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呼吸机救治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因为多数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且机体抵抗力弱,常常伴有呼吸道感染问题,这就需要切开气管或者插管处理,若是呼吸机不能定期维护就会造成正常菌群的失衡,引发交叉感染的问题。基于此,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呼吸机维修和维护保养管理体系,确保能有效延长呼吸机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日常使用水平,能在节省治疗时间的基础上,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
1 医院呼吸机常见故障
在呼吸机实际使用过程中,指标偏差、气源不足以及自检故障是较为常见的故障问题,若是不能对其进行常规化维修和维护保养,就会引发严重的问题。
1.1自检故障
在医院呼吸机设备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设备自检过程也非常关键,若是出现设备无法自行启动的情况,则表示设备自检出现故障。自检故障运行的规范性较强,检测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能按照标准化流程和要求完成基础操作步骤,从而对设备氧压等基础参数予以检测。除此之外,呼吸机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维修和养护,也会出现停机故障问题,究其原因,电源部件老化、松动以及接触不良等问题都较为常见。
1.2呼吸机指标偏差
在呼吸机运行过程中,指标标准和规范要求都较为明确,若是出现呼气或者吸气指标偏差问题,就说明设备出现了漏气现象。设备的指标性偏差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传感器故障、风箱故障以及通气量偏差等都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不仅会造成呼吸气体指标准确性受限,也会使得检查人员不能结合数据进行医疗救助。
1.3气源不足
在呼吸机应用的过程中,若是存在气源不足的问题,就会对其正常应用造成影响,压力会在 0.2 MPa 以下,尤其是在设备供氧和空压处理时,气源不足的问题较为严重,甚至会造成设备运行压力偏低,影响整体运行效果。空压机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单位,也是设备气源不足的影响因素,故障概率会随之增大。需要注意的是,呼吸机空压机老化问题、磨损问题以及漏气问题等都需要引起关注,会造成部件应用损耗问题增大,甚至会对设备运行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更换破损或者老旧的部件。
2 医院呼吸机的管理
(1)在医院呼吸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每天更换一次呼吸机的连接管道;两条清洗一次主机和压缩机上的过滤网;针对那些经常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必须在48小时后更换消毒用过的呼吸机的连接管、接头和螺纹管等;每天都要清洗压缩机和呼吸机的外壳,避免上面有灰尘出现。
(2)在呼吸机的常规操作中,一定要确保管道气流的畅通,杜绝管道出现弯曲等现象,保证呼吸机的正常使用。与此同时,还要预防管道出现泄漏和脱落等情况。除此之外,在呼吸机管理过程中,还要定期处理储水器内的冷凝水,预防冷凝水出现回流现象,医护工作者在处理冷凝水后,要马上洗手,不能污染呼吸管道。
(3)在医院呼吸机的日常管理中,必须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定期监察呼吸机,对呼吸机进行消毒和修正处理,定期更换老化的管道和零件,对呼吸机的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具体需要记录的情况有呼吸机使用和维修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呼吸机的使用次数和呼吸机更换的零部件等,为呼吸机日后的维修提供参考和借鉴。
(4)在使用呼吸机时,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保证呼吸机的使用安全,不定期对呼吸机的气密性、压力表、电源和气源进行检查,尤其要检测呼吸机的报警装置,维持呼吸机的报警灵敏度。除此之外,还要定期检测呼吸机内的氧气浓度,及时记录检测的数据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呼吸机维护与保养的路径
为了保证呼吸机能有效发挥其实际价值和应用优势,要积极建立健全系统化的呼吸机维护与保养机制,确保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3.1呼吸机日常维护
设备管理人员要每天对呼吸机设备进行外部保养处理,借助无水乙醇对外部构件进行集中的擦拭和处理,并且要应用紫外线予以消毒。维护保养工作内容中,也要定期对管道进行集中的消毒处理,主要是应用水进行反复冲洗,然后予以集中的灭菌处理。只有保证清洗工作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才能减少日常问题造成的影响。要定期对设备流量传感器予以养护处理,并且要定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展开检测和清洁性控制,设备充电工作也要及时进行,从而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另外,要对呼吸机进行常规化维护管理,有效对隔热问题、防潮问题、抗震问题以及耐腐蚀性问题等进行综合管理,着重强化处理效果的同时,切实落实有效的登记制度,保证呼吸控制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日常维护保养管理的标准化水平,要进行随机带卡处理,确保能将清洗时间、消毒日期以及相应的结果等都在卡片中进行集中标注,以备后续对使用记录和维护保养记录等进行对比分析,优化核查效果。
除此之外,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的自检处理,每周通电,从而检查呼吸机的应用功能。首先,要借助自检功能对设备进行集中检查,连接呼吸回路和模拟肺,在电源接通后就能有效对电源开关、设备运行等进行集中判定,从而维护自我检验工作的合理性,在设备自检完毕后,呼吸机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其次,设备管理人员要对设备进行漏气处理和检验,有效检查呼吸机气路中管路的漏气情况,并且系统分析相关内容,气路体系管路结构主要包括输气管路、主机管路以及和患者相连的回路等,因此,要借助潮气量检查法、压力检验和手摸法进行分析。最后,可以利用警报体系检查检验机制对设备进行综合判断,有效调整警报情况,以保证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的合理性。
3.2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保养
为了有效提升呼吸机的使用寿命,要在使用过程中按照标准化操作提高操作的合理性和应用的实效性。
第一,清洁备用的呼吸机,并且在使用前要进行管路处理和系统化连接,确保能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加适宜的设备,有效注意集水杯要在患者的肺部位置以下,且低于湿化器。这样设置能一定程度上避免管路存水,也能有效检查湿化器中是否存在内衬过滤纸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第二,在接通电源和气源后,要借助开机自检对设备进行集中检查,有效结合患者的血气参数、体重等基础要素对通气和参数结构进行设置,确保在实际应用前连接模拟肺进行 5 min 的试运行,保证设备应用运行正常后直接连接患者。
第三,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呼吸回路管路或者集水杯中不会有大量的积水留存,及时倒掉并且保证气源滤水杯中也没有水分残留。在使用结束后,要关闭呼吸机,先关主机,然后才能关闭气源设备。患者脱机后,要对呼吸机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处理,以保证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
结 语
总之,在医院呼吸机应用过程中,要强化维修和维护保养管理机制,确保能按照规范化要求对其进行集中维护和管理,避免操作不规范造成的影响,提高设备应用的实效性,也能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医疗设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雅芳,谢小为,孙晶.呼吸机集中管理及专业保养维护的探讨[J].哈尔滨医药,2014,34(01):43.
[2]彭翠香,屈红,王非凡.监护室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维护与保养认知的调查[J]. 中国医疗设备,2016,31(03):171-173.
论文作者:黄珏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呼吸机论文; 设备论文; 管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患者论文; 合理性论文; 故障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