类规范、制度的形成规律和实践范式,揭示基于个体的自然成长规律,以及超越个人的集体、民族、国家进步的社会发展规律。同时,政治课还包括学生在社会科学领域知识体系里如何学习、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实践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与结果如何评价的内容。课程学习要求学习者建立自身的实践体验与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下,获得从解构到重构的认知提高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记住或者解读教材文本的概念和观点。这种解构到重构,需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计属于社会科学领域的独特的学生实践方法。让学生进入其中,他们才能在模拟真实或者完全真实的环境下找到自身实践与前人认知的结合点,才能逐步理解我们今天社会发展的存在基础和制度依据,才能尝试判断个体及其依赖的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了解这样的现实与未来所需要的社会核心价值,了解当代人类碰到的共同问题和解决路径,在此基础上,才能逐步厘清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的关系。

      因此,政治课的课程学习,需要有突出本课程特质的三类要素:是否提供知识体系框架下的真实问题和实践场景,是否有体现学习者在本课程学习中认知水平提高的检验路径,是否能对社会大众行为作价值维度的分析以及对个体行为的自我矫正与修复。这三类要素的核心,实质是关于课程主体性的界定,即把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价值构建作为课程的根本任务。这些核心要素,需要渗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科教学具有鲜明的课程特征。这是一种学科方法论思想的体现,即在明确学科定位的基础上,确定学科教学的属性和主要表现。三类要素,需要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师与学生深度互动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1.直面真实的社会现象

      这是政治课堂经常碰到的现实问题,也是政治课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其所在自然科学领域学习的实验室环境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无法通过复制事件,在模拟环境下重现。学生每天面对的都是真实、多变的社会问题,如何在复杂环境下,引导学生在各种价值碰撞中,通过知识学习所获得的核心能力,作出基本的分析和评价,这是教学的责任。面对真实问题,教师需要构建起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体系来应对,包括学科知识与教学论知识。所谓应对,不是要求教师自己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而是要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是一种协同学习。教师能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能对学生分析问题的立场和依据有准确的判断,并能引领学生进入相关领域的知识学习,建立属于基于学生个体认知起点的逻辑架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发展从现象到问题、从问题到假设、从假设到验证、从验证到分析的由浅入深的思维水平。所谓政治课“问题解决”,并不是让学生去处理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而是掌握分析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并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向。不同年龄的学生,其生活经验不同,面临的社会现象各不相同,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针对身边各种现象提出问题。一个初中段的学生和一个高中段的学生,针对同一社会现象,提出的问题和对现实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设计针对性的解决路径,这是教师必须了解且遵守的课堂规律,前提是教师必须事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立场和他们可能拥有的思考路径与思维方法。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

      面对真实的社会现象,可以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思维独立性,这是检验学生认知能力的标准。政治课的课程学习,不仅需要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社会实践参观考察活动不同。后者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在实施过程中,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增加课程的实际体验,属于课程学习的一部分;而前者则是以公民身份参与社会生活,是一种从自然身份到政治身份的转换,其中必定包含着权利和义务的自我明确。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课程达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参与的主体看,其实践过程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包括对天下事的关心,主动讨论、分析社会生活的各类问题,在应对各种社会现象中,表现出个人的态度和情感,能以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人,并主动遵守规则,能自觉履行公民的义务,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并能以自身的行为影响身边人。帮助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是政治课的目标。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行为表现出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以及能否设计自己参与这些问题的实践路径。学生的参与更多的是在课堂外,从课程目标的角度,学生的课外参与包括两种:一种是学生参与具体实践项目,诸如对社区问题的调研、走进立法机构作实地考察等;另一种则是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表现和跟进行动,比如除了要求自己符合社会生活规范之外,还会关注并提醒周围人的行为,对大众舆论能够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并能就相关问题与同伴、家人作明晰的阐述和表达。

      3.针对价值观问题的教学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尽管其他学科或多或少也会涉及价值观问题,但直面价值观问题的探讨是政治课必须承担的重要任务。价值观问题在教学中如何呈现,是当前政治课重点研究的对象。价值观问题涉及道德标准、社会伦理、个人信仰、社会核心价值等诸多要素。这些问题不是作为以某一个学段所规定的教学知识呈现,而是建立在个体对学科知识体系理解的基础上,以个体实践能力为依据,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触及到的现象和问题的综合判断与行为选择。现阶段,政治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公民素养,但值得注意的是,价值观教学绝不是一种对特定观点的灌输。成长的规律,决定了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社会表现能力和过程反应,他们处在身份意识唤醒的关键期,最需要的是得到符合他们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价值认同,他们对自我之外的人、事、物的最初判断需要得到他人的重视,并得到基于他们认知的尊重。有了这个过程,才能使他们具备接受外部理性的基础条件,才能使他们逐步建立自我反思、自我调整的能力,才能使他们在这些能力基础上实现价值的分析与理解。价值观教学的过程是个体价值表现的重构过程,而这种重构的目标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所需要的人类价值是一致的。因此,所谓政治课课堂的价值观问题教学,实质是一种主体性标准和表现问题的探讨过程,能够进入政治课课堂的价值观问题,一定是在学生已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表现基础上的问题,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的问题,教学需要重视、尊重这样的起点。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要找正确的答案告诉他们,也不是用他人的观点和理论去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而是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持续的对话。课堂对话,是一种真实性的个人价值表达过程。通过对讨论话题的质疑、综合分析、判断等课堂参与,学生能逐步知晓自己所坚持的观点和方向是否有理有据,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别人坚持的立场和观点的来源,学习如何用更有效的方法对一些观点证实或证伪,最终建立新的个体与社会的联系观。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如何让这样的对话能持续下去,如何发现学生的思维逻辑,用怎样的工具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都是价值观问题的教学核心。

