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十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生产力、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积极与稳妥、集权与分权、改革与稳定、政治上发展民主与经济改革、改革与发展、改革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与法制建设等关系,是决定改革前途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法制建设
社会主义改革是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其内部,存在着改革的主体与客体、整体与局部、连续性与阶段性以及各个领域改革之间的关系。在其外部,存在着改革与社会环境、改革与社会发展等多种关系。因此,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而能否正确处理改革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那些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及其效果,甚至关乎改革的成败,这一点已为实践所证明。回顾当代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历程和我国16年的改革实践,笔者认为,改革中存在着10个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必须正确处理。
1.改革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改革与发展生产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及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但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还会出现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或环节;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主义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以权力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传统体制严重束缚甚至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改革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克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局部或环节,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和完善。由此可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动因,并决定着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途径。发展生产力才是目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改革与发展生产力之间这种内在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要求我们在改革中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改革的内容、改革的重点、改革的战略部署、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及新体制的选择与构建,都必须着眼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要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为基本标准去衡量、评价改革的成败得失。
2.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 改革高度集权的传统体制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任务之一,而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则是高度集权体制的一个主要弊端。因此,调整党政关系、实行党政分工就成为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由此便产生了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把改革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用改革排斥和否定党的领导,进而放弃党的领导。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亡党亡国,这已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所证明。
应当如何处理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的关系呢?从根本上看,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非但不是对立的,而且是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是强国之路。通过改革,实现生产力的第二次解放,并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生产力发展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才会增强,执政党的领导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从而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才能拥有坚固的群众基础。因此,社会主义改革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这就从根本上要求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否则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改革。而党的领导则是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前提。同时,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这样一场涉及面广、震动性大、利益触动性强的社会变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这就要求在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党的领导是改革成功的基本条件。
3.积极与稳妥的关系 改革的进程和力度应当如何把握?这是改革实践中的一个难题。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解决这一难题的出路就在于正确处理积极改革与稳妥改革的关系。所谓积极改革,就是改革的政策要坚定不移,坚持到底;改革的决策要果断,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改革的进程要连续,绝不能半途而废。但是,由于改革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涉及人民的切身利害问题,每一步都会影响成亿的人”①,加之我们的“国家这么大,情况太复杂,改革不容易”②,因此,改革的步子一定要稳妥。所谓稳妥,就是改革“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③;改革的步骤要稳,走一步看一步,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赶快改;改革措施要得当,要切实可行;处理具体问题要谨慎,避免犯大错误。正确处理积极与稳妥的关系,就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坚持积极与稳妥相结合,有利于防止或及时纠正改革中容易出现的急躁冒进和畏缩保守倾向。前者急于求成,不顾条件,只讲积极,不要稳妥,结果往往是欲速而不达,将改革丧送在冒进之中。后者畏首畏尾,怕犯错误,怕冒风险,只讲稳妥,不求进取,结果往往是因噎废食,于保守中贻误改革。所以,无论是急躁冒进还是畏缩保守,都是改革之大忌、大害。坚持积极与稳妥的有机结合正是预防或治疗这两种大忌、大害的良方。
4.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当代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及主要任务是改革高度集权的传统体制,改革中必然要涉及分权或放权问题,由此便产生了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问题。
