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反思、学科自觉与学术建设——2004上海“音乐学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总结发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学人论文,上海论文,研讨会论文,自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尊敬的各位与会代表,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现在我受大会委托,对2004上海“音乐学学科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的整体情况进行汇 报和总结。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匆忙和本人能力所限,这个汇报总结所涉及的材料 还不够全面,有关的会议记录可能也存在遗漏,因此欢迎各位代表和老师、同学们批评 和指正。
一、本次会议的基本情况
本次会议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和音乐研究所共同承办,中 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协办。自2004年10月25日正式开幕,经过三个整天的大会发言 和热烈讨论,现在已经进入尾声。从总体上看,与会代表通过充分准备,发言内容丰富 ,观点言之有物,切入学科实情,击中问题要害。至少就我个人感觉而言,觉得收获很 大,启发良多。可以说,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本次会议的召开顺应了我国音乐学学科发展态势的需要。正如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杨立 青教授在本次会议的开幕致词中所说,进入20世纪以来,特别是自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 来,我国音乐学的各个学科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进步。与此同时,音乐学学术研究 的各项成果也对我国音乐学在教学方面的发展和建设产生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本次会 议旨在总结我国音乐学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术思想、学术方法、教学理念、教育 体制等方面的成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找出问题,开拓进取,以利我国音乐学的研 究和教学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具备更加务实、理性、开放和健康的面貌和内涵。这一开会 的宗旨在当前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不妨粗略检视一下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形势。自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音乐学的教 育体制在我国的高等音乐院校、艺术院校和师范院校(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得以普遍 建立。本科生的教学模式趋于稳定,研究生的教学规模逐步扩大,音乐学领域的各类出 版物迅速增加,社会文化生活对音乐学知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必须看到,在我国音 乐学学科的快速发展中,近来也出现了质量下滑、学术失范等一系列负面的效应和问题 。凡此种种,都向音乐学的学科建设和音乐学家的自我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正 如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大会开幕的讲话中所说,“埋头拉车”之后,必须 “抬头看路”。这种对学科反思和重新定位的要求和态势还表现在,近年来国内音乐学 界召开了一系列有关音乐学学科建设的会议,如2002年,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中央 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研究所主办“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 ,就学科建设问题展开讨论;2003年9月,上海音乐学院举办“音乐学术规范研讨会” ;本次会议可以被看作是上述两次会议的某种继续和深化。另外,据我们所知,一些有 关音乐学学科总结和梳理的科研项目也在进行之中。这都说明,对我国音乐学学科的发 展和定位进行自觉的清理和反思确乎回应了当前时代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正因如此,本次会议得到了来自全国9所专业音乐院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杭州师范学院以及相关艺术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学者 的热烈响应。与会代表确实称得上是名家云集、人才荟萃,其中包括各音乐学子学科中 的一些领军人物和著名专家,各音乐学院的副院长3位,各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系主任7 位,音乐(学)研究所所长2位,科研处处长2位,音乐学院的学报主持2位,俄罗斯专家1 位——应该说,参会人员的身份大都具有高水平、高规格的代表性。在本次会议上,正 式发表主旨报告2篇,大会发言44位,大会交流论文5篇(某些代表因故未到会),自由论 坛1次(多名学生代表发言),专题讲座1次,观赏音乐会1次。参会代表中既有张前、茅 原、陈应时、陈聆群等资深音乐学家,也有活跃在当今音乐学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 骨干,还有初出茅庐的研究生后学。老中青学者聚集一堂,切磋交流,气氛十分热烈。