      三、关于实现政治课教学的基础支持

      1.教学方法论思想

      教学方法论思想不能简单理解为具体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关于学科方法的研究,或者说是一种研究如何实现有效政治课教学的学科思想的实践模型。在具体研究的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学生每一阶段认知变化的依据与其价值评价的问题,也会涉及历史发展进程中相悖性与相似性同时存在的情况,还会涉及人类意识的发展与思维能力的局限问题。由此,政治课教学需要厘清课程所指向的基本对象,设定课程研究的任务,找到课程中的基本关系,研制课程实施的基本工具。现代课堂,是一种课程伦理的实践场所,也是教学伦理的实验空间。政治课的课程与教学伦理是体现课程中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问题,这是课程的基本思想。其次需要思考学生生活的逻辑起点,这是一个研究个体学生学习环境和能力的问题,如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到课程中,是今天政治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最后要思考怎样检验真伪性的问题,用什么工具作出相对合理的分析。

      2.政治教师的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研究能力和指导能力,基于相对完整的知识基础,即本体学科领域的知识积累和更新。政治课是学科知识领域高度独立、应用领域高度综合的课程,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更新的能力,教学只重复教材观点,是无法实现课程目标的。就学科领域知识体系而言,教师本体性知识的基础是胜任政治课教学的基础,但学科知识的积累和更新不等同于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研究基础教育领域的政治课教师,究竟需要哪些素养?除了学科知识之外,还需要什么?政治课和政治课知识体系教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有了解学生、听懂学生话语的能力,要有对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快速反应、反馈的能力,要有帮助学生发现潜力、形成深入学习兴趣的能力,还要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研究学科知识体系本身的科学逻辑,还要研究学生成长的自然逻辑,一旦教师能达到这样的专业能力,便能在课程实施中,建立起一种彼此尊重、信任的教学关系。这种关系会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迁移、延伸到各个方面,让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扩展,影响其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3.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载体

      与其他课程不同,对政治课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课程实施效度的决定因素是课程资源。教材作为课程的首要资源,其知识体系的结构与逻辑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内容及其科学性指向。作为社会科学领域高度综合的课程,怎样的知识体系在中学课程里作结构化重现是合理的,是教材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今天的教材,不能仅仅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呈现,而应关注当代学生能够通过教材,建立起怎样的课程关联和自主学习能力,绝不是让学生只在教材上“划出”或“找到”所谓的“知识点”。作为课程的首要载体,教材是学生了解课程、评价课程的第一渠道,教材中知识的结构化思想、学科领域的方法论思想以及对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一套好的教材会让课程实施变得更加有效。作为课程标准与学生学习之间的重要桥梁,教材不是简单的读本,它应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有选择性的结构化知识文本,教材要体现课程标准中对本课程的目标要求,包括知识体系、核心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教师在利用教材教学时,不是简单地重复教材的内容,而是要帮助学生探索教材的逻辑架构原理;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把自己的经验融入这些固化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认知地图”。

      综上,基于人的发展的视角,对如何理解今天的政治课做了一些基础分析和思考。在这样的逻辑下,政治课教学是基于人际互动、面对面的现场性的教育活动。今天的技术,解决了跨空间、跨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障碍,这给政治课带来了一个需要更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即:今天的课程,如何给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可供实践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让他们学会面对人类社会过去的经验,学会分析他人或其他制度下的个体成长模式,学会在不同视角的理论模型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未来之路。在这个环境下,课程的责任不是把现实的结论和成人的经验简单地告诉他们,而是需要课程的专业教师通过教学的路径帮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而在此过程中,课程最终得到的,也许不是一个实践探究的结论,而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道德品行、社会性能力、理性思维、专注的探究态度、社会责任以及理想信念等。这不仅是政治课的课程任务,也是政治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必然趋势与历史使命。

标签:;  ;  ;  ;  ;  ;  ;  ;  ;  ;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思考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