高度集权已被实践证明是不可取的,权力一定要分、要放。但哪些权力需要分、需要放,分到什么限度合适,放到哪一层合理,这些都是不易把握的难题。搞得不好,就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即用权力的绝对分散取代权力的高度集中。在改革高度集权体制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强调分权、放权,就会造成地方主义、分散主义泛滥成灾,甚至导致国家分裂的悲剧。这已被原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改革的教训所证明。由此也说明,就集权和分权本身而言,二者各有利弊、各有长短,无所谓绝对的好或坏。问题在于各自的“度”。超过一定限度,无论集权还是分权都是危险的。所以,改革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必须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所谓正确处理,根据实践经验,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并准确把握二者的“度”。分权、放权一定要搞,该分、该放的权力一定要分、要放。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持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使社会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但集权也不能丢,该集中的权力,如国家的宏观决策和调控权,宏观经济规划、决策和管理权等,一定要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绝不能分,更不能放。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有序进行,保持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国家统一。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可以集二者之长,避二者之短,因此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5.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这是改革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改革必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同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要成功地进行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变革,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改革需要稳定,社会稳定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正如邓小平所一再强调的:“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④,“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⑤。但另一方面,稳定也需要改革。历史的经验表明,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和保持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最基本的有两条:其一,经济的良性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相对稳定和提高,这是社会稳定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其二,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得到保障,政治要求得到基本满足,这是社会稳定的政治基础。而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功能和任务正在于创造这两方面的条件。因此,要保持社会稳定,就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需要稳定,稳定离不开改革。二者之间这种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内在联系,要求我们必须将二者结合起来,以稳定保改革,以改革促稳定,绝不能忽略或偏废任何一方。用邓小平的话说,就是“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⑥。
6.政治上发展民主与经济上实行改革的关系 从各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来看,政治上发展民主与经济上实行改革是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关系。这个关系能否处理好,可以说是改革成败的关键。如果在改革中不能正确处理政治上发展民主与经济上实行改革的关系,放下经济改革片面地追求政治民主,其必然结果只能是政治上煽热了、搞乱了,经济却放凉了、搞糟了,进而引发经济状况日趋恶化、人民群众生活每况愈下、人心散、国家乱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从理论上看,政治上发展民主与经济上实行改革的关系是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在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并不难把握。一方面,经济上实行改革是政治上发展民主的基本前提,并从各方面制约着民主发展。首先,发展民主、调动人民积极性的最中心环节,还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只有通过经济上的改革才能做到。其次,通过经济改革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可以直接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从而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再次,民主的发展需要各种物质条件、手段和相应的其他方面的条件(如教育的发展及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素质、参政意识及能力的提高等),而这些条件的具备都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由经济发展提供的。另一方面,政治上发展民主是保证经济改革持续进行、巩固成果并为其提供适宜的政治环境的基本条件。首先,随着经济改革的进行和旧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必然遇到政治方面的问题和阻力。这时,经济改革本身就提出了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的客观要求。这种要求如不能实现,经济改革就会因来自政治方面的种种障碍而难以继续进行。其次,经济改革及由此带来的经济环境、物质条件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及是非标准等方面的相应变化,并使人们在此基础上产生和提出新的政治要求,这些要求的满足只有通过政治上发展民主才能实现。而政治要求的满足是经济改革持续进行和前期改革成果得以巩固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政治上发展民主与经济上实行改革的上述联系,决定了在改革中必须把握两条:第一,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不能丢,必须以经济建设及经济改革为中心。政治上发展民主要围绕这个中心,服从这个中心,并为这个中心服务。第二,必须根据经济改革的客观要求积极发展政治民主,使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推动社会主义改革的健康发展。
7.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改革是实现发展的手段,发展是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由此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改革是发展的前提。首先,只有通过经济改革,变革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某些局部或环节,破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并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体制,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其次,只有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因此,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要发展就必须改革,任何离开改革谈发展的观点都是荒谬的。另一方面,改革又依赖发展,发展制约着改革。首先,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提供物质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的速度制约着改革的速度及力度;其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这样,人心才会稳定,人民群众才会拥护和支持改革,这就为改革的持续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反之,如果改来改去,经济发展却老是停留在低速度、低水平上,甚至出现经济状况的恶化,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人民群众就不会支持改革。所以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⑦再次,经济及其他方面发展了,改革的功能和效果才能显示出来,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才能巩固,从而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因此,改革能不能坚持下去,除了其他因素之外,“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⑧。改革要坚持,就必须在改革中求发展。