诚如此次会议的通知所言,本次会议的议题涉及:音乐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在中国的 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音乐学各子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音乐学各学科在 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及其对中国音乐学学术进步的借鉴意义;音乐学内部 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音乐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与交流 ;音乐学教育与人才培养;音乐学与音乐实践(作曲与表演)和社会音乐生活的关系;音 乐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处境与功能;等等。可以说,这些问题的设定和提出是学科自觉和 学科发展的体现,呼应着当前音乐学学科建设的需要。我们很高兴地看到,所有上述中 心议题在主旨报告、大会发言、提交论文以及会议讨论中都有程度不同的触及,有的甚 至相当深入。有些发言同时涉及几个方面的话题,也有多人的发言集中在一个话题上, 从而在学者之间、学科之间形成了实质性的对话和交流,也引起了有趣的争议和讨论。 三天的会议过程,各位学者、老师和同学全身心投入,虽然不免身体疲劳,但同时大家 也都享受到了交流/沟通的刺激和智力/思维的撞击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二、本次会议的内容综述
本次会议中,与会代表的发言和论文所涉及的议题众多,但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 )有关音乐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二)有关音乐学人才的培养以 及音乐学教学问题的讨论;(三)有关音乐学各子学科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
(一)有关音乐学作为一个整体学科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
1.历史性的梳理与建设性的展望
对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发展进行清醒的历史整理,并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这是 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伊始,两个具有相当份量的主旨报告就切中要点,从不同的 视角对这一中心议题进行阐述,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态势,为本次会议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上海音乐学院代表韩锺恩的主旨报告“立足本位,开拓创新,以新的姿态实现学科自 觉”梳理了中国现代形态的音乐学学科发展的简要过程,认为需要通过对历史资源的合 理配置乃至有机整合来实现理论的创新。他再次强调科研中的职业操守和职业伦理,并 呼吁在音乐学教学中积极寻求课程设置、教材配套、学研共作和读写结合等方面的进一 步深化。上海音乐学院代表陈应时的另一篇主旨报告“奠基·开拓·发展——上海音乐 学院音乐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以翔实的资料和多媒体方式展示了上音音乐学学科发 展的简要历史,即第一阶段是以萧友梅为代表的奠基时期(1927~1949),第二阶段是以 沈知白为代表的开拓时期(1949~1966),第三阶段是以钱仁康为代表的发展时期(1977 ~今)。
在题为“在时代潮流中颠簸的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学发展的回顾与感想”的发言 中,中央音乐学院代表郑祖襄回顾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音乐理论”这门学科 的发展历程,认为由于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干扰,音乐学学科的基础研究一直薄弱。 他呼吁认清音乐学的科学存在价值,处理好艺术研究和文化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的关系,严格学术规范(特别是学位论文的质量把关),树立学人的学术人品,维护学术 尊严。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代表李汉杰、李蓓的发言题目是“当代音乐学的发展轨迹 ”,他们对当代音乐学的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察,认为当代音乐学的发展加强了理论性 、实践性、应用性和科学性,观念与方法论都有了重大变革。
2.中国音乐学学科建设的整体理念和建设性思路
上述发言均是宏观的历史性梳理和原则性的建议与展望,而另一些代表则从学科理论 的高度和具体的操作层面对中国音乐学的建设提出意见,讨论的议题不仅涉及音乐学的 具体研究方法,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触及到音乐学的学科哲学基础等更为深远的问题。 如中国音乐学院代表陈铭道在题为“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的发言中,针对目前 音乐学界存在的学术抄袭和伪劣现象,呼吁音乐学工作者应该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文献的 意识,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和前进,杜绝头脑简单的抄袭。学者要有自己的思想观点, 不能简单地重复他人,以此才能维护学术尊严,彰显学术价值。西安音乐学院代表罗艺 峰则将音乐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精妙地概括为“深扎根,广资源,不自闭”,提出在学术 的方向上应以专论替代通论,在资料文献上必须广收博采,在具体的研究中应走出音乐 学的狭小圈子而走向综合。中国音乐学院代表谢嘉辛的发言题目为“论音乐学学科领域 中的学科交叉”,他强调音乐学各子学科间应进行交流和沟通。任何音乐学科研究,都 与其内在的哲学基础密切相关,必须不断反思自身的哲学基础。任何音乐学科研究的成 果,都可能对音乐学整体做出重大贡献。而任何个别的音乐学科研究,都必须从其他学 科的研究中吸取养分。武汉音乐学院代表蔡际洲近年来持续关注音乐学术规范问题,他 在学科建设的大前提下重新归纳和提出“音乐学学术规范论略”,对音乐学中的学术规 范从观念、制度、技术三个层面做了进一步的界定。
