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肥料配方筛选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刘纯安[1](2019)在《木霉生物有机肥和含氨基酸生物水溶肥促生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肥的大量使用在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土壤退化、作物品质下降等问题。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和研制高效生物有机肥和含氨基酸生物水溶肥成为肥料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实验室先前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田间试验评估了含哈茨木霉NJAU4742生物有机肥和氨基酸生物水溶肥的田间促生效果,并研究了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的田间施用效应,在此基础上对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方进行了初步研制。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木霉生物有机肥应用于辣椒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第一季和第二季田间试验均表明,生物有机肥替代40%化学氮肥处理(BF40%)在株高上显着高于有机肥替代40%化学氮肥处理(OF40%),且产量分别高出8.3%和1.15%,表明生物有机肥相比于有机肥具有更加优异的促生效果。化肥不同比例替代效果表明,对于第一季辣椒,OF40%和替代40%化学氮肥再减施20%化学氮肥的处理(OF40%-),相对化肥处理(CF),分别增产了 1775kg/hm-2和475kg/hm-2,增产率分别为10.7%和2.86%;BF40%处理相对CF处理,增产了3300kg/hm-2,增产率为19.9%。对于第二季辣椒产量,OF40%处理相对化肥处理,增产203 kg/hm-2,增产率1.47%;BF40%处理相对CF处理,增产364kg/hm-2,增产率为2.64%。同时,木霉生物有机肥的连续施用还增加了辣椒根际可培养木霉的数量并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含木霉氨基酸生物水溶肥应用于茄子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季田间试验,冲施含木霉氨基酸(10%)生物水溶肥处理(10AA+T),在株高上显着高于冲施氨基酸水溶肥处理(10AA)、木霉孢子液处理(T)、清水处理(CK)和不冲施处理(BLK)、与氨基酸生物水溶肥等养分化肥处理(10CF)和等养分化肥再加等量木霉孢子液处理(10CF+T);10AA+T在茎粗上显着高于CK和T处理。对于第二季田间试验,10AA+T在株高和茎粗上均显着高于BLK、CK和T。对于第一季茄子产量,10AA+T相对BLK、CK、10AA和T,每公顷分别增产19764kg、19885kg、3132kg和19534kg,增产率分别为 50.8%、51.3%、5.6%和 49.9%;相对 10CF 和 10CF+T,每公顷分别增产 15552kg和11475kg,增产率为36.1%和24.3%;20AA+T相对10AA+T,每公顷增产1742kg,增产率为2.97%。对于第二季茄子的产量,10AA+T相对BLK、CK、10AA、T,每公顷分别增产 14148kg、13743kg、2943kg、14283kg,增产率为 52.9%、50.6%、7.76%、53.7%;相对10CF和10CF+T,每公顷分别增产5575kg和4914kg,增产率分别为15.8%和13.7%;20AA+T相对10AA+T处理,每公顷增产3982kg,增产率为9.74%。除产量外,氨基酸生物水溶肥的冲施显着提高了茄子的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硝酸盐的含量,从而改善了茄子的品质。此外,该新型水溶肥的冲施,增加了茄子根际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木霉的数量,并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木霉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方研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有机肥载体对生物有机肥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的影响方面,90天时,秸秆有机肥为载体的生物有机肥中木霉数量显着高于其它处理,数量为8.4×107CFU/g。在不同浓度硝酸钙对木霉复合微生物肥料中功能菌数量影响方面,在调节体系pH低于7时,添加10%和20%硝酸钙的处理中,在第0、30和90天可培养木霉NJAU4742数量上,均显着高于30%和40%硝酸钙的处理,其可培养木霉数量为分别为2.1×106CFU/g和2.0×106CFU/g。在不同养分配比对复合微生物肥料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影响方面,在第0天时,76.5g牛粪有机肥,20g硝酸钙,3.5g硫酸钾,总养分为89.8g/kg的处理CF1和83.5g牛粪有机肥,10g硝酸钙,3g磷酸氢二钾,3.5g硫酸钾,总养分为97.3g/kg的处理CF2在可培养木霉NJAU4742数量上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第30天时,CF2处理在可培养木霉NJAU4742数量上显着高于其它处理,数量1.6×108CFU/g。
贺礼英[2](2018)在《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我国大豆(包括菜用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明显增加,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子面积将达到1.4亿亩,这对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但目前江淮地区市场上菜用大豆品种较多、良莠不齐,而且地方性品种不明显,因此筛选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并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对当地菜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种子表观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江淮地区广泛栽培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播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探讨适宜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表观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种皮色变幅很大,以青色、青黄色和黄绿色居多。种脐色变幅较大,以黄棕色、深棕色和黄褐色居多。百粒重平均为33.59g,变幅为27.79g-42.53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76%,变幅为37.07%-44.52%。脂肪含量平均为20.25%,变幅为18.52%-22.4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为61.01%,变幅在57.49%-65.34%之间。(2)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和荚宽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与荚长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而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欧氏距离5.5973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材料,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性明显。前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028%,可反映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变异性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16%,变幅为10.57%-34.67%。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39%,变幅为20.38%-31.77%。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3.99%,变幅为1.20%-11.70%。欧式距离8.1975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各类型的品质性状差异性明显。品种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领鲜9807、领鲜1605和75-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秀。(3)品种、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1(领鲜1605)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株高、百荚鲜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品种P2(绿洲特早王)和P3(春棚特早),适宜在当地种植,易于获得高产。江淮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12日左右,最适种植株行距为30cm×30cm,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4月12日左右播种的菜用大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分别比4月2日和4月22日播种期收益高1.58%、0.56%。氮肥处理为15kg/667m2时,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四个处理,适宜当地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易于提高菜用大豆的经济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为8kg/667m2时,鲜豆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2个处理,适宜当地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为8kg/667m2,有利于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施用效率提高。