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着力点研究
王绍信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 齐齐哈尔机务段,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0031)
摘 要 :通过对现实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体验,探讨针对存在的管理理念滞后和模糊认识、管理机制不适应等现状分析,找出问题点,提出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主要是从管理者开始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生产实际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设维护力量,搞好队伍建设,改革企业内部基础管理机制,适应信息化建设发展要求。最后,从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教育机制建设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 铁路企业; 信息化建设; 企业管理; 问题; 建议
1 铁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管理理念滞后于信息化发展
企业信息化建设既是对管理人员的考验,也是对企业员工的考验。在企业的管理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能够计算机输入输出、数据在网络相互传递共享、作业现场有图像就是信息化建设好了。企业领导者希望利用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的竞争力,却没有看到信息化带来的作业方式变化、作业技术标准变化需要管理手段和方式相应变化来适应新形势要求。管理理念滞后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形势在矛盾中前行,大多数企业管理者,需要信息化提供数据、分析资料时信息化就重要,“是个好东西啊!,为工作提供迅速可靠的真实信息。”平时工作抓具体、抓现场问题信息化技术就不重要,“就是形式、摆设,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1.2 信息化管理理念在员工中还存在消极认识
信息化管理出现后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过程发生改变,也对员工主观认识产生着重大冲击。沉醉于长期实践经验管理方式的部分中上层企业成员带来了困惑,信息化管理对他们的经验权威构成巨大挑战,不愿意主动适应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使企业系统管理出现管控失灵的局面。大部分生产一线的员工由于自身接受新技术能力不高、自觉学习意识不强,在思想中产生抵触情绪和消极行为致使生产运作结合部脱节,造成总体生产任务推进缓慢,甚至工作无法有效完成。
将发酵至70°T的酸奶分装置于6℃冰箱冷藏,测定第1、5、10、15、20、25 d的酸度,每次实验重复3次,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2.1 真正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化智能化工具作用,才能达到信息智能管理的效果。企业生存与创新需要信息化管理的有力支承,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在当前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各个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对每个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处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的企业,无可回避地面临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信息化建设适应发展的需要,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就广阔,缺乏信息化管理将会造成企业因信息滞后,不能及时捕捉到有效信息,缺乏竞争能力而陷入困境。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强,企业数据利用及时准确,企业创新能力强,企业竞争能力就强。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力弱,企业数据利用不及时不准确,企业创新能力弱,创新能力弱企业竞争能力就弱。一个企业缺乏信息支持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管理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将导致企业管理工作缺乏活力,企业工作效率和经营效果都会没有竟争力,当面对竞争对手时,还有多少能力竞争,让人产生怀疑。
2.2 结合生产实际合理配置信息化建设维护力量
将现有的信息化管理机制进行改革,组建适应信息化建设管理需要的工作体系和管理机制。建立一支能够保证信息化建设管理、信息设备维护、软件开发的高素质职工队伍势在必行。根据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工作量组织分工明确的日常维护班组,保证24小时对信息化设备进行畅通维护,杜绝设备不良影响信息采集需要。每个班组要有对不同信息设备分别或同时熟悉的成员,要具备应急故障处理能力的技术业务水平。分层级建立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技术队伍,能够对信息化管理出现的硬件故障给予及时修复的高级技师、对信息化软件非正常给予技术支持的技术人员队伍。
2.3 改革企业内部基础管理机制
企业对于自身内部信息化建设管理要抓紧抓强,激励企业内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使用维护机制,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在管理模式,强化信息化基础管理,优化内部结构,提高创新管理,积极应对信息发展需要,提出信息化管理建设的新目标,新要求。循循渐进地培养优化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氛围,激励企业员工学习信息技术、提高信息管理水平的热情。制定切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优化信息化建设管理环境,创建良好的信息化工作氛围。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员工业务素质,不断培养懂得运用大数据信息的优秀管理人才,推动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形势,提高企业竟争力。
3 促进形成信息化人才队伍培养教育机制建设
3.1 有序不间断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
人员结构搭配合理,队伍才有发展后劲,才能适应企业进步发展的需要。一是信息化人才队伍应该有不同比例的人才组织,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的技术开发,创新人员占比不低于五分之一左右;二是现场实作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人员,要占总数的五分之三左右;三是人员的知识结构合理,杜绝结构化人员短缺。就是绝对人数虽然不少,但是相对某方面技术业务能力方面人才的短缺。需要的技术人才缺乏、不需要的又很多:比如软件开发类人才、多面手技术类人才缺乏,能够担当起管理能力的人才不足等。
3.2 开阔眼界,培养企业信息化建设维护人才队伍
信息时代优秀的人才,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而且,一个有活力的企业,有发展前景的公司,一定会有一个精英集聚的团队。加强现场作业和管理团队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主要任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特点不断对外选派人员进行学习交流,了解最新技术动态,掌握最新设备应用趋势。向发展形势良好的企业学习,在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上,进行重点培训学习,以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学习时,要灵活吸取他人管理模式的精华,克服照葫芦画瓢,重形式不重实质,结合实际形成自己的管理办法。与掌握前沿技术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关系,信息化的时代,相互联系协调,相互促进发展,企业要培养具备过硬专业计算机技术性技能的人才,就必须要让人才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自身人才队伍视野,融合学习外界先进的理念。
3.3 合理配备信息化管理维护建设队伍
继续教育是信息化部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传统的继续教育活动,都是基于以下三种继续教育方式:一是学历教育(正规学校函授专业学习);二是各种短期性的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管理技能培训、系统工程师培训、网络工程师培训等);三是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学术年会、信息化学会、教育技术学会、各个IT厂家的产品推介)。虽然,通过这些学习方式,对信息化管理部门人才队伍的业务能力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信息化部门人才队伍的建设不可能通过简单的提高学历、学位和参加一些培训课程就可以达到工作要求的能力,要实现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人才继续教育机制,有长远计划的培养信息化管理维护建设人才队伍。在每年入职的新人中,选拔喜欢信息化工作的年轻人,进行信息化维护建设实践经验磨练。有意识地分阶段、分层次从班组中对日常表现优秀,技术过硬的轻年职工中,培养信息化维护管理的后备技术人员,条件成熟时,进入信息化管理岗位或担当高级技术岗位,形成有序不间断的信息化人材培养良性循环。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具有明确的历史学特点,但其从本质上来讲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这是由其自身的功能与任务决定的。同时,其也是以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为基础的,所以这一学科无法与历史学科进行分离。
2017年我国民航局针对机场的服务收费项目修订下发了相应的收费指导文件,并将机场的收费项目做出明确的划分,包括航空以及非航空性业务。其中航空性业务主要包括飞机的起降、客桥、停机、安检以及旅客服务费用等,而且针对具体的项目做出明确的收费说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中,各项收费项目的内涵也是作业资源的边界,有利于机场对各个收费项目资源以及作业耗费的分析,使机场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够及时、准确的分析各项作业的资源耗费情况以及无效作业的发现和止损,为作业成本法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doi: 10.3969/j.issn.1006-8554.2019.02.117
作者简介 :
王绍信 (1964-),男 ,山东济南人 ,2004年毕业于大连铁道学院内燃机车专业 ,专科 ,助理工程师 ,研究方向 :信息网络建设及维护管理 、机车运用管理 。
标签:铁路企业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问题论文; 建议论文;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齐齐哈尔机务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