中央音乐学院代表周海宏在题为“说清楚、听明白”的发言中强调实证性研究的必要 性和重要性。音乐学研究是科学研究,应对人类的认识活动提供有价值的认识成果。认 识活动有对错之分,不能因为研究对象的感性随意性而使研究本身也感性随意。实证方 法可以提供可靠的事实,其目的是为理性分析提供材料。实际上,在中国的音乐学研究 中,实证方法还没有真正开始实行,实证方法的训练还很缺乏。实证的方法和逻辑思辨 的方法各有其适用性。星海音乐学院代表王少明“走向元思考的音乐学”的发言认为, 音乐学研究要成为一门反思性的问题学科,必须走向元思考,即寻根问底。他强调要使 音乐学成为真正的学科体系,在完善现有的知识形态层面体系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一种 元音乐学。西安音乐学院代表祁宜婷在所提交的论文“人文学科与音乐学的人文性”中 ,从人文学科角度反思音乐学的整体学科性质,并对基于工具理性的学术训练和职业训 练的学科规训制度提出了质疑。
3.音乐学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职责
除了关心音乐学自身的学科发展和建设问题之外,不少代表也以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 思考了音乐学者应有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公共关怀责任。如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 中心代表田青(“音乐学与音乐实践”)和上海音乐学院代表杨燕迪(“中国语境中的西 方音乐研究”)都不约而同谈到音乐学学科知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职责。田青在回答“ 音乐学是为了什么”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指出,音乐学不仅仅要追求知识,还应追求知识 对于社会、历史乃至文化的效用。这不仅需要音乐学者的真知灼见,还需要学者的道德 勇气和胆识。作者以最近有关纳西古乐的纷争事件为例,阐述了“捍卫真理”应该是音 乐学家的内在责任和道义要求,音乐学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所学所长回馈给社会,以对 普通民众有所帮助,并提高社会的文化品格。杨燕迪则认为在具体研究中,学者在研究 的方向和课题的选择上应该建立三个等级的大局意识,即公共关怀意识、学科建设意识 和研究问题意识。研究者应有公共关怀和人文情怀,并尽力发挥音乐学的文化作用和社 会功能。音乐学知识也应更进一步地进入公众意识和社会音乐生活。上海音乐学院代表 陶辛的发言“知识的生产与传播”也着重强调了音乐学知识的任务除了生产之外,还必 须通过社会传播的过程才能发挥效用。他认为知识生产的目的除了为艺术生产服务之外 ,还应进入社会思想库,通过三个层面(公共决策、社会文化思潮、社会成员的素养提 高)影响社会。知识只有通过传播才能实现学科的最终目的,才能体现学科的终极价值 。
4.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其他理论问题
武汉音乐学院代表田可文的发言以“再谈音乐史研究什么”为题,认为音乐史的研究 内容应该包括三个方面:音乐史、音乐史学理论、音乐史学史。音乐史的研究可以有微 观、中观、宏观三种模式。音乐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研究一系列具体对象之后与同 时,透过这些具体的音乐作品、音乐事件、音乐家、音乐形态等,发现导致人们进行具 体音乐行为时居于支配地位的、并隐藏着的思想动机,以及由于这些行为所导致的音乐 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上海音乐学院代表赵维平在“注重音乐史学研究中的整体性及其 文化圈的问题”的发言中认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应该注重文化圈的现象,对音乐现象 的发生和来龙去脉展开整体的调查和研究。他通过敦煌乐谱的译解、琵琶音乐研究、学 堂乐歌三个研究个案论证了以上观点。要准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真相,或者是接近事物 的真相,就不能静止割裂地看问题,或就某一地域进行局部的探讨,而应进行全面、整 体的调查,这样才能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二)有关音乐学人才的培养以及音乐学教学问题的讨论
1.音乐学人才的内在素质和知识结构
面对当前音乐学工作者有时忽视音乐素养、缺乏音乐经验的现象,兰州大学代表牛龙 菲和星海音乐学院代表黄虹都谈到音乐的直接感性经验对于音乐学家的重要性。牛龙菲 “漫谈学养、乐养”的发言认为,有志于音乐学的学生,首先必须成为音乐的行家里手 。凡有关音乐的一切,都必须置于他的视野之中。只有掌握了尽可能多的基础知识,才 能真正把特定对象置于一个坐标体系之中,使其定位,给其评价。只有掌握了尽可能多 的基础知识,才能识别特定对象与其他对象比较而言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从而真正 了解其特殊的本质属性。所有这些,称之为“学养”、“乐养”。所谓“养”,是一个 熏陶、积累、氤氲、成熟的长期过程。真正的学术,并非孤注一掷于某种方法的博弈, 并非追逐热衷于某种方法的时髦,而只能是基于一定学养、乐养之上之对特定对象的深 切体认。黄虹认为,当前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掌握音乐作品的数量过少,欠缺必要的音乐 欣赏训练。