综上所述,LX9807、LX1605和75-3等菜用大豆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适宜的播期是4月12日左右,在密度(株行距)30cmx30cm,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为8kg/667m2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任友花[3](2016)在《微生物复合菌肥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微生物复合菌肥是指一类含营养补充剂的有活性的特定制品,能够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紫外线(UV)对一株具有解磷促生机制的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z)进行诱变,选育出一株解磷能力明显提高的菌株,标记为11433-4,且该菌株培养过程中发酵液pH不断降低,进一步利用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发酵液代谢产物进行检测,以期探明微生物的解磷机理。测定结果显示,培养72h的突变株解无机磷含量最大达到46.79μg/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 115.62%,发酵液pH从7.0降到了 4.03。将突变株在平板上连续传5代,解磷量稳定在44.29-46.71μg/mL之间,表明突变株11433-4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这对其在土壤中长期稳定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GC-MS和HPLC分析,发现巨大芽孢杆菌主要产生葡萄糖酸、乙酸和丙酸。(2)通过单因素以及响应面实验得知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培养基为(g/L):蔗糖17.72,大豆蛋白胨7.57,磷酸氢二钾5.99,尿素3,氯化钠0.5,硫酸镁0.3;5L发酵罐最佳发酵条件为:37℃、300r/min,接种量7%,通风比为1:1(v/v),罐压为0.03 MPa,pH为7.2,在此条件下菌体生长量达到最大,OD600为0.482。然后对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最佳摇床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8℃、170r/min,接种量5%,此条件下解钾菌的钾浓度达到3.69mg/L。(3)参照目标产品中营养补充剂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额外添加螯合离子化合物、甜菊叶渣、海藻粉、复合氨基酸等生长因子;且将所筛菌株按最佳发酵条件发酵,与营养补充剂按照特定比例复配最终确定适用于蔬菜瓜果类生物菌肥的配方,各项指标均复合NY/T 798-2004要求,活菌数达到9.13× 109cfu/ml。(4)利用PCR-DGGE方法研究种植后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施入生物菌肥初期11433在起主导作用,微生物多样性增加;15d后11433减少,MC3和MY2在起主导作用;30d后仅存在少量菌。筛选的巨大芽孢杆菌可在短时间内占据主导优势,实现高效解磷。(5)通过盆栽实验发现,经过13d生长,施浇微生物菌肥组比空白组株高高出1.9-2.7cm,增加幅度为20%-25.71%。经田间试验验证发现,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此外,微生物菌肥可使施浇45d后的盐碱土 pH降低1.0左右,可使土壤孔隙度增加8.62%左右。本研究结果表明,制出的微生物复合菌肥具有较强的解磷、解钾活性,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植物生长,并有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
车升国[4](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认为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武晓莉[5](2015)在《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土壤改良机理及最佳施肥配方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增耕地为研究对象,针对新增耕地土壤熟化程度低、土壤贫瘠、生产力低下等关键问题,选用无机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等肥料对土壤进行培肥和改良,通过盆栽控制试验分析氮肥、磷肥不同施肥水平条件以及无机肥、有机肥和菌肥三种肥料不同配施措施条件对土壤物理特性、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多样性和大豆、玉米农艺性状等的影响,并分析有机肥和菌肥在大田土壤改良过程中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探讨不同肥料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和改良机理,经大田正交试验进行验证,筛选适合当地大豆和玉米种植的最佳施肥配方,旨在为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增耕地快速有效培肥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在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上施加氮肥和磷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且均能够显着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和促进大豆的生长,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针对氮肥而言,与各施肥量水平相比,N2处理下土壤密度最低,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最高,土壤团聚状况最好,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等有效养分的含量最高,对大豆株高、冠幅、干物质量和产量的促进作用最强;针对磷肥而言,P3处理下土壤各有效养分含量均为最高,大豆株高、冠幅、干物质量和产量也最高。新增耕地适宜施氮量为167.6178.0kg·hm-2,适宜施磷量为29.9833.86kg·hm-2。O+NPK是晋西黄土区大豆种植的最佳施肥措施,相比O、B、B+NPK、NPK和CK而言,其土壤密度最低,土壤孔隙度、持水量最高,团聚状况最好,且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等养分含量也是最高,大豆增产235.95%。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不同,NPK措施与对照(CK)的相似度最高,而B措施与CK的相似度最低,仅为47.4%,说明菌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用最强;B+NPK措施下土壤微生物Shannon-Weaver指数最高,达2.531,说明该措施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均匀度最高。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酸溶性有机碳和难降解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影响作用显着,O3B1组合条件下土壤各有机碳指标含量均为最高,且分别达到216.860mg·kg-1、316.879mg·kg-1、975.086mg·kg-1、1302.819mg·kg-1;不同施肥水平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表现出显着作用,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作用不显着,O2B2组合下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都达到最高,分别为3.281nmol·h-1·g-1、10.837nmol·h-1·g-1、40.387mg·h-1·g-1,O3B2组合下土壤脲酶活性最高,达0.131mg·g-1;不同施肥水平有机肥和菌肥能够显着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且二者的交互作用大于单独效应,O1B1配方下土壤细菌拷贝数均值最高,达(3.02E+06)copies·ng-1,O2B2配方下土壤真菌拷贝数均值最高,达3483.33copies·ng-1。大豆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无机肥、有机肥和菌肥对大豆株高、冠幅、地径、干物质量和产量等农艺性状均有显着促进作用,且三种肥料之间交互作用显着,大豆农艺性状的最佳施肥量为O3B3I3;在土壤养分方面,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碱解氮、全磷、速效磷、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CEC)和p H的影响均表现出显着作用,但无机肥仅对碱解氮、速效磷、CEC和p H有显着作用,土壤养分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3B2I3;在土壤物理特性方面,有机肥和菌肥对降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的作用显着,而无机肥在降低土壤密度和增加土壤持水量方面作用不显着,土壤物理性状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2B2I3;在经济效益方面,O3B1I2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达4809.00元·hm-2;推荐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种植大豆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3B1I2,即有机肥(33.75t·hm-2)+菌肥(750kg·hm-2)+无机肥(600kg·hm-2)。玉米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均能显着促进玉米株高、冠幅、地径、干物质量和产量,且有机肥的影响作用大于无机复合肥,针对玉米农艺性状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3I3;在土壤养分方面,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均对土壤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CEC和p H值表现出显着作用,但无机复合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作用不显着,而有机肥则能够显着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针对土壤养分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3I2;在土壤物理特性方面,有机肥对土壤各物理特性各指标的影响作用均显着,但无机复合肥的作用不显着,针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2I2;O3I2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达15035元·hm-2;推荐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种植玉米的最佳施肥配方为O3I2,即有机肥为(33.75t·hm-2)+无机肥为(600kg·hm-2)。综上所述,无机肥、有机肥和菌肥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养分、促进大豆和玉米生长,无机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作用较小,但促进大豆和玉米生长的作用显着,菌肥主要通过影响土壤的微生态系统改善土壤结构,有机肥对改善土壤物理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促进农作物生长的作用均较强,在实际生产中应遵循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充分考虑有机肥对土壤改良作用,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施的方式进行合理施肥。