8.改革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些腐朽、丑恶的东西进来了、产生了、复活了。由此引起一种担忧:改革开放会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有甚者,甚至把改革开放同精神文明建设对立起来。这实际上涉及到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又一个重要关系,即改革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从根本上看,改革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不冲突,更不对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改革开放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条件。这表现在:改革开放可以带来生产力的较快发展,从而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教育体制、科技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可以直接见效于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也可以为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提供条件。如精神文明建设中培养“四有”新人、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等内容都直接影响到改革开放的发展。所以,在改革中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抓紧改革开放的同时抓紧精神文明建设,以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9.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两项最主要的内容,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决定并制约着政治体制改革。具体表现在:(1(经济体制改革能直接见效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及相应的社会条件;(2)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必然会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并决定着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3)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及其效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规模、速度及重点。因此,政治体制改革离不开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前提,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并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其次,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条件,可以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并制约着经济体制改革。具体表现在:(1)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为其扫除障碍。“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⑨。(2)政治体制改革能够巩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如邓小平所说:“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⑩。总之,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步,都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相配合、作保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11)。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密切联系,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必须把二者结合起来,使两方面的改革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配套进行,绝不能搞单兵突进。但必须指出的是,两种改革的配套进行,并不等于在改革的任何阶段上两种改革都要同步进行。事实上,由于改革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条件及任务不同,在改革的一定阶段上总是以某一方面的改革为重点的。
10.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我国曾经历过2000余年的封建统治,素有“重权轻法”、重“人治”轻“法治”的陋习。因此在社会主义改革中,正确处理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尤为重要。
从本质上看,改革可以为法制建设提供条件,推动法制建设的发展。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本身就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改革的进展过程同时也就是法制建设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法制建设离不开改革。但从另一方面看,法制建设又是改革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首先,法制所特有的“认法不认人”的特性有利于保证改革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其次,加强法制建设,把重要的改革举措和已取得的改革成果用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法律化,这是巩固改革成果、推动改革深化的重要保证。再次,完备的立法、严肃的执法可以培养、创造一个法制社会的环境,这正是改革良性发展的适宜环境。最后,加强法制建设,培养全社会的法制意识,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些都有利于社会安定。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要进行成功的改革,必须有法制建设的配合和保障。
上述10个方面的关系都是事关改革全局、且贯穿于改革始终的重要关系,对改革的进展及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在改革中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根据历史的经验,在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这10个方面的关系在改革实践中的界限不是绝对的,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从联系的角度把多种关系联系起来综合考察,通盘考虑,统筹解决。
第二,这10个方面的关系虽然都存在于改革过程的始终,但在改革的各个具体阶段上的位置和作用却有所不同。在一定阶段上,总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关系较为突出,需要重点对待和解决。
第三,改革越是深入,正确处理这10个方面的关系就越显得重要。这是因为,在改革的初期,所进行的一般是某个点、某一局部或某个领域的零星改革,而且出台的改革项目也一般是浅层次和易于操作的,这时不会涉及多方面的关系。即使涉及,一般也是浅层次的,对全局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这也是初期改革大多进展比较顺利而且效果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由点到面、由局部到全局、由某一领域到各个领域全方位展开,由早期的外围改革发展到纵深突破,各方面出台的大多是层次深、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的改革项目。因此,这时的改革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地涉及到各方面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改革越是向纵深发展,上述各方面的关系就越是突出和重要。如果处理不当,由此产生的摩擦、阻力和问题就会严重干扰和阻碍改革。目前,我国的改革已发展到全方位展开和纵深“攻坚”阶段。在此情况下,更有必要认真研究改革中的关系问题,并在改革中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以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收稿日期:1995-01-18
注释:
①②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第177页,第177页。
④⑤⑥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6页,第284页,第284页。
⑦⑧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第356页。
⑨⑩(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4页,第176页,第164页。
标签: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政治体制改革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分权管理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领导体制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关系处理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精神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