对此她指出,音乐学专业的音乐作品欣赏应该具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和 功能,要努力整体把握、全方位体验和审视音乐作品音响文本,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 使各种理论得以融会贯通。充分发掘音乐学专业音乐作品欣赏课程所独具的丰富内涵, 回归音乐艺术的感性并建立内在的多元格局,这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2.音乐学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通过“勒紧缰绳”与“信马由缰”两个贴切的比喻,天津音乐学院代表周小静触及了 音乐学人才培养中将严格质量控制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性。她认为,现在 很多学生过分依赖老师,这对学生个体的自由成长是不利的。在学风中存在的抄袭问题 就是其后果之一。导致这些后果的负面因素有:在教学中不注重美感及情感教育,习惯 性思维,是非对错的简单划分,等等。“勒紧缰绳”的意思是,论文评分要严格控制, 力求标准化、量化。“信马由缰”的意思是,在思想上要给学生独立、自由的空间。武 汉音乐学院代表汪申申在“关于音乐学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中介绍,该院音乐学系学 生人数开始增多,如何培养众多的学生是一个艰巨的问题。现采取广种薄收的方式,目 的是要让学生符合基本要求,压缩本科生的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他介绍了自己 学校在音乐学方面开设的课程,希望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武汉音乐学院代表宋祥 瑞在“音乐、音乐学、音乐学系”的发言中认为,音乐学系的教师应该调整自己的教学 方法,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介绍了自己采用的“研讨课”的教学方式,指出应该让 学生主动地寻找问题、寻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应该学会读书,学会作 笔记,学会分类并把握差异之中的关联性,并针对文本进行阐释,提出问题。教师的任 务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现成的知识。四川音 乐学院代表甘绍成的发言题目为“关于在音乐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开设《音乐文论写 作》课的几点思考”。他针对最近几年我国各音乐艺术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发展现状,提 出有必要用《音乐文论写作》课程代替《论文写作》,并介绍了自己《音乐文论写作》 课程的开展情况,认为这是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的需要,完善课程名称和丰富教学内容 的需要,学科建设和拓展教学空间的需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代表蔡良玉在提交的论文“呼吁在音乐学系增设非物质遗 产保护(和管理)专业”中认为,我国近来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众多的保护世界文 化遗产的项目和活动,意义重大。然而,国家许多有关行政部门和官员缺乏专业知识, 从事这方面保护工作的许多地方文化工作者,也缺乏系统的专门训练。而高等音乐院校 的毕业生由于专业分工过细和课程的欠缺,很少能够介入或关注这项工作。她建议在有 条件的专业音乐院校率先在音乐学系增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专业,培养这方 面的高级人才。
在会议的进程中,有关音乐学教学这一部分的讨论引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往往引发 积极和热烈的回应。这是因为与会的很多代表都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而人才的 培养又直接影响学科的建设。大家普遍认识到,在我国音乐学的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中 ,还存在诸多有待提高和改进的方面。
(三)有关音乐学各子学科的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
令人高兴的是,在本次会议中,几乎所有重要的音乐学子学科均有重要的学者参与讨 论各自学科建设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从而形成了学人反思与学科交流的可喜局面。
1.音乐美学
在本次会议中,音乐美学这一子学科的理论反思最为活跃,参与学者也最多,显示了 这一学科的参与者具有较强的反思精神和学科意识。其中,有三位音乐美学界的代表人 物对音乐美学学科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展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中央音乐学院代表张 前在“对音乐美学持续发展的三点建议”中指出,自1978年以来,音乐美学在我国取得 了长足进步。但最近一段时间,音乐美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一定的停滞。对此,作者提出 ,第一,研究者应该关注现实,勇于发言;第二,应该加强学科的基础建设,尤其应强 调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整理和西方音乐美学文献的介绍;第三,应加强音乐美学与 音乐心理学、社会学、音乐史学各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性研究。上海音乐学院代表韩锺 恩在“以人的感性直觉经验为基本出发点,直接面对音乐作品”的发言中,回顾和梳理 了全国音乐美学会议的情况、学会开展工作的状况以及音乐美学的研究状况、音乐美学 的教学状况,指出音乐美学界存在理论思考中二元逻辑的局限性,在整体上也缺乏对音 乐作品的直接观照。