郜舒蕊[6](2014)在《烯效唑和微量元素肥料对丹参生长及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药种植过程中,不合理施肥现象较为严重,药农在肥料的选择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中药材往往按照农作物施肥经验和习惯进行施肥,肥料作为中药材种植中较大的物质投入,其对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都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中药材进行施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结合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中应用饱受争议的现象以及微量元素肥料不受重视的现状,本研究以丹参为研究材料,主要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以烯效唑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典型代表,以一种具有类似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的肥料壮根灵为对照肥料,同时进行丹参的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探讨叶面喷施烯效唑对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从而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固定大量元素用量水平的基础上对铜、锌、铁、锰4种微量元素进行组合设计配方,通过丹参的大田试验进行配方筛选,对筛选出的最优配方通过大田试验和单株试验考察其适宜的施用浓度,最终为丹参专用肥的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结果:1、烯效唑叶面喷施能有效抑制丹参地上部分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生长通过动态监测盆栽丹参地上部分生长指标,发现烯效唑喷施对丹参株高、株幅的抑制作用显着且持久,改善了丹参地上部分旺长易倒伏的现象。另外,烯效唑处理打破了丹参库源平衡,使生物量更多的流向地下部分,用于根部的膨大生长。盆栽试验及大田试验结果均显示以烯效唑质量浓度240 mg·L-1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同时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在丹参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喷施烯效唑,增产效果要优于盛花期。2、低浓度烯效唑喷施处理对丹参质量的影响不大以HPLC指纹图谱作为评价丹参质量的首要指标,发现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条件下烯效唑各处理组样品与CK组样品相比,相似度均在0.9以上,说明烯效唑处理后丹参质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随烯效唑施用浓度增加,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脂溶性成分含量则表现为不断降低趋势,其中只有烯效唑60mg·L-1处理组中丹参酮ⅡA含量达到《中国药典》标准,而烯效唑120mg-L-1、240mg·L-1处理组中丹参酮ⅡA含量均略低于此标准。3、壮根灵对丹参生长及质量有影响,在丹参栽培中不宜施用壮根灵处理后,丹参出现开花被显着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反弹”、茎节基部急剧骤缩、根部断面出现“木间木栓”异常构造等现象,并且HPLC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经其处理后的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成分含量异常升高。综合考虑丹参的生长情况、药材的表观性状以及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认为在丹参栽培中不宜施用壮根灵肥料。4、自制微量元素配方2对丹参的增产效果显着且稳定2012、2013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以及2013年的盆栽单株试验和大田单株试验结果均显示,自制微量元素配方2对丹参具有显着的增产效果,且对丹参质量无明显影响,证明了自制微量元素配方2肥效显着且稳定,为丹参专用肥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1)同时进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动态监测丹参生长、生理指标,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发现烯效唑喷施对丹参具有显着的矮化效果,可有效改善倒伏现象,并且能促进丹参根部生物量的积累;(2)充分利用前人有关丹参施肥研究基础,对已筛选出的可以提高丹参产量及质量的4种微量元素铜、锌、铁、锰进行设计组方,筛选出自制的肥料配方,并对筛选出的配方进行连续两年的肥效试验,证明了自制微量元素肥料配方肥效的稳定可靠。
张琳[7](2009)在《环保型大豆种衣剂的研制及增产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天然高分子多糖与生物抑菌剂作为主要成分,通过筛选其他活性组分及助剂,研制出一种高效环保型的大豆种衣剂。与传统有毒的多·克·福大豆种衣剂相比,该环保种衣剂安全无污染,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又提高了大豆产量。通过室内种子发芽能力的检测试验,检验了种衣剂对种子的安全性,确定了最佳药种比。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环保种衣剂包衣豆种后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田间出苗率、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对环保种衣剂的增产、抑菌、驱避虫害的机理以及种衣剂各组分的作用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配伍性实验及发芽实验,确定了种衣剂主要活性组分3%天然高分子多糖溶液与生物抑菌剂的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0:3。其它活性组分的组成及质量比为氮肥:磷肥:钾肥:微肥M2:植物生长调节剂GN=10:4:2:3:0.06。2、通过与活性组分的配伍性实验以及室内发芽实验,确定了种衣剂助剂的最佳组分和质量比为助剂A:XLZ2:JYX3:助剂B:6501:警戒色浆=1.5:0.75:0.75:3.0:0.02:2.0。3、对种衣剂的粘度、包衣成膜时间、包衣合格率、种衣牢固率等质量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环保大豆种衣剂的质量指标符合我国农业行业的标准。4、通过室内发芽实验检测出该环保大豆种衣剂对种子是安全有效的,并确定了用于种子包衣的最佳药种比为1:50。5、室内虫害驱避实验结果表明,环保型种衣剂对大豆苗期主要害虫有较好的驱避效果,对小地老虎的拒食率在80%以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环保种衣剂的毒性远远低于传统的大豆种衣剂,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都比较安全。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环保大豆种衣剂对根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植株发病率比传统的多·克·福大豆种衣剂处理减少53.1%,比CK减少81.4%;同时能显着提高大豆产量,比多·克·福种衣剂处理增产10.9%,比CK增产23.6%。7、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该环保型大豆种衣剂的亩种衣剂成本较传统大豆种衣剂降低35.3%,增产效果却优于传统种衣剂,具有明显的性价比优势。因此,本种衣剂是一种高效低毒、质优价廉的新型环保型大豆种衣剂。
毛德君[8](2009)在《测土施肥研究及NPK专用肥开发生产》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黑龙江省主要农业经济区的不同土壤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选择了黑土和草甸土两种土壤类型,水稻、玉米、大豆三种作物,进行土壤养分及作物养分需求研究,确定了阻碍肥料利用率提高的限制因子,并找出克服限制因子的最佳途径;通过采用国际“IPI”组织规定的研究分析方法,进行大面积多点取样检测,建立了不同耕地土壤养分变异情况数据库和养分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出了不同土壤内部各种养分的循环规律和变化特征;应用GIS/GPS系统,对农田系统中各种养分迁移规律、土壤内部各种养分状况和变化特征进行定位图形化描述和信息化管理,建立平衡施肥管理体系,建立农田合理施肥软件。最终筛选出应用于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条件的肥料利用效率高的专用复合肥配方,通过工艺生产,肥料成品应用于大田示范展示试验。
