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居明飞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居明飞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公路管理局 243100

摘要:本文中主要阐述了在公路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原材料、配合比、施工机械和施工程序等几个方面的要求,探讨了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控制及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应用探究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材料的主要特点有整体性好、强度高、抗冲刷、抗冻性能强,在路面基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公路工程的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对平整度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在公路基层上能够最大限度的显示平整度指标。所以只有搞好公路基层的施工,才能控制好工程的质量。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概述

水泥稳定碎石是低标号碾压混凝土,主要是由石子、石粉、石屑、水泥、水拌和碾压而成,广泛应用与公路的基层施工,是公路由刚性向沥青柔性过渡的半柔性、半刚性材料。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要求。基层的材料和质量是影响公路使用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基层质量直接影响公路的早期破坏,所以为了提高公路的修筑质量,基层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①强度和刚度。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合适的刚度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必须具备的性能。因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承受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要确保在这些作用下,基层不会产生严重的变形或者疲劳弯拉破坏。

②水稳定性和冰冻稳定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该必须具有水稳定性和冰冻稳定性。路表水会渗入到路面结构中,地下水也会进入路面结构层,冰冻地区,路基上层及路面底基层都会处在过湿或者潮湿的状态。所以基层材料在水的作用下,它的整体性、刚性、强度不会出现明显下将的情况,在冬季时又能够承受冻融循环。

③抗冲刷性能。抗冲刷性能也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该具备的特征之一。在对公路基层的抗冲刷能力测试时,明显存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冲刷及由之而产生的唧泥现象。为避免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使基层内降低挤出裂缝,形成沥青面层上裂缝的唧浆现象,就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必须有抗冲刷能力。

④抗裂性能和疲劳性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也应该具备良好的抗裂性能和较强的抗疲劳破坏能力。基层材料在稳定和湿度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拉应变,如果拉应变超过材料允许的范围基层就会开裂。基层的收缩开裂不但会破坏基层结构的整体性而且也会大大降低其强度,所以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要有良好的抗裂性能。由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长期受到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还有受到温度环境的影响,路面结构强度会一致下降。当荷载作用超过一定限度后,基层就会发生断裂。所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抗疲劳性能也很重要。

2、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水泥稳定碎石组成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悬浮密实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粗骨料少,细骨料较多,相互之间也没有接触很难形成骨架。但是这种结构具有很强的粘结力,不过内摩阻角较低,粘结力控制结构的强度,在外部力作用下,很容易被破坏。按这种结构修筑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性能受到结合料性质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路面结构的波坏,所以在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尽量不要使用这种结构。

②骨架空隙结构。这种结构中,粗骨料较多,细骨料数量过少,能够形成骨架但是残余空隙大。这种结构的粘结力较低,但是其内部摩阻角大,而内部摩阻力决定强度,所以用这种结构修筑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收缩性能较好,但是耐久性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③骨架密实结构。这种结构综合以上两种类型组成的结果。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具有一定数量的粗骨形成骨架,也可以根据残余的空隙加入适量的细骨料,所以形成的混合料具有较高的密实度。这种结构的混合料内摩阻角较高,粘结力也较高,所以这种类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抗裂性能、抗收缩性能、疲劳性能、抗冲刷性能等。

二、加强组织管理,严格各工序衔接

连续性、短期性、不可弥补性是公路施工中水泥碎石施工的主要特性。在水泥碎石基层施工中确保各工序的连续性,即是保证原材料的供给、对混合料的搅拌、对半成品的运输、摊铺、碾压等的正常有序的运转,不能在任何环节出现任何问题就是水泥碎石施工的连续性;水泥碎石施工的短期性主要是由水泥的凝结性能确定的。因为对水泥加水后两者会迅速反应,水泥凝结,所以在水泥终凝之前必须完成水泥碎石混合料的成型,这样才能够确保不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不可弥补性是指如果混合料加水不能在水泥终凝之前完成,只能废弃。

厂拌混合料,摊铺机铺筑是水泥碎石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摊铺量与拌和量相匹配,最大限度的缩短拌合到完成碾压间的延迟,充分使各种机械设备配备数量合理,当然也要确保各个机械设备在施工时能够正常运行,这样就可以保证水泥碎石基层施工的正常进行。在对其施工中,要注重各个工序的健全,建立部门岗位责任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设置专门人员对关键部位进行盯岗,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的合格率确保工程质量。当然也要注意各个部门间的联系,及时进行信息沟通,避免因为信息不通造成工程的停工、延工等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延工等现象,要根据其时间适当调整各个工序的操作时间,使各个工序紧密衔接。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控制要点

1、对下承层(底基层)进行检验。要对控制桩高程进行复核,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其次也要对基层进行清扫确保其清洁,不存在软弱夹层等。

2、搅拌设备及材料准备。混合料采用集中厂拌方式,其含水量、水泥含量、骨料的级配都要符合设计要求。拌和机的出料量与施工作业面上的摊铺量要一致,在对混合料拌合之前要对各材料含水量进行检查,拌合完成后,要对混合料含水量进行检查,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范围之内。

3、混合料的拌和、运输及摊铺。拌合后的混合料,其色泽应均匀一致。要及时用车况良好的自卸汽车将拌合合格的混合料运达施工工地,并且要尽量减少运输时间,并保持车行平稳,避免造成混合料的离析。对混合料进行摊铺时要匀速平稳进行,在摊铺机后面,要有专门人员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的现象。要在水泥终凝前完成混合料的摊铺。

4、混合料的碾压及养生。对混合料初步碾压是使用轻型压路机碾压整平,之后用重型压路机压实达标。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水泥稳定碎石层的碾压,达到预计的碾压措施后要对其进行压实度检验,直至满足要求。水泥稳定碎石层压实合格后就要开始对其养生,充分确保水泥水化反应时所需水分。及时科学的养生,能够减小公路由于温缩或者干缩产生的裂缝,确保公路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

四、结论

从公路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中可知,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关键因素包括,裂缝产生的控制、现场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等。在公路施工中要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差异,来确定不同的级配,达到最合适的配合比及最佳的含水量。在具体的施工工程中积极总结相关经验,才能够控制好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中的各项技术指标。

参考文献

[1]蒋应军.基于振动试验法设计的抗裂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应用研究[J].公路,2008(12).

[2]蒋应军.水泥稳定碎石振动试验方法及工程应用研究[J].南京:东南大学,2009.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蒋应军,王富玉,刘斌.水泥稳定碎石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31(15).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何小兵申强.柔性纤维增强水泥稳定碎石抗裂性评价方法[J].公路,2010. 3.

[7]石萍.沥青路面技术应用在辽宁省若干问题探讨[J].辽宁交通科技,2006.10.

论文作者:居明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3

标签:;  ;  ;  ;  ;  ;  ;  ;  

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居明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