他提出,音乐美学界应该直接面对音乐作品,把人的感性直觉经验 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通过确定可靠的音响形式、充分有效的感性经验,以及源流清晰 的音乐历史,去实现形式与感性的双重敞开。中央音乐学院代表宋瑾就“20世纪中国音 乐美学研究概况”的论题梳理了该学科发展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1950年至70 年代末;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各自特点,并指出在当前和今后,学术研究的功利性 逐渐减弱,研究队伍不断扩大,研究的难度不断加深,而中西关系的思维格局以及多元 化的哲学基础依然会继续保持。他还认为,中国音乐美学界今后应加强应用性的研究, 还应关注反美学及其哲学基础的研究。
另有一些涉及音乐美学学科基础问题或重要学理问题的论文和发言。如南京艺术学院 代表茅原的发言题目为“意识的二重性与音乐美学”,他围绕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和这 位著名哲学家对音乐的有关论述,展开与音乐美学的基本哲学问题直接相关的意识二重 性的讨论,论证了人的精神产品和思想意识同时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属性。宁波教育 学院代表范晓峰在“音乐美学学科性质学理叙事”的发言中,梳理了前人对音乐美学的 学科对象、性质和功能的论述,提出了有关音乐美学学科基础的诸多疑难问题。广东当 代文艺研究所代表费邓洪在“重心需要转移的音乐内容之研究——对中国音乐美学基础 研究的意见”的发言中旨在对“音乐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辨析,他试探性地描述了这另 一种存在于音乐中的“理论上尚未明确的心理内容”,并分析了其各种基本特征,强调 学者应有意识地将音乐内容的研究重心转移到对隐藏的“心理内容”(所谓“隐内容”) 的课题上来。武汉音乐学院代表汪森就“音乐美学问题史之根与蔓”进行论述,他通过 对诸如“美”、“美学”、“音乐美学”等一些关键术语用法的源流探究,对音乐美学 中一些基础性观念的来源和衍生进行了富于哲理诗意的解读和诘难。
2.音乐心理学
尽管音乐心理学在国内属于新兴的音乐学学科,但在本次会议上却显得较为热烈。共 有四人就这一学科的学科问题进行大会发言或提交论文。上海音乐学院代表林华在“关 于建立音乐审美心理学的设想”的发言中认为,在传统的音乐心理学之外,有必要开拓 一门新的学科,即“音乐审美心理学”。这门学科把声学物理和神经生理与认知科学、 艺术哲学、社会文化等学科,与音乐艺术中的音乐美学、音乐史、创作技术、演奏训练 等学科融合起来,其研究范围包括音乐家的音乐能力、音乐审美机制、音乐作品的生命 力、音乐审美经验效应、音乐审美心理发展史等诸多领域。作者还介绍了当前该学科在 上海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他本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星海音乐学院代表罗小平 在所提交的论文“试析音乐心理学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作用”中分析了音乐心理学对历史 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教育学诸学科研究的影响,指出音乐心理学的研 究成果可对其他学科研究提供实证的支持、补充和完善,并使之更具操作性;音乐主体 心理结构的分析,有助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更具主体性;音乐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交融形成 的新学科,使该学科的研究更有深度和广度。中央音乐学院在读博士蒋存梅代表在“国 外音乐能力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的发言中,不仅回顾了国外音乐能力研究(音乐能力倾 向测验和音乐成就测验)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对国外音乐能力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 考并提出质疑。上海音乐学院在读硕士钱丽娟代表提交了论文“音乐社会心理学学科综 述及研究切入点”,对一门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音乐社会心理学进行了全方位 的介绍和展望,并提出该学科注重考察音乐体验和音乐行为的社会—文化制约的倾向值 得关注。
3.西方音乐研究
很有意思的是,在这一学科领域中多位学者从不同角度触及了一个共同的关键性话题 :中国的西方音乐研究,其安身立命的独特价值何在?而学者的共同回答是:必须要有 中国的本土关怀。如上海音乐学院代表杨燕迪在“中国语境中的西方音乐研究”的发言 中强调指出,中国学者研究西方音乐应该具有中国的立场和当下的关怀,呼吁带着中国 自身的问题进入西方音乐研究,明确所从事的课题研究对于中国当下和未来的音乐状况 要有意义和价值。他建议加强该领域中研究选题的理论性维度,鼓励大力引入西学的理 论成果,鼓励对重大意义的名家名作进行深度解读,并从中国的文化语境出发,对其进 行富有时代感的、带有独特中国角度的结构分析和意义解释。福建师范大学代表叶松荣 在“西方音乐史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的发言中,从西方音乐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 法、发展历程、中国学者的研究状况及中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的未来走向进行梳理及探究 ,提出中国的西方音乐史学研究在学科研究方法特色上应以音乐学分析为中心,在追求 中国学者研究特色上以中西文化互动为视野,在追求学科发展上应以理论创新为动力, 并以揭示西方音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为目的,力求构成以揭示西方音乐史学中国化发展 的内在逻辑为主要特色。