翟玫瑰[9](2008)在《山茶栽培基质与肥料配方筛选及其对夏季强光和冬季低温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指出山茶(Camellia japonica)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盆花生产是山茶产业化的主要内容,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土壤栽培,严重影响出口及运输,因此,进行无土栽培已成为盆栽山茶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山茶经常面临夏季强光及冬季低温的伤害,造成生产损失。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研究了不同基质及肥料配比对盆栽山茶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筛选适宜的基质及肥料,为山茶无土栽培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研究了不同光强下及不同自然低温下山茶的生理反应,为山茶的安全渡夏及越冬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以上两方面研究,为建立盆栽山茶的标准化无土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茶幼苗轻型栽培基质配方研究本项研究以三个山茶名优品种‘大海伦’、‘黑魔法’、‘新查理斯顿小姐’2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以园土作对照,将珍珠岩、泥炭、河沙、椰糠、腐熟木屑等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7种基质配方,在研究其理化性质的基础上,通过测定山茶的株高、地径、叶片生长状况等形态特征指标,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以筛选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在珍珠岩:泥炭=2:1上栽培的山茶株高、地径及叶片生长情况表现最佳;其次为珍珠岩:椰糠:腐熟木屑=2:1:2和河沙:椰糠=2:1;而煤渣:椰糠:腐熟木屑=2:1:2上栽培的山茶生长势最差;其他基质的栽培效果居中。考虑到山茶的生产成本及基质的可持续利用,泥炭并不是最佳基质,因此,珍珠岩:椰糠:腐熟木屑=2:1:2和河沙:椰糠=2:1可作为生产山茶的经济实用的轻型栽培基质。2、氮磷钾配比对山茶幼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本研究在筛选出适合山茶栽培的无土基质配方的基础上,以山茶的两个品种‘黑魔法’,‘大海伦’的3年生扦插苗为试材,以硫酸铵、氯化钾、过磷酸钙按一定比例配施,研究氮磷钾配比对山茶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以筛选最适合山茶幼苗生长的肥料配方。结果表明:在四个处理中,N:P2O5:K2O为15:15:15处理较利于山茶苗木的高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叶绿素含量较高。3、夏季遮荫处理对山茶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100%、48.5%、22.4%三个透光率水平对山茶品种‘大海伦’2年生扦插苗在5~10月份进行遮荫处理,以考察山茶在夏季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5~7月份,随着透光率的降低,株高增长量呈上升趋势,但对地径的影响不大;而继续遮荫则会抑制山荼幼苗的生长。夏季高温时期(7月10日)透光率为48.5%时山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内CO2浓度最高;透光率为22.4%处理下严重影响气孔导度和细胞内CO2浓度,因此光合速率也明显下降;三种处理的蒸腾速率差异不显着。长期遮荫处理后,随着遮荫度的增加,‘大海伦’叶片含水量上升、比叶重显着下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浓绿,但减少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因此,在夏季高温时期对山茶遮荫48.5%有利于其生长及光合作用。4、冬季自然低温对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以2年生山茶幼苗‘大海伦’为试材,于2007年12月20日——2008年1月27日,将材料置于露地自然低温下。在日最低气温降至0℃左右并维持3天时,开始采样测定。通过测定山茶低温半致死温度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指标,以考察山荼的耐寒性。结果表明:山茶‘大海伦’的低温半致死温度随气温的降低呈下降趋势,变化幅度在-9.4~-10.7℃之间;而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均与气温的变化规律一致,可作为山茶抗寒性指标。但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低温的关系不甚明显。因此,山茶‘大海伦’在浙江地区冬季自然低温0~-2℃理论上室外可以安全越冬。
李竹玫[10](2008)在《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烤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由于西南地区农耕地有限,其连作的现象比较普遍,由连作障碍导致的一系列如烟草产量下降、品质降低等问题亟待解决。有人认为根系分泌物作为化感物质,是导致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但烤烟根系分泌物的组成至今不清,需要深入研究。利用生物措施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是解决连作障碍的一种有益的探索。而AM真菌能提高一些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增强抗逆性。烤烟虽能与AM真菌形成共生体,但在主要采用工厂化漂浮育苗的现行烤烟育苗技术下,应用菌根技术于烤烟育苗并未见到报道。所以,研究在漂浮育苗条件下,AM真菌是否能够侵染烤烟幼苗根系很有意义;同时,菌根真菌适宜的营养条件(施肥量及养分比例等)也需要深入研究。为此,本试验首先利用分离、提取以及HPLC技术,对从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离组分的抑制作用进行鉴定;其次研究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从中筛选优良的菌株和匹配的施肥配方,旨在为烤烟连作障碍寻找一种生物解决途径。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试验利用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和732型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烤烟根系分泌物进行吸附分离,然后分别利用其洗脱液及根系分泌物母液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根系分泌物的三种组分对烤烟种子发芽率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不同组分的根系分泌物的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阴离子组分>根系分泌物原液>阳离子组分。阴离子组分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最强。(2)采用HPLC技术对三种组分不同的根系分泌物进行分析,得到的标准图谱中苯甲酸的出现时间为2.05min,而阴离子组分样品中某物质出现时间为2.03min。根据化学物质结构相似则性质相似推断,烤烟根系分泌物中有苯甲酸或极类似苯甲酸类物质存在。(3)在漂浮育苗的条件下,不同的AM真菌和营养条件均影响到侵染率。在较低的营养水平下,有益于菌根真菌侵染。在相同的营养条件下,BEG-193的侵染率大于BEG-168;而BEG-141的侵染率也高于BEG-168。同时,通过调整养分供应时间和数量均能提高菌根真菌的侵染率。(4)烤烟菌根苗的生物量显着高于非菌根苗,不同菌株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其生物量的大小次序为:BEG-141>BEG-168>BEG-193。不同的营养水平和施肥方式对菌根苗的生物量影响显着。接种AM真菌能显着提高烤烟幼苗根长、根量。在促进根系生长方面,BEG-141优于BEG-168。这与促进菌根苗生物量的结果一致。在一定的施肥范围内,菌根苗的生物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即F20>F15>F10>F5。同时,分次施肥更有利于菌根效应的发挥。接种优良的AM真菌,可以降低肥料用量,提高养分利用效率。(5)在低营养水平下,优良的AM真菌能显着地提高烤烟菌根苗对氮磷钾的含量,BEG-141≥BEG-168>BEG-193>CK(非菌根苗)。尤其在低磷条件下,AM真菌提高磷素含量的作用十分明显。在钾素丰富的条件下,菌根苗与非菌根苗之间、不同的菌株之间均无显着差异。接种AM真菌后显着地提高了栽培基质中的磷酸酶活性,并且不同菌株之间存在显着(?)异,基质中磷酸酶活性大小依次为:BEG-168>BEG-193>CK(非菌根苗)。接种优良的VA真菌能增加磷酸酶活性,有利于有机磷分解和烤烟幼苗对磷素的吸收。(6)合理的施肥配方是保证菌根化烤烟幼苗成功的前提。适合漂浮育苗,保证壮苗和较高侵染率的施肥配方应该是适量的氮钾、偏低的磷素养分。同时,做到种肥轻、追肥足,合理分配肥料用量及次数。初步获得最佳的施肥配方是在漂浮烤烟幼苗标准施肥量的基础上,将氮、磷、钾施用量分别降低30%、65%和15%,构成新的肥料配方(N1P2K2),可以获得最佳的壮苗效果,即健壮的根系、高的生物量。在漂浮育苗和适量的营养条件下,AM真菌具有促进烤烟幼苗生长,改善其营养状况,并提高肥料利用率。培育菌根化壮苗,作为一种探索改善连作障碍危害的生物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大豆肥料配方筛选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豆肥料配方筛选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木霉生物有机肥和含氨基酸生物水溶肥促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生物有机肥 |
1.1 生物有机肥概述 |
1.2 生物有机肥的优势 |
1.2.1 生物有机肥与化肥 |
1.2.2 生物有机肥与商品有机肥 |
1.2.3 生物有机肥与生物菌肥 |
1.3 研究现状 |
1.3.1 生物有机肥的作用 |
1.3.2 生物有机肥的发展趋势 |
2 氨基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
2.1 概述 |
2.2 氨基酸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
2.3 氨基酸水溶肥 |
3 减施氮肥的必要性 |
3.1 我国肥料应用的现状 |
3.2 减施氮肥的意义 |
4 木霉 |
4.1 概述 |
4.2 木霉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
4.2.1 木霉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4.2.2 木霉对农作物的促生作用 |
4.3 木霉生物有机肥及其应用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含木霉固体生物有机肥替代化肥田间促生效应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微生物 |
1.1.2 培养基 |
1.1.3 供试肥料 |
1.1.4 供试作物 |
1.2 实验设计 |
1.2.1 田间实验 |
1.3 测定方法 |
1.3.1 肥料中木霉数量的测定 |
1.3.2 植物生长性状及产量测定 |
1.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1.3.3.1 土壤全氮量的测定 |
1.3.3.2 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测定 |
1.3.3.3 土壤全磷的测定 |
1.3.3.4 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
1.3.3.5 土壤全钾的测定 |
1.3.3.6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
1.3.3.7 土壤pH的测定 |
1.3.3.8 土壤电导率的测定 |
1.3.4 田间土壤样品的采集 |
