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仪辅助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不张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论文_田群,周满香,欧阳沙媛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外科 湖南 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 探讨排痰仪辅助治疗对先心病术后患儿肺不张的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后出现肺不张的先心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扣背排痰法干预,观察组采用排痰仪排痰法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排痰效果、护士疲劳度和肺复张情况。结果 采用排痰仪干预的观察组患儿肺部体征、护士疲劳度和肺复张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痰仪辅助治疗对先心病患儿肺不张的排痰及恢复效果良好,且减少护士工作量,缓解疲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排痰仪;先天性心脏病;肺不张;护士疲劳度

【中图分类号】R81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08-02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严重危及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疾病,目前我国发病率约为7‰,每年新发病例达15~20万例,给患儿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先心病患儿由于自身发育或麻醉、手术的影响或体外循环的影响导致术后容易引发肺不张等并发症[2]。长期肺不张可导致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甚至引发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生命[3]。临床上肺不张主要以粘液性或脓性痰栓引起的支气管阻塞,而随后出现的肺叶、肺段或全肺不张较为常见。及时有效的排痰,消除痰栓导致的支气管阻塞,才能有效治疗患儿肺不张。一般采用翻身、雾化吸入、叩背和吸痰等辅助排痰,但护士手工叩背力量较难把握且体力消耗较大,排痰效果不佳。本文针对先心病患儿术后肺不张,研究实施排痰仪辅助疗法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现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对86例先心病术后患儿实施排痰仪辅助治疗对肺不张的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手术的先心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经X线正位胸片证实一侧肺叶或肺段不张,部分患者同时行胸部CT证实;②获得患儿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术前曾有肺部感染史;②合并其他器质性疾病。将8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1.5-4岁,平均年龄(3.4±1.1)岁;左肺不张3例、左上肺不张6例、左下肺不张10例、右上肺不张6例、右中叶肺不张6例、右全肺不张2例、右下肺不张1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6±1.3)岁;左肺不张5例、左上肺不张4例、左下肺不张12例、右上肺不张7例、右中叶肺不张8例、右全肺不张3例、右下肺不张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与吸氧、雾化吸入、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于注食前1-2h或注食后1-2h取半卧位或侧卧位进行排痰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手工叩击排痰,观察组患儿给予排痰仪振动排痰,排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皮肤、面色和血氧饱和度等变化。两组排痰护理时间均为5-10min,每天3次。

1.2.1 对照组手工叩击排痰

护士扶住患儿肩部,并拢五指,掌指弯曲成120-150°角,手掌呈空杯撞或小面罩,指前部和大小鱼际着落,腕关节均匀用力叩击排痰,从边缘由外而内,自下向上均匀有节律轻叩,频率40-60次/min,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宜,并避开脊柱、胸骨、肾脏等重要器官区域,促使患儿痰液排出。

1.2.2 观察组排痰仪振动排痰

采用振动排痰仪(淄博芙莱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PTJ-400B)进行振动排痰。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操作,护士用手固定患者身体,开启自动模式,选择合适的转速(婴幼儿转速设置为12-20转/s,小龄儿童转速设置为25-35转/s),选择合适的叩击头在患儿后背缓慢移动,并轻触振动位置,感受排痰仪振动力度,并保持患儿痰液排出方向与排痰仪叩击转向器上的标识方向一致。根据肺叶形状叩击顺序为由外而内,先右肺再左肺,促使痰液由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体外的顺序排出。

1.3 评价方法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排痰干预前后肺部体征、护士疲劳度和影像学检查评价肺复张情况。

1.3.1 肺部体征评价

显著:听诊肺部无啰音,呼吸音正常,排痰效果好;好转:听诊肺部少量或无明显湿啰音,呼吸音基本正常,痰液易咳出;无效:听诊肺部大量湿性啰音或痰鸣音,呼吸音粗[4]。有效率=(显著+好转)/总例数*100%。

