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园类型,在国外已经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而在我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建成后的保护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区域特色、使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逐步完善湿地公园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和休闲娱乐等功能,是湿地公园提升的关键。
关键词:湿地公园;提升;文化;生态;服务;设施
贵阳市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作为贵阳市继花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观山湖湿地公园之后的第三个湿地公园,于2012年9月29日正式免费开放,已经成为市民休闲、观光、游览、健身的好去处,成为市民享受自然生态、享受健康生活和为外地游客服务的重要场所。
开园两年以来,随着不断的提升和完善,公园已初具雏形。通过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和征询专家意见,90%以上的游客和专家认为:公园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让人放松,同时对公园建设也提出了新的建议。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建设要求,小车河湿地公园不仅要为贵阳市增添一个高品位的景点,也要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1、提升目标——将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公园、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按照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要求和城市湿地公园生态休闲、科普教育的需要,以“文化提升、生态提升、服务提升、设施提升”为重点,进一步挖掘历史内涵、建设生态文化、拓展游览空间、完善配套设施,努力将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公园、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使之成为传播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实践、享受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
2、提升理念——体现人文、自然、生态,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的要求,围绕“湿地保护的示范、科研科普的基地、生态旅游的窗口、城市发展的绿心”的定位,以崇尚人文自然为理念,以为市民服务为目标,注重功能与艺术结合、景观与自然结合、人文与自然结合,让公园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一同展现,营造具有趣味的、富有情调的场地空间。
3、提升内容-----重点实施“文化提升、生态提升、服务提升、设施提升”
3.1文化提升
通过挖掘历史内涵、营造湿地生态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实践,展示、传承贵阳的湿地生态文化积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3.1.1挖掘历史内涵
徐霞客《黔游日记》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四月十四日云:“晨饭于吴,遂出司南门,渡溪桥,西南向行。五里,有溪自西谷来,东注入南大溪;有石梁跨其上,曰太子桥。桥下水涌流两崖石间,冲突甚急,南来大溪所不及也。”此处所言的西谷来之溪,即小车河。利用小车河自然生态,营造优美环境,为作家、摄影家、画家、雕塑家提供创作灵感和激情,用这些作品为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添砖加瓦。邀请专家、学者对公园范围内的林、泉、石、洞等自然资源进行挖掘,形成丰富有趣的文化展示平台,做到一石一故事、一洞一传说。将展示小车河文化、历史的相关作品整理、总结、提炼以牌匾、楹联等形式增强景观性,提升建筑文化内涵。
3.1.2营造湿地生态文化
(1)农耕文化的展示及体验
①设置农耕文化展示区。在园内增设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的水车群落,还原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营造“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的富有情趣的农耕文化场景,并结合现有的水磨房修复,增置簸箕、锄头、蓑衣等特色农具展示传统农耕文化。
②建设市民农耕体验园。利用现有农田让市民分块认养,体验农耕文化,增加市民参与性、娱乐性,形成生态农耕文化体验区域。
3.1.3推进生态实践
以科普教育、自然野趣为主线,通过从幼儿园、小学生到中学生的不同层次亲子项目的设置以及专业权威的学术论坛开展,宣传保护生态、爱护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实践。
(1)亲子乐园
建立幼儿园的自然认知课堂、小学生的环境保护课堂、中学生的科普教育场所,让孩子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了解自然,从而保护自然,以孩子为突破口带动其父母及家人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群体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促进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
①自然认知课堂。通过建设玻璃屋、观鸟屋、安全屋等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观测设施,展示昆虫生长过程、观察鸟类活动、了解生物形态,让孩子们对动植物的认识从课本、图片拓展到大自然,从而激发孩子保护自然的意识。
⑶科普教育场所。通过新建木屋、展示台以及半地下玻璃屋等设施,提供观察土壤类型、植物根系、岩石断面、土壤生物、水下动植物生活空间的条件,为学校提供生动直观的科普教育基地,为孩子提供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场所,使其在获得各种野外知识及体验的同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成为环境保护带头人。
3.2生态提升
立足于自然特色,通过花卉基地、功能湿地的建设和植物种类的补充,丰富景观色彩、展示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景观。