1.3.5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辣椒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1.1 生物有机肥相比于有机肥对辣椒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1.2 有机肥替代不同量化学肥料对辣椒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1.3 生物有机肥替代不同量化学肥料对辣椒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2 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2.1 生物有机肥相比于有机肥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2.2 有机肥替代不同量化学肥料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2.3 生物有机肥替代不同量化学肥料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
2.3 对辣椒根际土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2.4 对辣椒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4.1 对辣椒土壤pH和电导率的影响 |
2.4.2 对辣椒土壤含氮量的影响 |
2.4.3 对辣椒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
2.4.4 对辣椒土壤钾含量的影响 |
2.5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指标与辣椒产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含氨基酸生物水溶肥田间促生效应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微生物 |
1.1.2 培养基 |
1.1.3 供试肥料 |
1.1.4 供试作物 |
1.1.5 供试土壤 |
1.2 实验设计 |
1.2.1 田间实验设计 |
1.3 测定方法 |
1.3.1 肥料中木霉数量的测定 |
1.3.2 植物生长性状及产量测定 |
1.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1.3.4 田间土壤样品的采集 |
1.3.5 土壤中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1.3.6 果实品质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茄子植株生长性状的影响 |
2.1.1 第一季田间试验对茄子植株生长的影响 |
2.1.2 第二季田间试验对茄子植株生长的影响 |
2.2 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
2.2.1 第一季田间试验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
2.2.2 第二季田间试验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
2.3 对茄子根际可培养微生物的影响 |
2.4 对茄子品质的影响 |
2.5 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2.5.1 对土壤pH和电导率的影响 |
2.5.2 对土壤氮含量的影响 |
2.6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指标与茄子产量的相关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木霉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配方研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供试微生物 |
1.1.2 培养基 |
1.1.3 供试肥料 |
1.2 |
1.2.1 不同有机肥对生物有机肥货架期木霉数量的影响 |
1.2.2 不同浓度硝酸钙对生物有机肥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1.2.3 不同养分对生物有机肥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1.3 测定方法 |
1.3.1 肥料中木霉数量的测定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有机肥对生物有机肥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2.2 含不同浓度硝酸钙对复合微生物肥料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2.2.1 含不同浓度硝酸钙不调节pH对复合微生物肥料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2.2.2 含不同浓度硝酸钙调节pH对复合微生物肥料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2.3 不同养分配比对复合微生物肥料保存过程中木霉数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本文创新点 |
3 不足之处 |
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大豆的起源类型及分布 |
1.1.2 菜用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
1.1.3 我国菜用大豆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菜用大豆的品种选育研究 |
1.2.2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3 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1.2.4 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 |
1.2.5 菜用大豆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2 提高“双高”菜用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 |
2.4 本章小结 |
2.4.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三章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 |
3.1.3 数据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
3.2.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3.2.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3.3.1 选择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品种 |
3.3.2 选配亲本组合时应在不同的类群 |
3.3.3 集中考察综合性状因子来提高育种效率 |
3.3.4 充分利用性状间的相关性提高选择效率 |
3.4 本章小结 |
3.4.1 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3.4.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3.4.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项目 |
4.1.3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4.2.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4.4.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4.4.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4.4.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五章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2.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
5.3.2 菜用大豆不同播期的效益分析 |
5.3.3 菜用大豆不同密度的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六章 不同氮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2.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
6.3.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6.4.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4.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2 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综合比较分析 |
7.1.3 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分析 |
7.2 应用价值或前景分析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微生物复合菌肥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微生物肥料概述 |
1.1.1 微生物肥料简介 |
1.1.2 营养添加剂 |
1.2 微生物肥料中常用菌株筛选及作用机理 |
1.2.1 微生物肥料中常用菌种及其筛选 |
1.2.2 高效解磷菌株的选育方法 |
1.2.3 解磷机理 |
1.3 微生物复合菌肥的功效 |
1.4 微生物菌肥的现状 |
1.4.1 国内行业现状 |
1.4.2 国外现状 |
1.5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 微生物菌肥的发展 |
1.7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概况 |
1.8 DGGE法分析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 |
1.9 论文研究意义与内容 |
1.9.1 研究意义 |
1.9.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设备 |
2.1.2 实验试剂 |
2.1.3 菌株 |
2.1.4 主要培养基 |
2.2 培养和分析方法 |
2.2.1 培养方法 |
2.2.2 分析方法 |
2.3 高效解磷菌的筛选和培养 |
2.3.1 紫外诱变筛选高效解磷菌 |
2.4 解磷菌、解钾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2.4.1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实验 |
2.4.2 5L发酵罐发酵工艺的优化 |
2.4.3 解钾菌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
2.5 解磷、解钾菌的评价 |
2.5.1 解磷菌的生长曲线 |
2.5.2 解磷、解钾菌抗逆能力研究 |
2.6 巨大芽孢杆菌解磷机理的探究 |
2.6.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有机酸 |
2.6.2 HPLC法测定有机酸含量 |
2.7 营养补充剂的优化及产品配方的确定 |