沈阳音乐学院代表彭永启、董蓉在“扩展、深化与自觉意识— —对我国西方音乐研究历程的简略回顾与思考”的发言中,通过勾勒我国西方音乐研究 历程中(特别是近20几年来)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趋势,旨在通过较为客观的回顾来清理自 身的研究思路并借以找寻“研究坐标”。肯定90年代后扩展和深化(通史著作的大量涌 现、独创性的课题增多,自觉意识加强)的成绩,建议扩展早期音乐研究,深化音乐学 分析,并呼吁为“西方音乐研究”准确定位。此外,彭永启、梁雪菲还提交了另一篇论 文“中国的西方早期音乐研究综述”,通过文献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杭州师范学院代表王晡的发言“在比较中认识它”认为,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存在于两 个差异极大的文化体系中,在几千年各自的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同一性、差异性和相关 性。只有重视这个规律,才能够更符合实际地认识西方音乐。全文从中西古代音乐文化 的相通性、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人研究西方音乐的文化隔阂、以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 音乐、音乐史中的技术问题五个方面对中西音乐进行了宏观的比较。作者指出,人类对 音乐的认识包含三个层次:音乐分析—形态认识,音乐学分析—历史认识,音乐文化分 析—人文认识,而中西音乐比较在学科分类上应横跨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和音乐文 化学三个领域。
4.中国古代音乐史相关学科
即便是在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这样似乎离现实生活较远的学科领域,学者在进行学科 反思时也都胸怀当下的关怀和未来的使命,积极希望中国古老文明在现代得以转型和再 生。如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代表臧艺兵的发言“音乐学与中华文明的复兴”主要从中华文 化重建的高度讨论了中国音乐学的文化责任和社会价值。他认为,中国音乐学的学术历 史具有悠久的传统,而近现代音乐学的确立以王光祈为标志。音乐学术对中华文明的历 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的音乐观念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含义,因此音乐学的 学科建设对于中华文明复兴乃至全人类的生存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又如武汉音 乐学院代表王洪军在“传统的乐学与乐学的传统——乐学学科的回顾与展望”的发言中 ,对“传统的乐学”与“乐学的传统”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回顾“乐学”从“发 轫”到“确立”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分析了现代乐学与传统乐学的关系,并对未来乐学 的走向进行了富有现实感和当下旨趣的展望。在题为“音乐考古学在中国”的发言中, 武汉音乐学院代表李幼平以较为翔实的资料整理介绍了音乐考古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 象,对中国的音乐考古学发展的五个阶段进行了认真梳理,此外还论述了这门学科的价 值所在以及该学科发展的前景。该院的另一位代表陈欣在“音乐图像学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的特点”的发言中对“音乐图像学”的产生及其传入中国的历史进行了回顾,进而对 我国音乐图像学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并归纳出资料获取、分型、辨析和整合几种不同的 研究方法。
5.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近年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热点之一是有关“重写音乐史”这一关系该学科发 展大计的重大命题的争论。中央音乐学院代表戴嘉枋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的 回顾与展望——兼谈重写音乐史”为题,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音乐史的研究状况进行 了回顾,指出当时的研究存在两个缺陷,其一是“阶级斗争”观念对史料筛选的影响, 其二是“阶级斗争”观念所导致的历史评论方面的偏颇。他认为,如要重写中国音乐史 ,应该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其一,在史料上,应更多地进行史料的挖掘和梳理;其二 ,在史论上,应通过重写专题史、断代史,推进音乐史的重写工作;其三,对于研究者 ,视野应该更宽阔,观念要更人性化。上海音乐学院代表陈聆群的发言“中国近现代音 乐史研究在上海音乐学院”认为,上海音乐学院作为我国最早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 学府,在进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又存在着一些不利条件和 局限性。他呼吁,上音在今后应该认清优势,全面规划,摆正学科位置,把学校建设成 包括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料在内的完备的音乐文献资料基地,把学术研究重点转移到上海 音乐文化发展史上来,为上海的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6.