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的发展_中国城市群论文

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的发展_中国城市群论文

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市群论文,看我论文,条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发达的交通信息网络、产业的精细分工与密切协作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由一个或多个大型或特大型中心城市带动,若干不同规模、等级、各具特色的城市之间良性联动、协同发展,构成的庞大城市体系。在城市群区域内,中心城市对其他城市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均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向心作用。由于集聚形成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加之高速通道缩短了城市间的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企业的生产成本、服务成本、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投资回报率和要素收益率明显提高。由于经济活动高度密集和在空间上的压缩,城市群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也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21世纪是全球合作与竞争的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大城市群正成为这场竞争的主角。欲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城市群的发展。因此,研究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对于促进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

世界各国不同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具体条件和历史过程是千差万别的,但我们如果对其共性进行抽象概括,就会发现,城市群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1.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1)国外城市群都位于适宜人类居住的中纬度地带,并且都处于平原地带

平原地带便于农业耕作、居住和交通联络,因此人口总是向平原集中,导致城市也向平原集中。如日本是一个岛国,平原面积狭窄,仅占国土面积的24%,最大的平原是东京附近的关东平原,其次是名古屋附近的浓尾平原和京都、大阪附近的畿内平原。日本的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于这三大平原地带,在工业化过程中,这三大平原逐渐发展成三大城市群,它集中了日本全境63.3%的人口和68.5%的国民生产总值。[1]

(2)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海上运输条件

如在一些煤炭、铁矿、石油等矿产资源蕴藏量丰富的区域,在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工业和能源工业,伴随着区域的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发展上游供应性的产业和下游加工性的产业以及相应的服务性产业。受规模经济内在要求的驱动,必然会导致不同等级规模的生产相同产品或类似产品或者生产它们的上下游产业产品的企业的集中连片布局,其结果是在集聚机制的作用下形成了一些不同性质和规模不等的城镇,不同的城镇之间通过产业关联和其他一些经济联系而集聚成群。比较典型的如德国的鲁尔区、美国的五大湖区等城市群区域。同样,在我国东北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的地区,形成了一批密集分布的工业城镇,这些城镇应区域资源的开发而建立,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工和密切的联系,辽中南城市群基本形成。

海上运输条件的便利也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大城市群,日本的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形成发展都是与发达的海上交通运输分不开的。

2.具有发达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

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是国外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外城市群大多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其中发达的铁路、公路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不论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形态如何,城市群总是有一条产业和城镇密集分布的走廊,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相连。

3.产业拉动

第二产业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城市和城市群形成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首先是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增加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创造出更多的第三产业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导致城市人口的膨胀。当核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密度过大,空间过于拥挤,运营成本过高时,核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向周边或区域内其他次中心城市、小城市转移就成为必然,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即开始形成。

就城市群形成的初始动力而言是工业化。尽管“城市群”的概念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但“城市群”现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出现。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因而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一大批工业城市迅速崛起、成长,在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了由伦敦、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城市聚集而成的英格兰城市群。同样,随着资本、工厂、人口向城市的迅速集中,在德国的鲁尔地区、法国北部地区、美国的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沿岸等煤田和沿海沿湖地区,都在工业革命中形成城市密集地区,出现了城市群或城市带现象。此外,还应看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在城市化的低级和中级阶段,第二产业的作用更为根本;而在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或成熟阶段上,第三产业的作用明显高于第二产业,这是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无论我们是研究城市还是城市群的发展,都不应忽视第三产业的重要地位。

4.各城市间产业分工清晰合理,密切协作

城市群的优势在于群内各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形成一种整体合力。在各城市产业雷同、各自为政、过度竞争的情况下,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必须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对区域内原有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从而使得各城市优势互补,产生最大效益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各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殊功能,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城市之间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荷兰的兰斯塔德城市群是一个多中心马蹄形环状城市群,包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3个大城市,乌德支列、哈勒姆、莱登3个中等城市以及众多小城市,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仅有10-20公里。该城市群的特点是把一个城市所具有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大、中、小城市,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空间组织形式,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5.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来自政府的引导、支持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两种主要力量

从市场机制来看,在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各种要素的集聚和扩散的双重作用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力。各种要素的流向,在特定地域的集聚以及向其他地域的扩散,都是为了节约成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是在城市群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其作用力有所差异而已。在初期阶段,集聚是主要驱动力;在形成阶段,在继续集聚的同时,扩散成为主要驱动力;而在成熟和完善阶段,集聚和扩散的作用力基本趋于均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正是通过城市群内部的不同等级城市的集聚和扩散作用,逐步形成由国家级城市群—地区级城市群—地方城市群所组成的分工合理、协调有序的城市群梯度链,把城市群内各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产业发展体系、技术扩散体系、市场组合体系和功能分布体系。