2.7.1 营养补充剂的优化 |
2.7.2 目标产品中营养素成分含量分析 |
2.7.3 本文拟定营养素配方 |
2.7.4 肥料配方的确定 |
2.8 PCR-DGGE菌体定殖试验 |
2.8.1 样品的制备 |
2.8.2 DGGE试剂配制 |
2.8.3 DGGE |
2.9 产品的应用实验 |
2.9.1 盆栽实验 |
2.9.2 田间试验 |
2.9.3 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 |
2.9.4 盐碱土壤的改良 |
2.9.5 添加普鲁兰多糖和聚谷氨酸作为地膜实验的探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高效解磷、解钾菌株的选育 |
3.1.1 致死率曲线的绘制 |
3.1.2 初筛、复筛高效解磷菌 |
3.1.3 高产菌株11433-4的遗传稳定性实验 |
3.1.4 小结 |
3.2 解磷、解钾菌培养基、培养条件优化 |
3.2.1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优化 |
3.2.2 巨大芽孢杆菌5L发酵罐工艺条件的优化 |
3.2.3 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条件优化 |
3.2.4 小结 |
3.3 解磷、解钾菌的评价 |
3.3.1 解磷菌生长曲线测定 |
3.3.2 解磷、解钾菌抗逆能力研究 |
3.3.3 小结 |
3.4 巨大芽孢杆菌所产有机酸种类的探究 |
3.4.1 气相-质谱联用仪代谢物检测 |
3.4.2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有机酸 |
3.4.3 小结 |
3.5 微生物复合菌肥配方拟定 |
3.5.1 营养补充剂的添加量 |
3.5.2 菌剂的添加 |
3.5.3 产品灌装 |
3.5.4 小结 |
3.6 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 |
3.6.1 DGGE |
3.6.2 DGGE条带分析 |
3.6.3 小结 |
3.7 本产品的应用试验 |
3.7.1 盆栽实验 |
3.7.2 田间种植 |
3.7.3 疮痂病防治 |
3.7.4 微生物肥料改良盐碱地 |
3.7.5 添加普鲁兰多糖和聚谷氨酸作为液体地膜的实验 |
3.7.6 小结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土壤改良机理及最佳施肥配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黄土的性质与改良措施 |
1.2.1 黄土的分布与理化特征 |
1.2.2 提高黄土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 |
1.3 施肥改良土壤的潜力与机理 |
1.3.1 肥料的利用与发展 |
1.3.2 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3.3 施肥对土壤p H的影响 |
1.3.4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3.5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1.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区现状 |
第三章 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不同施氮量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置 |
3.1.3 测定方法 |
3.1.4 分析方法 |
3.1.5 统计方法 |
3.2 不同氮水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2.1 不同氮水平对土壤密度、孔隙度的影响 |
3.2.2 不同氮水平对土壤机械组成和团聚体的影响 |
3.2.3 不同氮水平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3.3 不同氮水平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3.1 不同氮水平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2 不同氮水平对植株氮、磷、钾累积量的影响 |
3.4 不同氮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4.1 不同氮水平对大豆株高、冠幅和地径的影响 |
3.4.2 不同氮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 大豆干物质量、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 |
3.6 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不同施磷量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置 |
4.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2.1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密度、孔隙度的影响 |
4.2.2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机械组成和团聚体的影响 |
4.2.3 不同磷水平对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
4.3 不同磷水平对肥料利用的影响 |
4.3.1 不同磷水平对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
4.3.2 不同磷水平对大豆植株氮、磷、钾累积量的影响 |
4.4 不同磷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4.4.1 不同磷水平对大豆株高、冠幅的影响 |
4.4.2 不同磷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5 大豆干物质量、产量与施磷量的关系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五章 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不同施肥措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置 |
5.1.3 测定方法 |
5.1.4 统计方法 |
5.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5.2.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密度、孔隙度的影响 |
5.2.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机械组成和团聚体的影响 |
5.2.3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 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5.3.1 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株高、冠幅的影响 |
5.3.2 不同施肥措施对大豆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
5.4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方法 |
6.1.4 统计方法 |
6.1.5 分析方法 |
6.2 不同水平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6.2.1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方差分析 |
6.2.2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多重比较分析 |
6.2.3 土壤有机碳各组分估算边际均值 |
6.3 不同水平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3.1 土壤酶活性方差分析 |
6.3.2 土壤酶活性多重比较分析 |
6.3.3 土壤酶活性估算边际均值 |
6.4 不同水平有机肥和菌肥对土壤细菌、真菌量的影响 |
6.4.1 土壤细菌、真菌量方差分析 |
6.4.2 土壤细菌、真菌量多重比较分析 |
6.4.3 土壤细菌、真菌量估算边际均值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大豆最佳施肥配方选取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试验设计 |
7.1.3 试验布置 |
7.1.4 测定方法 |
7.1.5 分析方法 |
7.1.6 统计方法 |
7.2 大豆农艺性状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2.1 大豆株高、冠幅和地径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2.2 大豆干物质量和产量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2.3 大豆农艺性状各指标综合分析 |
7.3 土壤养分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3.1 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3.2 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3.3 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和p H值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3.4 土壤养分各指标综合分析 |
7.4 土壤物理特性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4.1 土壤密度和含水量对不同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4.2 土壤持水量对不同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4.3 土壤孔隙度对不同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7.4.4 土壤物理特性多指标综合分析 |
7.5 经济效益分析 |
7.6 讨论 |
7.7 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正交试验的玉米最佳施肥配方选取 |
8.1 材料与方法 |
8.1.1 试验材料 |
8.1.2 试验设计 |
8.1.3 试验方法 |
8.2 玉米农艺性状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8.2.1 玉米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8.2.2 玉米农艺性状多重比较分析 |
8.2.3 玉米农艺性状均值分析 |
8.2.4 玉米农艺性状综合分析 |
8.3 土壤养分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8.3.1 土壤养分方差分析 |
8.3.2 土壤养分多重比较分析 |
8.3.3 土壤养分均值分析 |
8.3.4 土壤养分综合分析 |
8.4 土壤物理特性对施肥配方和施肥量的响应 |
8.4.1 土壤物理特性方差分析 |
8.4.2 土壤物理特性多重比较分析 |
8.4.3 土壤物理特性均值分析 |
8.4.4 土壤物理特性综合分析 |
