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孙彦龙

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孙彦龙

身份证号码:37048119870310XXXX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加,给建筑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现代的道路建筑工程对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在道路建设中做好施工质量的控制,尤其是路基的坡筑施工中,需要加大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以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铁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引言

在铁路施工中,路基填筑是一个关键部位,压实度在路基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确保路基填筑质量的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填料进行正确选择,并对土石方进行调配,对基底做好处理,利用合理的方法保证各层夯压的具体质量,同时还要对边坡做好防护加固工作,保证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

1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特点

1.1多层结构系统

多层结构系统是铁路路基工程技术特点之一,具有诸多优越性,其多层结构系统的建立,使得铁路速度快、运能大、安全准时。具体说来,铁路路基结构更为广泛,既有有碴轨道,也有无碴轨道,即使和传统轨道相同的有碴轨道结构上,铁路的路基也进行了改动,例如在道床和土路基之间抛弃了将道碴层直接放在土路基上的结构形式,将传统的单一化结构变成多层系统结构,多层结构更有利于加强路基的各种特性,使之符合铁路的新性能。

1.2路基容易变形

由于铁路速度较快,在铁轨上运行时的冲击力较大,铁路的路基长期受强烈冲击力的影响,车身产生的侧压力和摩擦力使路基容易变形,忽视路基变形因素会严重的缩短铁路使用寿命,加之由散体材料组成的路基是整个线路结构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容易造成轨道变形的主要部位。因此,在铁路路基工程设计中,控制路基变形将是铁路路基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对铁路路基工程而言,针对路基容易变形的特点,强化路基设计势在必行。

1.3设计的整体性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路基施工这个环节,路基的整体性应该并入整个铁路系统中考量,这样才能发挥铁路的整体功能。对于铁路的轨道结构而言,轮轨系统应该是车轮、钢轨、道床、路基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整体,相关的各个部分设计也要从整体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综合因素的考虑。在目前的铁路路基设计中,不管是机车本身还是轨道结构或路基隧道等系统,都应该将设计思路和适应性放在整个系统中去考察。

2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要点

2.1施工开始之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对施工设计图进行审核,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将施工方案编制出来;第二,进行施工测量,在现场要和设计之间做好控制桩的交接工作,对线路中线以及水准和界桩做好复测工作;第三,将工地实验室组建起来,配备上相应的检测试验仪器,对检测手段进行完善,对现场的原材料进行送检,并对路基填筑现场做好检测工作。

2.2关于填料试验以及压实试验

要对填料的颗粒以及含水量还有密度和有机质含量等进行分析和试验,利用试验数据对含水量以及试验偏差还有压实变数等参数进行对比。压实试验要在路堤上面试填筑,不仅要分析相关数据,还要对地基沉降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对填筑加载速率进行检测,检查其是不是符合相关要求。

2.3土方调配

第一,减少废方以及借方的出现,不能挖坑做填,要确保挖方和填方两者之间保持平衡;第二,减少土方运输总量,使挖方和距离之间的乘积最小;第三,选择较为合理的调配方向,保证在土方运输线路上不会有对流现象出现;第四,调配要和地面上的构筑物保持吻合,做好填土的相关工作,保证填土地段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对基床底层进行施工

在这一阶段,要把填方范围以内的树木和垃圾处理掉,确保深度小于0.5m。利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如果路堤基面高度在2.5m以上,而且地面横坡大于等于1:10,就要对其预压之后直接在原来的地面上进行填筑,压实试验中的相关数据在经过检验合格以后才能进行填筑。

2.5对基床表层进行施工

第一,做好准备工作,进行放样并恢复至中线,还要对边桩测试;第二,对填料的具体要求。基床表层是路基直接进行承受的一个部分,同时还是确保轨道坚实的基础,基床表层对强度与硬度的要求比较高。结合我国当前在填料施工方面的具体情况,基床表层的填料要将砂砾石作为主要材料。结合粒径不同,对砾石集料与砂进行区分,同时还有可用性比较高的粘土。所有的材料都要结合配比对混凝物进行搅拌,对于砾石来说,对其长度有一定要求,要保持在20%以下,还要防止基床底层中的填土进入表层之中。在基层表层,要在其底面位置上加无纺土工布,提升过滤水平;第三,做好运输工作,利用汽车进行运料,结合汽车吨位以及堆放距离进行计算,在对填料进行卸置的时候,要对卸料间距进行掌握,避免对施工造成影响;第四,分层进行填筑。从横断面以及纵向方面分层填筑,结合事前设计好的相关填筑参数进行操作,确保与工艺试验中取得的参数相符。

3铁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路基基底处理

基底处理是保障铁路路基填筑质量的重要措施,在具体的基底处理过程中,需要不断松土,然后分层回填压实。施工时遇到地基比较松软的土质区域,需要采取对应的加固措施,将淤泥排除,然后通过排水疏干,加强路基基地处理,目的是保障基地的硬度,基地牢固才能保障路基填筑施工的整体质量。

3.2对路基填筑碾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

碾压工序一般需要采用重型振动压路的方式进行碾压压实,通常是先选择静压然后通过振动,简单来说就是先轻后中的一个碾压方式。具体的碾压过程中,搭接的长度控制不能小于2m,填筑的上下层必须要错开,基本上长度要保持在3m之上。而填筑压实的厚度要高于设计值,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边坡的稳定性,针对路堤两侧可以加宽0.5m。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进行三层填筑之后就要将中线恢复一次,以求保障路基填筑的质量。

3.3加强控制过渡段路基的施工质量

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路基基床需要做到坡度平整、肩棱明显等具体要求,尤其是要对路基填筑过程中的质量要加强控制,其中过渡段在整个路基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中非常重要,过渡段路基填筑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出现裂缝、沉降和滑坡等问题,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整个路基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加强控制过渡段路基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保障铁路路基填筑的整体质量。

3.4过渡段填筑质量控制

过渡段路基填筑前,路堤基底应充分压实,应选择试验段做摊铺压实试验,确定主要的工艺参数;桥路、涵路、隧路过渡段的填筑必须待桥、涵、隧的结构混凝土或砌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地基工程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施工。过渡段路基应与其连接的路基按一整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基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过渡段填筑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摊铺厚度根据工艺性试验确定;压实标准应符合各部分的设计要求。

3.5其他重点控制措施

设置路基的附属工程(电缆槽、声屏障、接触网立柱基础、集水井、排水管等),要求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的,施工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安排施工工序,不得遗漏或倒序进行,同时严格做好路基防、排水工程,尤其做好隐蔽工程、建筑物之间的施工缝、伸缩缝的连接、填塞,防止表水的下渗,防止路基内部产生病害带来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铁路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并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在填筑过程中实施全面控制质量,控制每个环节的施工质量,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铁路路基填筑的质量控制并不是个人的事情,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唐永胜.试析湿陷性黄土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5):213-214+217.

论文作者:孙彦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5

标签:;  ;  ;  ;  ;  ;  ;  ;  

铁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论文_孙彦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