但是在城市群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仅有市场的作用是不够的,市场有时会因其外部性而失灵,这就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是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基础设施供给的主体,如果没有政府行政、经济、法律等支撑体系作保证,没有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城市群的空间扩展将会受到很大制约。特别是在绝大多数城市群的集散主要沿交通干线进行以及城市群内的城市建成区扩展也是自市中心沿交通干线呈触角式增长的情况下,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同时发挥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促进城市群规模和体系的合理发展。在国外,政府对城市群形成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各种有利的区位环境和政策环境,即主要通过诸如相关政策、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的培养等投资软硬环境的改革与完善来施加影响而进行的。通过产业政策或者其他相关政策引导企业的区位选择,共同制定相应的协调机制以协调城市之间产业的布局、城市的发展与布局、城市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线状网络组织的建设等活动而促使城市群的形成;或者通过核心城市的产业政策及其他配套政策、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活动最终促使相邻城市集结成群。如法国的巴黎—鲁昂—勒阿弗尔城市群就是法国为了限制巴黎大都市区的扩展,改变原来向心聚集发展的城市结构,沿塞纳河下游在更大范围内规划布局工业和人口而形成的带状城市群。城市群的形成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双重作用的结果。

6.城市群的发展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18世纪后,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伦敦和英格兰中部地区形成以伦敦至利物浦为轴线的大片城市带或城市群。到19世纪,欧洲大陆的兴起,使西欧地区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在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荷兰和比利时的中部地区,以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波恩等大城市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并共同组成了“人字形”的发展轴。进入20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中心从西欧转移至北美。在美国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形成了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以及五大湖沿岸城市群。20世纪50年代后,美国的经济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从而推动了该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形成了旧金山—洛杉矶、达拉斯—休斯顿以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的新兴城市群。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以及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在日本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东京—大阪为轴线的庞大城市群。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正向亚洲太平洋地区转移,中国正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等正在形成和崛起。

二、我国城市群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历史的演化和多年培育,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在世界、整个国家或区域范围内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台北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合肥城市群等。从城市群的影响范围来看,长三角是世界城市群,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是国家城市群,其他城市群是区域城市群。

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强化了经济活动和生产要素向优势地区特别是沿海都市连绵区集中的趋势,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从总体看,我国城市群的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竞争力不强,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缺乏可持续发展后劲

一些地方大量占用农田,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兴建开发区,城市建设投资增长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度投资问题。一些城市虽然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扩大了城市辖区面积,但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就业、公共服务等跟不上需要,城市化质量不高。产业结构未实现转型,产业支撑力明显不足。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高投入,技术和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但产业发展集中于低附加值、低盈利率的加工组装环节,加工贸易型产业比重大,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缺少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不少企业靠贴牌生产赚取少量加工费,经济效益不高。能源、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从单位产值的物耗能耗、废气综合处理率、废水排放达标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水资源重复利用率、环境噪声达标面积、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大气质量、饮用水达标率、交通通畅度等综合指标看,我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普遍较低。

2.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总量不足密切关联,在绝大多数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对群内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强

如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徐州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哈尔滨城市群、关中城市群、长春城市群、合肥城市群等均属于弱核带动式城市群。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一是缺少大运量的高速铁路,导致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成本较高。二是城市公共交通、住房等设施建设跟不上人口城市化的要求,导致城市交通、住房拥挤。

4.由行政管理的相对独立和分割形成的障碍严重制约着城市群的发展

由于中国各级行政区划层次较多,分割过细,各级政府对区划内经济活动干预权过大等原因,各行政区内的经济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中国的地区经济具有强烈的行政区经济属性。随着通勤圈、购物圈、产业分工圈的扩大,行政区经济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对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

如徐州城市群是以徐州为中心,包括济宁、连云港、枣庄、淮北、宿州等地级市,跨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的城市区域。跨四省行政管辖,使城市群发展受到限制。中心城市徐州不仅对群内其他城市缺乏经济带动与辐射作用,而且缺乏行政力量。巨大的行政屏障,阻碍着城市群的演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必然要求加快大运量快速通道及港口、机场等人流、物流设施建设,许多城市群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群内各城市之间常因行政体制的地域分割而各自为政,造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也影响到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发育和完善。

此外,由于在财政管理上的独立性,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缺乏统一的利益协调机制,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各城市往往首先考虑的是本城市自身的发展,而对其他城市采取排斥和挤压的政策,从而严重制约着城市之间的合作和共同发展。

5.与行政管理屏障和地方保护主义密切相关,我国的多数城市群未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无序竞争

在城市的功能地位上,许多城市追求“多而全”,结果往往是“全而弱”;在产业布局上,各城市间缺乏统一协调,盲目追风式重复投入现象严重;一个企业在异地建厂仍会受到多种不应有的阻力;在产品销售上,开拓新市场仍会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和当地同类产品生产企业的强烈排斥;即使在同一片市场上,同类产品商家之间的价格战也时有发生。过度竞争严重制约了城市群内部经济的整合和有序发展。

6.城市体系不完善

如武汉城市群是以武汉为核心,周边100公里范围内黄冈、孝感、咸宁、鄂州、仙桃、天门、潜江、襄樊等9个城市构成的城市群落。该城市群以占全省44%的国土面积,提供了全省63%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湖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但武汉城市群的组成要素在空间上具有的层次性特征存在结构上的问题。中心城市武汉的首位度太高,城市产业链传递和扩张功能不够,对周边城市的关联度太低。武汉与其他城市的经济实力差距过大,2005年,武汉市GDP占整个城市群的53.23%,而这一数据2001年为49.5%;其他8个城市之间平均水平相近。促进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化,建设等级优化、类型完备、有序分工、功能互补、城市职能结构完善的城市群是武汉城市群的主要方向。[2]