8.5 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
8.6 讨论 |
8.7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烯效唑和微量元素肥料对丹参生长及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化控技术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研究进展 |
1.2 微量元素在药用植物栽培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展望 |
2 前言 |
2.1 立题依据 |
2.1.1 科学合理施肥能够有效提高药材产量改善药材品质 |
2.1.2 中药材栽培中不合理施肥现象较严重 |
2.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中药材栽培中的可用性值得探讨 |
2.1.4 微量元素配施对丹参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有待研究 |
2.2 论文总体设计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案 |
2.2.3 主要研究方法 |
3 烯效唑对盆栽试验条件下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
3.1 试验设计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布置 |
3.1.3 试验观测项目 |
3.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3.2 烯效唑对盆栽丹参生长指标的影响 |
3.2.1 烯效唑对丹参株高、株幅的影响 |
3.2.2 烯效唑喷施后丹参地径、高径比的变化情况 |
3.2.3 烯效唑对丹参叶型的影响 |
3.2.4 烯效唑对丹参根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 烯效唑对盆栽丹参各器官生物量及分配的影响 |
3.3.1 烯效唑对丹参各器官生物量的影响 |
3.3.2 烯效唑对丹参各器官生物量比例的影响 |
3.4 烯效唑对盆栽丹参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1 烯效唑对丹参光合生理的影响 |
3.4.2 烯效唑对丹参内源激素的影响 |
3.5 烯效唑对盆栽丹参质量的影响 |
3.5.1 烯效唑对丹参药材指纹图谱的影响 |
3.5.2 烯效唑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3.5.3 烯效唑对丹参活性成分产量的影响 |
3.5.4 烯效唑对丹参活性成分比例的影响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4 烯效唑对大田试验条件下丹参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
4.1 试验设计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布置 |
4.1.3 试验观测项目 |
4.1.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2 烯效唑对大田丹参根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4.2.1 烯效唑对丹参根鲜重的影响 |
4.2.2 烯效唑对丹参根粗的影响 |
4.2.3 烯效唑对丹参根条数比例的影响 |
4.3 烯效唑对丹参质量的影响 |
4.3.1 烯效唑对大田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 |
4.3.2 烯效唑对大田丹参药材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4 小结与讨论 |
4.4.1 小结 |
4.4.2 讨论 |
5 施用于丹参的微量元素最优配方筛选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微量元素肥料配方及用量 |
5.1.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2 微量元素肥料配方对丹参药材产量的影响 |
5.3 微量元素肥料配方对丹参根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5.4 微量元素肥料配方对丹参药材质量的影响 |
5.5 小结与讨论 |
5.5.1 微量元素自制配方2是提高丹参药材产量的较优配方 |
5.5.2 过低、高浓度的Zn、Fe、Mn不利于丹参药材产量提高 |
6 微量元素最优配方适宜施用浓度的筛选 |
6.1 试验设计 |
6.1.1 供试材料 |
6.1.2 试验布置及测定方法 |
6.2 最优配方不同施用浓度对丹参根部生长指标的影响 |
6.2.1 最优配方不同施用浓度对丹参根重的影响 |
6.2.2 最优配方不同施用浓度对丹参根条数的影响 |
6.2.3 最优配方不同施用浓度对丹参根粗的影响 |
6.3 最优配方不同施用浓度对丹参质量的影响 |
6.3.1 最优配方不同施用浓度下丹参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变化 |
6.3.2 丹参药材中4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烯效唑喷施对丹参具有显着的控上促下作用 |
7.1.2 烯效唑喷施处理对丹参质量影响不显着 |
7.1.3 丹参栽培中不宜施用壮根灵肥料 |
7.1.4 自制微量元素肥料配方2对丹参增产效果稳定 |
7.2 讨论 |
7.2.1 烯效唑在丹参栽培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7.2.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下一步研究思路 |
7.3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7)环保型大豆种衣剂的研制及增产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种子包衣技术的发展 |
1.2 种衣剂的成分和类型 |
1.2.1 种衣剂的成分 |
1.2.2 种衣剂的类型 |
1.3 种衣剂的理化特性和作用机理 |
1.3.1 种衣剂的主要特性 |
1.3.2 种衣剂的作用原理 |
1.4 大豆种衣剂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
1.4.1 大豆病虫害及其防治 |
1.4.2 大豆种衣剂的使用现状 |
1.4.3 种衣剂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
1.4.4 大豆种衣剂现存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5 天然高分子多糖 |
1.5.1 促进根系生长,活化根际状态 |
1.5.2 缩节粗壮 |
1.5.3 杀菌能力强 |
1.5.4 改良土壤 |
1.5.5 改善作物品质,增加产量 |
1.5.6 提高肥效 |
1.5.7 增强免疫能力 |
1.5.8 种子处理剂 |
1.6 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 |
1.6.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6.2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种子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主要供试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天然高分子多糖的配制 |
2.2.2 天然高分子多糖与生物抑菌剂的混配 |
2.2.3 成膜剂的筛选 |
2.2.4 其它活性组分的筛选 |
2.2.5 其它助剂的筛选 |
2.2.6 环保型种衣剂的质量指标及安全性检测 |
2.2.7 最佳药种比的确定 |
2.2.8 种衣剂室内虫害驱避实验 |
2.2.9 种衣剂急性毒性试验 |
2.2.10 田间试验 |
2.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天然高分子多糖与生物抑菌剂的混配结果 |
3.1.1 天然高分子多糖与生物抑菌剂的相容性 |
3.1.2 天然高分子多糖与生物抑菌剂的混配对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
3.2 成膜剂的筛选结果 |
3.2.1 单一成膜剂的确定 |
3.2.2 复合成膜剂的确定 |
3.3 种衣剂其它活性组分的筛选结果 |
3.3.1 常量元素肥料组分及含量的确定 |
3.3.2 微量元素肥料组分及含量的确定 |
3.3.3 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分及含量的确定 |
3.4 种衣剂其它助剂的筛选结果 |
3.4.1 分散剂组分及含量的确定 |
3.4.2 乳化剂组分及含量的确定 |
3.5 环保型种衣剂质量指标及安全性的检测结果 |
3.5.1 环保型种衣剂的制备 |
3.5.2 环保型种衣剂主要质量指标的检测 |
3.5.3 环保型种衣剂的安全性检验 |
3.6 最佳药种比的确定 |
3.7 环保型种衣剂对小地老虎的驱避效果 |
3.7.1 人工饲料混药法对小地老虎的拒食作用 |
3.7.2 浸叶法对小地老虎的拒食作用 |
3.8 种衣剂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3.9 种衣剂田间试验结果 |
3.9.1 种衣剂对大豆出苗及根腐病防效的影响 |
3.9.2 种衣剂对大豆株高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9.3 种衣剂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9.4 种衣剂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10 环保型种衣剂的经济效益分析 |
3.10.1 环保型种衣剂的成本核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
3.10.2 环保种衣剂与传统种衣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比较 |
第4章 环保型种衣剂增产机理分析 |
4.1 天然高分子多糖的增效作用机理 |
4.1.1 诱导植物产生抗性 |
4.1.2 促进种子生长发育 |
4.1.3 调节植物生长,增加产量 |
4.2 环保型种衣剂的虫害驱避机理浅析 |
4.3 环保型种衣剂其它组分的作用 |
4.3.1 生物抑菌剂的作用 |
4.3.2 常量元素肥料的作用 |
4.3.3 植调剂GN的作用 |
4.3.4 铁肥的作用 |
4.3.5 锌肥的作用 |
4.3.6 助剂A和助剂B的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A |
附录 B 环保型大豆种衣剂田间试验报告 |
(8)测土施肥研究及NPK专用肥开发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 论 |
1.1 测土施肥定义及意义 |
1.2 国外测土施肥的发展状况 |
1.3 我国测土施肥现状 |
第二章 测土施肥研究及土壤障碍因子调查 |
2.1 概况 |
2.2 土壤样收集与检测 |
2.3 营养元素匮缺障碍分析 |
2.4 土壤酸化障碍分析 |
2.5 土壤盐渍化障碍 |
第三章 测土配方施肥管理系统 |
3.1 系统概述 |
3.2 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
3.3 系统运行过程 |
3.4 系统流程图 |
3.5 数据流图 |
3.6 数据字典 |
3.7 数据库表设计 |
3.8 联系类型 |
3.9 应用情况 |
第四章开展小试试验筛选NPK 肥料配比 |
