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水混凝土建筑主要是起源国外,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期,才在我国开始使用。在现阶段的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愈来愈追求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土建部分清水砼的表面质量是影响整体美观的重要部位,所以需要保障清水砼的表面质量,保证其工程项目表面的平整性、光滑性。本文主要对土建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以提高工程质量,最大程度保障其施工效益。
关键词:土建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1清水混凝土的简介
清水混凝土的主要原理是在混凝土成型之后能够产生比较自然的质感,装饰效果很好,不容做其他的外表装饰的混凝土工程。从混凝土的装饰表面的效果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验收标准:普通清水混凝土、饰面清水混凝土、装饰清水混凝土等,具体描述如下。普通混凝土主要是指在混凝土干燥之后能够具有比较均匀的颜色,同时平整度和光洁度都比较好,超过国家验收的标准和对建筑物混凝土的要求。饰面清水混凝土主要指的是混凝土自身具有质感的设计,施工比较精心,各要素之间形成自然状态的混凝土工程。装饰混凝土指的是利用混凝土的拓印性质,进而在表面形成装饰图案或者对装饰图案进行预埋的混凝土。
2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优势分析
2.1美观性优势突出
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所用材料方面来看,该类混凝土材料的颜色和质量相对而言都比较均匀,进而也就能够有助于后续施工操作的有序落实,并且还能够实现较为理想的协调性效果,在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处理中表现出较强作用价值。在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其不需要进行特殊的调和处理就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美观性,进而也就能够简化施工工序,提升施工效率,促使土建施工操作更为便捷。
2.2施工质量优势明显
对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在具体土建工程项目中的有效应用,其在施工质量方面同样也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优势,这种施工质量方面的优势主要就是指该类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较好避免其在施工处理中出现脱落或者是空鼓问题,进而也就能够明显提升整个土建工程项目施工操作的整体水平,有效规避了以往施工操作中常见的各类质量隐患,同样也是当前土建工程项目施工中有效推广该类技术手段的重要原因,应该在具体施工建设中引起高度重视。
2.3环保效果突出
结合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操作,其还能够在具体施工处理中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环保效益,这种环保效益主要就是指借助于清水混凝土施工处理,能够有效规避抹灰环节的运用,进而也就能够减少了对于周围环境带来的污染和损坏影响,并且随之降低了土建施工废物的产生,整体施工的环保效益得以提升优化,如此不仅仅简化了施工操作流程,还能够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体现出理想的作用价值,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3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问题分析
3.1混泥土的配置以及浇筑的问题分析
对于混凝土的配置工作而言,将会用到水泥以及骨料和外加剂等一些材料,要是没有能够根据其设计的要求选择原材料,做好合理的配置,将会使其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受到直接的影响,导致其土建的施工存在着各种问题。比如水泥碱性含量超标的时候,使混凝土表面存在着色差,对装饰的效果带来影响。骨料之中的杂质比较多,导致混泥土质量不达标,色泽存在着不均匀,浇筑的清水混泥土的时候,没有遵守着有关的技术标准,容易导致出现各种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混凝土的浇筑工序存在着不科学,干扰其密度性以及整体性,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其倾落的自有高度超过了两米,混凝土将会存在着离析以及串通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混泥土比较厚,那么将会导致振捣的效果带来影响。
3.2模板的设计以及安装的问题分析
对于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而言,模板的设计以及安装主要是属于重点的问题,模板的设计也是要求简单以及合理的,但是在实际模板进行设计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将会忽视这个方面的问题,并不能够对其模板的明缝以及阴阳角等西部性的要素进行准确的设计,如果设计的过程存在着不合理,那么将会导致其模板进行安装完成之后,其拼缝的严密程度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导致其接缝的高度差比较大。
4施工要点分析
4.1选择适合的模板
在对清水混凝土进行定型,其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模板加固来实现的。在使用模板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将模板进行完好的拼接,避免出现拼缝或是漏浆的现象。因此为了确保施工质量,施工人员会通过满焊连接的方式来使环向钢板的结构更加稳固。同时,对焊缝要进行处理打磨,确保整个焊缝连接处和周围的钢板保持平整。如果模板采用的是钢制的结构,为了减少边框产生的漏浆现象,需要在钢板连接的位置添加固定螺栓,从而能够更好地缓解钢板漏浆的情况。
4.2脱模剂的选择
在整个混凝土的施工的过程中,脱模剂的使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虽然种类很多但主要还是依据需求进行选择。脱模剂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和空气中的灰尘相接触,并且难以清理,导致对施工过程中的清水混凝土造成影响。目前在脱模剂的使用过程中,施工人员还会加入些许的光亮剂,这样在进行混凝土脱模的时候不仅能够提升脱模的便捷性,同时还能够使混凝土的表层变得非常的光滑平整。
4.3浇筑工艺
混凝土的浇筑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核心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4.3.1浇筑时应当进行分层入料,并且分开振捣。一般情况下最理想的分层厚度为400mm,施工的过程中应当在旁边加上标尺,以便能够对厚度有所把控。
4.3.2针对一些出现结构缝隙的立柱需要将下灰和振捣同时作用。
4.3.3在浇筑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施工人员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看护,确保在浇筑过程中钢筋以及模板的整齐,如果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不至于给后期的工作带来影响。
4.3.4在对建筑梁以及承重板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可以采取赶浆的方式,通过分层的方式进行浇筑,并进行分层振捣。
4.4修补工艺
清水混凝土的良好表现一直备受称赞。尽管如此,也无法避免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导致整个混凝土表面出现质量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表层气泡问题。这不仅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还能够影响到混凝土实际的使用寿命。对于出现的孔眼应当及时的进行处理。具体来讲,就是在拆模后,将混凝土的表面清理干净,使用同样的材料对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修补,直到修补的混凝土变硬之后再进行打磨处理,使整个混凝土表面达到平整。
4.5养护
清水混凝土养护工作是用来确保混凝土使用质量以及使用寿命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养护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当混凝土立柱进行拆模时,需要确保模板中的压力达到1.2MPa,同时拆完膜后还应当进行包裹养护一个星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在立柱的顶部放置一个可流水的水桶,确保水能够直接浇筑在立体混凝土柱上以使整个混凝土立柱保持潮湿。
土建工程项目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比较核心的一个方面,这种混凝土施工技术手段的应用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创新优化,比如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就能够表现出较强作用优势,也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土建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个基本类型。
参考文献:
[1] 张宇捷.浅谈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门窗,2017(2):101.
[2] 谭盛松.土建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149~150.
[3] 花红涛.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7(3):127~128.
[4] 王代成.论土建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06~207.
论文作者:陈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模板论文; 将会论文; 表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