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有企业管理的不断改进,项目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业务经营过程。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也在探索和实践之中,引入项目管理机制,将党建工作科学化、项目化、数据化、实体化,使党建工作更加符合实情、切合实际,以党建工作的创新带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项目化;管理
1企业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项目管理是在一个确定的实践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通过有效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办法。以项目管理的思路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创新,是适应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要求,是增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动力,是破解基层党建工作难题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方法。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推进企业党建工作的项目化管理,做好企业党建工作管理的启动、计划、实施、控制、收尾等主要过程,运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法对党建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有效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提高。
党建工作引入项目化管理的思路,充分发挥了项目管理的优势,具有强化责任、推动落实、巩固成效的作用:一是项目化管理让党建工作责任落实更加到位,党组织书记作为项目负责人,亲自谋划思路、研究措施、解决问题、总结提升,使党建责任制落到了实处;二是项目化管理让党建工作推进更加有力,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党建工作内容虚化、考核难以量化、推动不够程序化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看得见、说得清、抓得实;三是项目化管理让党建工作创新成效更加明显,以点带面,引领和推动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打造和培育更多的党建示范亮点、先进典型,使党建工作在内容、载体、机制等方面形成特色、产生实效。
2项目化管理面临的党建的压力
2.1党建项目化定位错误
其一,项目化管理概念从企业发展当中而来,供电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者对其认知不足,不能够了解如何通过项目化管理进行基层党建工作。对于项目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也没有系统学习,更加没有优秀的项目化管理经验作为参考范本,对于引入项目化管理保持观望态度;其二,在引入项目化管理之后,制定的项目内容流于形式,不能切中要害。
2.2项目实施过程中力度不足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当中,许多供电企业基层党建都存在“高起点规划,低标准建设”的现象,在规划当中非常认真,而到了建设当中却马马虎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推行力度不足,二是缺少管理经验。
2.3项目推广缺乏制度保障
由于项目化管理对于供电企业基层党建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因此上层党组织会对基层党建改革存在认知不足等现象,因此对于建设经费划拨也十分困难。例如某镇党委为基层党建划分了项目管理经费,但由于经费十分有限,项目化管理的推进也就相当缓慢。
3党建工作项目化的思考与探索
3.1项目选题
3.1.1注重针对性
党建项目的选题密切结合本单位的工作职能职责、工作实际,选定的项目必须针对党建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放矢地加以解决,这样的党建项目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3.1.2注重结合性
党建项目结合科研生产经营任务,紧贴服务中心工作、基层实际来谋划,围绕群众需求来推进。
3.2项目方案拟定
3.2.1注重操作性
在党建项目选择定后,按照“党建工作项目化、项目方案化、方案指标化、指标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量化目标任务。
3.2.2注重严格性
从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经济效益、预期目标、主要措施等方面形成详细项目方案申报计划书,项目制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对各重点工作项目申报计划进行严格评审,统一下达立项项目通知,提出时限要求,正式立项。
3.3项目过程管理
3.3.1注重分类管理
对当前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科学归类,转化成各类项目。并将党建项目再次进行科学分类,实施分类管理、分层指导。从重要性上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从内容上分为基础性项目和创新性项目。基础性项目抓提高、创新性项目抓特色。
3.3.2实行层级管理
实行“三级责任制管理”,建立项目制管理领导小组—→基层党组织—→项目专班三级管理体系。成立重点工作项目制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方向、跟踪管理、组织引导和考核评估,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基层党组织负责项目的开发设计、组织实施和过程监管,一个项目成立一个专班,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档案,确保项目实施的整体质量。
3.4项目效果评估
3.4.1注重过程性
项目制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监控和指导,建立创新项目管理台账,落实专人对党建创新项目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及时帮助分析和解决工作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各基层支部定期报送实施进度、初步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下一步推进措施。领导小组针对督查情况进行书面通报,帮助基层组织进一步明确推进要求,研究推进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夯实工作基础。
3.4.2注重群众性
各基层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将推动项目建设的情况通过多媒体、多渠道进行展示,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举行项目及品牌综合评定会,由党员代表、职工代表等组成的项目评议队伍进行公投票决。并对评议出来的“最具影响工作项目”实施奖励。
3.4.3注重实效性
将“项目制管理、方案化操作”作为责任建设的重要内容,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成立联合督查组,开展专项督查,推进工作落实。结合年度目标考核,组织专班对重点工作项目进行考评验收,将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兑现。并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基层组织考评体系,与典型推介、先进表彰挂钩。
4国有企业党建项目化成效
4.1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使企业党建工作逐步与企业经营发展和管理模式相适应,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项目特点,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把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4.2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为参与活动或工作的每一个人都设定了一个统一的、共同的目标,使参与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促进工作开展,使项目能够有序高效地实施。通过项目实施过程的沟通交流,使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同时促进企业生产经营项目的开展和实施的效率,达到双赢的局面。
4.3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项目组成员在制定一项工作或活动的实施方案的时候,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明确项目组内各成员的优点,通过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的管理能够很好地将不同的优势进行更好地综合和平衡,并最终使项目能够合理地、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根据项目组成员的个人所长和岗位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每个成员都能够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获得工作的成就感,从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断自我学习,不断自我超越。
4.4破解了党建工作难题
通过项目制管理,落实抓党建责任,以解决实际困难入手,设计党建工作项目,紧密联系各单位工作实际,通过解决好各种实际问题,体现出党建工作活力。注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出“建设责任科室,着力创先争优”的目标,形成了“党组织创优看项目、党员受教育在项目,群众得实惠评项目”的良好氛围。
4.5健全了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在推进党建“项目制管理、方案化操作”模式中,注重与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考核、年度目标考核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形成较为完备的目标考核制度,凸显出规范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主要特点。通过项目制管理的实施,各基层党组织基本建立了全套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工作指导更加到位,考核奖惩更加科学,责任追究更加有力,督促检查更加有效。
结语
综上所述,党建项目化管理的开展不仅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党组织适应市场变革的有效举措。虽然党建项目化管理在工作开展的具体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但只要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不断提高党建项目工作能力,把握好党建项目化计划与立项、组织与实施、验收与评估、激励与考核几个过程,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一定能有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尊禹,华磊,赵金玲.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国企研究,2017,(08):195.[2017-08-21].
[2]于涛.实施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 构建基层党组织新格局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6,14(11):124-125.[2017-08-21].
[3]陈捷.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践和作用[J/OL].品牌,2015,(01):95.
[4]王礼生.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的实施与管理[J].今日中国论坛,2012,(10):161-162+164.[2017-08-21].
[5]乐海燕.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意义、原则及内容[J].学习月刊,2012,(14):143-144.[2017-08-21].
论文作者:张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3
标签:项目论文; 党建工作论文; 党建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注重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