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上海音乐学院代表黄允箴在“上海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教学的演进”的发言中,梳理了 上海音乐学院有关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三个发展时期,进而从社会背景、学生状况、教 师状况、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材建设以及教学方式各方面阐 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成就。杭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代表杜亚雄在“中国乐理结构体系 刍议”的发言中认为,要探讨中国乐理结构体系,首先要回答何谓乐理以及何谓中国乐 理。他指出,中国的“乐理”强调广义的文化的理解性,而西方则强调狭义的物理的理 解性。中国乐理应当包括乐学体系,材料体系,律学体系,宫调体系,结构体系和符号 体系六个部分,并提出在音乐院系开设“广义的乐理”的设想,以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 音乐学水平和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认同感。
7.音乐分析学
上海音乐学院代表钱亦平在题为“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的回顾与展望”的发言 中,回顾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五方面的特色,即,结合 作家及作品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中外曲式的共同规律进行研究;结合西方音乐 历史和体裁形式的变迁进行分析;结合中外古今歌曲和乐曲源流的考证,研究中国近代 音乐史的“源流”;结合研究英、美、德、俄诸音乐分析体系的最新成果,并综合中国 音乐作品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分析。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资深教授 瓦令金娜·尼古拉耶夫娜·赫洛波娃在“俄罗斯音乐内容理论——21世纪的科学”的专 题发言中阐述了在音乐分析中引入内容分析的新趋势。她认为音乐的意义和内容在以前 往往被忽视,而有关音乐内容理论将是21世纪的重要学科方向。赫洛波娃重点介绍了莫 斯科音乐学院“专业音乐学家跨学科教研室”对音乐内容研究的一些新观念和新方法, 包括对音乐内容的总体认识、音乐内容的两大分类(音乐性内容和非音乐性音乐)、音乐 内容的三个方面(情感、描摹、符号)、音调的五种类型(情感型、描绘型、体裁型、风 格型、结构型,以及混合类型)、音乐内容的九个层次(整体性内容、历史时代内容、民 族性内容、体裁性内容、形式性内容、个人风格的内容、作品独特构思、演释中的内容 、受众理解的内容)等,给与会代表带来了新鲜的有益启示。
8.民族音乐学
上海音乐学院代表洛秦以“音乐与文化——民族音乐学的回顾与展望”为题,回顾了 著名美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分别于1960年、1973年和1975年对“音乐与文化”的关 系的三次不同论述:从“文化中的音乐”到“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再到“音乐就是 文化”(music in/as/is culture),认为民族音乐学在中国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音乐 在文化中的研究”(1980~80年代中)、“将音乐作为文化来研究”(80年代中~90年代 中)、“音乐即文化”(90年代中~今)这三个阶段。广东省当代文艺研究所代表冯明洋 在提交的论文“音乐学的文化学视野——音乐文化学15年概览”中认为,音乐文化学综 合运用音乐学和文化学的基本方法,但并非将音乐学和文化学两大学科包揽一身。主张 研究音乐现象时强调文化学分析,即要研究人文、人性对音乐行为的影响;而进行文化 分析时,则注意音乐的特殊规律,要追寻音乐在文化中的定位,把握文化中的音乐个性 。总之,把音乐视为文化现象,把文化看作音乐的摇篮。
9.其他的音乐学子学科
除上述学科之外,还有一些代表就他们各自关心或从事的其他学科领域的情况进行了 反思和清理。如上海音乐学院代表叶国辉在“对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究的思考”的发言 中,全方位分析和论述了中国当代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和面临的创作环境和创作问题。这 个发言尽管没有直接触及学科建设问题,但对帮助我们认识当代作曲家的内在理路很有 帮助。星海音乐学院代表明言在提交的论文“音乐批评的理论探究、历史考释与文献辑 录”中,清理了音乐批评的若干理论问题与历史发展脉络,同时还提供了一个相当完备 的中国音乐批评历史重要文献的辑录。上海音乐学院代表余丹红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 国音乐教育”的提交论文中,主要聚焦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音乐教育状况的宏观分析, 认为中国音乐教育应该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理解,并呼吁妥善处理好全球化与本土化的 结合问题。
从上述的综述情况中可以看出,本次会议中所涉及的音乐学学科建设的涉及面相当广 泛,所讨论的议题中不仅涵盖音乐学的整体学科建设问题和人才培养问题,也包括音乐 美学、音乐心理学、西方音乐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国传统音 乐理论研究、音乐分析、民族音乐学、中国当代音乐研究、音乐批评、音乐教育学等多 个学科的历史梳理和发展前瞻,内容之丰富、交流之热烈都超乎会前的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还特邀俄罗斯专家赫洛波娃教授开设了一次专题讲座,分析 和讲解俄罗斯当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索非娅·古拜杜林娜为长笛、弦乐和打击乐器所 作的《音乐》。这部写于1994年的艺术杰作以全新的当代音乐语言对基督受难的过程进 行了鞭辟入里的抽象性叙事,其中别具心裁地运用了四分之一微分音体系,并深入开掘 了各个乐器组的独特表现力。音乐并无具体的标题内容,但却呈现出清晰明确的表现意 图和深刻的象征意蕴,其形式过程大气磅礴而又圆满顺达,音响建构新鲜奇特但绝无斧 凿之累,从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与会期间,代表们还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 厅观赏了一台被纳入2004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音乐会——《音乐与高科技:中法作曲家电 子音乐作品音乐会》,其中展演了包括徐仪(上音校友、旅法作曲家)、贾达群(上音作 曲指挥系教授)等人在内的当代中国和法国作曲家的电子音乐新作。这些艺术—学术活 动为本次会议不啻增加了另一层面的内容和不同维度的体验。
