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的轨道交通在城市的交通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如今地铁建设发展的过程中,规范化的轨道交通管理平台实际上就是确保地铁运营的关键所在,也同样是促进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营管理措施来加大管理措施,也就成为了维持轨道运行稳定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规范化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
引言
我国的城市发展正在与时俱进,大步向前的发展,城市的轨道交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担负着交通的枢纽,极大地促进了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改变了人类交通出行的交通格局,大大缓解了城市的交通拥挤,有利于人们出行快捷、高效、方便。轨道交通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为了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潮流,提高规范化管理的进程,确保地铁运营能够保质保量,促进城市的高速、全面式的发展。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低、成本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一般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和运营,这种投资模式往往较为单一,导致在轨道交通行业里的垄断,民营资本无法进入或者很难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经营管理,市场竞争的减少,导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成本高和效率低,影响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其次,大部分城市为追求高大上,对相关设施设备均本着高端、大冗余的原则进行配备,形成过度配备局面普遍存在,最终造成投入较高而使用率底下的问题。再次,为了追求发展速度,部分城市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线网规划及线路建设时序未能与城市总体发展很好结合。导致已开通的运营线路中,部分线路超荷载在运行,不能较好满足出行需求。这不仅是对公共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也是造成运营入不敷出的关键因素。使得地铁管理呈现出的地方性因素较为严重。
1.2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化
各个城市的地铁系统在实际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工程的投资上、在规划工作上,还是在管理平台构建上,实际上都表现出了极为明确的地方特殊性,那么这也就直接导致各个不同城市的运营管理呈现出的管理体制,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由于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多元化因素,导致安全运营管理机制和国家实际规定的一些管理标准有所偏差,甚至于部分地区完全使用地方标准。
1.3运营不完善
在我国当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一个问题十分明显。尤其在轻轨和地铁的运营管理中出现很多问题后,公司才采取补救,没有相应的管理条例,导致处理结果没有达到比较满意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
1.4管理标准的多样化
我国城市地铁与轻轨系统在投融资体制、规划建设、网络化要求等重要环节,各地都有一套独特的途径和手段,致使各城市的管理体制和模式也自成体系而各不相同。有的城市将融资、建设、运营、物业开发纳入统一管理,有的城市则将上述问题进行分项管理,少数城市甚至仍沿袭行政事业单位的模式进行管理,也有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成熟的企业化运作模式。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得应以安全运营为主导宗旨的管理模式,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向性;国家主管部门对该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时,也会因没有共同的基础而有所影响。
1.5 资源不足
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政府、业主、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层级管理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科学技术研究力度、深度严重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2.1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
想要切实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水平,就必须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如果没有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支撑的话,就会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非常缓慢,运营管理水平也会有所降低。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法律法规进行细化,并逐渐朝着定量化管理方向进行前进,而且在我国的各个城市中应大力推广和实行完善的法律法规。除之外,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在制度上做出明文规定,进而对全部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限制和规范。
2.2规范化管理原则
地铁交通运营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以多个不同领域的需求来作为管理目标的。那么运营管理规范化本身,就必须要以相关的管理原则作为基础,促使管理规范效果得以强化。(1)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地铁运营管理属于统筹性的复杂工作体系,那么在实际执行规范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其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就必须要加以强化,特别是在运营机构、运营工作人员的管理上,这些部分在某些情况下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隐患。(2)管理重点的突出,尤其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地铁管理的重点,就是要安全管理工作,那么针对安全管理工作加以规范化处理,便得以促使地铁运营可靠性大幅度提升。而安全管理不仅涉及到了地铁运行线路的调度以及车务工作,还同样包含了设备维修,这都是规范管理关键所在。
2.3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车厢拥挤,行车间距大,并且客流量很大,一旦发生事故,在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会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现阶段,我国有很多城市实行地铁运营,随着网络化运营的深入,很多大城市的客流量持续攀升,很多车站需要限流,才能保证运输的畅通。从城市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来看,需要积极加强安全管理和责任监督,保证线路运行更加安全。同时健全国家的相关规定,完善安全运管理制度以及法律体系的建设。新开通的线路需要进一步规范其条件,保证验收的严格执行。对于已经投入运行的城市轨道线路来说,需要提高其服务水平,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现状,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健全安全评估体系,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规范化、安全化。
2.4 适当地引进竞争机制,实现统一规划管理
当前,为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效率,使之更加规范化、协调化发展,就必须积极引入竞争机制,使规划管理系统化、统一化,使管理制度更为全面,改变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模式多样化的现状。同时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因此,作为地铁公司,应全面提高自身提升运营管理效率的意识,改变经营者垄断的局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地铁盈利能力,积极引进民间的资本,为轨道交通行业的繁荣与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2.5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利用率
①应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确保线网规划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并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实现线网建成后能够很好服务城市,满足市民出行需求。②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合理安排线路建设时序,避免建成线路利用率较低的现象。③合理做好各线路的站位布置及配线设置,确保运营线路提高运营效率,又能节约投资成本。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以及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是关系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关键,因此,在具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运营管理,提高其质量与安全管理,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泓.新形势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轨道交通学组.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2016[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轨道交通学组,2016:4.
[2]陈梅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剖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7:288.
[3]胡选宓.大数据平台下轨道交通企业财务信息化构建探析[J].财会学习,2016(17):26-27.
[4]檀勇.城市轨道企业信息化经济分析及其评价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0):364.
论文作者:寇月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城市论文; 轨道交通论文; 运营管理论文; 地铁论文; 线路论文; 交通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