4.1 开展盆栽生物试验目的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结束语 |
第五章NPK 专用复合肥工业化生产 |
5.1 复合肥料的发展和施用现状 |
5.2 NPK 专用复合肥生产工艺简介 |
5.3 复合肥生产工艺参数研究 |
第六章大庆牌复合肥料试验与示范总结 |
6.1 NPK 复合肥的试验示范的结果与分析 |
6.2 大豆专用肥试验与示范 |
6.3 水稻专用肥试验与示范 |
6.4 玉米专用肥试验与示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山茶栽培基质与肥料配方筛选及其对夏季强光和冬季低温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花卉无土栽培的研究进展 |
1.1 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 |
1.2 无土栽培条件下的施肥问题 |
2 遮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 |
2.1 遮荫材料及其形式 |
2.2 遮荫对地表小气候的影响 |
2.3 遮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遮荫处理对光合色素的影响 |
2.5 遮荫处理对光合特性的影响 |
2.6 遮荫对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低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 |
3.2 细胞膜透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
3.3 脯氨酸含量与抗寒性的关系 |
3.4 可溶性蛋白与抗寒性的关系 |
3.5 丙二醛与抗寒性的关系 |
3.6 保护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第二章 山茶幼苗无土栽培基质配方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 |
2.2 栽培基质对山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2.3 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基质的理化性质 |
3.2 不同栽培基质对山茶生长指标的影响 |
3.3 不同栽培基质对山茶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 栽培基质原料经济成本分析 |
4 结论 |
第三章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山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肥料配方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山茶幼苗生长的影响 |
2.2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山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山茶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遮荫对山茶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及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遮荫处理对山茶生长的影响 |
2.2 遮荫处理对夏季山茶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2.3 遮荫处理对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章 冬季自然低温对盆栽山茶生理特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试验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期间样地温度的变化 |
2.2 自然低温条件下山茶形态观察 |
2.3 自然低温条件下半致死温度的变化 |
2.4 自然低温条件下山茶叶片中游离脯氨酸的变化 |
2.5 自然低温对山茶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6 自然低温对山茶幼苗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2.7 自然低温对山茶幼苗叶片中POD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抗寒性的关系 |
3.2 低温半致死温度与可溶性蛋白的关系 |
3.3 游离脯氨酸与抗寒性的关系 |
3.4 丙二醛与抗寒性的关系 |
3.5 过氧化物酶与抗寒性的关系 |
4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根际微生态系统及AM真菌 |
1.1.1 根际微生态系统 |
1.1.2 化感物质 |
1.1.3 菌根真菌 |
1.2 研究现状 |
1.2.1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概况 |
1.2.2 AM真菌研究概况 |
1.3 AM真菌的菌根效应 |
1.3.1 AM真菌与植物相互作用 |
1.3.2 AM真菌在植物吸收营养元素中的作用 |
1.3.3 环境条件对AM真菌的影响 |
1.4 AM真菌的应用 |
1.4.1 AM真菌研究的意义 |
1.4.2 AM真菌的应用基础 |
1.4.3 AM真菌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
1.4.4 AM真菌与烟草栽培 |
第二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2.4.1 烤烟根系分泌物的提取、分离和HPLC分析 |
2.4.2 AM真菌对漂浮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及菌根苗的营养条件研究 |
第三章 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离和鉴定 |
3.1 供试材料 |
3.1.2 供试材料及仪器 |
3.1.3 育苗 |
3.1.4 根系分泌物的收集 |
3.1.5 阴阳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和形态转换 |
3.1.6 根系分泌物的分离 |
3.2 试验设计 |
3.2.1 不同分离组分对烤烟发芽率的影响 |
3.2.2 根系分泌物的HPLC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分离组分对烤烟发芽率的影响 |
3.3.2 对烤烟根系分泌物的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分离组分对烤烟发芽率的影响 |
3.4.2 HPLC对烤烟根系分泌物的分析 |
第四章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及营养的影响 |
4.1 供试材料 |
4.1.1 供试烤烟品种 |
4.1.2 供试菌种 |
4.1.3 供试基质 |
4.1.4 育苗用肥 |
4.2 试验设计 |
4.2.1 播种、接种及管理 |
4.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的侵染 |
4.3.2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4.3.3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株高和径粗的影响 |
4.3.4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根系的影响 |
4.3.5 AM真菌对烤烟幼苗养分含量的影响 |
4.3.6 AM真菌对基质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的侵染 |
4.4.2 不同菌株对烤烟幼苗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4.4.3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的影响 |
4.4.4 AM真菌对烤烟幼苗营养的影响 |
4.4.5 AM真菌促进烤烟幼苗生长和改善营养状况的机理 |
4.4.6 AM真菌对基质磷酸酶的影响 |
第五章 烤烟菌根化漂浮育苗的肥料配方初步研究 |
5.1 供试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播期接种 |
5.2.2 施肥处理 |
5.2.3 测定指标 |
5.3 试验结果 |
5.3.1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的侵染 |
5.3.2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
5.3.3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根系的影响 |
5.3.4 AM真菌对烤烟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影响 |
5.3.5 AM真菌对烤烟幼苗营养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AM真菌对漂浮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 |
5.4.2 漂浮烤烟菌根化育苗的营养条件 |
5.4.3 AM真菌在节约肥料和保护环境上的潜力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特色与新意 |
6.2 结论 |
6.2.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烤烟根系分泌物 |
6.2.2 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四、大豆肥料配方筛选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木霉生物有机肥和含氨基酸生物水溶肥促生效果研究[D]. 刘纯安.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贺礼英.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6)
- [3]微生物复合菌肥生产工艺的优化与应用[D]. 任友花.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6)
- [4]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5]晋西黄土区新增耕地土壤改良机理及最佳施肥配方研究[D]. 武晓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5(05)
- [6]烯效唑和微量元素肥料对丹参生长及质量影响的研究[D]. 郜舒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7]环保型大豆种衣剂的研制及增产机理研究[D]. 张琳. 武汉理工大学, 2009(S1)
- [8]测土施肥研究及NPK专用肥开发生产[D]. 毛德君. 大庆石油学院, 2009(03)
- [9]山茶栽培基质与肥料配方筛选及其对夏季强光和冬季低温的适应性研究[D]. 翟玫瑰.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10]AM真菌对烤烟幼苗生长和营养的影响[D]. 李竹玫. 西南大学, 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