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芳芳 徐兰
(高安市人民医院 江西高安 330800)
【摘要】目的:评估分析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及其价值。方法:纳入自2014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门诊诊治的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对照组纳入10 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10 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整体护理。对两组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人均透析次数为(22.8±1.5)次,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6.66%(40/601),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人均症状性低血压次数为(1.6±0.1)次,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性护理用于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中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对减少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意义重大,有推广实践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6-0051-02
症状性低血压是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诱发因素是体内水分大量丢失,溶质减少,进而造成血容量的减少[1]。症状性低血压的反复发作会造成患者肾功能被破坏,同时也可能诱发其他脏器器官的缺血性损伤,最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生存率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积极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是巩固血液透析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临床护理工作意义重大。为评估分析整体护理预防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护理方法及其价值,本次研究中纳入自2014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门诊诊治的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对比常规护理与整体护理的干预效果,相关数据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自2014年12月~2015年2月期间,门诊治的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分组,将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1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0~70周岁,平均为(47.1±2.3)岁,其中16 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10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4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17例,女性患者为8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0~70周岁,平均为(46.5±2.9)岁,其中15例患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11例患者为糖尿病肾病,4例患者为高血压肾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纳入1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药,适当的情绪指导,环境护理。
观察组纳入1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第一,整体性膳食护理:针对蛋白质或热量摄入不足的患者,需要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多摄入鱼肉、鸡肉、鸭肉等蛋白质含量丰富的肉制品,根据患者饮食习惯,BMI 指数,以及运动量,对热量摄入标准进行计算,糖分摄入量控制在5.0~6.0g/kg范围内,脂肪补充1.5g/kg,并兼顾对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盐摄入量的调整控制;第二,整体性心理护理: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由护理人员进行详细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在透析期间需要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树立透析的信心,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第三,整体性透析护理:在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由护理人员负责对各种透析设备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透析治疗方案,遵医嘱给药,选择合适的透析器,同时透析期间确保管道的畅通性,避免管路破裂,针头脱出、以及连接脱落等问题的产生,并做好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监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下,总透析次数,人均透析次数,症状性低血压发生次数,以及人均症状性低血压次数方面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数据处理
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相关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方法检验,在P<0.05 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人均透析次数为(22.8±1.5)次,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6.66%(40/601),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人均症状性低血压次数为(1.6±0.1)次,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已有调查资料中显示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症状性低血压的一大因素即蛋白质摄入量不足,热量摄入不足所诱发的电解质紊乱[3]。因此,临床护理中必须结合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原发疾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以达到预防血容量下降的目的。同时,由于患者大多对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陌生,且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因此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情绪,机体应激反应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降低血管对交感神经的刺激性反应。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基本知识的认识,自我调节,增加治疗信心[4]。在此基础之上,在透析治疗过程中,针对设备因素及药物因素等进行严格控制,能够为血液透析的顺利完成提供有力的支持,也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上饮食、心理、治疗三个层面护理措施相结合的背景之下,实施整体性护理的10 例患者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为6.66%(40/601),人均症状性低血压次数为(1.6±0.1)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整体性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状性低血压方面的确切价值。
综合上述数据分析结果认为:整体性护理用于对血液透析并发症状性低血压的预防中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对减少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意义重大,有推广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璟华,吕少芬.进餐时减慢血流量预防高龄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5):850-851.
[2] 邓丽花,刘贞,章永兰等.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卧床时间对直立性低血压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11):4-6.
[3] 陈凤玲,严春寅,李声宏等.老年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中发作性低血压的临床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144-145.
[4] 高小玲,廖元江,郭勇等.生脉注射液、盐酸米多君防治血液透析中顽固性低血压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6):730-731.
论文作者:冷芳芳,徐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患者论文; 低血压论文; 血液论文; 症状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意义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6期供稿论文;