三、本次会议的主要特点以及余下的思考和倡议
三天会议的议程至此已经全部完成。总体来看,本次会议的进程中自然凸现出如下三 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其一,本次会议的议题意义重大,论题旨趣集中。由于会议议题明 确涉及音乐学学科建设的学理性质、经验梳理、发展前瞻和人才培养,因而引发了众多 音乐学家的关注和投入。参会者所讨论的议题相对集中,旨趣一致,几乎所有发言和论 文都涉及了学科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或是学理基础反思,或是历史经验回顾,或是学 科发展前瞻,或是方法操作质疑,或是人才培育建言,或是社会职责设定,等等,不一 而足。显而易见,就这些问题进行反思、讨论、总结和阐发,对我国音乐学学科今后的 发展,对音乐院校和音乐系科的音乐学学科建设,乃至对音乐学者个人的学术定位和课 题研究,都会产生正面和积极的影响。其二,本次会议具有显著的跨学科性和互动性。 相当数量的一批来自音乐学各子学科有代表性的成熟学者和青年学子,在本次会议上走 到一起相互交流和切磋,这在中国音乐学界似乎并不多见,因而确乎难能可贵,意义不 同寻常。我们期待本次会议将作为中国音乐学界的一次重要而成功的学科交流盛会被人 们长久记忆。各路音乐学者,他们来自天南地北,研究对象各不相同,学术背景彼此有 别,研究兴趣也五花八门,但他们都在谈论学科建设的统一话题,通过各自不同的学术 棱镜透视学科发展的共同前景,这对所有的与会者都是增长识见、增进了解的难得机会 。学者之间通过互勉得以共赢,学科之间也得到了实质性的交集和互动。其三,上海音 乐学院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通过会前的周密组织和大力发动,在本次会议上真正发 挥了学术东道主的实质性作用。来自上音音乐学系和音乐研究所的各位专家学者经过充 分准备,提交了包括两篇主旨报告在内的诸多重要发言或论文,论域覆盖了几乎所有重 要的音乐学学科领域和中心话题。特别应提到的是,上音的多位著名教授就上音自身的 音乐学学科传统和历史进行了认真反思和回顾,体现了上音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高等 音乐学府在音乐理论学科上的深厚积淀,同时也显示了上音的音乐学学科今后发展的良 好势头。
本次会议即将结束,但相信会议将给各位学者和中国音乐学界留下很多进一步思考和 谈论的话题。我们认为,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在新的世纪中任重道远,需要每位学者 在清醒不惑的前提和基础上脚踏实地,继续苦干。不错,“埋头拉车”之后,必须“抬 头看路”。学人和学科确实需要不断的反躬自省,以此才能构架学术研究的方略,明确 学科发展的方向。从内在理路上看,学术建设不同于艺术创作,它不能听凭个人模糊的 感性直觉来引领指路,最终导致放任自流。学术在本质上需要理性的建构和人工的设计 ,它的尊严来自其对真实、严谨、广博和深厚的价值诉求,因而必然呼唤通过认真讨论 和相互沟通来达成学者间的共识——这其中包括学科的终极目标、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也包括相应的策略和方法,人才队伍的素质,课题的具体选择和设计,等等。但另一 方面,“抬头看路”,最终目的却是为了更好地“埋头拉车”。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积 累必须依靠扎实、具体的科研和教学日常实践方能有所推进。由此看来,学科建设的关 键在于,如何将宏观的方略和定位具体落实在日常的学术与教学活动之中,并使宏观方 略与日常实践两者之间产生有机的紧密联系。
在本次会议中,大家都意识到,为了求得中国音乐学更加健康的发展,各个学科之间 、以及全国各音乐院校和音乐系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应该更加活跃和频繁。令人高兴的 是,9所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已经就相互间进行可操作的互惠交流达成了初 步意向。我们期望,音乐学学科内部要进行更有意识、更有成效的合作与互动,各个专 业学会之间各自为政、互不来往的局面应被改变。或许,成立总体性的中国音乐学学会 是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举措。但在目前体制之下,这一构想的实现恐怕还为时尚早、难 度过大。有鉴于此,我们倡议,受本次会议的启发,可以就某一具体学术课题(如中外 音乐的文化功能异同问题,作品的意义解读和分析批评问题、音乐的传统与现代转型问 题,等等),由几个不同的学会同时发起召开学术会议,以期能够在当前的学术体制下 进行更多和更积极的学科交流和互动。
以上汇报和总结,疏漏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提出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笔者在此特别感谢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博士生谢瑾、邹彦和硕士生钱丽娟,他们 为本次会议所作的记录整理给这篇总结发言的写作提供了方便和可能
标签:音乐论文; 音乐学论文; 上海音乐学院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西方美学论文; 艺术论文; 西方音乐史论文; 美学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