三、促进我国城市群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

1.按照“七个统筹的原则”作好科学规划,发挥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约束作用

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抓住和利用好这个机遇,认真作好规划,加快我国城市群的发展。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体现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

要对各城市群的现实状况、区位条件、功能特点、地位和作用、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估,对其发展远景作出具体规划。要突出长三角城市群在参与世界性城市群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提升其综合势力和整体功能,使其逐步成长为具有更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性城市群;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其他区域性城市群的成长,实现不同等级、东中西部城市群的协调发展。

城市群的区域规划要强调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合作,同时提高规划区域内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度。要摒弃传统的规划理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将规划重点放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放在需要跨区域解决的重大问题上。通过规划明确区域发展目标,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统一规划公路、快速轨道、港口、机场和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要统筹考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形成科学、合理、完善的城镇体系。要把城市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把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与改善城乡居民的就业、居住、生活、教育、医疗等条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有限开发”的新理念,注意资源保护与优化配置,对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作出统一科学安排。要强化区域规划的约束力,划定区域内各类功能区的“红线”,把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城镇体系布局、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网络、绿地和保留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空间上。

2.转变城市群发展方式,增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克服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张的倾向,在提高城市内在质量、综合功能上下工夫。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功能完善,是竞争力。而竞争力不是简单地表现在城市的空间、人口规模和经济增长上,更主要的是科技文化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所以,城市发展要从规模扩张型向功能建设型转变,从单纯经济增长型向综合质量型转变。树立城市群的质量意识、竞争力意识、服务意识和集群意识。

二是城市群建设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等资源,立足长远,对三次产业、基础设施、人口分布和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部署,避免开发的盲目性。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在传统的产品价格和规模的竞争优势基础上,重塑以技术、人力资源为核心的竞争优势。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健全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培育和形成我国企业的国际营销渠道。

四是增加对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投入,加强各城市间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合作。通过市场准入、技术标准、排放标准和生态环境补偿等措施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加强政府之间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城市群整体功能和竞争力的提升还有赖于城市政府间的合作,而政府间的合作又在于由“务虚”转为“务实”,关注的重点应主要放在具体合作项目、信息交流、基础设施、地位界定、战略策划以及城市群的文化发展与联系等方面。加快建立有利于促进城市合作与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推进城市群的法制统一、执法统一,为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撑。

要加快体制创新步伐,促进经济整合。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整合的体制和运行、协调机制,设置主要着力于开展城市间横向经济合作的机构,鼓励发展各种非政府的横向协调机构,如区域性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会等,减少经济活动的摩擦,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达成对地方政府和经济主体具有约束力的经济合作多边框架协议,规定商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投资便利化,促进区域大交通体系、统一市场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机制。建立共同发展基金,主要用于跨行政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治理。

4.清除市场障碍,促进区域市场发育

城市群内各城市政府要树立团队整体意识,破除行政屏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自由流动,特别是促进人才流动和劳动力的异地就业,积极创造有利于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的条件。构筑统一的物流平台,建设区域性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发展异地金融业务,建立交易结算、清算金融平台。加快清除各种市场障碍,促进建立开放有序的区域市场,加强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建立完善的城市等级体系和产业分工体系

对于城市群内不同层次的城市要搞好功能定位,合理布局,资源共享,发挥各自优势,个性化、差异化、错位发展。要以现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基础和龙头,加强区域快速通道、信息网络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次中心城市、卫星城镇的快速发展。以扩容为主要手段,提高中等城市对生产要素的吸纳能力,积极培育中等城市加快成长。小城市和小城镇应确立依托大城市加快自身发展的战略,注意对大城市辐射的承接,避免在专业分工上与大城市的雷同,走特色发展之路,与大城市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向,最终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和多元化城镇体系。

城市群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上的组合,关键在于各个城市之间要有相对明确的产业分工与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行政、地理障碍,建立合作联动新机制,发挥各中心城市的优势,正确处理好产业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的关系,解决好产业的聚焦与扩散问题,以市场为动力,以效率为导向,以产业专门化为基础,对城市群地区内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重组,发展各城市间的产业配套关系,整合优势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真正使行政区经济转变为城市群经济,提升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实力。

要重视培育产业集群,促进生产某种产品的关联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形成若干产业优势地区。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呈现十分强劲的持续高速增长势头,其中一个很重要因素是产业空间分布日趋集中,依托工业园区和众多城镇,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块状产业分布格局。在搞好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条,走品牌战略和规模化经营道路。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产业集群是现阶段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产业集聚度越高,产业集群优势越强,产业的竞争力和城市的竞争力也就越强。产业集群的崛起,是产业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创造竞争优势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可以预见,产业集群的发展将成为21世纪我国城市群产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标签:;  ;  ;  ;  ;  ;  ;  ;  ;  ;  

从城市群形成的条件看我国城市群的发展_中国城市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