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及方向。首先分析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最后分析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并且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6-070-0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师也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因此开始对课程进行完善与创新,逐渐完成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是我国目前学生最重要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程中创造更多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1.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意义
课程改革是由国外引进的先进教学观念,并且结合我国的教育来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课程改革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意义,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在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习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了改善与创新,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语文教师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从而导致制定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脱离。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较低,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和内容沉重的文章使学生理解困难,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发展。
2.2 传统教学的影响
在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虽然语文教师已经改变了教学模式。[1]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依旧进行语文知识讲解,使学生处于被动知识灌输的学习状态。没有充分的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枯燥乏味的语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甚至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厌烦、抵触的心理。而且语文教师缺少与学生在课堂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3 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始进行课程改革,由于语文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学生开始进行课堂提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但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所以面对语文教师的提问也无法给予正确的答案。并且语文教师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主体的地位。但语文教师没有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了解,导致学生之间小组分配不合理,从而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不到有效的学习成果。而且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去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料,但小学阶段的学生识字量少,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使学生对资料搜集难以表达出来。
3.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
3.1 创设情境教学模式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语文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的制定,可以为学生进行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课文2.4《曹冲称象》的语文教学中。首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通过歌曲提问学生“听说过《三国演义》中的那些人物?”,学生开始众说纷纭,这样教师可以直接引出本节课知识点《曹冲称象》。并且教师可以为播放学生有关曹冲称象的动画短片,使学生对曹冲称象的典故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曹冲称象的办法与其他官员称象的办法,以及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在学生间小组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是加深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进而在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并且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对学生给予鼓励与肯定,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其次,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学生进行故事人物扮演。让学生对喜欢的角色进行人物性格、语调、动作神态等分析,进而演绎出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曹冲的聪明机智,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从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改善教学评价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要结合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对学生进行课堂调查,从而对教学评价机制进行改善。对语文课程的教学进行合理的评价,使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从而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虽然存在困惑,阻碍了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但对课程改革进行合理的改善与创新,从而使课程改革有了一个新的走向。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并且通过课程改革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从而为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祝灶英.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困惑与方向[J]. 知识窗(教师版), 2017(4):96-96.
【2】耿丽影, 迟义阳. 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华少年, 2018(21).
【3】毕德芹.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山西教育:教学版, 2017:4.
论文作者:陆惠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学生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6月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