3.2.1营造植物色彩
以区域内山体和规划保护的林地为依托,将其作为公园的屏障和背景,补种色叶植物,丰富公园季相变化,形成色彩斑斓的视觉冲击,满足游人的视觉需求,构建完善的植物生态群落。
3.2.2营建花卉基地
在园区建设一个花卉园,为公园增添色彩,以为每个阳台种植一盆花为理念,形成公园与居室空间的互动,引领市民爱花、护花、养花的生态文明习惯。
3.2.4建设功能湿地
于小车河上游建设一个功能湿地示范点,通过种植对水体净化有良好作用的植物、建立互联的渠道系统、营造限制和控制水流的地形形态等技术措施,将南明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净化后排入小车河,即能保证景观水源,又能为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提供新路径,形成既有景观特色又具备净化作用的功能性生态湿地,为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提供新场所。
3.2.5展示生物多样性
增加乡土珍稀植物在公园的应用,整合各种技术力量重点建设杜鹃花谷,使其成为西南地区城市公园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杜鹃花展示园。增植贵州红山茶、青岩油杉、珙桐等珍稀特有植物,将公园建设成为西南片区植物品种最为丰富的城市公园。并通过生物群落的营造为鸟类、鱼类、昆虫等动物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物种类型。为野生动植物种类、种群数及保护生物学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提供场所,体现城市生物多样性。
3.3服务提升
利用公园良好的生态景观和基础设施并拓展休闲建设场所,开展婚庆、森林浴、日光浴、森林氧吧等服务,让市民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3.1提供生态婚庆服务
利用公园东区(原南郊公园)范围内的梅花山、紫薇山等良好的自然植被以及现有设施,重点建设成片花海的植物景观特色,与一期建设内容协调统一、互为补充,并引入婚纱摄影、婚礼庆典等服务,引领接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婚庆新时尚,让生态的婚礼见证纯洁的爱情,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祝福新人。
3.3.2拓展休闲健身场所
(1)林梯云塔
在北广场西侧葡萄山顶修建一座云塔,便于游客鸟瞰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修建行走于树冠间的空中走廊,串联景区至云塔,让游客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公园,享受森林浴、日光浴、森林氧吧,并在塔内设置展示贵阳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图片、浮雕以及文字等,让市民了解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使云塔成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2)森林探秘健身径
在保证游览安全的前提下,规划建设富有探秘和挑战的登山步道,以亲近自然、自由快乐的嬉戏为主旨,开展丛林探秘、攀岩、科考、健身等活动,使优美风光和自然野趣相合,丰富游览类型、增添游览乐趣。
(3)观景台
选择园区内山顶或半山腰观景效果极好的区域设置观景平台,如黄家大坡等,使游人近可俯瞰小车河峡谷,远则眺望阿哈水库的平湖秋色,为游客拍照、摄影和绘画爱好者提供最佳景观角度,使游人能够多方位全面、立体观赏小车河湿地公园神韵。
3.4设施提升
通过完善设施、增设标识和扩充内容为游客提供方便。
3.4.1完善设施
(1)完善安全设施
建立人车分流系统、强化道路踏步警示条,设置安全保障防护栏,确保游客游园安全。
(2)完善休憩设施
增加平台、配置坐凳,修建亭廊等休息设施,满足游人需求,增大游人容量,避免人流峰值时对自然生态景观造成破坏。
3.4.2增设标识
目前整个园区已具备各大交叉路口的道路指示牌,河边、悬崖边的安全警示牌等,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标识导向系统,导致游客在公园内除了欣赏生态景观外,无法对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信息、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内容进一步了解;对公园景区景点分布不清,不能合理的组织游览线路,造成诸多不便,使得公园游览形式单一。因此,公园标识导向系统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标识导向系统按照“选材合理,放置方式多样;设施标识牌造型、色彩变化多样;语言文字记载统一,图文结合、字迹清晰”的原则设置,主要增加完善以下内容:
(1)明确公园的LOGO标识颜色和图案
在标识牌、坐凳、垃圾桶、亭子等地方反复出现LOGO,以强调公园的标识度。
(2)信息标识
对公园内的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人文景观以及景区景点、植物、动物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进行介绍和解说,建立公园和游人的媒介交流系统。
(3)道路指示标识
完善现状不够明确和清晰的道路标识,简单明了的指出各个景区的位置和方向;增设人行道、自行车道及机动车道分流标识,为游客安全有序的游览提供清晰的资讯。
(4)服务设施标识
完善厕所、小卖部、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的指引和标识,使得游客能够最方便、快捷的到达。
(5)平面图标识
平面导识系统,在重要的交通节点、景观节点设置,使游客能够更为直观的清楚整个公园的布局和自己所在位置,能够更为合理的规划游览路线。
(6)管理标识
针对不同的环境和人群而使用相应的标识。如残疾人通道标识、游人须知、小心触电、禁止攀爬等标识。起到规范行为、预防事故、教育社会、保护公园设施等作用。
通过对公园的不断提升和完善,最终将小车河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以人文关怀、生态保护为宗旨,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国家重点公园和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
作者简介:
1.甘荟歆:贵阳市园林规划设计院,设计室主任,风景园林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2.陈达权:贵阳市城市绿化管理处,风景园林工程师。研究方向:城市湿地公园规划。
论文作者:甘荟歆1,陈达权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公园论文; 湿地论文; 生态论文; 贵阳市论文; 标识论文; 小车论文; 设施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