1.3.2 护士疲劳程度

重度:患儿心率增快,护士手臂有明显疲劳感;中度:患儿心率增快,护士手臂有疲劳感;轻度:患儿心率无变化,护士手臂无疲劳感[5]。疲劳率=(重度+中度)/总例数*100%。

1.3.3 影像学检查

两组患儿在进行排痰干预5d后脱机进行CT或胸部X线片检查,观察是否发生肺不张。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排痰干预后肺部体征

观察组患儿肺部体征好转有效率93.02%,对照组患儿肺部体征好转有效率67.44%,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患儿排痰干预后肺复张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排痰干预后肺复张42例(97.67%),对照组肺复张33例(76.74%),观察组肺复张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手术越来越趋向于低龄化、复杂化的方向[6]。先心病患儿常伴发气道畸形以及手术和体外循环等影响,加之患儿自主排痰能力较差,术后常会因痰多而导致肺不张等并发症[7]。排痰是治疗肺不张最重要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时有效地清除患儿支气管道积痰,彻底清理气道分泌物,促进患儿围术期的康复。

传统叩击排痰法特点是手掌直接接触背部,远端指腹往往先着落,靠近腕关节的大小鱼际最后着落。由于患儿体格较小,成人手掌为其叩背时,往往不能全手掌叩击住患儿背部,手掌所叩的空气相对少,所产生的共振力相对小。且叩击排痰力量轻重不均,力量过轻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力量过重患儿不易接受,舒适度也较差,难以达到稳定的治疗效果。同时护士体力消耗也较大,长时间叩击容易产生疲劳感,而且患者须更换体位,难以有效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8]。

排痰仪根据物理定向叩击原理,对排除和移动分泌物及代谢废物有明显作用,能同时提供两种力,即垂直身体表面的垂直力,帮助支气管黏膜表面粘液及代谢物松弛与液化;另一种是平行与身体表面的水平力,帮助支气管内已液化的粘液按照选择的方向排出体外[9]。李莉[10]认为,机械振动排痰仪可使患儿的呼吸肌松弛,改善全身肌力,增加舒适感,放松紧张情绪。且排痰仪可根据患者需求和叩击部位设定相应的频率和选择不同类型的叩击探头,且体位不受限制,仰卧位也可接受排痰治疗,具有高度定制性,能保证叩击频率恒定,力量均匀持续,深穿透性和均匀稳定的定向叩打特点决定其排痰效果优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且采用排痰仪进行排痰,护士轻握叩击头手柄,轻加压力即可,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相比,提供了一种新的护理干预手段,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操作的个体化差异影响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肺不张患者在治疗护理5天后,观察组肺部体征好转有效率和肺复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士疲劳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振动排痰仪治疗能够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患儿肺部体征,促进肺再扩张,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是治疗肺不张可靠、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魏焕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行“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临床观察[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151-153.

[2]陈学銮,范媛,李宁,等.婴幼儿先心病术后肺不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107-3107.

[3]黄海燕.振动排痰机联合辅助咳痰机治疗肺不张 31 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1,17(9):3-4.

[4]唐巍,韦燕,韦柳枝.振动排痰仪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排痰效果的观察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9):816-817.

[5]李姝.器械辅助排痰法在婴幼儿先心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1):3473-3474.

[6]马丽园,王琳,金海燕,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小儿无痛支气管镜吸痰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5):1390-1392.

[7]刘健,宁岩松,王同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不张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61-62.

[8]李娜,黄泽宽,罗书裕,等.G5 振动排痰机对呼吸衰竭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09(7):32-34.

[9]李春阳,肖吉平,申慧.多频振动治疗仪在重症肺炎患儿呼吸机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0):65-67.

[10]李莉.两种不同排痰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2,3(9):58.

△ 通讯作者,护师。

论文作者:田群,周满香,欧阳沙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排痰仪辅助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肺不张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论文_田群,周满香,欧阳沙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